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通透的朱然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伯言,你讓我說你什麽好!”,朱然對著同樣已經須發灰白的陸遜發起了牢騷,“你腦子是怎麽想的,居然勸全琮殺子?”
陸遜卻沒覺得不妥:“全琮對陛下也是忠心的,我勸他兩句又何妨?何況全寄四處煽風點火的,留著也是禍害。”
朱然聞言差點一個白眼沒翻過去:“伯言!金日磾為人忠厚,且出身匈奴,常有自省之心,處事謹慎,故而有殺弄兒保全族之舉。全琮武將出身,心胸並沒有那麽寬廣,你這一封信過去,你覺得他是會聽你的殺了兒子,還是覺得你是在挑撥離間?疏不間親啊!”
陸遜有些動搖,但還是堅持道:“即便如此,太子之位已定,魯王本來就不該有非分之想。”
朱然閉上了眼睛,覺得眼前這位摯友什麽時候這麽執拗了,於是長歎一聲,最後勸道:“伯言,此事到此為止,全琮以後不跟他往來就是了,聽我一句勸,朝廷中無論太子殿下還是魯王殿下來找你,不要得罪他們,也不要答應他們什麽?你陸家萬萬不能萬萬不能出言啊。”
“義封,陛下對我十分信賴,朝廷出了事,我不能作壁上觀啊!”
“愚蠢!”,朱然幾乎都是吼出來了,“陸遜!作為你多年好友,我朱然不想看到你陷入絕境,你要明白,你是個手握重兵的方鎮外將,一旦你為太子殿下公開說話,陛下是會覺得你忠心耿耿?還是你借著權力,內外勾結?!”
陸遜沉默了一會兒,還是說道:“我還是相信陛下會做出明智的決斷的。”
“夏蟲不可以語冰,你這家夥就沒聽懂我說的話,罷了罷了,隨你吧。”,朱然氣得就往外走,到了門口停了下來,歎了口氣:“若是日後你覺得有必要了,可以讓抗兒到我這裏來,護不住你陸家,護住他,我還是做得到的。”
“如此,義封兄,多謝了。”,陸遜也知道朱然的一片好心,沒有拒絕。
朱然搖了搖頭,默默走了出去,一個青年走了過來:“父親,沒有勸說成功嗎?”
“你陸世叔的脾氣你還不清楚?”,朱然歎了口氣,“罷了,這也是他的選擇,希望不會有事吧。”
青年欲言又止,朱然看著他不爽:“朱績,有話就問,磨磨唧唧的。老子可沒教你這個。”
朱績問道:“父親,陛下以後真的會對陸家下手?”
朱然冷哼一聲:“一個立儲的事情搞成這個樣子,績兒你覺得這樣的陛下做不出來?”
“這……”,朱績想要反駁,卻無法說什麽。近幾年孫權的表現越來越難以捉摸。
“如果有一天,朝廷真的內鬥起來了,魏國一定乘虛而入,到時候記得找蜀人幫忙。”,朱然看著天空飄來的陰霾,不禁感慨萬千。
“父親……魏國若進犯,孩兒自當如此,可若是蜀軍來犯呢?孩兒該當如何?”
“真有那個時候,你就遵從自己的心吧,到底是為了什麽,你自己想清楚就行,你父親我肯定到時候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了。”,朱然笑了笑。
吳國的內鬥逐漸變得激烈,與此同時,洛陽城的曹爽已經開始了緊張的伐蜀謀劃。
“大將軍,我們應該立刻伐蜀,機不可失啊。”,鄧颺拚命地勸曹爽發兵進攻蜀漢。
一旁的桓範卻搖頭道:“大將軍,用兵之道,不可不慎,收複蜀地當然是您要做的事情,但這件事情我們一定要謹慎從事,決不可魯莽。可令征西將軍夏侯玄,積極探查蜀中的情報,等到探查無誤再決定出兵不遲。”
“如此一來,我們眼下就隻能幹等著?”,另一邊的李勝不樂意了。
桓範笑道:“兩位,怎麽會是幹等呢?眼下大將軍可以上表,蜀人有進犯的意圖,需要調兵守禦,暗地裏趁機摸清楚,各州軍政人員的安排,若是伐蜀之戰打起來了,便可以趁機完成雍、涼、司隸等地的調動部署,若是伐蜀之戰沒有打起來,那麽也可以徐徐圖之,花個幾年時間慢慢調換防務。”
“司農之言甚是。”,曹爽拍了板,“立刻著令征西將軍夏侯玄、雍州都督郭淮,細細探查蜀中情報,三個月之內,我要見到詳細的備戰報告。”
“聽說東吳最近還有出兵的動向,諸葛恪目前屯駐皖城,劫掠邊民,陛下已經派遣司馬懿前往拒敵,你們以為諸葛恪能不能打贏司馬懿?”,曹爽問了個問題。
何晏接話道:“司馬懿年事已高,諸葛恪年壯力強,若是對耗起來,咱們這邊把軍需給他緩一下,說不定能看司馬懿出個醜,壓壓他的氣焰。”
桓範立刻反駁:“此言不妥!大將軍,以卑職之見,咱們不僅不能坑司馬懿,還要對他此次出征全力支持。”
“哦?桓司農你且說說,為何要如此做?”,曹爽雖然覺得何晏的做法更有吸引力,但也尊重桓範的意見。
桓範於是開始慢慢解釋:“大將軍,首先司馬懿當年連敗東吳自朱然以下數名猛將,軍中威名可見一斑,諸葛恪區區後生不是其對手,故而此戰不管打不打的起來,司馬懿也一定會凱旋而歸;其次,淮南一帶自三年之前開始便大規模進行屯田實邊,軍需實際上當地都是可以供應的;有此兩點,我們的對策應該是,全力援助司馬懿備戰,這樣實際上無需出多少力,但朝堂民間也可以明白,大將軍您的容人之量,以及尊敬世家老臣的誠意。”
“不愧是智囊,此言甚合我意。”,曹爽聽了非常高興,“你說的對,我作為大將軍,一定要有容人之量,當敬老愛才。好,明日便上書,全力支援我們的老太傅南征東吳。”
李勝又說了一件事:“大將軍,並州刺史田豫的退職上書又來了,說自己年邁多病,猶如滴漏已經漏盡,鍾聲已響完,而黑夜卻還沒有結束,再繼續忝居刺史之位,乃是罪過。可司馬懿那邊一直不允,陛下來說,問您的意見,您看……”
“老太守也不容易,七十三歲了,也該休息一下了。這樣吧,同意他辭去並州刺史的職務,加封為太中大夫,讓他迴洛陽好好休養,嗯……聽聞他素來清儉,送他一座宅子,不要太大,簡單安排一下,能住人的就行,他應該也能心安理得一些。”,曹爽斟酌著做著安排。
“大將軍體諒老臣的心思,我等十分敬佩。”,鄧颺一番馬屁送上。
隨後丁謐匆匆跑了進來:“大將軍!不好了!”
桓範一看到丁謐就腦仁疼,這小子每次一來就沒什麽好事,隨即斥道:“丁尚書署理中樞,一定要沉穩,如此大唿小叫,成何體統!”
“是是是!丁某唐突了。”,丁謐趕緊對著曹爽致歉。
“好了好了,到底是什麽事情?”,曹爽還是好脾氣問道。
“那個,盧毓又來了,要彈劾畢軌……”
陸遜卻沒覺得不妥:“全琮對陛下也是忠心的,我勸他兩句又何妨?何況全寄四處煽風點火的,留著也是禍害。”
朱然聞言差點一個白眼沒翻過去:“伯言!金日磾為人忠厚,且出身匈奴,常有自省之心,處事謹慎,故而有殺弄兒保全族之舉。全琮武將出身,心胸並沒有那麽寬廣,你這一封信過去,你覺得他是會聽你的殺了兒子,還是覺得你是在挑撥離間?疏不間親啊!”
陸遜有些動搖,但還是堅持道:“即便如此,太子之位已定,魯王本來就不該有非分之想。”
朱然閉上了眼睛,覺得眼前這位摯友什麽時候這麽執拗了,於是長歎一聲,最後勸道:“伯言,此事到此為止,全琮以後不跟他往來就是了,聽我一句勸,朝廷中無論太子殿下還是魯王殿下來找你,不要得罪他們,也不要答應他們什麽?你陸家萬萬不能萬萬不能出言啊。”
“義封,陛下對我十分信賴,朝廷出了事,我不能作壁上觀啊!”
“愚蠢!”,朱然幾乎都是吼出來了,“陸遜!作為你多年好友,我朱然不想看到你陷入絕境,你要明白,你是個手握重兵的方鎮外將,一旦你為太子殿下公開說話,陛下是會覺得你忠心耿耿?還是你借著權力,內外勾結?!”
陸遜沉默了一會兒,還是說道:“我還是相信陛下會做出明智的決斷的。”
“夏蟲不可以語冰,你這家夥就沒聽懂我說的話,罷了罷了,隨你吧。”,朱然氣得就往外走,到了門口停了下來,歎了口氣:“若是日後你覺得有必要了,可以讓抗兒到我這裏來,護不住你陸家,護住他,我還是做得到的。”
“如此,義封兄,多謝了。”,陸遜也知道朱然的一片好心,沒有拒絕。
朱然搖了搖頭,默默走了出去,一個青年走了過來:“父親,沒有勸說成功嗎?”
“你陸世叔的脾氣你還不清楚?”,朱然歎了口氣,“罷了,這也是他的選擇,希望不會有事吧。”
青年欲言又止,朱然看著他不爽:“朱績,有話就問,磨磨唧唧的。老子可沒教你這個。”
朱績問道:“父親,陛下以後真的會對陸家下手?”
朱然冷哼一聲:“一個立儲的事情搞成這個樣子,績兒你覺得這樣的陛下做不出來?”
“這……”,朱績想要反駁,卻無法說什麽。近幾年孫權的表現越來越難以捉摸。
“如果有一天,朝廷真的內鬥起來了,魏國一定乘虛而入,到時候記得找蜀人幫忙。”,朱然看著天空飄來的陰霾,不禁感慨萬千。
“父親……魏國若進犯,孩兒自當如此,可若是蜀軍來犯呢?孩兒該當如何?”
“真有那個時候,你就遵從自己的心吧,到底是為了什麽,你自己想清楚就行,你父親我肯定到時候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了。”,朱然笑了笑。
吳國的內鬥逐漸變得激烈,與此同時,洛陽城的曹爽已經開始了緊張的伐蜀謀劃。
“大將軍,我們應該立刻伐蜀,機不可失啊。”,鄧颺拚命地勸曹爽發兵進攻蜀漢。
一旁的桓範卻搖頭道:“大將軍,用兵之道,不可不慎,收複蜀地當然是您要做的事情,但這件事情我們一定要謹慎從事,決不可魯莽。可令征西將軍夏侯玄,積極探查蜀中的情報,等到探查無誤再決定出兵不遲。”
“如此一來,我們眼下就隻能幹等著?”,另一邊的李勝不樂意了。
桓範笑道:“兩位,怎麽會是幹等呢?眼下大將軍可以上表,蜀人有進犯的意圖,需要調兵守禦,暗地裏趁機摸清楚,各州軍政人員的安排,若是伐蜀之戰打起來了,便可以趁機完成雍、涼、司隸等地的調動部署,若是伐蜀之戰沒有打起來,那麽也可以徐徐圖之,花個幾年時間慢慢調換防務。”
“司農之言甚是。”,曹爽拍了板,“立刻著令征西將軍夏侯玄、雍州都督郭淮,細細探查蜀中情報,三個月之內,我要見到詳細的備戰報告。”
“聽說東吳最近還有出兵的動向,諸葛恪目前屯駐皖城,劫掠邊民,陛下已經派遣司馬懿前往拒敵,你們以為諸葛恪能不能打贏司馬懿?”,曹爽問了個問題。
何晏接話道:“司馬懿年事已高,諸葛恪年壯力強,若是對耗起來,咱們這邊把軍需給他緩一下,說不定能看司馬懿出個醜,壓壓他的氣焰。”
桓範立刻反駁:“此言不妥!大將軍,以卑職之見,咱們不僅不能坑司馬懿,還要對他此次出征全力支持。”
“哦?桓司農你且說說,為何要如此做?”,曹爽雖然覺得何晏的做法更有吸引力,但也尊重桓範的意見。
桓範於是開始慢慢解釋:“大將軍,首先司馬懿當年連敗東吳自朱然以下數名猛將,軍中威名可見一斑,諸葛恪區區後生不是其對手,故而此戰不管打不打的起來,司馬懿也一定會凱旋而歸;其次,淮南一帶自三年之前開始便大規模進行屯田實邊,軍需實際上當地都是可以供應的;有此兩點,我們的對策應該是,全力援助司馬懿備戰,這樣實際上無需出多少力,但朝堂民間也可以明白,大將軍您的容人之量,以及尊敬世家老臣的誠意。”
“不愧是智囊,此言甚合我意。”,曹爽聽了非常高興,“你說的對,我作為大將軍,一定要有容人之量,當敬老愛才。好,明日便上書,全力支援我們的老太傅南征東吳。”
李勝又說了一件事:“大將軍,並州刺史田豫的退職上書又來了,說自己年邁多病,猶如滴漏已經漏盡,鍾聲已響完,而黑夜卻還沒有結束,再繼續忝居刺史之位,乃是罪過。可司馬懿那邊一直不允,陛下來說,問您的意見,您看……”
“老太守也不容易,七十三歲了,也該休息一下了。這樣吧,同意他辭去並州刺史的職務,加封為太中大夫,讓他迴洛陽好好休養,嗯……聽聞他素來清儉,送他一座宅子,不要太大,簡單安排一下,能住人的就行,他應該也能心安理得一些。”,曹爽斟酌著做著安排。
“大將軍體諒老臣的心思,我等十分敬佩。”,鄧颺一番馬屁送上。
隨後丁謐匆匆跑了進來:“大將軍!不好了!”
桓範一看到丁謐就腦仁疼,這小子每次一來就沒什麽好事,隨即斥道:“丁尚書署理中樞,一定要沉穩,如此大唿小叫,成何體統!”
“是是是!丁某唐突了。”,丁謐趕緊對著曹爽致歉。
“好了好了,到底是什麽事情?”,曹爽還是好脾氣問道。
“那個,盧毓又來了,要彈劾畢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