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邊疆部落趁火打劫(二更)
穿越後我搶了女主光環 作者:梁景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知府也跟著走到書房裏,他是地方官,這時候誰都不出門,沒有什麽糾紛官司,平日裏隻要關心一下疫情就好了,但宋景淮都把他的活兒搶去幹了,他跟在宋景淮後麵,跟個跟班兒似的。
宋景淮看奏折停不下來,知府便去為他沏了壺茶來。宋景淮來幫了他這麽許多的忙,他還是要恭恭敬敬把他服侍好了。
忽然宋景淮瞧見一封不一樣的奏折,那隻是一封信,是京城來的,宋景淮打開信一看,眉頭緊鎖,眼底看不出什麽情緒。
知府見狀輕聲問:“王爺,有什麽麻煩事嗎?”
宋景淮搖搖頭,然後把信放在火上點著燒成灰。
疫情危急時候,他才懶得去管方太尉那隻老狐狸呢,也許,他就隻是在給自己積德吧,畢竟前半生,做的孽太多了。
宋景淮淡淡開口,“今日你去疫區看過嗎?”
知府:“......”他今天照顧了宋景淮一整天,哪有時間去疫區,並不敢在宋景淮麵前撒謊,知府隻好老實開口,“沒有。”
宋景淮皺眉,“為什麽不去?”
知府:“給您煎藥。”
宋景淮放下奏折,“本王不是說過,去疫區是例行的公事麽?”
看著宋景淮不讚同的表情,知府忽然有點心虛。確實,宋景淮從京城千裏迢迢趕過來,不就是為了疫情能逐漸好起來嗎。
於是他認錯,“王爺恕罪,沒有下次了。”
宋景淮看他認錯認得快,便饒過他。
......
等到了宋景淮終於要睡覺的時候,知府早就在書房裏的椅子上睡過好幾個時辰了。
他打著哈欠跟著宋景淮出了書房的門,往自己房間裏走去。
宋景淮沾床便睡著了,那夜他做了好多的夢,都是關於梁玉兒的。
天亮醒來後發現全都是夢,身邊根本沒有一個人。
宋景淮皺眉,利索地起床,穿衣的時候才注意到自己自從到了南郡後,就沒有換過衣裳,梁玉兒為他準備的衣裳,他一件都沒有換過,那包袱,還原封不動地擱在衣櫥裏麵。
宋景淮決定今日換一件衣裳。
但換的隻是裏麵的衣裳,最外麵的官服,他是不能換的,換哪一件都不合適。
宋景淮打開包袱,翻了翻,卻翻到一個沉甸甸的荷包,他打開一看,裏麵是好多的銀兩,還有一張小紙條,上麵寫著:景淮,銀兩哪裏都用得著,你盡管用,我等你迴來。
宋景淮皺了好幾天的眉頭終於鬆了鬆,嘴角微微扯了扯,將銀兩都掏出來放迴包袱裏,把紙條重新放迴荷包裏,然後把荷包放進胸口的衣裳裏。
這樣,她就是在他身邊的。
有了這個荷包,宋景淮接連幾日心情都頗好,連帶著知府都沾了光,偶爾能得到宋景淮的笑臉,簡直讓他受寵若驚。
鼠疫鬧得人心惶惶,京城裏麵一片死寂。
原本管刑事的大人,管民生的大人,還有其他的大人,都閑的發慌,幹脆都紛紛派人去談信秋的府裏讓他散了禁令,好讓他們能出門拜個神,溜個鳥。
結果那些府裏派出來的小廝連將軍府的大門都沒能進,談信秋的屬下都很嫌棄地朝門外喊:“你們把信都放下,人都可以走了。”
那些小廝在府裏麵多多少少都是有些地位的,何時受過這樣的冷遇,於是紛紛向自家的老爺告狀,添油加醋地細數談信秋的蔑視。
“老爺,那談將軍是連門都沒給我們打開啊,隨隨便便派個不知道身份的人在裏麵扯著嗓子喊,讓我們把信放下,又趕著我們走,連一口茶都沒吃到......”
那些老爺們都是看著談信秋長大的,自然知道談信秋是什麽樣的秉性,不理會小廝的添油加醋,隻是隱隱察覺到這次疫情的嚴重性,也不再寫信去添什麽麻煩。
而談信秋正在書房裏忙的天昏地暗,邊疆那部落不守信用,分明已經簽好了條約,他們不會再犯,偏偏趁著這次國家鼠疫爆發,又在邊疆作亂,簡直無恥。
談信秋正在想著對策,京城如今這樣他是不能離開的,好在他迴京的時候隻帶了小隊人馬迴來,主力還是駐守在邊疆,大概不會出什麽亂子。
但是他還是需要進行部署,差人送信去,確保萬無一失。
屬下拿著大人們送來的信的時候,談信秋正在看地形防布圖。
“大人,這是朝中幾位大臣送來的信。”
談信秋疑惑接過,以為是幾位大人也知道了邊疆的事情,專門來出對策的。
但是他拆開看了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麽一迴事。
談信秋深深歎了口,搖搖頭,“這次幾位叔伯真是糊塗了,如今已是國難當頭,還尋思著作樂。”
談信秋把信都擱在一邊,凝視著桌上的虛無沉默了一會兒,又說:“想來是幾位叔伯近來太過閑暇,不如我擬一份草書,把各地與京中的疫情都交代清楚,也好讓幾位叔伯都有事情幹。”
屬下:“......”
談信秋果真把感染人數,死亡人數,還有各地的情況統統報上去,最後添上一句:“信秋給各位叔伯添麻煩了,百姓們都會記得各位叔伯的好,新年都未有芳華,哪能再顧玩樂,信秋願與諸位叔伯並肩作戰,盼渡難關。”
各位大人翌日都在自己的書房裏看到這樣一封信,有氣也撒不出來,是自己沒事找事幹在先,也不怪信秋。
罷了罷了,本也就是清閑在家,也的確算是找了點事兒幹。
於是各位大人光榮的擔負起了保家衛國的重任。
南郡。
近日連著好幾日的晴朗天氣,宋景淮也頗覺得開朗,疫區傳來消息說,又有兩位病人已經好了,都是在預計死亡的前一天,忽然康複了,什麽征兆都沒有。
很快便全都會好起來的。
宋景淮想梁玉兒想的愈發多了,有時候奏折看著看著,梁玉兒的臉就仿佛出現在了紙上麵,有時候睡覺會夢見她,醒來卻發現一切都隻是夢罷了。
說不失落是假的,宋景淮做夢都想迴京城,迴到王府裏,迴到梁玉兒的身邊,跟她一道待在火爐旁,拾掇拾掇翠翠跟秦婆婆織出來的小衣裳。
夫人的肚子又大了吧,前麵的時間都是乖巧的,想必這幾日也都是乖巧的,夫人不會遭太大的罪。
想著想著,宋景淮深深歎了口氣。
知府大人急匆匆跑來,向他報告,“王爺王爺,那邊又有人好了。忽然頭不痛了,也不吐了,像是神仙下凡一樣。”
宋景淮輕輕看他一眼,便轉身出門,他要去疫區看看。
看著宋景淮往外大步走,知府連忙追上去,喊:“王爺,王爺,帶上麵紗!”
宋景淮看奏折停不下來,知府便去為他沏了壺茶來。宋景淮來幫了他這麽許多的忙,他還是要恭恭敬敬把他服侍好了。
忽然宋景淮瞧見一封不一樣的奏折,那隻是一封信,是京城來的,宋景淮打開信一看,眉頭緊鎖,眼底看不出什麽情緒。
知府見狀輕聲問:“王爺,有什麽麻煩事嗎?”
宋景淮搖搖頭,然後把信放在火上點著燒成灰。
疫情危急時候,他才懶得去管方太尉那隻老狐狸呢,也許,他就隻是在給自己積德吧,畢竟前半生,做的孽太多了。
宋景淮淡淡開口,“今日你去疫區看過嗎?”
知府:“......”他今天照顧了宋景淮一整天,哪有時間去疫區,並不敢在宋景淮麵前撒謊,知府隻好老實開口,“沒有。”
宋景淮皺眉,“為什麽不去?”
知府:“給您煎藥。”
宋景淮放下奏折,“本王不是說過,去疫區是例行的公事麽?”
看著宋景淮不讚同的表情,知府忽然有點心虛。確實,宋景淮從京城千裏迢迢趕過來,不就是為了疫情能逐漸好起來嗎。
於是他認錯,“王爺恕罪,沒有下次了。”
宋景淮看他認錯認得快,便饒過他。
......
等到了宋景淮終於要睡覺的時候,知府早就在書房裏的椅子上睡過好幾個時辰了。
他打著哈欠跟著宋景淮出了書房的門,往自己房間裏走去。
宋景淮沾床便睡著了,那夜他做了好多的夢,都是關於梁玉兒的。
天亮醒來後發現全都是夢,身邊根本沒有一個人。
宋景淮皺眉,利索地起床,穿衣的時候才注意到自己自從到了南郡後,就沒有換過衣裳,梁玉兒為他準備的衣裳,他一件都沒有換過,那包袱,還原封不動地擱在衣櫥裏麵。
宋景淮決定今日換一件衣裳。
但換的隻是裏麵的衣裳,最外麵的官服,他是不能換的,換哪一件都不合適。
宋景淮打開包袱,翻了翻,卻翻到一個沉甸甸的荷包,他打開一看,裏麵是好多的銀兩,還有一張小紙條,上麵寫著:景淮,銀兩哪裏都用得著,你盡管用,我等你迴來。
宋景淮皺了好幾天的眉頭終於鬆了鬆,嘴角微微扯了扯,將銀兩都掏出來放迴包袱裏,把紙條重新放迴荷包裏,然後把荷包放進胸口的衣裳裏。
這樣,她就是在他身邊的。
有了這個荷包,宋景淮接連幾日心情都頗好,連帶著知府都沾了光,偶爾能得到宋景淮的笑臉,簡直讓他受寵若驚。
鼠疫鬧得人心惶惶,京城裏麵一片死寂。
原本管刑事的大人,管民生的大人,還有其他的大人,都閑的發慌,幹脆都紛紛派人去談信秋的府裏讓他散了禁令,好讓他們能出門拜個神,溜個鳥。
結果那些府裏派出來的小廝連將軍府的大門都沒能進,談信秋的屬下都很嫌棄地朝門外喊:“你們把信都放下,人都可以走了。”
那些小廝在府裏麵多多少少都是有些地位的,何時受過這樣的冷遇,於是紛紛向自家的老爺告狀,添油加醋地細數談信秋的蔑視。
“老爺,那談將軍是連門都沒給我們打開啊,隨隨便便派個不知道身份的人在裏麵扯著嗓子喊,讓我們把信放下,又趕著我們走,連一口茶都沒吃到......”
那些老爺們都是看著談信秋長大的,自然知道談信秋是什麽樣的秉性,不理會小廝的添油加醋,隻是隱隱察覺到這次疫情的嚴重性,也不再寫信去添什麽麻煩。
而談信秋正在書房裏忙的天昏地暗,邊疆那部落不守信用,分明已經簽好了條約,他們不會再犯,偏偏趁著這次國家鼠疫爆發,又在邊疆作亂,簡直無恥。
談信秋正在想著對策,京城如今這樣他是不能離開的,好在他迴京的時候隻帶了小隊人馬迴來,主力還是駐守在邊疆,大概不會出什麽亂子。
但是他還是需要進行部署,差人送信去,確保萬無一失。
屬下拿著大人們送來的信的時候,談信秋正在看地形防布圖。
“大人,這是朝中幾位大臣送來的信。”
談信秋疑惑接過,以為是幾位大人也知道了邊疆的事情,專門來出對策的。
但是他拆開看了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麽一迴事。
談信秋深深歎了口,搖搖頭,“這次幾位叔伯真是糊塗了,如今已是國難當頭,還尋思著作樂。”
談信秋把信都擱在一邊,凝視著桌上的虛無沉默了一會兒,又說:“想來是幾位叔伯近來太過閑暇,不如我擬一份草書,把各地與京中的疫情都交代清楚,也好讓幾位叔伯都有事情幹。”
屬下:“......”
談信秋果真把感染人數,死亡人數,還有各地的情況統統報上去,最後添上一句:“信秋給各位叔伯添麻煩了,百姓們都會記得各位叔伯的好,新年都未有芳華,哪能再顧玩樂,信秋願與諸位叔伯並肩作戰,盼渡難關。”
各位大人翌日都在自己的書房裏看到這樣一封信,有氣也撒不出來,是自己沒事找事幹在先,也不怪信秋。
罷了罷了,本也就是清閑在家,也的確算是找了點事兒幹。
於是各位大人光榮的擔負起了保家衛國的重任。
南郡。
近日連著好幾日的晴朗天氣,宋景淮也頗覺得開朗,疫區傳來消息說,又有兩位病人已經好了,都是在預計死亡的前一天,忽然康複了,什麽征兆都沒有。
很快便全都會好起來的。
宋景淮想梁玉兒想的愈發多了,有時候奏折看著看著,梁玉兒的臉就仿佛出現在了紙上麵,有時候睡覺會夢見她,醒來卻發現一切都隻是夢罷了。
說不失落是假的,宋景淮做夢都想迴京城,迴到王府裏,迴到梁玉兒的身邊,跟她一道待在火爐旁,拾掇拾掇翠翠跟秦婆婆織出來的小衣裳。
夫人的肚子又大了吧,前麵的時間都是乖巧的,想必這幾日也都是乖巧的,夫人不會遭太大的罪。
想著想著,宋景淮深深歎了口氣。
知府大人急匆匆跑來,向他報告,“王爺王爺,那邊又有人好了。忽然頭不痛了,也不吐了,像是神仙下凡一樣。”
宋景淮輕輕看他一眼,便轉身出門,他要去疫區看看。
看著宋景淮往外大步走,知府連忙追上去,喊:“王爺,王爺,帶上麵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