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方寧跟小皇帝(二更)
穿越後我搶了女主光環 作者:梁景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方太尉被關進天牢的時候,方寧也不過八歲。
方太後來信,讓宋景淮放過方寧,她願意把她帶進宮裏養著,一生不出宮。梁玉兒想到那個在宮宴上被自己忽悠著吃了一塊點心的小姑娘,也是心疼,便去求了宋景淮,放過她算了。
宋景淮終於點頭答應,正要擬下詔書,這時候暗衛傳來消息,說是方太尉要見他。
天牢裏陰森詭異,無數死囚住的地方難見天日。
方太尉已經不如往日神氣,身上還是起兵那日穿的官服,現在卻邋邋遢遢掛在身上,諷刺一般。
宋景淮推開牢門進去,靴子踩在冰冷地麵上,嘴角噙著笑意,眼神冷若冰霜,似嘲似諷,“太尉大人沒有想到自己有這番境地吧?”
方太尉笑了笑,“攝政王是高看微臣了,微臣日日都提防著自己有這日。”
“自作孽。”
方太尉愣了愣,自嘲般搖搖頭,“是啊,自作孽。”
宋景淮不置可否,冷眼瞧著他。
方太尉昔日風光不再,卻不叫人同情,這麽多年來,他身上落下的人命豈止是他身死就可以償還得了的。
忽然方太尉對著他就跪下來了,宋景淮眉頭皺了皺。
方太尉道:“我這一生作惡多端,死不足惜,隻是可憐我那小孫女方寧,她至今不過八歲,我所作惡她一概不知。鼠疫橫行之時,她勸我捐贈庫房中糧食,她是個好孩子,我捐的那十石新米,權當是給她積的福報。”
宋景淮眼眸暗了暗,方太尉給他磕了磕頭,“請攝政王放過孫女方寧,我方正歇來世…當結草相報。”
結草相報。
心高氣傲的方太尉,有朝一日,竟說得出來這樣卑微的話,宋景淮垂眸看他,卻看不出什麽異樣來。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宋景淮點了點頭算是應下,走前給他留下了一柄匕首,聲音淡淡:“太尉大人自行了斷。”
這也是他給方正歇最後的體麵。
宋景淮走出牢房,腳步噠噠的響,身後傳來落鎖的聲音,不久便是刀刃刺進血肉的聲音。
在經過關押太尉家屬的牢房的時候,宋景淮瞧見一個七八歲的女孩兒被老婦人抱著,宋景淮駐足。
那小女孩兒不吵不鬧,隻安安靜靜卻異常執著地問目光晦暗的眾人,“我們什麽時候可以迴家,我想爺爺了。”
宋景淮吩咐人把牢打開,看著眾人防備的眼神,他對著小方寧笑,“帶你去見小姨太後好不好?”
方寧搖頭,怯生生說,“我不想見小姨太後,我想見爺爺。”
宋景淮哄她,“先去找小姨太後,再去找爺爺好不好?”
方寧不願意,偏要去找爺爺。
方家人也意識到什麽,忍著眼淚把方寧推搡到宋景淮那邊去,“小寧乖,去小姨那裏玩。”
“我不要!我要找爺爺。”
宋景淮把方寧一把抱起,頭也不迴出了牢房,一路上哄著方寧,小孩兒靠在他肩上哭鬧一陣便睡著了。
從此,方寧便在太後宮裏住下了。
而方家上百口人,在第二日被流放邊疆,終生不得迴京。
小皇帝去太後宮裏請安的時候瞧見穿著宮裝的方寧,驚喜道:“這是上迴宴會上見過的妹妹。”
他長這麽大,從未見過方太尉家中任何人,也不知麵前的是他表妹。
方寧規規矩矩行了禮,那時的方寧正哭完,眼眶紅紅的,小皇帝心疼了,“妹妹怎麽哭了?”
不提這事倒好,一提這事兒,方寧的淚又止不住流下來,方太後一看又頭疼了,抱過方寧,哄她,“寧兒乖,這是表哥,讓表哥帶你去禦花園裏玩兒好不好?”
小皇帝有名有姓,宋會南。
手拉著手帶著方寧去禦花園的路上就跟她解釋,“母後跟朕講,朕生下來的時候,正逢北天的金星遇上南天的火星,兩星一道出現了,父皇也沒有留下其他的名字,母後便幹脆取了這個名字。”
方寧安靜地聽他說,宋會南一看她心不在焉的模樣,又壓低了聲音湊在她耳邊輕輕說,“表妹,我跟你說一個秘密。”
方寧轉頭,見他神神秘秘的樣子,一下子好奇了。
“欽天監的大人說我這個名字不吉利,每次叫我的時候都會歎息一陣,可是他們又不敢跟母後講,我也不敢講,表妹,你要幫我保守這個秘密好不好?”
方寧手指天發誓,認真道:“表哥放心,寧兒發誓,絕不會告訴太後小姨的。”
宋會南見自己順利把表妹哄開心了,也終於安心了。
方寧十四歲,宋會南十六歲那年,方太後薨了。
方寧的世界從此隻剩一個表哥。
十六歲,不小的年紀,大臣們紛紛上書,開始選秀。
其實選秀兩年前就應該開始了,隻是方鬱青一直壓著,便通通作罷。
宋會南的性子硬不過朝堂上的大臣,他所能同大臣們據理力爭的唯一籌碼就是為母守孝,但其實,他想娶方寧為後。
當他把這個想法在朝堂上說出來之後,大臣們又紛紛讓他以孝治國,婚事先放一放。
梁丞相平日裏教導宋會南,看他心不在焉的樣子,心中深感焦慮,於是隻好在某一天早朝的時候,終於退了一步,說,皇上可以娶方氏為妃,但皇後必須從適齡的官家小姐中另擇一位。
宋會南很高興,欽天監準備的小姐畫像看都沒看,隨意指了一位便封做了皇後,又讓近侍隨意挑了幾位封妃位,充盈後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皇後是大理寺卿王遠石的孫女王弗,身子孱弱,據說小時候曾落過水。
若是換了旁人,必定憐香惜玉,好生照顧著,偏偏這宋會南心裏隻有一個方寧,正好趁著這個由頭,在大婚之夜去了方寧宮裏。
從此,方寧成為後宮眾妃的眼中釘肉中刺。
出事的那一天,宋會南是被宋景淮叫到了王府裏。
宋景淮狠狠地教育了他一通,給他講了大半天的君王之道,宋北城跟宋錦書都在旁邊聽著,這讓宋會南覺得頗為丟人,心裏暗想:你這麽懂你去當皇帝啊,不然叫我小侄子去當也可以。
方寧那時被叫到了禦花園裏,參加眾妃舉辦的花會,已是深秋,百花早就謝了,唯一開得比較好的是菊花。
有位佳妃,容貌嬌俏,嗓子卻是尖利,“寧妃姐姐從來不跟我們姐妹一塊兒,今日倒是賞了臉了。”
方寧雖算是在宮裏長大,可是放在太後宮裏養著長大的,人人都拿她當公主一樣哄著,她何曾看過宮裏一貫的爾虞我詐,雖覺得這話聽著怪怪的,卻也不知道怎麽迴答,隻好順著點了點頭。
她這一點頭就等同於扇了眾妃一記響亮的巴掌,有早就看不慣她的,“寧妃姐姐真是恃寵而驕啊。”
恃寵而驕這樣的詞她還是聽得明白的,她覺得她們都誤會了她,皺起了眉認真解釋,“皇上對我雖好,但我確實沒有恃寵而驕。”
這下眾妃更加怒火中燒,有沉不住氣的衝到前麵去,幹脆就說,“你不過是方家的餘孽,你方家早就滿門流放了你知不知道,你還當如今的朝廷是方正歇時候的朝廷嗎?!”
方寧怔住,方正歇是她爺爺。
這麽多年,太後小姨隻說她爺爺染上了鼠疫病故了,後來爹娘、嬤嬤都染上了,便把她送到宮裏來了。
她爺爺什麽時候變成了叛賊?
太後小姨不是這樣講的。
她爺爺分明是好人,疫情之時,她還記得她爺爺從庫房裏捐出了十幾石的糧食分發給百姓,怎麽會是叛賊?!
“怎麽,沒有人講給你聽麽?”
“那好,我來講給你聽,你祖父方正歇貪汙巨額銀兩,十多年前,汙蔑劉乾劉大人在前,深夜火燒將軍府在後,在朝堂之上結黨營私,密圖謀反,豬狗不如……”
方寧看著麵前一張張嘲弄的臉蛋,一雙手不受了控製,也不知道是怎麽跟對方糾纏廝打起來的。等她意識清醒過來的時候,對方已經掉到河裏去了。
然後又是身邊的人拚命喊人來救命的聲音,響的她的耳朵都要聾了。
她沒有喊人來救人,她逃了。
她受不了了。
她逃到了太後小姨的宮裏,逃到了自己睡了六年的小床上,蜷縮著,瑟瑟發抖。
就是在那張小床上,太後小姨安靜地跟她講了一遍又一遍,她爺爺是怎麽為了救治百姓不幸染上鼠疫去世的。
不知道躺了多久,等宋會南找到她的時候,她已經昏過去了。
她醒過來之後就不會再笑了,也很少說話。
宋會南很小心地跟她說話,每日都去尋開心的故事講給她聽,但是鮮少見效。
漸漸的,宋會南開始不理朝事。
梁丞相唉聲歎氣地說道了他好幾次都沒有用,幹脆轉而教起了宋北城為君之道,想著等以後哪個妃子生下了小皇子,自己外孫還得跟女婿一樣,當起攝政王來。
宋北城跟宋錦書進宮之後,宋會南發覺方寧很喜歡小孩子,便想著法子也要讓方寧懷上孩子。
方寧心情陰鬱,身體卻沒有問題,很容易便懷了孩子,懷了孩子之後,方寧果然開始笑了,這讓宋會南欣喜若狂。
懷了孩子五月的時候,皇後王弗去世,宋會南不顧滿朝爭議,執意封了方寧為後。
待產的日子很難熬,方寧有許多要忌口的,縱是宋會南平時對她千依百順,這時候卻是一點兒也不敢馬虎,隻要太醫說不能碰的,宋會南連見都不讓她見到。
但還是百密一疏。
那位被方寧推下河的女子由於救的不及時,失了為人母的資格,恨極方寧,買通產婆,致使方寧一屍兩命。
方寧死後,宋會南瘋了。
他把那妃子綁起來,用刀子淺淺的,一刀一刀地劃在她的喉嚨上,看著血從小到大開始往外噴,他又好心地給她止血,慢慢地,折磨了兩天兩夜,才終於把她殺死。
那妃子的家眷,無一人幸免。後世記載,是被活活燒死的,府門前禦林軍把守,無人敢靠近。
方寧下葬那天,遲遲不見宋會南出現,近侍尋遍了宗廟、寢宮,都沒有找到。
最後是方太後身邊的嬤嬤在太後的寢宮找到他的,他的屍體冰涼,安安靜靜地躺在方寧年幼時躺著的床上,麵色安詳。
宋景淮歎氣,擺擺手,吩咐下去,帝後合葬。
方太後來信,讓宋景淮放過方寧,她願意把她帶進宮裏養著,一生不出宮。梁玉兒想到那個在宮宴上被自己忽悠著吃了一塊點心的小姑娘,也是心疼,便去求了宋景淮,放過她算了。
宋景淮終於點頭答應,正要擬下詔書,這時候暗衛傳來消息,說是方太尉要見他。
天牢裏陰森詭異,無數死囚住的地方難見天日。
方太尉已經不如往日神氣,身上還是起兵那日穿的官服,現在卻邋邋遢遢掛在身上,諷刺一般。
宋景淮推開牢門進去,靴子踩在冰冷地麵上,嘴角噙著笑意,眼神冷若冰霜,似嘲似諷,“太尉大人沒有想到自己有這番境地吧?”
方太尉笑了笑,“攝政王是高看微臣了,微臣日日都提防著自己有這日。”
“自作孽。”
方太尉愣了愣,自嘲般搖搖頭,“是啊,自作孽。”
宋景淮不置可否,冷眼瞧著他。
方太尉昔日風光不再,卻不叫人同情,這麽多年來,他身上落下的人命豈止是他身死就可以償還得了的。
忽然方太尉對著他就跪下來了,宋景淮眉頭皺了皺。
方太尉道:“我這一生作惡多端,死不足惜,隻是可憐我那小孫女方寧,她至今不過八歲,我所作惡她一概不知。鼠疫橫行之時,她勸我捐贈庫房中糧食,她是個好孩子,我捐的那十石新米,權當是給她積的福報。”
宋景淮眼眸暗了暗,方太尉給他磕了磕頭,“請攝政王放過孫女方寧,我方正歇來世…當結草相報。”
結草相報。
心高氣傲的方太尉,有朝一日,竟說得出來這樣卑微的話,宋景淮垂眸看他,卻看不出什麽異樣來。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宋景淮點了點頭算是應下,走前給他留下了一柄匕首,聲音淡淡:“太尉大人自行了斷。”
這也是他給方正歇最後的體麵。
宋景淮走出牢房,腳步噠噠的響,身後傳來落鎖的聲音,不久便是刀刃刺進血肉的聲音。
在經過關押太尉家屬的牢房的時候,宋景淮瞧見一個七八歲的女孩兒被老婦人抱著,宋景淮駐足。
那小女孩兒不吵不鬧,隻安安靜靜卻異常執著地問目光晦暗的眾人,“我們什麽時候可以迴家,我想爺爺了。”
宋景淮吩咐人把牢打開,看著眾人防備的眼神,他對著小方寧笑,“帶你去見小姨太後好不好?”
方寧搖頭,怯生生說,“我不想見小姨太後,我想見爺爺。”
宋景淮哄她,“先去找小姨太後,再去找爺爺好不好?”
方寧不願意,偏要去找爺爺。
方家人也意識到什麽,忍著眼淚把方寧推搡到宋景淮那邊去,“小寧乖,去小姨那裏玩。”
“我不要!我要找爺爺。”
宋景淮把方寧一把抱起,頭也不迴出了牢房,一路上哄著方寧,小孩兒靠在他肩上哭鬧一陣便睡著了。
從此,方寧便在太後宮裏住下了。
而方家上百口人,在第二日被流放邊疆,終生不得迴京。
小皇帝去太後宮裏請安的時候瞧見穿著宮裝的方寧,驚喜道:“這是上迴宴會上見過的妹妹。”
他長這麽大,從未見過方太尉家中任何人,也不知麵前的是他表妹。
方寧規規矩矩行了禮,那時的方寧正哭完,眼眶紅紅的,小皇帝心疼了,“妹妹怎麽哭了?”
不提這事倒好,一提這事兒,方寧的淚又止不住流下來,方太後一看又頭疼了,抱過方寧,哄她,“寧兒乖,這是表哥,讓表哥帶你去禦花園裏玩兒好不好?”
小皇帝有名有姓,宋會南。
手拉著手帶著方寧去禦花園的路上就跟她解釋,“母後跟朕講,朕生下來的時候,正逢北天的金星遇上南天的火星,兩星一道出現了,父皇也沒有留下其他的名字,母後便幹脆取了這個名字。”
方寧安靜地聽他說,宋會南一看她心不在焉的模樣,又壓低了聲音湊在她耳邊輕輕說,“表妹,我跟你說一個秘密。”
方寧轉頭,見他神神秘秘的樣子,一下子好奇了。
“欽天監的大人說我這個名字不吉利,每次叫我的時候都會歎息一陣,可是他們又不敢跟母後講,我也不敢講,表妹,你要幫我保守這個秘密好不好?”
方寧手指天發誓,認真道:“表哥放心,寧兒發誓,絕不會告訴太後小姨的。”
宋會南見自己順利把表妹哄開心了,也終於安心了。
方寧十四歲,宋會南十六歲那年,方太後薨了。
方寧的世界從此隻剩一個表哥。
十六歲,不小的年紀,大臣們紛紛上書,開始選秀。
其實選秀兩年前就應該開始了,隻是方鬱青一直壓著,便通通作罷。
宋會南的性子硬不過朝堂上的大臣,他所能同大臣們據理力爭的唯一籌碼就是為母守孝,但其實,他想娶方寧為後。
當他把這個想法在朝堂上說出來之後,大臣們又紛紛讓他以孝治國,婚事先放一放。
梁丞相平日裏教導宋會南,看他心不在焉的樣子,心中深感焦慮,於是隻好在某一天早朝的時候,終於退了一步,說,皇上可以娶方氏為妃,但皇後必須從適齡的官家小姐中另擇一位。
宋會南很高興,欽天監準備的小姐畫像看都沒看,隨意指了一位便封做了皇後,又讓近侍隨意挑了幾位封妃位,充盈後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皇後是大理寺卿王遠石的孫女王弗,身子孱弱,據說小時候曾落過水。
若是換了旁人,必定憐香惜玉,好生照顧著,偏偏這宋會南心裏隻有一個方寧,正好趁著這個由頭,在大婚之夜去了方寧宮裏。
從此,方寧成為後宮眾妃的眼中釘肉中刺。
出事的那一天,宋會南是被宋景淮叫到了王府裏。
宋景淮狠狠地教育了他一通,給他講了大半天的君王之道,宋北城跟宋錦書都在旁邊聽著,這讓宋會南覺得頗為丟人,心裏暗想:你這麽懂你去當皇帝啊,不然叫我小侄子去當也可以。
方寧那時被叫到了禦花園裏,參加眾妃舉辦的花會,已是深秋,百花早就謝了,唯一開得比較好的是菊花。
有位佳妃,容貌嬌俏,嗓子卻是尖利,“寧妃姐姐從來不跟我們姐妹一塊兒,今日倒是賞了臉了。”
方寧雖算是在宮裏長大,可是放在太後宮裏養著長大的,人人都拿她當公主一樣哄著,她何曾看過宮裏一貫的爾虞我詐,雖覺得這話聽著怪怪的,卻也不知道怎麽迴答,隻好順著點了點頭。
她這一點頭就等同於扇了眾妃一記響亮的巴掌,有早就看不慣她的,“寧妃姐姐真是恃寵而驕啊。”
恃寵而驕這樣的詞她還是聽得明白的,她覺得她們都誤會了她,皺起了眉認真解釋,“皇上對我雖好,但我確實沒有恃寵而驕。”
這下眾妃更加怒火中燒,有沉不住氣的衝到前麵去,幹脆就說,“你不過是方家的餘孽,你方家早就滿門流放了你知不知道,你還當如今的朝廷是方正歇時候的朝廷嗎?!”
方寧怔住,方正歇是她爺爺。
這麽多年,太後小姨隻說她爺爺染上了鼠疫病故了,後來爹娘、嬤嬤都染上了,便把她送到宮裏來了。
她爺爺什麽時候變成了叛賊?
太後小姨不是這樣講的。
她爺爺分明是好人,疫情之時,她還記得她爺爺從庫房裏捐出了十幾石的糧食分發給百姓,怎麽會是叛賊?!
“怎麽,沒有人講給你聽麽?”
“那好,我來講給你聽,你祖父方正歇貪汙巨額銀兩,十多年前,汙蔑劉乾劉大人在前,深夜火燒將軍府在後,在朝堂之上結黨營私,密圖謀反,豬狗不如……”
方寧看著麵前一張張嘲弄的臉蛋,一雙手不受了控製,也不知道是怎麽跟對方糾纏廝打起來的。等她意識清醒過來的時候,對方已經掉到河裏去了。
然後又是身邊的人拚命喊人來救命的聲音,響的她的耳朵都要聾了。
她沒有喊人來救人,她逃了。
她受不了了。
她逃到了太後小姨的宮裏,逃到了自己睡了六年的小床上,蜷縮著,瑟瑟發抖。
就是在那張小床上,太後小姨安靜地跟她講了一遍又一遍,她爺爺是怎麽為了救治百姓不幸染上鼠疫去世的。
不知道躺了多久,等宋會南找到她的時候,她已經昏過去了。
她醒過來之後就不會再笑了,也很少說話。
宋會南很小心地跟她說話,每日都去尋開心的故事講給她聽,但是鮮少見效。
漸漸的,宋會南開始不理朝事。
梁丞相唉聲歎氣地說道了他好幾次都沒有用,幹脆轉而教起了宋北城為君之道,想著等以後哪個妃子生下了小皇子,自己外孫還得跟女婿一樣,當起攝政王來。
宋北城跟宋錦書進宮之後,宋會南發覺方寧很喜歡小孩子,便想著法子也要讓方寧懷上孩子。
方寧心情陰鬱,身體卻沒有問題,很容易便懷了孩子,懷了孩子之後,方寧果然開始笑了,這讓宋會南欣喜若狂。
懷了孩子五月的時候,皇後王弗去世,宋會南不顧滿朝爭議,執意封了方寧為後。
待產的日子很難熬,方寧有許多要忌口的,縱是宋會南平時對她千依百順,這時候卻是一點兒也不敢馬虎,隻要太醫說不能碰的,宋會南連見都不讓她見到。
但還是百密一疏。
那位被方寧推下河的女子由於救的不及時,失了為人母的資格,恨極方寧,買通產婆,致使方寧一屍兩命。
方寧死後,宋會南瘋了。
他把那妃子綁起來,用刀子淺淺的,一刀一刀地劃在她的喉嚨上,看著血從小到大開始往外噴,他又好心地給她止血,慢慢地,折磨了兩天兩夜,才終於把她殺死。
那妃子的家眷,無一人幸免。後世記載,是被活活燒死的,府門前禦林軍把守,無人敢靠近。
方寧下葬那天,遲遲不見宋會南出現,近侍尋遍了宗廟、寢宮,都沒有找到。
最後是方太後身邊的嬤嬤在太後的寢宮找到他的,他的屍體冰涼,安安靜靜地躺在方寧年幼時躺著的床上,麵色安詳。
宋景淮歎氣,擺擺手,吩咐下去,帝後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