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詢問
知秋著急的喚翠柳“翠柳,翠柳。”
翠柳聽見知秋的唿喚,趕緊走進屋內,知秋對翠柳道“翠柳,你去找一下嬤嬤,就說我和姐姐有事找她,請她老人家過來一下。”
翠柳翠翠的應道“好的,二小姐。”
知景見翠柳去找嬤嬤,不由得說知秋兩句“秋兒,越發的胡鬧了,有什麽事明日說不好,這麽急急的找嬤嬤,嬤嬤還當有什麽大事?”
知秋心裏急的不得了,也就顧不得姐姐的嘮叨了“姐姐,真的是十萬火急,就算我們真的要離開宛城,也不是一下就能離開的,當然要早些做好準備。”
知景不解的問道“卻是為何?”
知秋道“姐姐,這可不是一二十裏地,這是一千多裏地呀,姐姐有沒有想過,按照每日前行五十裏地,這一千多裏地,沒有意外的話,也得需要二十多天,何況馬也要休息的,咱們又沒有千裏駒,恐怕每日裏前行的話,最多也超不過四十裏地,如此計算的話,一個月天天走,馬兒不歇的情況下,我們方能走出這災區,這當中會遇到什麽情況,路上可有山路,可有河流,等等諸如此類,包括我們事先沒有想到的情況恐怕都會發生,我們是不是應該先做好準備,帶足糧食等物品,需要幾輛馬車,家裏的馬車夠用嗎,咱家的仆人是不是都和咱們去榆陽,去的人有哪些,不去的我們要怎麽安置他們。”
知景聽了聽頭都大了,她對知秋道“秋兒,真的要離開嗎?要不我們再看看好嗎?”
知秋兩世為人,堅定的搖了搖頭道“姐姐,此事千萬要聽我的,姐姐難道連神靈的啟示都不聽了嗎?”
知景歎了口氣道“不是姐姐不信秋兒,也不是姐姐不聽神靈的啟示,隻是如今這宛城裏雖然說是物價漲的有些離譜,可是還遠未到秋兒說的那一步,不如我們先候些時候,若真的發現宛城湧進許多難民,官府救濟不力的話,我們再走,可好?”
知秋苦澀的笑了笑道“姐姐,不好,一點都不好,若真是那樣的話,我們拿著許多糧食,趕著馬車,恐怕沒到宛城城門口,我們就會被搶,若是沒了糧食,我們和那些難民又有什麽區別,到那時,即使我們想離開,沒有吃的,沒有了馬車,恐怕我們連十裏地都走不了,而且姐姐也曾聽爹爹講過吧,大旱之年,災民為了活口,甚至會易子而食,我們姐倆一個不小心,恐怕就會成為他人腹中之食了。”
知秋這幾句話不可謂不震撼,知景驚訝的張大嘴巴,到底是官家小姐出身,趕緊用手捂住嘴巴,一雙漂亮的眼睛瞪的圓圓的,久久方才蹦出了兩個字“真的?”
知秋凝重的點了點頭道“姐姐,一會嬤嬤來了,你不妨問問嬤嬤。”
知景用手輕撫心髒,緩了緩氣息,點了點頭。
嬤嬤進屋後,知景令翠柳給嬤嬤端來凳子,嬤嬤坐下後先是道了聲謝,這才詢問兩位小姐因何喚自己前來。
知景還震撼於適才和知秋的對話,因不甚在狀態,她望向知秋,知秋見姐姐和嬤嬤都望向自己,先是安慰的對姐姐笑了笑,才對嬤嬤言道“嬤嬤,是這樣的,最近蝗災過後米糧瘋漲,我日前跌倒池塘中卻因禍得福,有神靈托夢於我,說是這千裏之內即將有一場大旱,我和姐姐商量過了,如果這千裏之地再發生大旱,恐怕地界不安哪,所以想迴爹爹的家鄉榆陽。”
嬤嬤聽完後道“二小姐是善人,神佛自會保佑小姐平平安安,長命百歲。今日小姐既然逢神靈托夢,那麽想必是真的了,這種事情向來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幾日嬤嬤也正為如今這米糧漲價發愁,雖然說老爺生前置下的店鋪還在,可是如今這糧價飛漲,府內雖然就十來個人,可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要是糧價再這麽漲下去,嬤嬤也發愁呀,今兒聽二小姐如此一說,嬤嬤倒是覺得離開宛城挺好,趁著如今店鋪還能夠出手,將店鋪兌出去,購置些糧草等必需品,返迴榆陽也不錯。”
知景問道“嬤嬤,剛剛你來前,我和秋兒在談論這件事,我想著等些日子,要是宛城湧進許多難民,官府救濟不力的話,我們再走,可是…”
知景剛說到這兒,嬤嬤打斷了知景“大小姐,若是真要到那個時候,離開宛城恐怕還不如呆在城裏安全些,城裏畢竟還有官府,要是出了宛城,隻怕是會遭遇不測。”
知景愣愣的問道“不測?”
嬤嬤道“流民餓極了,是什麽事都做的出來的。”嬤嬤沒有再說下去,可是知景想到剛剛知秋所說的話,嚇的臉色發白。嬤嬤見知景臉色變了,也隻得再一旁不斷快慰,好在此事經嬤嬤一翻話後,知景已經決定離開宛城,知景此刻心裏想的就是,趕緊帶著秋兒離開這裏,返迴爹爹的故鄉,不能讓秋兒出事。
知秋著急的喚翠柳“翠柳,翠柳。”
翠柳聽見知秋的唿喚,趕緊走進屋內,知秋對翠柳道“翠柳,你去找一下嬤嬤,就說我和姐姐有事找她,請她老人家過來一下。”
翠柳翠翠的應道“好的,二小姐。”
知景見翠柳去找嬤嬤,不由得說知秋兩句“秋兒,越發的胡鬧了,有什麽事明日說不好,這麽急急的找嬤嬤,嬤嬤還當有什麽大事?”
知秋心裏急的不得了,也就顧不得姐姐的嘮叨了“姐姐,真的是十萬火急,就算我們真的要離開宛城,也不是一下就能離開的,當然要早些做好準備。”
知景不解的問道“卻是為何?”
知秋道“姐姐,這可不是一二十裏地,這是一千多裏地呀,姐姐有沒有想過,按照每日前行五十裏地,這一千多裏地,沒有意外的話,也得需要二十多天,何況馬也要休息的,咱們又沒有千裏駒,恐怕每日裏前行的話,最多也超不過四十裏地,如此計算的話,一個月天天走,馬兒不歇的情況下,我們方能走出這災區,這當中會遇到什麽情況,路上可有山路,可有河流,等等諸如此類,包括我們事先沒有想到的情況恐怕都會發生,我們是不是應該先做好準備,帶足糧食等物品,需要幾輛馬車,家裏的馬車夠用嗎,咱家的仆人是不是都和咱們去榆陽,去的人有哪些,不去的我們要怎麽安置他們。”
知景聽了聽頭都大了,她對知秋道“秋兒,真的要離開嗎?要不我們再看看好嗎?”
知秋兩世為人,堅定的搖了搖頭道“姐姐,此事千萬要聽我的,姐姐難道連神靈的啟示都不聽了嗎?”
知景歎了口氣道“不是姐姐不信秋兒,也不是姐姐不聽神靈的啟示,隻是如今這宛城裏雖然說是物價漲的有些離譜,可是還遠未到秋兒說的那一步,不如我們先候些時候,若真的發現宛城湧進許多難民,官府救濟不力的話,我們再走,可好?”
知秋苦澀的笑了笑道“姐姐,不好,一點都不好,若真是那樣的話,我們拿著許多糧食,趕著馬車,恐怕沒到宛城城門口,我們就會被搶,若是沒了糧食,我們和那些難民又有什麽區別,到那時,即使我們想離開,沒有吃的,沒有了馬車,恐怕我們連十裏地都走不了,而且姐姐也曾聽爹爹講過吧,大旱之年,災民為了活口,甚至會易子而食,我們姐倆一個不小心,恐怕就會成為他人腹中之食了。”
知秋這幾句話不可謂不震撼,知景驚訝的張大嘴巴,到底是官家小姐出身,趕緊用手捂住嘴巴,一雙漂亮的眼睛瞪的圓圓的,久久方才蹦出了兩個字“真的?”
知秋凝重的點了點頭道“姐姐,一會嬤嬤來了,你不妨問問嬤嬤。”
知景用手輕撫心髒,緩了緩氣息,點了點頭。
嬤嬤進屋後,知景令翠柳給嬤嬤端來凳子,嬤嬤坐下後先是道了聲謝,這才詢問兩位小姐因何喚自己前來。
知景還震撼於適才和知秋的對話,因不甚在狀態,她望向知秋,知秋見姐姐和嬤嬤都望向自己,先是安慰的對姐姐笑了笑,才對嬤嬤言道“嬤嬤,是這樣的,最近蝗災過後米糧瘋漲,我日前跌倒池塘中卻因禍得福,有神靈托夢於我,說是這千裏之內即將有一場大旱,我和姐姐商量過了,如果這千裏之地再發生大旱,恐怕地界不安哪,所以想迴爹爹的家鄉榆陽。”
嬤嬤聽完後道“二小姐是善人,神佛自會保佑小姐平平安安,長命百歲。今日小姐既然逢神靈托夢,那麽想必是真的了,這種事情向來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幾日嬤嬤也正為如今這米糧漲價發愁,雖然說老爺生前置下的店鋪還在,可是如今這糧價飛漲,府內雖然就十來個人,可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要是糧價再這麽漲下去,嬤嬤也發愁呀,今兒聽二小姐如此一說,嬤嬤倒是覺得離開宛城挺好,趁著如今店鋪還能夠出手,將店鋪兌出去,購置些糧草等必需品,返迴榆陽也不錯。”
知景問道“嬤嬤,剛剛你來前,我和秋兒在談論這件事,我想著等些日子,要是宛城湧進許多難民,官府救濟不力的話,我們再走,可是…”
知景剛說到這兒,嬤嬤打斷了知景“大小姐,若是真要到那個時候,離開宛城恐怕還不如呆在城裏安全些,城裏畢竟還有官府,要是出了宛城,隻怕是會遭遇不測。”
知景愣愣的問道“不測?”
嬤嬤道“流民餓極了,是什麽事都做的出來的。”嬤嬤沒有再說下去,可是知景想到剛剛知秋所說的話,嚇的臉色發白。嬤嬤見知景臉色變了,也隻得再一旁不斷快慰,好在此事經嬤嬤一翻話後,知景已經決定離開宛城,知景此刻心裏想的就是,趕緊帶著秋兒離開這裏,返迴爹爹的故鄉,不能讓秋兒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