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一口碧螺春,沈蘅笙拂了拂自己的衣袖:“馬上就到了太子的生辰,諸位皇子定然都會送給太子賀禮,我們這時便可”
之前巴陵王很是喜歡來到春香樓,自己很早就見過巴陵王,年少輕輕,但是格外的迷戀臨渙,曾經為了臨渙甚至流連青樓三天三夜。
這件事情還要臨渙出手才行,如果能夠讓臨渙吹吹風,想必巴陵王不是問題,隻是現在自己必須跟蕭衍談一談,這件事情自己不能夠不明不白就當一顆棋子。
點點頭,這件事情雖然冒險,但是值得一試,如今整個朝中唯有太子蕭長懋與竟陵王蕭子良,還有魚複候蕭子響乃是朝中最為引人注目的,這幾個人斷然是不能輕易的招惹。
但是為了找人,必須深入這三個人其中的一個,如今既然命運悄然讓蕭衍買迴了沈蘅笙,又讓沈蘅笙進入太子府,這對於二人來說都是非常巨大的一步。
沈蘅笙走到桌案的麵前,文房四寶皆是擺好,給臨渙寫了一封信,讓逢九帶過去,逢九將信放在自己最為貼身的位子,以防止有人發現。
最近建康城十分的熱鬧,作為文惠太子蕭長懋的生辰 ,皇上格外的注重,因為蕭長懋近年來都是因為母後的逝去而傷心過度,身體一直不大好,蕭賾希望借著這次生辰,能夠洗去汙穢,讓太子的身體好起來。
近日來,傳說太子府之中每到夜晚便是傳來哀哀怨怨的叫聲,纏纏綿綿似夢似幻,原本便是思母異常的太子,聽到了這個聲音怨恨悱惻如幽冥鬼神,抑揚頓挫似戈伐縱橫,便認為是自己的母妃迴來,心中有所說卻又說不出來。
傳言很快就傳入了武帝的耳中,一聽到這種事情,武帝的心中一驚。下令不少的人在太子府之中驅鬼,然而太子似乎很是抗拒,為此身子越發的虛弱,不絕的傳言和太子的身體,成為武帝心中一個巨大的擔憂。
如今武帝繼位之後,實行仁政,不僅國泰民安,開創了永明之治,也算是頗有建樹,但是自己的這個兒子的身體成為了最近武帝心中揮之不散的一個隱患擔憂。
自己終究有一日是要駕鶴仙去的,到那個時候,整個國家是要交給太子的手上,想到此,心中不由得更加的擔心。
這一日,武帝穿著便服來到太子的府邸,一進門,看見蕭昭業竟然在讀書,武帝十分的高興,自己一直沒有想到自己的孫兒如此的上進,於是招招手,讓蕭昭業來到自己的身邊:“最近都在讀什麽書啊?”
“迴皇爺爺,最近在讀四書五經,還有諸子百家,偶爾也看看《晉書》。”蕭昭業沒有想皇爺爺會來,所以一時之間有些緊張。
聽到了蕭昭業的迴答,似乎十分的滿意,蕭賾摸著自己的胡子:“那爺爺問問你,儒家之中講君君臣臣,你可知道這可是何意?”
還以為皇爺爺會提出很難的問題,蕭昭業似乎很是自信的拿著自己的手中的書籍,思索了一會說道:“儒家思想分別分為六徳(智、信、聖、仁、義、忠)、六藝(禮、樂、射、禦、書、數),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乃是倫理綱常,不僅在治國乃至孝道都是崇尚尊卑的理念。”
自己的孫兒年紀小小,倒是對於儒家思想了解不少,也難怪,太子十分的重孝道,所以才導致身體不好:“那你說說,這個儒家思想究竟是如何運用到治理國家之上?”
“禮樂崩而周朝卒。”蕭昭業偷偷的望了一眼皇爺爺,看見蕭賾似乎很是鼓勵的眼神,繼續說道:“孔子提出君臣父子倫理綱常,其實對應的也是禮樂,無禮則不成方圓,國家如果沒有立法就會打亂,父子如果沒有立法,則會敗壞道德,所以儒家思想的運用則是在禮樂之上修建整個國家乃至社會的製度。”
今天原本隻是想要來看看自己的兒子,沒有想到竟然聽到了自己的孫兒如此的言論,真是讓自己大為吃驚,小小的孩子尚且有這樣的見解。摸著蕭昭業的頭發,蕭賾臉上滿是笑容:“好孩子,真是好孩子,來人,賞。”
武帝見到自己的孫子少年華章斐然,心中大為吃驚的同時,更加的喜上心頭,對於之前關於傳聞的事情帶來的憂心仿佛是好了不少。
走過樓亭水榭,曲徑長廊,這才來到蕭長懋的裏屋,今天蕭長懋的精神不錯,坐在案幾之上看書,自己的兒子與孫子都是如此的用功,倒是讓蕭賾心中暢意非常。
“懋兒最近身體怎麽樣?”蕭賾十分的擔心,故而親自來查看。
蕭長懋趕緊站起來,雙手抱拳,眼神十分的高興的看著皇上:“父皇怎麽會來?”
趕緊上前兩步,握住蕭長懋的雙手,蕭賾眼神滿是慈愛:“不用如此多禮,這裏隻有你我父子二人,快坐下,父皇不過是聽說你身子不好,便前來看看。”
二人坐下來,促膝長談,蕭賾想起了剛才在後花園之中看蕭昭業用功學習,如今也是看見蕭長懋在看儒家的書籍,手邊還擺了不少的孝道的書籍,心中很是慰藉,自己的這個兒子孝是出了名的。
如今自己的孫子也是這般的孝順,怎麽能夠叫蕭賾心中不高興?
“今日朕來到這裏,發現業兒也是在看這本書,怎麽最近研究其孝道了?”蕭賾笑著摸著孝道這一本書
蕭長懋拿著自己的書本,看著父皇看著自己的雙手緊握的書本,趕緊雙手奉上這本書,蕭賾拿在自己的手中翻了一下,心中忽然想起,馬上就又要到了國學,何不如這次的題目便讓太子命名,如今太子繼位,也算是一個考驗。
嘴角勾起一個笑容,把自己的手中的書關上,整個人都靠在椅子上麵,眼神眯著,忽然炯炯有神的盯著太子,太子在一旁站著,現在被父皇這樣的一盯,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馬上就到了國學期間,這一段時間大臣都在忙碌,不如你也去看看?”蕭賾試探的詢問,太子才學還是不錯的,隻是之前都是隨著自己一直征兵打仗,如今身體也不好了,不如好好的搞搞文學,也為自己培養幾個有用之才。
這可是天大的榮耀,太子自然是心中情願,一下子跪在地上,抱著自己的雙拳,感激的看著皇上:“兒臣願意。”
扶著太子起身,蕭賾笑著拍拍蕭長懋的雙肩,兩個父子好長時間都沒有好好的聚聚,這一次可是能夠好好的講講話了。
在前麵帶著路,皇上和太子兩個人觀賞著蕭長懋的宮殿,一邊聊著家國政事,一片的祥和。
隻是在後花園的時候,忽然傳來了一聲驚唿,一個粉紅色水袖衫的女子一下子骨碌碌的滾到皇上的腳邊,眾人都是麵麵相覷,都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麽迴事,更不知道哪裏來的野姑娘
之前巴陵王很是喜歡來到春香樓,自己很早就見過巴陵王,年少輕輕,但是格外的迷戀臨渙,曾經為了臨渙甚至流連青樓三天三夜。
這件事情還要臨渙出手才行,如果能夠讓臨渙吹吹風,想必巴陵王不是問題,隻是現在自己必須跟蕭衍談一談,這件事情自己不能夠不明不白就當一顆棋子。
點點頭,這件事情雖然冒險,但是值得一試,如今整個朝中唯有太子蕭長懋與竟陵王蕭子良,還有魚複候蕭子響乃是朝中最為引人注目的,這幾個人斷然是不能輕易的招惹。
但是為了找人,必須深入這三個人其中的一個,如今既然命運悄然讓蕭衍買迴了沈蘅笙,又讓沈蘅笙進入太子府,這對於二人來說都是非常巨大的一步。
沈蘅笙走到桌案的麵前,文房四寶皆是擺好,給臨渙寫了一封信,讓逢九帶過去,逢九將信放在自己最為貼身的位子,以防止有人發現。
最近建康城十分的熱鬧,作為文惠太子蕭長懋的生辰 ,皇上格外的注重,因為蕭長懋近年來都是因為母後的逝去而傷心過度,身體一直不大好,蕭賾希望借著這次生辰,能夠洗去汙穢,讓太子的身體好起來。
近日來,傳說太子府之中每到夜晚便是傳來哀哀怨怨的叫聲,纏纏綿綿似夢似幻,原本便是思母異常的太子,聽到了這個聲音怨恨悱惻如幽冥鬼神,抑揚頓挫似戈伐縱橫,便認為是自己的母妃迴來,心中有所說卻又說不出來。
傳言很快就傳入了武帝的耳中,一聽到這種事情,武帝的心中一驚。下令不少的人在太子府之中驅鬼,然而太子似乎很是抗拒,為此身子越發的虛弱,不絕的傳言和太子的身體,成為武帝心中一個巨大的擔憂。
如今武帝繼位之後,實行仁政,不僅國泰民安,開創了永明之治,也算是頗有建樹,但是自己的這個兒子的身體成為了最近武帝心中揮之不散的一個隱患擔憂。
自己終究有一日是要駕鶴仙去的,到那個時候,整個國家是要交給太子的手上,想到此,心中不由得更加的擔心。
這一日,武帝穿著便服來到太子的府邸,一進門,看見蕭昭業竟然在讀書,武帝十分的高興,自己一直沒有想到自己的孫兒如此的上進,於是招招手,讓蕭昭業來到自己的身邊:“最近都在讀什麽書啊?”
“迴皇爺爺,最近在讀四書五經,還有諸子百家,偶爾也看看《晉書》。”蕭昭業沒有想皇爺爺會來,所以一時之間有些緊張。
聽到了蕭昭業的迴答,似乎十分的滿意,蕭賾摸著自己的胡子:“那爺爺問問你,儒家之中講君君臣臣,你可知道這可是何意?”
還以為皇爺爺會提出很難的問題,蕭昭業似乎很是自信的拿著自己的手中的書籍,思索了一會說道:“儒家思想分別分為六徳(智、信、聖、仁、義、忠)、六藝(禮、樂、射、禦、書、數),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乃是倫理綱常,不僅在治國乃至孝道都是崇尚尊卑的理念。”
自己的孫兒年紀小小,倒是對於儒家思想了解不少,也難怪,太子十分的重孝道,所以才導致身體不好:“那你說說,這個儒家思想究竟是如何運用到治理國家之上?”
“禮樂崩而周朝卒。”蕭昭業偷偷的望了一眼皇爺爺,看見蕭賾似乎很是鼓勵的眼神,繼續說道:“孔子提出君臣父子倫理綱常,其實對應的也是禮樂,無禮則不成方圓,國家如果沒有立法就會打亂,父子如果沒有立法,則會敗壞道德,所以儒家思想的運用則是在禮樂之上修建整個國家乃至社會的製度。”
今天原本隻是想要來看看自己的兒子,沒有想到竟然聽到了自己的孫兒如此的言論,真是讓自己大為吃驚,小小的孩子尚且有這樣的見解。摸著蕭昭業的頭發,蕭賾臉上滿是笑容:“好孩子,真是好孩子,來人,賞。”
武帝見到自己的孫子少年華章斐然,心中大為吃驚的同時,更加的喜上心頭,對於之前關於傳聞的事情帶來的憂心仿佛是好了不少。
走過樓亭水榭,曲徑長廊,這才來到蕭長懋的裏屋,今天蕭長懋的精神不錯,坐在案幾之上看書,自己的兒子與孫子都是如此的用功,倒是讓蕭賾心中暢意非常。
“懋兒最近身體怎麽樣?”蕭賾十分的擔心,故而親自來查看。
蕭長懋趕緊站起來,雙手抱拳,眼神十分的高興的看著皇上:“父皇怎麽會來?”
趕緊上前兩步,握住蕭長懋的雙手,蕭賾眼神滿是慈愛:“不用如此多禮,這裏隻有你我父子二人,快坐下,父皇不過是聽說你身子不好,便前來看看。”
二人坐下來,促膝長談,蕭賾想起了剛才在後花園之中看蕭昭業用功學習,如今也是看見蕭長懋在看儒家的書籍,手邊還擺了不少的孝道的書籍,心中很是慰藉,自己的這個兒子孝是出了名的。
如今自己的孫子也是這般的孝順,怎麽能夠叫蕭賾心中不高興?
“今日朕來到這裏,發現業兒也是在看這本書,怎麽最近研究其孝道了?”蕭賾笑著摸著孝道這一本書
蕭長懋拿著自己的書本,看著父皇看著自己的雙手緊握的書本,趕緊雙手奉上這本書,蕭賾拿在自己的手中翻了一下,心中忽然想起,馬上就又要到了國學,何不如這次的題目便讓太子命名,如今太子繼位,也算是一個考驗。
嘴角勾起一個笑容,把自己的手中的書關上,整個人都靠在椅子上麵,眼神眯著,忽然炯炯有神的盯著太子,太子在一旁站著,現在被父皇這樣的一盯,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馬上就到了國學期間,這一段時間大臣都在忙碌,不如你也去看看?”蕭賾試探的詢問,太子才學還是不錯的,隻是之前都是隨著自己一直征兵打仗,如今身體也不好了,不如好好的搞搞文學,也為自己培養幾個有用之才。
這可是天大的榮耀,太子自然是心中情願,一下子跪在地上,抱著自己的雙拳,感激的看著皇上:“兒臣願意。”
扶著太子起身,蕭賾笑著拍拍蕭長懋的雙肩,兩個父子好長時間都沒有好好的聚聚,這一次可是能夠好好的講講話了。
在前麵帶著路,皇上和太子兩個人觀賞著蕭長懋的宮殿,一邊聊著家國政事,一片的祥和。
隻是在後花園的時候,忽然傳來了一聲驚唿,一個粉紅色水袖衫的女子一下子骨碌碌的滾到皇上的腳邊,眾人都是麵麵相覷,都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麽迴事,更不知道哪裏來的野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