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界之外,一界之民得大羅講道,便有無數修士在其中領悟頗多,從而突破。
但真仙修士們即使收獲更多,也絕大多數沒有反應,無論何種體係,真仙境修士所需積累都太過繁複。
講道結束,一名名真仙修士皆快速從道蘊之中蘇醒,將各種感悟深埋心中,然後躬身作揖:
“謝文公授道,吾等感激不盡!”
王安石行革新之道,向來雷厲風行,鼓舞勉勵眾仙幾句,便直奔主題:
“諸事已矣,那便進入下一個環節。”
祂揮手召來莫問仙三人,向諸位道宋真仙介紹道:
“這三名小友皆是玄荒修士,諸君或許見過、或許知曉,但老夫還是介紹一番!”
王安石看了三人一眼,選擇最先介紹莫問仙,雖然祂看得出莫問仙此刻力量虛浮,洞天、眷族都遠離他,因此此刻能擁有的戰力在幾人之中處於劣勢。
但此事眾真仙不知,因此作為表麵力量最弱的莫問仙,一定是被更多道宋真仙看輕的修士。
“溟淵道人,溟淵學府開辟者,僅以不足十萬的年歲,登臨真仙之境。
佛陀杯、戰爭杯之時起勢,之後便一飛衝天,前途不可估量,一生輝煌之戰績數不勝數,這些不說大家也可以推測。
其強大若是不了解玄荒、不了解地仙道修士,多說無益,待會一試便知真章!”
“神堯,繼承帝堯之道,秉承玄荒帝堯之氣運、信仰,開自身青帝神堯之道。
……”
“翊尋,身具蒼穹禁體,剛出生就被七階世界所忌憚,同階無敵、逆行伐仙不過爾爾……”
“三名小友皆是玄荒一代天驕,於虛空之劫引動的大世之中一步步成長,老夫見之都感慨其強大根基。
便是因為他們萌生了此次瓊華宴之念頭,願道宋真仙可以與之一戰,各取所長。
希望各位小友不要讓老夫失望,乃至大丟了臉麵。”
王安石如此言語,自然是激怒了眾多道宋真君,在他們心中,玄荒不過是破落戶親戚,就算莫問仙三人在玄荒闖下赫赫威名,那又如何?
他們可是洪荒真仙!
豈會比不上他們?真仙們不敢對王安石呲牙,自然一個個將目標放在了玄荒修士身上,皆嚴肅的看著莫問仙三人,想給他一點苦頭吃吃。
一名持長槍的武夫頓時發話:
“王相公,不知該如何較量!讓某家見識見識,這玄荒天驕的手段!”
王安石略作思考,便輕笑道:
“此刻如此多英才匯聚於此,若是以單純的擂台形式比試,繁瑣而臃腫,於我不願,相信諸位小友也會覺得心中失望。
因此老夫思忖須臾,想出了新的方式。”
談笑間,無窮文氣充斥在半山園中。
大羅法咒之中,大羅之力近乎無所不能,生造誕物,盡有其能。
“第一關,曰力,力為體之表,精之具現。
凡真仙者,皆有仙體,或有神體、或有血脈,因此力有區別,但亦是修行根基之一。
老夫便以氣力之道為第一次考驗,諸位有所持者,不如與溟淵小友逐力,一絕雌雄!”
莫問仙看了眼眾仙,得王安石之示意,在無窮文氣之中而出。
他右手一抓,無窮文氣便化作一柄大錘,修士氣力越高,大錘匯聚文氣越多。
有了莫問仙的例子,眾仙亦是明白了此關比試的方式。
位於半山園中,立刻便有真仙一躍而起,與莫問仙居於同一高度,手中也是凝聚文氣,化作一柄大錘。
可惜,瞬間便丟了顏麵,不僅錘子大小遠不及莫問仙,還被大力壓得跌下來天空。
莫問仙看似輕鬆,但凝聚文錘之時過程的難度遠比想象之中大。
精之關、體之關豈是那麽簡單,文氣捶打身體,重量隻在其次,還有無窮壓力加身!
當即就有仙人驚唿:
“啊!那可是龍伯秋啊!
身具龍伯巨人一族血脈,那可是著名大力之族,在力之關卡,居然就這麽輕易落敗?
不可思議!”
又有壯漢躍起:
“哼,徒有血脈,不過空有其表,看本座的!”
可話還沒說完,也被壓下天空,雖他的錘子比龍伯秋更大,但亦是敗給了莫問仙。
“這人是何恨天!
號稱‘恨天無把,恨地無環’,從世聞名以來,多為巨力著稱,他居然也隻能達到這一程度。”
連著兩名以大力著稱,自視頗高的修士出場都慘遭滑鐵盧,此刻眾仙表情嚴肅許多。
之後又有一個個真仙上台,皆比不上莫問仙。
真仙初期、真仙中期修士一個個上台,都被莫問仙成績挫敗。
剩餘各據一座亭台的真仙們卻麵麵相覷,他們都是真仙後期,但卻在遲疑,不為別的,以強勝弱,且勝之不武。
而且,若敗了呢?
良久,才有一名肥胖男子躍出:
“老子不信這個邪!”
他身體猛然膨脹,化作一隻人身豬首的大妖之態,手持文錘,是少有能站立於天的真仙。
可其錘體積亦是不及莫問仙,他臉色鐵青:
“怎麽辦?退則是輸,進也是輸!
早知道不上的!”
遲疑一會,掩麵退下。
眾仙嘩然,也一時令場上半晌無人。
真仙後期修士或有可敗敵者,但多數都不願就此出手,勝之無趣。
王安石也沒有給那些還在糾結是否出手的真仙機會:
“這一項就此結束吧,在力之一道上,溟淵小友略勝一籌!”
祂又拋出一顆寶珠,其中蘊藏著超凡文氣:
“此為半山文珠,其中蘊藏老夫些許幹淨文意、文氣,你等表現令老夫滿意者,皆可獲此一珠!”
眾仙頓時心生必得之意,此珠可助道宋修士修行,即使不修儒道、文道,其中意蘊亦是可以輔助悟道,幹淨文氣,便是最好的進步之用。
莫問仙也是心生想法,溟淵運朝眷族或可用上此物。
此刻的洪荒真仙們都生出一絲戰意,再不會讓莫問仙獨美於前。
“氣、力已比,神又不適合對拚。
老夫選擇的第二關,便是凝聚三元之力,進行比試,試出修士根基高低。
觸碰文氣,凝聚全身之力,以三寶所有力量加持一臂,推壓文氣之體!”
在場多數真仙都參與了這一場比試,文氣在眾多修士的作用下花樣百變。
在觸碰文氣團之後,莫問仙就感覺到了一個對手,兩人借文氣之力,互相角力一番,莫問仙輕易取得了勝利。
那名對手頓時被麵前的文氣包裹,癱坐到了地上。
於此同時,還有一名名真仙全力不及他人,紛紛落地。
霎時間,少了一半真仙。
此刻還未完,緊接著又是一次又一次的較量,一名名真仙落敗癱坐於地,場中剩下的真仙越來越少。
莫問仙也開始碰到強敵,他開始牽引信仰之力、牽引運朝之力加持己身,也使得一名名強大的真仙落敗癱坐在了地上。
隨著比試的進行,越來越多的真仙癱坐。
在場上隻剩不過十來名真仙之後,眾洪荒修士盡皆嘩然。
數不清的真仙中期、後期都已經落敗,為何這個真仙初期的玄荒修士還能堅挺?
這一次,眾多道宋真仙後期修士也參戰了啊!
除了莫問仙,在場眾修皆是真仙後期。
隨著再度開始角力,隻剩八人,莫問仙在;隻剩四人,莫問仙還在;隻剩兩人,莫問仙依舊在。
最後兩人之時,莫問仙背後一座洞天之影浮現,最後一名與他角力的修士也是落敗。
單臂壓群雄!
但真仙修士們即使收獲更多,也絕大多數沒有反應,無論何種體係,真仙境修士所需積累都太過繁複。
講道結束,一名名真仙修士皆快速從道蘊之中蘇醒,將各種感悟深埋心中,然後躬身作揖:
“謝文公授道,吾等感激不盡!”
王安石行革新之道,向來雷厲風行,鼓舞勉勵眾仙幾句,便直奔主題:
“諸事已矣,那便進入下一個環節。”
祂揮手召來莫問仙三人,向諸位道宋真仙介紹道:
“這三名小友皆是玄荒修士,諸君或許見過、或許知曉,但老夫還是介紹一番!”
王安石看了三人一眼,選擇最先介紹莫問仙,雖然祂看得出莫問仙此刻力量虛浮,洞天、眷族都遠離他,因此此刻能擁有的戰力在幾人之中處於劣勢。
但此事眾真仙不知,因此作為表麵力量最弱的莫問仙,一定是被更多道宋真仙看輕的修士。
“溟淵道人,溟淵學府開辟者,僅以不足十萬的年歲,登臨真仙之境。
佛陀杯、戰爭杯之時起勢,之後便一飛衝天,前途不可估量,一生輝煌之戰績數不勝數,這些不說大家也可以推測。
其強大若是不了解玄荒、不了解地仙道修士,多說無益,待會一試便知真章!”
“神堯,繼承帝堯之道,秉承玄荒帝堯之氣運、信仰,開自身青帝神堯之道。
……”
“翊尋,身具蒼穹禁體,剛出生就被七階世界所忌憚,同階無敵、逆行伐仙不過爾爾……”
“三名小友皆是玄荒一代天驕,於虛空之劫引動的大世之中一步步成長,老夫見之都感慨其強大根基。
便是因為他們萌生了此次瓊華宴之念頭,願道宋真仙可以與之一戰,各取所長。
希望各位小友不要讓老夫失望,乃至大丟了臉麵。”
王安石如此言語,自然是激怒了眾多道宋真君,在他們心中,玄荒不過是破落戶親戚,就算莫問仙三人在玄荒闖下赫赫威名,那又如何?
他們可是洪荒真仙!
豈會比不上他們?真仙們不敢對王安石呲牙,自然一個個將目標放在了玄荒修士身上,皆嚴肅的看著莫問仙三人,想給他一點苦頭吃吃。
一名持長槍的武夫頓時發話:
“王相公,不知該如何較量!讓某家見識見識,這玄荒天驕的手段!”
王安石略作思考,便輕笑道:
“此刻如此多英才匯聚於此,若是以單純的擂台形式比試,繁瑣而臃腫,於我不願,相信諸位小友也會覺得心中失望。
因此老夫思忖須臾,想出了新的方式。”
談笑間,無窮文氣充斥在半山園中。
大羅法咒之中,大羅之力近乎無所不能,生造誕物,盡有其能。
“第一關,曰力,力為體之表,精之具現。
凡真仙者,皆有仙體,或有神體、或有血脈,因此力有區別,但亦是修行根基之一。
老夫便以氣力之道為第一次考驗,諸位有所持者,不如與溟淵小友逐力,一絕雌雄!”
莫問仙看了眼眾仙,得王安石之示意,在無窮文氣之中而出。
他右手一抓,無窮文氣便化作一柄大錘,修士氣力越高,大錘匯聚文氣越多。
有了莫問仙的例子,眾仙亦是明白了此關比試的方式。
位於半山園中,立刻便有真仙一躍而起,與莫問仙居於同一高度,手中也是凝聚文氣,化作一柄大錘。
可惜,瞬間便丟了顏麵,不僅錘子大小遠不及莫問仙,還被大力壓得跌下來天空。
莫問仙看似輕鬆,但凝聚文錘之時過程的難度遠比想象之中大。
精之關、體之關豈是那麽簡單,文氣捶打身體,重量隻在其次,還有無窮壓力加身!
當即就有仙人驚唿:
“啊!那可是龍伯秋啊!
身具龍伯巨人一族血脈,那可是著名大力之族,在力之關卡,居然就這麽輕易落敗?
不可思議!”
又有壯漢躍起:
“哼,徒有血脈,不過空有其表,看本座的!”
可話還沒說完,也被壓下天空,雖他的錘子比龍伯秋更大,但亦是敗給了莫問仙。
“這人是何恨天!
號稱‘恨天無把,恨地無環’,從世聞名以來,多為巨力著稱,他居然也隻能達到這一程度。”
連著兩名以大力著稱,自視頗高的修士出場都慘遭滑鐵盧,此刻眾仙表情嚴肅許多。
之後又有一個個真仙上台,皆比不上莫問仙。
真仙初期、真仙中期修士一個個上台,都被莫問仙成績挫敗。
剩餘各據一座亭台的真仙們卻麵麵相覷,他們都是真仙後期,但卻在遲疑,不為別的,以強勝弱,且勝之不武。
而且,若敗了呢?
良久,才有一名肥胖男子躍出:
“老子不信這個邪!”
他身體猛然膨脹,化作一隻人身豬首的大妖之態,手持文錘,是少有能站立於天的真仙。
可其錘體積亦是不及莫問仙,他臉色鐵青:
“怎麽辦?退則是輸,進也是輸!
早知道不上的!”
遲疑一會,掩麵退下。
眾仙嘩然,也一時令場上半晌無人。
真仙後期修士或有可敗敵者,但多數都不願就此出手,勝之無趣。
王安石也沒有給那些還在糾結是否出手的真仙機會:
“這一項就此結束吧,在力之一道上,溟淵小友略勝一籌!”
祂又拋出一顆寶珠,其中蘊藏著超凡文氣:
“此為半山文珠,其中蘊藏老夫些許幹淨文意、文氣,你等表現令老夫滿意者,皆可獲此一珠!”
眾仙頓時心生必得之意,此珠可助道宋修士修行,即使不修儒道、文道,其中意蘊亦是可以輔助悟道,幹淨文氣,便是最好的進步之用。
莫問仙也是心生想法,溟淵運朝眷族或可用上此物。
此刻的洪荒真仙們都生出一絲戰意,再不會讓莫問仙獨美於前。
“氣、力已比,神又不適合對拚。
老夫選擇的第二關,便是凝聚三元之力,進行比試,試出修士根基高低。
觸碰文氣,凝聚全身之力,以三寶所有力量加持一臂,推壓文氣之體!”
在場多數真仙都參與了這一場比試,文氣在眾多修士的作用下花樣百變。
在觸碰文氣團之後,莫問仙就感覺到了一個對手,兩人借文氣之力,互相角力一番,莫問仙輕易取得了勝利。
那名對手頓時被麵前的文氣包裹,癱坐到了地上。
於此同時,還有一名名真仙全力不及他人,紛紛落地。
霎時間,少了一半真仙。
此刻還未完,緊接著又是一次又一次的較量,一名名真仙落敗癱坐於地,場中剩下的真仙越來越少。
莫問仙也開始碰到強敵,他開始牽引信仰之力、牽引運朝之力加持己身,也使得一名名強大的真仙落敗癱坐在了地上。
隨著比試的進行,越來越多的真仙癱坐。
在場上隻剩不過十來名真仙之後,眾洪荒修士盡皆嘩然。
數不清的真仙中期、後期都已經落敗,為何這個真仙初期的玄荒修士還能堅挺?
這一次,眾多道宋真仙後期修士也參戰了啊!
除了莫問仙,在場眾修皆是真仙後期。
隨著再度開始角力,隻剩八人,莫問仙在;隻剩四人,莫問仙還在;隻剩兩人,莫問仙依舊在。
最後兩人之時,莫問仙背後一座洞天之影浮現,最後一名與他角力的修士也是落敗。
單臂壓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