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門外,張玉琴引著莫問仙於一處仙雲之地,眺望天庭所在。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三十三重天可以盡收眼底,這裏也是我和姐妹們常常遊玩的處所,看著重天天穹壯闊,仙雲渺渺,實在抒懷。
仙界生活太過無聊,我等姐妹倚靠父親有了仙位,但可惜終究天資有限。
修行無望、天規難違,隻能尋一些有趣的地界遊玩!”
張玉琴介紹話語裏隱藏著一絲落寞,初成仙之際,比起凡人短暫的壽命,自然心情愉悅。
但久而久之,她們也就發覺日子其實不是那麽快活。
比起成仙,她們更像是成神,沒有逍遙之樂,又被天規束縛,紫衣仙女的下凡思春當然有被設計的一麵,但她自己的情緒內因亦是其中另一方麵。
因此此刻玉帝對張玉琴的有所暗示,她便主動出擊,這些仙女心中有了一絲期盼。
莫問仙聽著張玉琴的話,可心中大多數的意識卻被三十三重天所吸引。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張玉琴等七仙女於此看到了是自由、是遼闊,可莫問仙卻仿佛見道一般。
其中三十三重天倒是其次,令莫問仙迷醉的是隱於三十三重天之上的另三重天,乃三清天。
即元始天尊所居之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天尊所居之禹餘天上清境、道德天尊所居之大赤天太清境。
三清大道仿佛象征著世間的一切,始存終、天地人、天地水、精氣神……
此乃真正的混元道場,大道起源之地,是仙道之終極。
“洪荒實力強大的仙人無數,背景強大的仙人也芸芸,但論及真仙境及以下的寶地,少有仙人能有我等姐妹這般通熟。
溟淵道友,妾身作為你的向導者,必不會令你失望……”
張玉琴繼續侃侃而談,卻見莫問仙久久不語,迴頭看去,就見溟淵雙目神光灩灩,眉心天眼亦是洞開,正觀三清天悟道。
她眼中露出幾分羨慕之色,若可以在修行之中邁步向前,她們亦不會走上神靈之道。
雖然玉帝對於她們沒有那麽深的感情,但終究不會吝嗇一點修行資源,成仙逍遙自然好過於天庭蹉跎虛度。
觀三清天自然可以悟道,但總會有所界限,三清亦不會將真正的至理就這樣擺給天下修士。
若是正常時候,莫問仙雖可以有收獲,但絕不可能有此刻這般情況,明顯現在有人給他開了小灶。
三座重天將道理麵對莫問仙敞開一些,著重在其重天構成之中。
三清大道貫穿於世界之中,莫問仙在無盡道蘊之中生出明悟。
這是三清祖師對於他的點撥。
道一貫之。
溟淵界雖以溟淵著稱、莫問仙亦以溟淵道人稱唿,可是,對於溟淵之道,莫問仙還未做到貫通一體。
當然有一方麵是此刻溟淵道還未完善。
但未完善之道,亦是需要將修行一統。
世界、修士本身,皆可朝著溟淵道方向蛻變。
莫問仙觀三清天悟道,悟出自己的真仙之路。
真仙初期,吞噬境,這一階段莫問仙要吞噬無窮的底蘊,融入溟淵界,使其無窮增長,將自身積累達到極限。
真仙中期,名為融界境。
溟淵界擁有極高的潛力,可以承載的道蘊亦十分可觀。
溟淵道雖未完善,但世界比起修士本身,擁有極高的容錯,因此真仙境的第二重境界便是以溟淵道貫穿溟淵界。
以無窮資源鑄就溟淵道、界一統。
真仙後期,莫問仙稱為蛻變境。
莫問仙以混沌真龍體納溟淵之道入身,蛻變成就溟淵真龍,將三寶融為一體,以水行道體煉就溟淵道體。
當莫問仙真仙後期圓滿之後,界、修士、道一統,當莫問仙悟出完整的溟淵之道後,便是統合一體,終極一躍。
無數思緒在莫問仙心中亂飛,草創三境,莫問仙才從悟道之中退出,再看三清之天,就沒有剛才那般感覺。
莫問仙明白這是祖師之恩賜,恭敬作揖:
“弟子溟淵道人,謝祖師與兩位師叔祖之授道大恩!”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三清開創三教,自然都是大教育家。
其教育出的弟子都是一流。
西方佛門雖亦是高手不少,但多寶化如來就鎮壓西方諸佛,西方最強大的一批修士,皆是度來,與三清的教導水平不可同日而語。
張玉琴清脆的聲音在莫問仙耳邊響起:
“道友果真天資不凡,妾身不知看了多久,都未曾看出什麽東西呢!”
莫問仙謙虛笑道:
“不過是長輩恩賜,偶有所得!
倒也是將仙子晾在了一邊,唐突了佳人,貧道甚愧!”
他又掐指一算,不過過去幾日:
“還好沒過太久,不然貧道就萬分慚愧!”
張玉琴嬌顏上滿是笑容:
“不礙事!能見得道友這等天驕一悟,也算妾身長了眼界!
道友剛才似乎是參悟了三清天,不如接下來帶道友前去一番其他重天。
如今雖洪荒主角乃是人族神朝,但天庭之中蘊藏著曾經的輝煌,亦是一處佳境。”
“客隨主便,那便恭敬不如從命。”
……
三十三重天分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天四天,梵界四天,外加大羅天。
從妖族天帝之時,經昊天上帝統治時期,又至如今玉皇大帝主宰,曆經高潮低穀,但其一代代積累的積累,堪稱恐怖。
即使巫妖大戰之時曾損耗天庭寶地底蘊,但經曆無數歲月,留下的種子,繁衍之下,亦是將此地弄得神聖恢宏。
無窮的仙花、仙樹、仙藥,奇珍異寶、爭奇鬥豔,令人應接不暇。
但莫問仙是實用主義者,略微看過幾處之後,便不再感興趣。
美景與仙境對他來說其實都是一般無二,此刻時機,若是消耗在觀景之中,豈不是浪費?
莫問仙委婉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仙天之美,世間哪得幾刻可聞,但仙子,這些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之地,著實令貧道有些心生羨慕嫉妒。
可有貧道可以享受體悟之處?”
張玉琴也是懂得了莫問仙的意思,雖然她也希望與莫問仙於遊樂之間增加些感情,但也不會拂他的意。
“倒也有。
哎!是妾身的不是,是妾身疏忽了,道友此刻來洪荒機會難得,妾身卻令道友在浪費時間!
請跟我來!”
莫問仙笑著點了點頭,對於張玉琴欲脫離天庭,尋求歸宿,他自然不會拒絕,但也不會如玉帝之意,以仙婿之身,被祂遙控。
張玉琴若是想跟著自己,那便可歸玄荒,但那時,什麽身份就不好說了,玄荒教授、仙隋女相,或者其他,都可以,但終究莫問仙是不可能、也不願意受人掌控。
一切你情我願,誰也不逼誰,就很好了。
此刻就在淵通元洞天,張玉琴帶著莫問仙來到一處深淵。
“此天乃天庭仙氣之源,其內擁有無窮無盡的大淵、深淵,從混沌中轉化無窮的元氣供諸仙修行。
道友可吞噬試上一試!”
看著麵前的無窮大淵吞吐著靈氣,莫問仙也心生好奇。
他號稱溟淵道人,亦是帶著一個“淵”字,是否能夠從其中窺得一絲秘密,讓他可以複刻入溟淵界。
增強世界本能吞噬靈氣的數量,任何一個玄荒修士都不會拒絕。
再不濟,亦可躍入其中,吞噬許多靈氣。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三十三重天可以盡收眼底,這裏也是我和姐妹們常常遊玩的處所,看著重天天穹壯闊,仙雲渺渺,實在抒懷。
仙界生活太過無聊,我等姐妹倚靠父親有了仙位,但可惜終究天資有限。
修行無望、天規難違,隻能尋一些有趣的地界遊玩!”
張玉琴介紹話語裏隱藏著一絲落寞,初成仙之際,比起凡人短暫的壽命,自然心情愉悅。
但久而久之,她們也就發覺日子其實不是那麽快活。
比起成仙,她們更像是成神,沒有逍遙之樂,又被天規束縛,紫衣仙女的下凡思春當然有被設計的一麵,但她自己的情緒內因亦是其中另一方麵。
因此此刻玉帝對張玉琴的有所暗示,她便主動出擊,這些仙女心中有了一絲期盼。
莫問仙聽著張玉琴的話,可心中大多數的意識卻被三十三重天所吸引。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張玉琴等七仙女於此看到了是自由、是遼闊,可莫問仙卻仿佛見道一般。
其中三十三重天倒是其次,令莫問仙迷醉的是隱於三十三重天之上的另三重天,乃三清天。
即元始天尊所居之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天尊所居之禹餘天上清境、道德天尊所居之大赤天太清境。
三清大道仿佛象征著世間的一切,始存終、天地人、天地水、精氣神……
此乃真正的混元道場,大道起源之地,是仙道之終極。
“洪荒實力強大的仙人無數,背景強大的仙人也芸芸,但論及真仙境及以下的寶地,少有仙人能有我等姐妹這般通熟。
溟淵道友,妾身作為你的向導者,必不會令你失望……”
張玉琴繼續侃侃而談,卻見莫問仙久久不語,迴頭看去,就見溟淵雙目神光灩灩,眉心天眼亦是洞開,正觀三清天悟道。
她眼中露出幾分羨慕之色,若可以在修行之中邁步向前,她們亦不會走上神靈之道。
雖然玉帝對於她們沒有那麽深的感情,但終究不會吝嗇一點修行資源,成仙逍遙自然好過於天庭蹉跎虛度。
觀三清天自然可以悟道,但總會有所界限,三清亦不會將真正的至理就這樣擺給天下修士。
若是正常時候,莫問仙雖可以有收獲,但絕不可能有此刻這般情況,明顯現在有人給他開了小灶。
三座重天將道理麵對莫問仙敞開一些,著重在其重天構成之中。
三清大道貫穿於世界之中,莫問仙在無盡道蘊之中生出明悟。
這是三清祖師對於他的點撥。
道一貫之。
溟淵界雖以溟淵著稱、莫問仙亦以溟淵道人稱唿,可是,對於溟淵之道,莫問仙還未做到貫通一體。
當然有一方麵是此刻溟淵道還未完善。
但未完善之道,亦是需要將修行一統。
世界、修士本身,皆可朝著溟淵道方向蛻變。
莫問仙觀三清天悟道,悟出自己的真仙之路。
真仙初期,吞噬境,這一階段莫問仙要吞噬無窮的底蘊,融入溟淵界,使其無窮增長,將自身積累達到極限。
真仙中期,名為融界境。
溟淵界擁有極高的潛力,可以承載的道蘊亦十分可觀。
溟淵道雖未完善,但世界比起修士本身,擁有極高的容錯,因此真仙境的第二重境界便是以溟淵道貫穿溟淵界。
以無窮資源鑄就溟淵道、界一統。
真仙後期,莫問仙稱為蛻變境。
莫問仙以混沌真龍體納溟淵之道入身,蛻變成就溟淵真龍,將三寶融為一體,以水行道體煉就溟淵道體。
當莫問仙真仙後期圓滿之後,界、修士、道一統,當莫問仙悟出完整的溟淵之道後,便是統合一體,終極一躍。
無數思緒在莫問仙心中亂飛,草創三境,莫問仙才從悟道之中退出,再看三清之天,就沒有剛才那般感覺。
莫問仙明白這是祖師之恩賜,恭敬作揖:
“弟子溟淵道人,謝祖師與兩位師叔祖之授道大恩!”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三清開創三教,自然都是大教育家。
其教育出的弟子都是一流。
西方佛門雖亦是高手不少,但多寶化如來就鎮壓西方諸佛,西方最強大的一批修士,皆是度來,與三清的教導水平不可同日而語。
張玉琴清脆的聲音在莫問仙耳邊響起:
“道友果真天資不凡,妾身不知看了多久,都未曾看出什麽東西呢!”
莫問仙謙虛笑道:
“不過是長輩恩賜,偶有所得!
倒也是將仙子晾在了一邊,唐突了佳人,貧道甚愧!”
他又掐指一算,不過過去幾日:
“還好沒過太久,不然貧道就萬分慚愧!”
張玉琴嬌顏上滿是笑容:
“不礙事!能見得道友這等天驕一悟,也算妾身長了眼界!
道友剛才似乎是參悟了三清天,不如接下來帶道友前去一番其他重天。
如今雖洪荒主角乃是人族神朝,但天庭之中蘊藏著曾經的輝煌,亦是一處佳境。”
“客隨主便,那便恭敬不如從命。”
……
三十三重天分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天四天,梵界四天,外加大羅天。
從妖族天帝之時,經昊天上帝統治時期,又至如今玉皇大帝主宰,曆經高潮低穀,但其一代代積累的積累,堪稱恐怖。
即使巫妖大戰之時曾損耗天庭寶地底蘊,但經曆無數歲月,留下的種子,繁衍之下,亦是將此地弄得神聖恢宏。
無窮的仙花、仙樹、仙藥,奇珍異寶、爭奇鬥豔,令人應接不暇。
但莫問仙是實用主義者,略微看過幾處之後,便不再感興趣。
美景與仙境對他來說其實都是一般無二,此刻時機,若是消耗在觀景之中,豈不是浪費?
莫問仙委婉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仙天之美,世間哪得幾刻可聞,但仙子,這些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之地,著實令貧道有些心生羨慕嫉妒。
可有貧道可以享受體悟之處?”
張玉琴也是懂得了莫問仙的意思,雖然她也希望與莫問仙於遊樂之間增加些感情,但也不會拂他的意。
“倒也有。
哎!是妾身的不是,是妾身疏忽了,道友此刻來洪荒機會難得,妾身卻令道友在浪費時間!
請跟我來!”
莫問仙笑著點了點頭,對於張玉琴欲脫離天庭,尋求歸宿,他自然不會拒絕,但也不會如玉帝之意,以仙婿之身,被祂遙控。
張玉琴若是想跟著自己,那便可歸玄荒,但那時,什麽身份就不好說了,玄荒教授、仙隋女相,或者其他,都可以,但終究莫問仙是不可能、也不願意受人掌控。
一切你情我願,誰也不逼誰,就很好了。
此刻就在淵通元洞天,張玉琴帶著莫問仙來到一處深淵。
“此天乃天庭仙氣之源,其內擁有無窮無盡的大淵、深淵,從混沌中轉化無窮的元氣供諸仙修行。
道友可吞噬試上一試!”
看著麵前的無窮大淵吞吐著靈氣,莫問仙也心生好奇。
他號稱溟淵道人,亦是帶著一個“淵”字,是否能夠從其中窺得一絲秘密,讓他可以複刻入溟淵界。
增強世界本能吞噬靈氣的數量,任何一個玄荒修士都不會拒絕。
再不濟,亦可躍入其中,吞噬許多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