在水災、旱災等各種災害中幸存的孤兒在哪裏?
自然是在巋巍四峰裏。
除了定時去京西四大墓底觀察半獸孕婦和嬰孩,周不宣幾乎把這裏當成了辦公之地。
百裏釗也來得越來越頻繁。
實現理想不容易,她們不僅要加快進度,還要盡量周全。
因為她們手裏,已經攥著整個國家的命運,所有百姓的命運。
分身乏術,卻百事叢集。
百裏釗看看桌上厚厚幾摞書冊,再看看眼圈青黑、卻仍然伏案奮筆疾書的白衣女子,不由輕輕握住她手背:“不宣,歇會兒吧。”
周不宣搖搖頭:“已經遲了兩年,我得盡快寫出來。”
“飯要一口口吃,事要一步步做,急不得,”百裏釗的語氣溫和中透著不容置喙的強硬,“如你我所料,為官員增加俸祿之事,無一人反對。村學、縣學、府學費用由朝廷承擔、但必須免費招收寒門男女幼童的事,並列通過朝議。文書下發會耗些時日,你可以休息休息。”
周不宣抬頭看她一眼,終是放下筆,往後一靠,後腦貼在椅背上,自己捏捏眉心,揉揉太陽穴,閉著眼睛道:“幾千年前的六界共生、最後那位能與五界之主奮力一戰的傳聞,已直接納入史課。”
百裏釗走上前,手指輕搭太陽穴,為她緩慢按揉:“故事不夠的話,就真真假假編一些。如你所言,隻有從娃娃抓起,今後的改變才會輕而易舉。隻要孩子在重複教導和不斷暗示影響下毫無障礙的接受事實,就必會產生努力拚搏、期望能迴到強盛時期的熱血。”
周不宣並未因為她的皇女身份而拒絕被伺候,眼也不睜道:“想法是好的,可惜天高皇帝遠,政令荒於野,能否落實或者能落實到哪一步,卻極難掌控。即便派人巡查,又怎麽保證巡查結果不是假的。”
“這倒不必擔心,”百裏釗目光微寒,“重要之事,都會派遣走過我聖女府的人,給其十個膽子,也不敢撒謊隱瞞。”
周不宣沒說話。
走過聖女府的人,自然都是中了蠱。
手段雖然卑劣了些,卻最管用。
畢竟下派之人很容易收受賄賂,和地方沆瀣一氣欺騙朝廷。
“爵位世襲製被取消,之前公侯伯爵家的子弟無法撿現成的福利,就隻有兩條路,一是吃老本,二是通過科考入仕,”周不宣被按摩得身體放鬆,不適感覺緩解許多,“涉案公侯家沒幾個活人了,僅剩的那些,已經失去入仕資格。如今隻需關注未受牽連的侯爺,趁他們削尖腦袋為後代找出路,留一些,放一些,關鍵時刻,能充實國庫和長公主殿下的口袋。”
百裏釗低笑起來:“咱家不宣真能幹。”
“是啊,能幹,”周不宣輕歎,“明知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還是有那麽多蠢貨願當狗腿子。”
百裏釗臉色一變,正在按摩的手也陡然停住:“你說什麽?”
周不宣自知第二次說錯話~~第一次是放下戒備、沒和從前一樣保持距離,竟和百裏釗討論各種曆史定律。
如今又直抒胸臆,說了更加不該說的話。
真是鬼迷了心竅。
周不宣抿唇不語,百裏釗伸手捏住她的下巴,眼中蘊著風暴:“你心裏就是這麽看我的?”
周不宣盯著近在咫尺的臉:“不是。”
“不是?不是你怎麽不敢看我眼睛?”百裏釗神情兇狠,“你是不是一直等著那一天?嗯?是不是等我事成那天殺了你,或者提前跑路躲起來,讓我掘地三尺也別想找到?”
周不宣如她所願,看向她的眼睛:“我隻是隨口開個玩笑。”
百裏釗與她對視。
“真的隻是玩笑,”周不宣淡定道,“是不是玩笑你都分不出來?”
百裏釗盯她半晌,才緩緩鬆手,餘怒未消:“最好是這樣。”
周不宣默默調整了下情緒,歎口氣:“你要再這麽嚇我,我可就真跑了。”
“你敢!”百裏釗瞪眼。
周不宣噗哧一笑:“平日智慧超群成熟穩重的人,今天怎麽這麽幼稚?”
百裏釗又瞪她一會兒,最後被那張笑臉帶得再也繃不住,惱道:“再說那種話,我饒不了你。”
“好好,不說了,以後不開這樣的玩笑了,”周不宣轉移話題,“爵位的事算是解決,但蘇、錢兩道貪官惡吏土豪劣紳被一網打盡後,正是收迴所有土地、重新分配的好時機,卻為何遲遲得不到落實?”
兩年前,百裏釗和皇帝百裏賡提前通好氣兒,再由百裏音塵上奏,取消廷杖和立枷。
奏本一出,滿朝文武都壓抑著內心激動,待皇帝金口禦批,唿啦啦跪倒一片,流著熱淚直唿聖明。
聽說朝臣們在皇帝走後就忍不住拊掌大笑,興奮得似要發癲。
畢竟他們這一朝雖然很少打死人,但也被打殘過兩個。
何況太祖連自己的親侄子親外甥都不放過,將其活活打死,誰能保證百裏賡哪天不發瘋呢?畢竟他的身體裏流的,是百裏家族的血。
退一萬步說,即便百裏賡不會要他們的命,板子打在身上也他媽疼啊。
尤其是光著屁股打。
不但疼,尊嚴還喪失殆盡。
若非暫時舍不得死,那真是想當場拿根麻繩上吊、拿把小刀自剄算了。
趁著百官高興,取消廷杖立枷的第二日,一個品級不太高的官員突然上奏,提出取消爵位世襲製。
百裏賡早想這麽幹了,隻是苦於沒有好時機。
如今長女大公主給出了個好主意,立即將該奏本放在朝堂討論。
另兩個被太監提前暗示過的官員為了拍皇帝馬屁,不遺餘力地列舉支持取消爵位世襲製的理由。
皇帝雖然沒有明白直說,但態度已很明顯,被兩樁重案大屠殺和禦案被一掌拍碎嚇破膽的官員,立即見風使舵,全力附和。生怕一個反對,就把自己牽連進去。
一旦被牽涉,可不是殺一個人就能了事,而是毀全家啊。
或斬首,或流放,或充軍,或為妓,一個都不放過。
公爵已被殺光,就剩幾個侯爺和伯爵了,沒必要替他們出頭,給自個兒招災引禍。
因為朝廷風向不對。
鼻子靈的,感覺敏銳的,常讀史書的,都能察覺到兩大重案牽連之廣背後的不同尋常。
明哲保身。此時即便和他們有瓜葛,也要趕緊撇幹淨。
於是,取消爵位世襲製這樣的大事,竟未產生太大爭論,一個朝議就解決了。快得令人咋舌。
可以說,震懾效果立竿見影。
百裏釗如願了,百裏賡氣順了,周不宣最想要的東西卻在後麵:沒有了國公、侯爺、縉紳等大小地主,曾經賞給他們和被他們私下強占的土地,就能被朝廷全部收迴。
她的意思是,既然地主死了,就可以把佃農轉成自耕農,收迴的土地全部重新分配,既能讓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過得好一點,國家也能收齊應有的租稅,不再被地主欺瞞蒙騙。
百裏釗一直都知道她的想法。
可現在的問題是,土地已被收迴,她想要的後續卻未發生。
百裏賡是皇帝,百裏釗生在皇家,他們考慮最多的,依然是政權的穩定,以及皇家利益。
隻有她,真正見過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農民,知道飽受壓迫、布服糲食的他們,過得何等艱辛。
盡心竭力地襄助百裏釗,並不僅僅是被這個人的“野心”和堅韌所打動,同時也是因為心底裏的那份同情。
對連溫飽都成問題的苦難百姓的同情。
“不宣別急,”百裏釗拉了把椅子在她身旁坐下,安慰性的握握她的手,“父皇雖未及時行動,但也沒把那些地封賜出去不是。”
“這樣拖著更不好,農民會心裏沒底,不知所措,新任官員~~”
“新任官員,”百裏釗打斷她,“提拔他們之前,本殿曾深夜造訪,私下與他們談過話。”
周不宣定定看著她:“給他們吃蟲子了?”
“不然呢?”百裏釗被周不宣刺激出的情緒漸漸褪去,恢複冷靜與淡漠,雙眼薄情而寡義,“蘇、錢兩道將成為你口中的全國試點,所以地方官必須忠誠可靠,不能出半點幺蛾子。”
周不宣道:“什麽時候開始?”
“秋收之際,”百裏釗看著她,“不宣,父皇的顧慮不無道理,你其實應該也能想到,除了蘇錢兩道這樣的特殊情況,其他已被世家收進口袋的土地,很難搶迴。”
周不宣起身走出石屋,眺望建在穀底的一排排房子,許久,才輕輕歎口氣。
百裏釗的話,她不能否認。
因為她比百裏釗更清楚。
吃到嘴裏的肉,哪有平白無故吐出來的道理。
他們嚐了這麽多年甜頭,將官銜名譽、土地奴仆、金銀綢緞等封賜給功臣,以及不必參加科考、也不許參加科考的皇族子孫,又是從有曆史記錄開始就延續至今的政治慣例,想打破它,比登天還難。
換個皇帝都比這件事容易。
收迴土地就是要他們的命,一個操作不當,就會引起全國大動蕩、流風再次麵臨改朝換代。
“即便是秋收征糧之時,轉換佃農身份,也不能大張旗鼓、高調執行,”隨她走出石屋的百裏釗,與她並立,“不宣,你心裏應該有數。”
沉默須臾,周不宣才歎氣點頭:“我知道,我隻是……盲目抱著希望,希望一覺醒來,這裏能變成我想要的世界。”
偶爾麻痹自己,希望哪天一睜眼,變成那個讓她熟悉的世界。
可惜,事不遂人願。
“不宣……”百裏釗握住她的手,“會有那一天的。”
“嗯,”周不宣知道自己該理智起來,“暫時就這樣吧,能有兩道農民漸漸擺脫困苦,常年溫飽,也是不小收獲。”
她轉過身,麵對百裏釗,迴握她的手,肫摯慥慥道:“殿下,謝謝你。”
“傻瓜,謝什麽,”百裏釗來了半天,到此刻才終於露出笑臉,“我們有共同目標,路上所遇荊棘與坎坷,便要共同麵對,一起解決。你能幫我的,都在盡力幫,我能給你的,也會盡力給,暫時做不到的,也終有一天會全部實現。”
“是,”周不宣也笑了笑,“蘇錢兩道就是給我們的先期迴報。”
百裏釗凝視著她,終是忍不住,伸手輕輕捏了捏她的臉:“你為百姓謀福利的樣子真好看。”
周不宣哧聲笑道:“那你為整個人界謀福利的樣子豈非好看上了天?”
百裏釗哈哈大笑。
“聽說被罷官的中書左丞不但不杜門謝客,反而縱容其子結交送禮,到處活動?”周不宣返屋重新坐到桌前,拿起筆,“那老家夥從政這麽多年,怎的毫無自知之明?”
“還不是父皇過於仁慈,”百裏釗把椅子拖到她對麵,拿起一疊資料,“父皇身為高階紫靈士,卻從未亂發脾氣殺過人,即便早就想削藩、取消爵位和各種酷刑,也因都是太祖留下的東西,而不敢亂動,生怕太祖打下的江山毀在他手裏。”
“開店容易守店難,打江山不易,守江山同樣不易,”周不宣淡淡道,“除了拿祖上基業揮霍敗家,這天下就沒有容易的事。”
“不宣之言,十分有理。”心情變好的百裏釗微笑著,“父皇坐在龍椅上,看似高高在上,其實內心孤獨得很。帝王很難真正相信一個人,所以遇到難以抉擇之事時,連個可商議的可靠之人都沒有。”
周不宣掭了掭筆:“這是必然的。”
“我若是個皇子,或者是個覬覦皇位的公主,他也不會待我這般好,”百裏釗邊看資料邊聊,話題就會來迴跳躍,突然改變,“你的計劃都很好,唯獨這村學……說實話,我也有種鞭長莫及的感覺。”
“是啊,流風國太大了,”周不宣巴掌貼在額頭上,搓了搓,“即便派遣巡查不敢弄虛作假,也走不過來啊。哪怕一次派出十個,一校不漏的查,一個月又能走多少地方?”
“所以當初太祖把村學取消了,”百裏釗對自家曆史爛熟於心,“設置村學後,各地官吏都把它當成自家生意來做。想讀書的,必須給錢,不給錢不讓入學;家裏有三子四子不願全部讀書的,或者隻有父子二人無暇讀書的,又逼著人家交錢入學。反正隻要能湊夠生員數字用來欺誑朝廷就行,天高皇帝遠,誰知道那數字具體怎麽來的。”
“那怎麽辦,”周不宣揉揉眉心,“把村學劃掉?”
百裏釗輕笑起來:“我們周婧女竟也有棘手為難的時候。”
“別罵我了,我哪算什麽婧女,”周不宣搖頭無奈,“就這點兒不算才能的才能,都是記憶自帶的,碰上沉澱了幾千年、根深柢固、讓所有皇帝先哲都改變不了的現實,我比他們更束手無策。想破腦袋,也沒有開山辟路的本事。”
“不要妄自菲薄,你做得已經很好了,”百裏釗起身為她倒來一杯茶,“我說過,實在改變不了的,我們就先放放,盡力做我們能做的。”
她用指尖戳戳資料旁邊的什麽“中小學教育計劃書”、“新教材草案”等,“你看,這都是別人熬夜也寫不出來的東西,隻有我們不宣可以。”
周不宣沒有繼續謙虛的心情,鬱悒道:“村學可以劃掉,土地收迴計劃也可以慢慢來,隻是那株連律法……那麽大的家族,總有幾個人是不知情的,或者被迫參與的。尤其是未成年少女,她們的確享受了生於富貴之家所帶來的各種福利,可這不該成為她們被打成官妓的理由,哪怕貶為庶民,嫁給莊稼漢,也比逼迫她們成為官妓來的好。”
百裏釗沉默片刻,“不宣,你的理想之國,不比讓人界強大起來容易,所以同樣需要耐心,否則急於求成,很可能反而前功盡棄。”
周不宣閉上眼,深吸一口氣。
“是我急躁了,”她緩緩睜開眼,雙眸沉靜,“嘴大吞不下豬,心焦吃不了熱豆腐,得一步一步來。”
她看著筆尖,眸光定定,“尤其是史無前例的事,更需循序漸進,從長計議。”
百裏釗無聲微笑,目光溫和。
就在這時,穀底突然傳來一聲厲喝,還夾雜著鞭責:“連犯三次,罰跑二十圈!跑不完別吃飯!”
兩人互看一眼。
對被送到隔絕一切之地的稚子幼童來說,挨打和各種懲罰已是家常便飯。
即便是百裏釗和周不宣,對這群身負重任的孩子,也絲毫不手軟。
四峰山穀建了一排排住房,那是供文教、武師,以及孩子們睡覺吃飯的地方。
經過考驗和初選,已有一百名失去父母的孤兒被帶到這裏。
他們要和擁有神獸血脈的“昭昭”一起長大,一起接受嚴苛訓練。
目的就是將他們培養成忠心耿耿、智勇雙全的死士,也是將來不惜一切代價繼承遺誌、接手未竟之業的中堅力量。
周不宣想了想,還是道:“去看看未來的頂梁柱吧。”
百裏釗沒反對。
兩人放下手中書稿,移步出去,順磴道而下,再走一小段,便來到寬敞而平整的訓練場。
自然是在巋巍四峰裏。
除了定時去京西四大墓底觀察半獸孕婦和嬰孩,周不宣幾乎把這裏當成了辦公之地。
百裏釗也來得越來越頻繁。
實現理想不容易,她們不僅要加快進度,還要盡量周全。
因為她們手裏,已經攥著整個國家的命運,所有百姓的命運。
分身乏術,卻百事叢集。
百裏釗看看桌上厚厚幾摞書冊,再看看眼圈青黑、卻仍然伏案奮筆疾書的白衣女子,不由輕輕握住她手背:“不宣,歇會兒吧。”
周不宣搖搖頭:“已經遲了兩年,我得盡快寫出來。”
“飯要一口口吃,事要一步步做,急不得,”百裏釗的語氣溫和中透著不容置喙的強硬,“如你我所料,為官員增加俸祿之事,無一人反對。村學、縣學、府學費用由朝廷承擔、但必須免費招收寒門男女幼童的事,並列通過朝議。文書下發會耗些時日,你可以休息休息。”
周不宣抬頭看她一眼,終是放下筆,往後一靠,後腦貼在椅背上,自己捏捏眉心,揉揉太陽穴,閉著眼睛道:“幾千年前的六界共生、最後那位能與五界之主奮力一戰的傳聞,已直接納入史課。”
百裏釗走上前,手指輕搭太陽穴,為她緩慢按揉:“故事不夠的話,就真真假假編一些。如你所言,隻有從娃娃抓起,今後的改變才會輕而易舉。隻要孩子在重複教導和不斷暗示影響下毫無障礙的接受事實,就必會產生努力拚搏、期望能迴到強盛時期的熱血。”
周不宣並未因為她的皇女身份而拒絕被伺候,眼也不睜道:“想法是好的,可惜天高皇帝遠,政令荒於野,能否落實或者能落實到哪一步,卻極難掌控。即便派人巡查,又怎麽保證巡查結果不是假的。”
“這倒不必擔心,”百裏釗目光微寒,“重要之事,都會派遣走過我聖女府的人,給其十個膽子,也不敢撒謊隱瞞。”
周不宣沒說話。
走過聖女府的人,自然都是中了蠱。
手段雖然卑劣了些,卻最管用。
畢竟下派之人很容易收受賄賂,和地方沆瀣一氣欺騙朝廷。
“爵位世襲製被取消,之前公侯伯爵家的子弟無法撿現成的福利,就隻有兩條路,一是吃老本,二是通過科考入仕,”周不宣被按摩得身體放鬆,不適感覺緩解許多,“涉案公侯家沒幾個活人了,僅剩的那些,已經失去入仕資格。如今隻需關注未受牽連的侯爺,趁他們削尖腦袋為後代找出路,留一些,放一些,關鍵時刻,能充實國庫和長公主殿下的口袋。”
百裏釗低笑起來:“咱家不宣真能幹。”
“是啊,能幹,”周不宣輕歎,“明知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還是有那麽多蠢貨願當狗腿子。”
百裏釗臉色一變,正在按摩的手也陡然停住:“你說什麽?”
周不宣自知第二次說錯話~~第一次是放下戒備、沒和從前一樣保持距離,竟和百裏釗討論各種曆史定律。
如今又直抒胸臆,說了更加不該說的話。
真是鬼迷了心竅。
周不宣抿唇不語,百裏釗伸手捏住她的下巴,眼中蘊著風暴:“你心裏就是這麽看我的?”
周不宣盯著近在咫尺的臉:“不是。”
“不是?不是你怎麽不敢看我眼睛?”百裏釗神情兇狠,“你是不是一直等著那一天?嗯?是不是等我事成那天殺了你,或者提前跑路躲起來,讓我掘地三尺也別想找到?”
周不宣如她所願,看向她的眼睛:“我隻是隨口開個玩笑。”
百裏釗與她對視。
“真的隻是玩笑,”周不宣淡定道,“是不是玩笑你都分不出來?”
百裏釗盯她半晌,才緩緩鬆手,餘怒未消:“最好是這樣。”
周不宣默默調整了下情緒,歎口氣:“你要再這麽嚇我,我可就真跑了。”
“你敢!”百裏釗瞪眼。
周不宣噗哧一笑:“平日智慧超群成熟穩重的人,今天怎麽這麽幼稚?”
百裏釗又瞪她一會兒,最後被那張笑臉帶得再也繃不住,惱道:“再說那種話,我饒不了你。”
“好好,不說了,以後不開這樣的玩笑了,”周不宣轉移話題,“爵位的事算是解決,但蘇、錢兩道貪官惡吏土豪劣紳被一網打盡後,正是收迴所有土地、重新分配的好時機,卻為何遲遲得不到落實?”
兩年前,百裏釗和皇帝百裏賡提前通好氣兒,再由百裏音塵上奏,取消廷杖和立枷。
奏本一出,滿朝文武都壓抑著內心激動,待皇帝金口禦批,唿啦啦跪倒一片,流著熱淚直唿聖明。
聽說朝臣們在皇帝走後就忍不住拊掌大笑,興奮得似要發癲。
畢竟他們這一朝雖然很少打死人,但也被打殘過兩個。
何況太祖連自己的親侄子親外甥都不放過,將其活活打死,誰能保證百裏賡哪天不發瘋呢?畢竟他的身體裏流的,是百裏家族的血。
退一萬步說,即便百裏賡不會要他們的命,板子打在身上也他媽疼啊。
尤其是光著屁股打。
不但疼,尊嚴還喪失殆盡。
若非暫時舍不得死,那真是想當場拿根麻繩上吊、拿把小刀自剄算了。
趁著百官高興,取消廷杖立枷的第二日,一個品級不太高的官員突然上奏,提出取消爵位世襲製。
百裏賡早想這麽幹了,隻是苦於沒有好時機。
如今長女大公主給出了個好主意,立即將該奏本放在朝堂討論。
另兩個被太監提前暗示過的官員為了拍皇帝馬屁,不遺餘力地列舉支持取消爵位世襲製的理由。
皇帝雖然沒有明白直說,但態度已很明顯,被兩樁重案大屠殺和禦案被一掌拍碎嚇破膽的官員,立即見風使舵,全力附和。生怕一個反對,就把自己牽連進去。
一旦被牽涉,可不是殺一個人就能了事,而是毀全家啊。
或斬首,或流放,或充軍,或為妓,一個都不放過。
公爵已被殺光,就剩幾個侯爺和伯爵了,沒必要替他們出頭,給自個兒招災引禍。
因為朝廷風向不對。
鼻子靈的,感覺敏銳的,常讀史書的,都能察覺到兩大重案牽連之廣背後的不同尋常。
明哲保身。此時即便和他們有瓜葛,也要趕緊撇幹淨。
於是,取消爵位世襲製這樣的大事,竟未產生太大爭論,一個朝議就解決了。快得令人咋舌。
可以說,震懾效果立竿見影。
百裏釗如願了,百裏賡氣順了,周不宣最想要的東西卻在後麵:沒有了國公、侯爺、縉紳等大小地主,曾經賞給他們和被他們私下強占的土地,就能被朝廷全部收迴。
她的意思是,既然地主死了,就可以把佃農轉成自耕農,收迴的土地全部重新分配,既能讓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過得好一點,國家也能收齊應有的租稅,不再被地主欺瞞蒙騙。
百裏釗一直都知道她的想法。
可現在的問題是,土地已被收迴,她想要的後續卻未發生。
百裏賡是皇帝,百裏釗生在皇家,他們考慮最多的,依然是政權的穩定,以及皇家利益。
隻有她,真正見過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農民,知道飽受壓迫、布服糲食的他們,過得何等艱辛。
盡心竭力地襄助百裏釗,並不僅僅是被這個人的“野心”和堅韌所打動,同時也是因為心底裏的那份同情。
對連溫飽都成問題的苦難百姓的同情。
“不宣別急,”百裏釗拉了把椅子在她身旁坐下,安慰性的握握她的手,“父皇雖未及時行動,但也沒把那些地封賜出去不是。”
“這樣拖著更不好,農民會心裏沒底,不知所措,新任官員~~”
“新任官員,”百裏釗打斷她,“提拔他們之前,本殿曾深夜造訪,私下與他們談過話。”
周不宣定定看著她:“給他們吃蟲子了?”
“不然呢?”百裏釗被周不宣刺激出的情緒漸漸褪去,恢複冷靜與淡漠,雙眼薄情而寡義,“蘇、錢兩道將成為你口中的全國試點,所以地方官必須忠誠可靠,不能出半點幺蛾子。”
周不宣道:“什麽時候開始?”
“秋收之際,”百裏釗看著她,“不宣,父皇的顧慮不無道理,你其實應該也能想到,除了蘇錢兩道這樣的特殊情況,其他已被世家收進口袋的土地,很難搶迴。”
周不宣起身走出石屋,眺望建在穀底的一排排房子,許久,才輕輕歎口氣。
百裏釗的話,她不能否認。
因為她比百裏釗更清楚。
吃到嘴裏的肉,哪有平白無故吐出來的道理。
他們嚐了這麽多年甜頭,將官銜名譽、土地奴仆、金銀綢緞等封賜給功臣,以及不必參加科考、也不許參加科考的皇族子孫,又是從有曆史記錄開始就延續至今的政治慣例,想打破它,比登天還難。
換個皇帝都比這件事容易。
收迴土地就是要他們的命,一個操作不當,就會引起全國大動蕩、流風再次麵臨改朝換代。
“即便是秋收征糧之時,轉換佃農身份,也不能大張旗鼓、高調執行,”隨她走出石屋的百裏釗,與她並立,“不宣,你心裏應該有數。”
沉默須臾,周不宣才歎氣點頭:“我知道,我隻是……盲目抱著希望,希望一覺醒來,這裏能變成我想要的世界。”
偶爾麻痹自己,希望哪天一睜眼,變成那個讓她熟悉的世界。
可惜,事不遂人願。
“不宣……”百裏釗握住她的手,“會有那一天的。”
“嗯,”周不宣知道自己該理智起來,“暫時就這樣吧,能有兩道農民漸漸擺脫困苦,常年溫飽,也是不小收獲。”
她轉過身,麵對百裏釗,迴握她的手,肫摯慥慥道:“殿下,謝謝你。”
“傻瓜,謝什麽,”百裏釗來了半天,到此刻才終於露出笑臉,“我們有共同目標,路上所遇荊棘與坎坷,便要共同麵對,一起解決。你能幫我的,都在盡力幫,我能給你的,也會盡力給,暫時做不到的,也終有一天會全部實現。”
“是,”周不宣也笑了笑,“蘇錢兩道就是給我們的先期迴報。”
百裏釗凝視著她,終是忍不住,伸手輕輕捏了捏她的臉:“你為百姓謀福利的樣子真好看。”
周不宣哧聲笑道:“那你為整個人界謀福利的樣子豈非好看上了天?”
百裏釗哈哈大笑。
“聽說被罷官的中書左丞不但不杜門謝客,反而縱容其子結交送禮,到處活動?”周不宣返屋重新坐到桌前,拿起筆,“那老家夥從政這麽多年,怎的毫無自知之明?”
“還不是父皇過於仁慈,”百裏釗把椅子拖到她對麵,拿起一疊資料,“父皇身為高階紫靈士,卻從未亂發脾氣殺過人,即便早就想削藩、取消爵位和各種酷刑,也因都是太祖留下的東西,而不敢亂動,生怕太祖打下的江山毀在他手裏。”
“開店容易守店難,打江山不易,守江山同樣不易,”周不宣淡淡道,“除了拿祖上基業揮霍敗家,這天下就沒有容易的事。”
“不宣之言,十分有理。”心情變好的百裏釗微笑著,“父皇坐在龍椅上,看似高高在上,其實內心孤獨得很。帝王很難真正相信一個人,所以遇到難以抉擇之事時,連個可商議的可靠之人都沒有。”
周不宣掭了掭筆:“這是必然的。”
“我若是個皇子,或者是個覬覦皇位的公主,他也不會待我這般好,”百裏釗邊看資料邊聊,話題就會來迴跳躍,突然改變,“你的計劃都很好,唯獨這村學……說實話,我也有種鞭長莫及的感覺。”
“是啊,流風國太大了,”周不宣巴掌貼在額頭上,搓了搓,“即便派遣巡查不敢弄虛作假,也走不過來啊。哪怕一次派出十個,一校不漏的查,一個月又能走多少地方?”
“所以當初太祖把村學取消了,”百裏釗對自家曆史爛熟於心,“設置村學後,各地官吏都把它當成自家生意來做。想讀書的,必須給錢,不給錢不讓入學;家裏有三子四子不願全部讀書的,或者隻有父子二人無暇讀書的,又逼著人家交錢入學。反正隻要能湊夠生員數字用來欺誑朝廷就行,天高皇帝遠,誰知道那數字具體怎麽來的。”
“那怎麽辦,”周不宣揉揉眉心,“把村學劃掉?”
百裏釗輕笑起來:“我們周婧女竟也有棘手為難的時候。”
“別罵我了,我哪算什麽婧女,”周不宣搖頭無奈,“就這點兒不算才能的才能,都是記憶自帶的,碰上沉澱了幾千年、根深柢固、讓所有皇帝先哲都改變不了的現實,我比他們更束手無策。想破腦袋,也沒有開山辟路的本事。”
“不要妄自菲薄,你做得已經很好了,”百裏釗起身為她倒來一杯茶,“我說過,實在改變不了的,我們就先放放,盡力做我們能做的。”
她用指尖戳戳資料旁邊的什麽“中小學教育計劃書”、“新教材草案”等,“你看,這都是別人熬夜也寫不出來的東西,隻有我們不宣可以。”
周不宣沒有繼續謙虛的心情,鬱悒道:“村學可以劃掉,土地收迴計劃也可以慢慢來,隻是那株連律法……那麽大的家族,總有幾個人是不知情的,或者被迫參與的。尤其是未成年少女,她們的確享受了生於富貴之家所帶來的各種福利,可這不該成為她們被打成官妓的理由,哪怕貶為庶民,嫁給莊稼漢,也比逼迫她們成為官妓來的好。”
百裏釗沉默片刻,“不宣,你的理想之國,不比讓人界強大起來容易,所以同樣需要耐心,否則急於求成,很可能反而前功盡棄。”
周不宣閉上眼,深吸一口氣。
“是我急躁了,”她緩緩睜開眼,雙眸沉靜,“嘴大吞不下豬,心焦吃不了熱豆腐,得一步一步來。”
她看著筆尖,眸光定定,“尤其是史無前例的事,更需循序漸進,從長計議。”
百裏釗無聲微笑,目光溫和。
就在這時,穀底突然傳來一聲厲喝,還夾雜著鞭責:“連犯三次,罰跑二十圈!跑不完別吃飯!”
兩人互看一眼。
對被送到隔絕一切之地的稚子幼童來說,挨打和各種懲罰已是家常便飯。
即便是百裏釗和周不宣,對這群身負重任的孩子,也絲毫不手軟。
四峰山穀建了一排排住房,那是供文教、武師,以及孩子們睡覺吃飯的地方。
經過考驗和初選,已有一百名失去父母的孤兒被帶到這裏。
他們要和擁有神獸血脈的“昭昭”一起長大,一起接受嚴苛訓練。
目的就是將他們培養成忠心耿耿、智勇雙全的死士,也是將來不惜一切代價繼承遺誌、接手未竟之業的中堅力量。
周不宣想了想,還是道:“去看看未來的頂梁柱吧。”
百裏釗沒反對。
兩人放下手中書稿,移步出去,順磴道而下,再走一小段,便來到寬敞而平整的訓練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