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曹髦親征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是太子見駕,薑維與諸葛瞻不敢耽擱,做好出兵準備之後,兩人便立刻趕往了臨洮,並接受封賞。其中薑維由衛將軍提拔為大將軍,諸葛瞻由軍師將軍晉升衛將軍,廖化晉升為左將軍,張翼晉升為右將軍,夏侯霸升為驃騎將軍,王平和胡濟則分別升任左、右車騎將軍,其餘諸將也是各有封賞。
”恭喜兩位將軍了,都起來吧。“,劉璿笑了笑,”北伐事務紛雜,還望各位多多努力。“
”臣等多謝陛下厚恩。“,薑維、諸葛瞻也是站起了身,因為大部分人都沒有在場,於是最後也隻能讓他們到時候下發印信和宣讀詔書了。
劉璿馬上又說道:”父皇臨行前,告訴孤一個消息,淮南諸葛誕已有異動,似乎即將起兵作亂,父皇要孤特地等到兩位將軍到了這裏,再單獨詢問你們二位的意見,你們看如何?“
諸葛瞻拱手道:”太子殿下,諸葛誕之前見王淩、毋丘儉、夏侯玄之死,心中對司馬昭必然起疑,臣等已經在洛陽等地散布流言,挑動他們之間的矛盾,如今來看這把火的火候已經到了,臣以為,我軍當趁此時機,經略隴西,鞏固郡縣,一兩年內安撫軍民、開墾屯田,保證隴西對前線能在後續有一定的支援。“
劉璿點點頭,又問了另一個問題:”孤在臨洮多日,見涼州流民數萬,不知是發生了什麽?“
薑維上前道:”殿下,這件事是這樣的……“,馬上將禿發樹機能聯合姚科迴以及盧水胡作亂的消息,詳細匯報給了劉璿。
”羌胡人肆虐涼州,黎民受苦,你們如此安排也是合適的,馬隆將軍孤已經見過了,應該也是個合適人選,隻不過,眼下隴西兵力不足,三千人的戰力給到他會不會有問題?“
”殿下放心,馬隆這個人臣已經認識他很久了。“,薑維則笑著給劉璿吃定心丸:”此人用兵有先師忠武侯之風,哪怕是三千人也可抵萬人之用。“
”哦?大將軍對他竟然有這麽高的評價?“,劉璿聽著都笑了出來,不過也是放下了心。
諸葛瞻則說道:”現在,就希望諸葛誕在淮南能把動靜鬧大一些,我們這邊說不定也能有新的機會了。“
”蔣班、焦彝,外圍布置怎麽樣了?“,壽春正廳上,諸葛誕正在詢問部下,準備情況。
”合肥老城之外的壁壘已經全部撤出,此外,我軍已經進入了陽淵、成德、六安等縣,隻是兵力分散,一旦朝廷大軍抵達,隻怕難以固守。另外,合肥新城太守張特,拒絕投降,隆城固守。“,焦彝詳細匯報著眼下的情況:“另外,吳國人也已經到了,朱異、丁奉、留讚的軍隊已經到達了居巢,他們是先鋒有三萬人,後續孫綝還有大約五萬人的後續力量。”
諸葛誕嗤笑道:”這個張特還是個死腦筋,不必管他,有吳國人收拾他,派人告訴孫綝,合肥新城我留給他了,能不能打下來,就看他自己本事了。“
蔣班和焦彝對視了一眼,猶豫了一下,繼續道:”東吳那邊說了,擔心將軍您據守壽春困難,說是已經派了一萬援軍先行到壽春聽候將軍您的調遣。“
”這是好事啊,不過你們怎麽這副表情?“,諸葛誕有些奇怪的看著麵色古怪的焦彝和蔣班。
蔣班無奈道:”有援兵自然是好事,隻是統領援軍的首領是……文欽……“
諸葛誕臉色頓時就難看了起來:”怎麽是那個家夥?“,想當年因為出身的問題,諸葛誕與文欽相互就看不對眼,後麵因為毋丘儉的事情,兩人更是如同仇敵。
”將軍,文欽熟悉淮南地理,又作戰驍勇,本來也是適當的人選,大敵當前,屬下還是覺得,暫時就先忍了這口氣吧。“,焦彝開口勸了兩句,畢竟這會兒也不是從前了,大家都是一根線上的螞蚱,沒必要再鬥下去。
”嗯,好吧,就聽你一次。“
諸葛誕正式起兵的消息很快傳迴了洛陽,為了防止當年曹髦利用許允分兵權的事情再度發生,司馬昭極力主張曹髦親征,雖然大臣們有些猶疑,但也沒人敢這個時候跟司馬昭叫板,都隻好沉默不語地同意了,恰好在此時東鄉公主與燕王公子曹璜入京拜謁曹髦,於是兩個人也就一道隨行了。
”陛下,這幾年在京師過的還好吧?“,車駕之上,東鄉公主笑著與曹髦聊天。
曹髦無奈搖搖頭,語氣頗有些自嘲:”垂拱而治罷了,既然有周公在,做個成王有何不可?“
一旁地曹璜好奇地問道:”陛下,垂拱而治是不是光享福,不用管事啊,那豈不是很痛快?“
曹髦無奈摸了摸這個小叔叔的頭:”是啊,可做皇帝如果隻是光享福不管事是不行的呢。“
”為什麽啊?“,曹璜有些不解:”不用管事情,又可以享福,這不是很舒服嘛?“
”璜弟慎言!“,東鄉公主看著曹髦情緒有些低落,還是打斷了曹璜:”你要知道,皇帝跟藩王本就有不同的職責,你可不能隨便作比較,明白了嘛?“
”這樣啊,小弟明白了,還請陛下恕罪。“
”哈哈,公子不必如此。“,曹髦笑著又安慰了他一下:”睡一覺吧,去項縣還有很長時間呢。“
曹璜很快也安靜了下來,不一會兒就進入了夢鄉,曹髦看了看外麵,低聲道:”姑姑,您以為諸葛誕能成功嗎?“
”諸葛誕歸順東吳,是為叛逆無疑。“,東鄉公主還是打破了他的一絲幻想:”此戰開端,諸葛誕便失了大義名分,他若勝了,無非是淮南之地盡入東吳罷了。“
曹髦也不意外,隻是有些遺憾:”沒想到諸葛誕居然聯合東吳作亂,實在是令朕心煩,看起來,比起來效忠朝廷,他還是更看重自己的安危和權勢啊。“
”天下熙熙,皆為利往。“,東鄉公主繼續勸道:”陛下,不必因此煩惱。“
”赫赫東伐,悠悠遠征。泛舟萬艘,屯衛千營。“,曹髦也沒有繼續想那些煩心事,”朕這是第一次看軍旅的事情,也得好好見見世麵。“
”恭喜兩位將軍了,都起來吧。“,劉璿笑了笑,”北伐事務紛雜,還望各位多多努力。“
”臣等多謝陛下厚恩。“,薑維、諸葛瞻也是站起了身,因為大部分人都沒有在場,於是最後也隻能讓他們到時候下發印信和宣讀詔書了。
劉璿馬上又說道:”父皇臨行前,告訴孤一個消息,淮南諸葛誕已有異動,似乎即將起兵作亂,父皇要孤特地等到兩位將軍到了這裏,再單獨詢問你們二位的意見,你們看如何?“
諸葛瞻拱手道:”太子殿下,諸葛誕之前見王淩、毋丘儉、夏侯玄之死,心中對司馬昭必然起疑,臣等已經在洛陽等地散布流言,挑動他們之間的矛盾,如今來看這把火的火候已經到了,臣以為,我軍當趁此時機,經略隴西,鞏固郡縣,一兩年內安撫軍民、開墾屯田,保證隴西對前線能在後續有一定的支援。“
劉璿點點頭,又問了另一個問題:”孤在臨洮多日,見涼州流民數萬,不知是發生了什麽?“
薑維上前道:”殿下,這件事是這樣的……“,馬上將禿發樹機能聯合姚科迴以及盧水胡作亂的消息,詳細匯報給了劉璿。
”羌胡人肆虐涼州,黎民受苦,你們如此安排也是合適的,馬隆將軍孤已經見過了,應該也是個合適人選,隻不過,眼下隴西兵力不足,三千人的戰力給到他會不會有問題?“
”殿下放心,馬隆這個人臣已經認識他很久了。“,薑維則笑著給劉璿吃定心丸:”此人用兵有先師忠武侯之風,哪怕是三千人也可抵萬人之用。“
”哦?大將軍對他竟然有這麽高的評價?“,劉璿聽著都笑了出來,不過也是放下了心。
諸葛瞻則說道:”現在,就希望諸葛誕在淮南能把動靜鬧大一些,我們這邊說不定也能有新的機會了。“
”蔣班、焦彝,外圍布置怎麽樣了?“,壽春正廳上,諸葛誕正在詢問部下,準備情況。
”合肥老城之外的壁壘已經全部撤出,此外,我軍已經進入了陽淵、成德、六安等縣,隻是兵力分散,一旦朝廷大軍抵達,隻怕難以固守。另外,合肥新城太守張特,拒絕投降,隆城固守。“,焦彝詳細匯報著眼下的情況:“另外,吳國人也已經到了,朱異、丁奉、留讚的軍隊已經到達了居巢,他們是先鋒有三萬人,後續孫綝還有大約五萬人的後續力量。”
諸葛誕嗤笑道:”這個張特還是個死腦筋,不必管他,有吳國人收拾他,派人告訴孫綝,合肥新城我留給他了,能不能打下來,就看他自己本事了。“
蔣班和焦彝對視了一眼,猶豫了一下,繼續道:”東吳那邊說了,擔心將軍您據守壽春困難,說是已經派了一萬援軍先行到壽春聽候將軍您的調遣。“
”這是好事啊,不過你們怎麽這副表情?“,諸葛誕有些奇怪的看著麵色古怪的焦彝和蔣班。
蔣班無奈道:”有援兵自然是好事,隻是統領援軍的首領是……文欽……“
諸葛誕臉色頓時就難看了起來:”怎麽是那個家夥?“,想當年因為出身的問題,諸葛誕與文欽相互就看不對眼,後麵因為毋丘儉的事情,兩人更是如同仇敵。
”將軍,文欽熟悉淮南地理,又作戰驍勇,本來也是適當的人選,大敵當前,屬下還是覺得,暫時就先忍了這口氣吧。“,焦彝開口勸了兩句,畢竟這會兒也不是從前了,大家都是一根線上的螞蚱,沒必要再鬥下去。
”嗯,好吧,就聽你一次。“
諸葛誕正式起兵的消息很快傳迴了洛陽,為了防止當年曹髦利用許允分兵權的事情再度發生,司馬昭極力主張曹髦親征,雖然大臣們有些猶疑,但也沒人敢這個時候跟司馬昭叫板,都隻好沉默不語地同意了,恰好在此時東鄉公主與燕王公子曹璜入京拜謁曹髦,於是兩個人也就一道隨行了。
”陛下,這幾年在京師過的還好吧?“,車駕之上,東鄉公主笑著與曹髦聊天。
曹髦無奈搖搖頭,語氣頗有些自嘲:”垂拱而治罷了,既然有周公在,做個成王有何不可?“
一旁地曹璜好奇地問道:”陛下,垂拱而治是不是光享福,不用管事啊,那豈不是很痛快?“
曹髦無奈摸了摸這個小叔叔的頭:”是啊,可做皇帝如果隻是光享福不管事是不行的呢。“
”為什麽啊?“,曹璜有些不解:”不用管事情,又可以享福,這不是很舒服嘛?“
”璜弟慎言!“,東鄉公主看著曹髦情緒有些低落,還是打斷了曹璜:”你要知道,皇帝跟藩王本就有不同的職責,你可不能隨便作比較,明白了嘛?“
”這樣啊,小弟明白了,還請陛下恕罪。“
”哈哈,公子不必如此。“,曹髦笑著又安慰了他一下:”睡一覺吧,去項縣還有很長時間呢。“
曹璜很快也安靜了下來,不一會兒就進入了夢鄉,曹髦看了看外麵,低聲道:”姑姑,您以為諸葛誕能成功嗎?“
”諸葛誕歸順東吳,是為叛逆無疑。“,東鄉公主還是打破了他的一絲幻想:”此戰開端,諸葛誕便失了大義名分,他若勝了,無非是淮南之地盡入東吳罷了。“
曹髦也不意外,隻是有些遺憾:”沒想到諸葛誕居然聯合東吳作亂,實在是令朕心煩,看起來,比起來效忠朝廷,他還是更看重自己的安危和權勢啊。“
”天下熙熙,皆為利往。“,東鄉公主繼續勸道:”陛下,不必因此煩惱。“
”赫赫東伐,悠悠遠征。泛舟萬艘,屯衛千營。“,曹髦也沒有繼續想那些煩心事,”朕這是第一次看軍旅的事情,也得好好見見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