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文俶首戰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遜!元遜!”,出了宮門之後,呂據匆匆追了上來,諸葛恪倒是目不斜視:“世議,你是魯王黨、我是太子黨,咱們還是不要走的太近了。”
呂據好似沒有聽到他的話一般,繼續低聲道:“元遜,你將兒子派出去西蜀,是不是有避禍的意思?”
諸葛恪腳步一頓,冷冷掃了他一眼:“世議,有些事妄自猜測,恐怕是會帶來禍端的,若是如此,我是不是也可以說,你請求帶兵去前線是不是也要避禍?”
“不錯,我呂據確有此意。”
諸葛恪一愣,沒想到呂據居然就這樣承認了,深深看了他一眼,突然平靜地說道:“太子和魯王的路都已經走到頭了,世議,你好自為之吧。”,說完也是匆匆離去,不再說話。
呂據眼睛微微眯了眯眼睛,不禁笑道:“你諸葛恪如此剛愎自用之人,卻也有舐犢之情,倒是難得。”
“父親!我不去蜀地!”,諸葛綽一聽就急眼了,“太子所受的寵信愈加平淡,那魯王一定能上位,此時離去,孩兒的從龍之功……”
“啪!”,諸葛綽的左臉瞬間變得火辣辣的,他吃驚地看向了突然變得極其嚴厲的父親。
“不要試圖跟我講道理!”,諸葛恪冷冷的看著他,怒道:“現在不是你去獻媚的時候,你現在要去避禍!收拾東西,明天就給老子滾去蜀地商討聯盟事宜,你老子我已經跟至尊請下了便宜之權,你在蜀地以後就一直待著,不叫你迴來,不準迴來!”
“父親,您是不是擔心兒子在魯王那邊得寵,會影響你的地位啊?”
“蠢!無論是太子還是魯王,都已經沒有即位的希望了!”,諸葛恪氣得不行,於是隻能給兒子交了底。
“啊?這?父親,你這不是在哐我吧?”
“啪!”,這下諸葛綽的臉勻稱了,他的氣勢也被父親的慈愛啪的打掉了大半。
諸葛恪冷哼道:“還是那句話,明天立刻走,不準遲疑停留!再敢多話,當心你老子我抽你!”
“可父親,很快就要過年……”
“嗯?”
“是……父親……”,諸葛綽的聲音有些萎靡,哪裏還敢再說什麽。
生怕自己兒子又出幺蛾子,諸葛恪盯著他打包了行李,還讓兩個衛兵第二天將他押上了船隻,逆流而上出發了。
“父親,怎麽這麽著急要把大哥送走?”,一旁的幼子諸葛建也是有些疑惑。
“再不走,他小命就不保了!”,諸葛恪歎了口氣,“此次至尊同意了為父的建議,派他出使蜀國,也是願意給他一條活路,為父這個做臣子的要是不把握好君恩,豈不是有負陛下的信賴?”
諸葛建一驚:“什麽?父親,這……”
諸葛恪止住了他的話頭,笑道:“不必多言,你且看著就知道了。”
很快呂據十日之內,將兩萬人馬集結完畢,出兵到皖城與朱異匯合,兩人商量了之後,合兵一處,穩紮穩打地朝著龍舒縣前進,而文欽的先頭兵馬也到達了潛縣,做出了要與吳軍匯合的架勢。
朱異看著地圖,問向一旁的呂據:“越騎校尉,您看,文欽的部隊在潛縣,派了人請我們前往接應,你以為如何?”
“其中必然有詐!”,呂據也立刻看出了問題,指著地圖上的兩個地方:“朱將軍且看,龍舒縣西側是天柱山,東側是七門堰,若是魏軍在這裏埋伏一支軍隊,等我軍前往潛縣時,東西夾擊,一股奪取了龍舒縣,我這幾萬大軍不就被斷了後路?屆時,還不就成為魏國的囊中之物?”
朱異點了點頭:“呂校尉所言極是,如此,我們派人去與文欽說,讓他主動過來找我們,我們在此靜觀其變,以備不測。”
文欽收到了兩個人書信,也是有些頭疼,一旁的文俶走了過來:“父親,怎麽看您的表情如此頭疼,出了什麽事情?”
“看來來這個仗打不起來了,這個朱異還算有腦子,到了龍舒縣便是止步不前,不願意在前進了,為父要是所料不錯的話,他們應該已經識破了我們的計策。”,文欽無奈歎了口氣,“若是如此,也就隻能退兵了。”
“父親,孩兒想帶兵去一趟前線。”,文俶立刻拱手請戰。
“胡鬧!你一個十二三歲乳臭未幹的小兒跑過去做什麽?吳軍若是有防備,你去了也是白跑一趟。”,文欽想都沒想就立刻拒絕了。
文俶確實堅持道:“父親且聽我說,讓孩兒帶五百人去,若是吳軍固守不出,孩兒便帶人羞辱他們一番,也算是壯壯我軍聲威;若是吳軍敢出戰,孩兒就衝殺一番!讓那些吳人漲漲記性!”
文欽皺著眉頭看了看他,說到底,自己這個孩子雖然年紀小,但也有了七尺半的身高,論起武藝,自己身邊那些精銳親兵已經不是對手,若是事有不虞,自己跑迴來,也是有足夠能力的。
望著眼前堅定的兒子,文欽心中一陣猶豫,最終點了點頭:“好吧,但你必須答應我,一切行動以安全為先,不得莽撞行事。帶上五百精銳,務必隨時保持警惕。”
文俶欣喜若狂:“父親放心,孩兒定不負重任,平安歸來。”
次日清晨,文俶率領五百精騎,浩浩蕩蕩出發,直奔龍舒縣方向。很快就在午時抵達龍舒縣外數裏處,發現吳軍果然按兵不動,這讓文俶心中多了幾分篤定。
“看樣子,吳軍主將朱異確有所防備。”文俶環顧四周,低聲吩咐手下:“結陣,列隊,喊話挑釁他們,讓他們看看我大魏的威風!”隨即,五百兵馬齊聲呐喊,聲震雲霄。
“吳狗!快出來,不要當縮頭烏龜!”
“吳狗,還記得當年逍遙津否?”
“我們少將軍說了,他十二歲,不欺負你們,你們可以派比十二歲大的人出戰。”
狠狠罵了半個時辰,吳軍的營壘終於有了動靜,營地深處傳來號角之聲,一隊吳軍騎兵緩緩而出,很快也列好了陣勢,為首的將領竟是呂據本人。雙方隔空對峙,一時劍拔弩張,氣氛異常緊張。
呂據高聲喊道:“爾等賊子,竟敢至此撒野,囂張至此,不怕死乎?”
文俶哈哈大笑:“來者是誰?我文俶不殺無名之輩!”
呂據看到為首的將領還真就是個娃娃,也是直接氣笑了:“你這小娃娃,不在家吃奶,跑到這戰場之上做什麽?以本將軍看,找死的是你吧?”
文俶挺身上前:“我乃大魏前將軍文欽之子文俶,雖然不過十二歲,但對付你這個人,應該是夠了!”呂據聞言大怒,立刻手持長槍,衝了過來,發誓要給這個小崽子一點顏色瞧瞧。
長槍直刺,文俶立刻舞刀相迎,雖是少年,卻是絲毫不懼,鐺的一聲,呂據頓時虎口微微一麻,心中驚懼不已,眼前這個少年雖然年幼,每一刀卻好似有千斤之力一般,饒是自己久經沙場,一時之間居然也奈何不得他,於是更是抖擻精神,奮力迎戰,但二三十合之後,已經是有些難以招架。
陣後的朱異見呂據交戰不利,也是持戟急忙衝了出來相助,這邊文俶一刀橫掃,幾乎震得呂據長槍脫手,難以招架,忽然便看到朱異一戟刺了過來,也是斜身一躲,然後,馬上抽出了腰側的鐵鞭用力打了過去,鐵鞭唿嘯而過,空氣中似乎都能感受到那股強大的勁風,驚得朱異不敢怠慢,連忙收戟格擋。
一時間,戰場上三人形成了三角之勢,呂據與朱異輪番攻擊,兩個人知道以自己的武藝,單打獨鬥不是對手,試圖利用人數優勢壓製文俶。然而,這位少年的表現卻令人咋舌,每次都能在關鍵時刻避開致命打擊,甚至幾次反擊,逼迫兩人不得不暫避鋒芒。
文俶的心中清楚,對麵兩個人畢竟是沙場宿將,長時間纏鬥對自己不利,於是趁著一個間隙,他猛地發出一聲怒吼,全身力量凝聚於右手的大刀,朝著呂據劈了過去。呂據舞槍勉強招架,卻被震得倒退幾步。
緊接著,文俶毫不猶豫,快速轉向朱異,以迅雷之勢揮出鐵鞭,朱異也是不敢怠慢,躲過之後,也是趕緊退了幾步。
“你叫文俶?”,朱異心中對這個少年也是極其的驚訝,這樣的勇武,在眼下的東吳實在是難得一見了。
“不錯,敢問這位將軍姓名?”,雖然是以一敵二不落下風,但文俶也知道對麵兩個人武藝不算弱,而且麵相來看也肯定是統兵大將,所以還是展現了一些敬意。
“我就是朱異,他是越騎校尉呂據。”,朱異拱了拱手,“小將軍勇武,我等領教了,還請迴複令尊文將軍,他的計策,我等已經識破,不過日後文將軍若是仍然願意前來歸順東吳,我等依然願意以誠相待。”
“朱將軍的話,文俶自當帶迴去。”,文俶笑了笑,又說道:“大魏素來求賢若渴,朱將軍和呂將軍若是有意,也可以早早前來歸降。”,說完了,也不再給兩人說話的機會,立刻揚長而去。
“黃口小兒,年紀不大,口氣倒是不小。”,呂據有些不滿,但也沒辦法,誰讓自己就是打不過人家?
朱異搖了搖頭:“此人若是敵將,必為我國大患,若是可以,盡量不要與其交惡。”
呂據好似沒有聽到他的話一般,繼續低聲道:“元遜,你將兒子派出去西蜀,是不是有避禍的意思?”
諸葛恪腳步一頓,冷冷掃了他一眼:“世議,有些事妄自猜測,恐怕是會帶來禍端的,若是如此,我是不是也可以說,你請求帶兵去前線是不是也要避禍?”
“不錯,我呂據確有此意。”
諸葛恪一愣,沒想到呂據居然就這樣承認了,深深看了他一眼,突然平靜地說道:“太子和魯王的路都已經走到頭了,世議,你好自為之吧。”,說完也是匆匆離去,不再說話。
呂據眼睛微微眯了眯眼睛,不禁笑道:“你諸葛恪如此剛愎自用之人,卻也有舐犢之情,倒是難得。”
“父親!我不去蜀地!”,諸葛綽一聽就急眼了,“太子所受的寵信愈加平淡,那魯王一定能上位,此時離去,孩兒的從龍之功……”
“啪!”,諸葛綽的左臉瞬間變得火辣辣的,他吃驚地看向了突然變得極其嚴厲的父親。
“不要試圖跟我講道理!”,諸葛恪冷冷的看著他,怒道:“現在不是你去獻媚的時候,你現在要去避禍!收拾東西,明天就給老子滾去蜀地商討聯盟事宜,你老子我已經跟至尊請下了便宜之權,你在蜀地以後就一直待著,不叫你迴來,不準迴來!”
“父親,您是不是擔心兒子在魯王那邊得寵,會影響你的地位啊?”
“蠢!無論是太子還是魯王,都已經沒有即位的希望了!”,諸葛恪氣得不行,於是隻能給兒子交了底。
“啊?這?父親,你這不是在哐我吧?”
“啪!”,這下諸葛綽的臉勻稱了,他的氣勢也被父親的慈愛啪的打掉了大半。
諸葛恪冷哼道:“還是那句話,明天立刻走,不準遲疑停留!再敢多話,當心你老子我抽你!”
“可父親,很快就要過年……”
“嗯?”
“是……父親……”,諸葛綽的聲音有些萎靡,哪裏還敢再說什麽。
生怕自己兒子又出幺蛾子,諸葛恪盯著他打包了行李,還讓兩個衛兵第二天將他押上了船隻,逆流而上出發了。
“父親,怎麽這麽著急要把大哥送走?”,一旁的幼子諸葛建也是有些疑惑。
“再不走,他小命就不保了!”,諸葛恪歎了口氣,“此次至尊同意了為父的建議,派他出使蜀國,也是願意給他一條活路,為父這個做臣子的要是不把握好君恩,豈不是有負陛下的信賴?”
諸葛建一驚:“什麽?父親,這……”
諸葛恪止住了他的話頭,笑道:“不必多言,你且看著就知道了。”
很快呂據十日之內,將兩萬人馬集結完畢,出兵到皖城與朱異匯合,兩人商量了之後,合兵一處,穩紮穩打地朝著龍舒縣前進,而文欽的先頭兵馬也到達了潛縣,做出了要與吳軍匯合的架勢。
朱異看著地圖,問向一旁的呂據:“越騎校尉,您看,文欽的部隊在潛縣,派了人請我們前往接應,你以為如何?”
“其中必然有詐!”,呂據也立刻看出了問題,指著地圖上的兩個地方:“朱將軍且看,龍舒縣西側是天柱山,東側是七門堰,若是魏軍在這裏埋伏一支軍隊,等我軍前往潛縣時,東西夾擊,一股奪取了龍舒縣,我這幾萬大軍不就被斷了後路?屆時,還不就成為魏國的囊中之物?”
朱異點了點頭:“呂校尉所言極是,如此,我們派人去與文欽說,讓他主動過來找我們,我們在此靜觀其變,以備不測。”
文欽收到了兩個人書信,也是有些頭疼,一旁的文俶走了過來:“父親,怎麽看您的表情如此頭疼,出了什麽事情?”
“看來來這個仗打不起來了,這個朱異還算有腦子,到了龍舒縣便是止步不前,不願意在前進了,為父要是所料不錯的話,他們應該已經識破了我們的計策。”,文欽無奈歎了口氣,“若是如此,也就隻能退兵了。”
“父親,孩兒想帶兵去一趟前線。”,文俶立刻拱手請戰。
“胡鬧!你一個十二三歲乳臭未幹的小兒跑過去做什麽?吳軍若是有防備,你去了也是白跑一趟。”,文欽想都沒想就立刻拒絕了。
文俶確實堅持道:“父親且聽我說,讓孩兒帶五百人去,若是吳軍固守不出,孩兒便帶人羞辱他們一番,也算是壯壯我軍聲威;若是吳軍敢出戰,孩兒就衝殺一番!讓那些吳人漲漲記性!”
文欽皺著眉頭看了看他,說到底,自己這個孩子雖然年紀小,但也有了七尺半的身高,論起武藝,自己身邊那些精銳親兵已經不是對手,若是事有不虞,自己跑迴來,也是有足夠能力的。
望著眼前堅定的兒子,文欽心中一陣猶豫,最終點了點頭:“好吧,但你必須答應我,一切行動以安全為先,不得莽撞行事。帶上五百精銳,務必隨時保持警惕。”
文俶欣喜若狂:“父親放心,孩兒定不負重任,平安歸來。”
次日清晨,文俶率領五百精騎,浩浩蕩蕩出發,直奔龍舒縣方向。很快就在午時抵達龍舒縣外數裏處,發現吳軍果然按兵不動,這讓文俶心中多了幾分篤定。
“看樣子,吳軍主將朱異確有所防備。”文俶環顧四周,低聲吩咐手下:“結陣,列隊,喊話挑釁他們,讓他們看看我大魏的威風!”隨即,五百兵馬齊聲呐喊,聲震雲霄。
“吳狗!快出來,不要當縮頭烏龜!”
“吳狗,還記得當年逍遙津否?”
“我們少將軍說了,他十二歲,不欺負你們,你們可以派比十二歲大的人出戰。”
狠狠罵了半個時辰,吳軍的營壘終於有了動靜,營地深處傳來號角之聲,一隊吳軍騎兵緩緩而出,很快也列好了陣勢,為首的將領竟是呂據本人。雙方隔空對峙,一時劍拔弩張,氣氛異常緊張。
呂據高聲喊道:“爾等賊子,竟敢至此撒野,囂張至此,不怕死乎?”
文俶哈哈大笑:“來者是誰?我文俶不殺無名之輩!”
呂據看到為首的將領還真就是個娃娃,也是直接氣笑了:“你這小娃娃,不在家吃奶,跑到這戰場之上做什麽?以本將軍看,找死的是你吧?”
文俶挺身上前:“我乃大魏前將軍文欽之子文俶,雖然不過十二歲,但對付你這個人,應該是夠了!”呂據聞言大怒,立刻手持長槍,衝了過來,發誓要給這個小崽子一點顏色瞧瞧。
長槍直刺,文俶立刻舞刀相迎,雖是少年,卻是絲毫不懼,鐺的一聲,呂據頓時虎口微微一麻,心中驚懼不已,眼前這個少年雖然年幼,每一刀卻好似有千斤之力一般,饒是自己久經沙場,一時之間居然也奈何不得他,於是更是抖擻精神,奮力迎戰,但二三十合之後,已經是有些難以招架。
陣後的朱異見呂據交戰不利,也是持戟急忙衝了出來相助,這邊文俶一刀橫掃,幾乎震得呂據長槍脫手,難以招架,忽然便看到朱異一戟刺了過來,也是斜身一躲,然後,馬上抽出了腰側的鐵鞭用力打了過去,鐵鞭唿嘯而過,空氣中似乎都能感受到那股強大的勁風,驚得朱異不敢怠慢,連忙收戟格擋。
一時間,戰場上三人形成了三角之勢,呂據與朱異輪番攻擊,兩個人知道以自己的武藝,單打獨鬥不是對手,試圖利用人數優勢壓製文俶。然而,這位少年的表現卻令人咋舌,每次都能在關鍵時刻避開致命打擊,甚至幾次反擊,逼迫兩人不得不暫避鋒芒。
文俶的心中清楚,對麵兩個人畢竟是沙場宿將,長時間纏鬥對自己不利,於是趁著一個間隙,他猛地發出一聲怒吼,全身力量凝聚於右手的大刀,朝著呂據劈了過去。呂據舞槍勉強招架,卻被震得倒退幾步。
緊接著,文俶毫不猶豫,快速轉向朱異,以迅雷之勢揮出鐵鞭,朱異也是不敢怠慢,躲過之後,也是趕緊退了幾步。
“你叫文俶?”,朱異心中對這個少年也是極其的驚訝,這樣的勇武,在眼下的東吳實在是難得一見了。
“不錯,敢問這位將軍姓名?”,雖然是以一敵二不落下風,但文俶也知道對麵兩個人武藝不算弱,而且麵相來看也肯定是統兵大將,所以還是展現了一些敬意。
“我就是朱異,他是越騎校尉呂據。”,朱異拱了拱手,“小將軍勇武,我等領教了,還請迴複令尊文將軍,他的計策,我等已經識破,不過日後文將軍若是仍然願意前來歸順東吳,我等依然願意以誠相待。”
“朱將軍的話,文俶自當帶迴去。”,文俶笑了笑,又說道:“大魏素來求賢若渴,朱將軍和呂將軍若是有意,也可以早早前來歸降。”,說完了,也不再給兩人說話的機會,立刻揚長而去。
“黃口小兒,年紀不大,口氣倒是不小。”,呂據有些不滿,但也沒辦法,誰讓自己就是打不過人家?
朱異搖了搖頭:“此人若是敵將,必為我國大患,若是可以,盡量不要與其交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