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少年將軍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諸葛老弟,你這身手現在上戰場,能殺幾個人?”,一旁的馬桓也是饒有興致地打量著他,雖然諸葛尚小他幾歲,身板也看上去有些瘦弱,不過他也見識過諸葛尚的身手,自然也不會輕視。
諸葛尚倒算是謹慎:“殺幾個人不好說,小弟自問武藝不錯,但上了戰場可不是平常操演那麽迴事了。”
“嘿嘿,你這小子倒是想得明白,比那些上戰場前就豪言壯誌的倒是強了不少。”
諸葛尚看了看身後的士兵,搖搖頭:“一將功成萬骨枯,若是我們這些做將校的指揮得當,身後這些士兵也能少死不少人。”
馬桓聽了他這句話,倒也是頗為讚同:“你說的也是啊,當年段穀之戰,我帶兵突擊山穀,眼見著身邊的弟兄被一個個射下馬,那個時候感覺自己也是怒氣上了頭,腦袋裏隻有一個念頭,就是要殺了他們,為兄弟們報仇!”
“小弟記得段穀之戰,兄長是贏了對吧?”
馬桓無奈歎氣:“唉,雖然贏了,但張嶷將軍和上官雝將軍都受了重傷,張嶷老將軍至少還撿迴了一條命,上官老將軍前段時間過世,就是跟舊傷有關係。”
“上官老將軍至少也能迴到上邽,對他來說,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歸宿了。”,諸葛尚勸了兩句,他小時候見過上官雝,雖然脾氣有些暴躁,但也是一個實誠的人。
“嗯,你說的對。”,馬桓心中稍微寬慰了一些:“咱們盡快到達前線吧,那個鄧艾不是好對付的,大將軍當年都差一點折在他手上。”
諸葛尚倒是信心十足:“鄧艾雖有將才,然小弟以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隻要我大漢居正道,興義師,他鄧艾又能奈我何?”
“哈哈哈,老弟說的提氣,眼下我軍可調集十萬大軍,鄧艾手裏充其量不過幾萬人,而且我還聽說,他們魏國人自己內部又亂了起來了。”
“哦?發生什麽事啊?”
馬桓神秘兮兮地說道:“司馬昭當街把魏國那個小皇帝給砍了!”
“啥?”,諸葛尚知道魏國內部生變,隻是消息滯後,他並不清楚具體的情況:“你這消息哪兒來的,這是不是太匪夷所思了?”
“我父親傳迴來的消息,他在前線,魏國那邊的消息早就炸了鍋了。”,馬桓越說還越興奮,於是將他聽到的曹髦殺出皇宮,到成濟弑君,以及最後司馬昭殺人滅口,陳泰盧欽出走的消息全部眉飛色舞地說了一遍。
諸葛尚都覺得像假的一樣:“嘖嘖嘖,謀反的見多了,這樣謀反的還真是前無古人啊。”,他平常經史子集自然也是讀了不少,春秋戰國到秦漢的曆史也不知道看了多少,沒想到司馬昭這活整的令人驚歎。
馬桓也是像看笑話一樣:“誰說不是,當年他父親扳倒曹爽,手段何其老辣,結果他這玩的……哼,反正這事對我們大漢來說也是好事一樁。”
“確實如此,不過,小弟想來,幾年內,司馬昭就會大軍來攻了。”
“哦?”,馬桓聽了一愣:“老弟這樣看?”
“兄長,你想想,司馬家經營了幾十年,無非就是要繼續效仿當年曹操的舉措,篡奪天下,可現在出了弑君的情況,司馬家以功臣之首正常篡奪的正統性已經不複存在,想要強行禪位,必須要有滅國大功!”
“伐蜀吞吳?”,馬桓也立刻反應了過來,隨即笑了起來:“他司馬昭的胃口還真不小,不過現在他也不怕把牙給崩了?”
漢中,樂城。
“殿下,樂城的防務一切正常。”,胡濟在一旁匯報本地的軍務。
劉璿點點頭:“前線的援軍已經出發了,成都那邊的人馬,還有大概七天能到,軍餉以及帳篷都準備好了嗎?”
“殿下放心,一切準備就緒。”
“胡老將軍,關於前線戰事,你有何看法?”
胡濟拱手道:“殿下,其實臣不主張主動出擊,還是覺得應該以逸待勞!”
“說說你的看法。”
胡濟繼續解釋:“其實很簡單,殿下您請想想,司馬昭篡位之心,路人皆知,眼下有了當街弑君的惡行,他已經無法像曹操和曹丕那樣正常走禪讓,隻能想辦法打一場滅國之戰,立下驚天的功勳,才能支撐他篡位的想法。當此時,我們應該在各個壁壘做好防務,以逸待勞予以重創,當是上策。”
劉璿笑了笑:“老將軍所言有理,但是孤卻有不同的看法。”
“哦?不知殿下的意思是?”
“正是因為如此,我軍才更要主動出擊,司馬昭難道看不到這一點?他現在急於出擊嗎?不!現在他一定是要初步調整洛陽的人事,安定了內部之後,才可以更好的調集兵力出擊。”
劉璿緩了緩,又繼續道:“眼下,他更希望我們按兵不動,給他足夠的時間,重新整合,而我們自然不能給他這個機會,比如眼下,我軍隻要奪取槐裏、新平,司馬昭豈能坐得住,到時候他就必須要親自先處理外患了。”
“老臣明白了,殿下的意思是說,現在我們出兵是為了讓司馬昭不得安寧,被迫出擊與我們決戰,雖然我軍在前期會有一些傷亡,但司馬昭也沒辦法將麾下的人馬,整頓好,這樣反而勝算能更大一些。”
劉璿點點頭:“不錯,大將軍和軍師將軍急於出戰,也肯定是看到了這個機會,我們在漢中也要給他們足夠的支援。”
胡濟眼睛略微一轉,立刻有了辦法:“若是如此,臣倒是有個辦法,或可有些助力。”
“老將軍快快說!”
“佯攻東三郡,做出聲勢。”,胡濟立刻道:“當年故蔣大司馬曾在南鄉大肆造船,如今我軍可以重新啟用,另外,刻意讓下遊的魏軍知道這件事,他們一定會擔心我們順水而下,奪取東三郡。這樣就可以分散他們一部分兵馬和糧草。”
“若是他們不上當,又該如何?”
“直接打!”,胡濟立刻補充道:“臣願意統領數千人馬,順水而下,與敵軍周旋,到時候看魏軍動不動。”
劉璿想了想表示讚同,並且立刻安排人將胡濟的計劃送往前線與薑維和諸葛瞻參詳一下。
諸葛尚倒算是謹慎:“殺幾個人不好說,小弟自問武藝不錯,但上了戰場可不是平常操演那麽迴事了。”
“嘿嘿,你這小子倒是想得明白,比那些上戰場前就豪言壯誌的倒是強了不少。”
諸葛尚看了看身後的士兵,搖搖頭:“一將功成萬骨枯,若是我們這些做將校的指揮得當,身後這些士兵也能少死不少人。”
馬桓聽了他這句話,倒也是頗為讚同:“你說的也是啊,當年段穀之戰,我帶兵突擊山穀,眼見著身邊的弟兄被一個個射下馬,那個時候感覺自己也是怒氣上了頭,腦袋裏隻有一個念頭,就是要殺了他們,為兄弟們報仇!”
“小弟記得段穀之戰,兄長是贏了對吧?”
馬桓無奈歎氣:“唉,雖然贏了,但張嶷將軍和上官雝將軍都受了重傷,張嶷老將軍至少還撿迴了一條命,上官老將軍前段時間過世,就是跟舊傷有關係。”
“上官老將軍至少也能迴到上邽,對他來說,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歸宿了。”,諸葛尚勸了兩句,他小時候見過上官雝,雖然脾氣有些暴躁,但也是一個實誠的人。
“嗯,你說的對。”,馬桓心中稍微寬慰了一些:“咱們盡快到達前線吧,那個鄧艾不是好對付的,大將軍當年都差一點折在他手上。”
諸葛尚倒是信心十足:“鄧艾雖有將才,然小弟以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隻要我大漢居正道,興義師,他鄧艾又能奈我何?”
“哈哈哈,老弟說的提氣,眼下我軍可調集十萬大軍,鄧艾手裏充其量不過幾萬人,而且我還聽說,他們魏國人自己內部又亂了起來了。”
“哦?發生什麽事啊?”
馬桓神秘兮兮地說道:“司馬昭當街把魏國那個小皇帝給砍了!”
“啥?”,諸葛尚知道魏國內部生變,隻是消息滯後,他並不清楚具體的情況:“你這消息哪兒來的,這是不是太匪夷所思了?”
“我父親傳迴來的消息,他在前線,魏國那邊的消息早就炸了鍋了。”,馬桓越說還越興奮,於是將他聽到的曹髦殺出皇宮,到成濟弑君,以及最後司馬昭殺人滅口,陳泰盧欽出走的消息全部眉飛色舞地說了一遍。
諸葛尚都覺得像假的一樣:“嘖嘖嘖,謀反的見多了,這樣謀反的還真是前無古人啊。”,他平常經史子集自然也是讀了不少,春秋戰國到秦漢的曆史也不知道看了多少,沒想到司馬昭這活整的令人驚歎。
馬桓也是像看笑話一樣:“誰說不是,當年他父親扳倒曹爽,手段何其老辣,結果他這玩的……哼,反正這事對我們大漢來說也是好事一樁。”
“確實如此,不過,小弟想來,幾年內,司馬昭就會大軍來攻了。”
“哦?”,馬桓聽了一愣:“老弟這樣看?”
“兄長,你想想,司馬家經營了幾十年,無非就是要繼續效仿當年曹操的舉措,篡奪天下,可現在出了弑君的情況,司馬家以功臣之首正常篡奪的正統性已經不複存在,想要強行禪位,必須要有滅國大功!”
“伐蜀吞吳?”,馬桓也立刻反應了過來,隨即笑了起來:“他司馬昭的胃口還真不小,不過現在他也不怕把牙給崩了?”
漢中,樂城。
“殿下,樂城的防務一切正常。”,胡濟在一旁匯報本地的軍務。
劉璿點點頭:“前線的援軍已經出發了,成都那邊的人馬,還有大概七天能到,軍餉以及帳篷都準備好了嗎?”
“殿下放心,一切準備就緒。”
“胡老將軍,關於前線戰事,你有何看法?”
胡濟拱手道:“殿下,其實臣不主張主動出擊,還是覺得應該以逸待勞!”
“說說你的看法。”
胡濟繼續解釋:“其實很簡單,殿下您請想想,司馬昭篡位之心,路人皆知,眼下有了當街弑君的惡行,他已經無法像曹操和曹丕那樣正常走禪讓,隻能想辦法打一場滅國之戰,立下驚天的功勳,才能支撐他篡位的想法。當此時,我們應該在各個壁壘做好防務,以逸待勞予以重創,當是上策。”
劉璿笑了笑:“老將軍所言有理,但是孤卻有不同的看法。”
“哦?不知殿下的意思是?”
“正是因為如此,我軍才更要主動出擊,司馬昭難道看不到這一點?他現在急於出擊嗎?不!現在他一定是要初步調整洛陽的人事,安定了內部之後,才可以更好的調集兵力出擊。”
劉璿緩了緩,又繼續道:“眼下,他更希望我們按兵不動,給他足夠的時間,重新整合,而我們自然不能給他這個機會,比如眼下,我軍隻要奪取槐裏、新平,司馬昭豈能坐得住,到時候他就必須要親自先處理外患了。”
“老臣明白了,殿下的意思是說,現在我們出兵是為了讓司馬昭不得安寧,被迫出擊與我們決戰,雖然我軍在前期會有一些傷亡,但司馬昭也沒辦法將麾下的人馬,整頓好,這樣反而勝算能更大一些。”
劉璿點點頭:“不錯,大將軍和軍師將軍急於出戰,也肯定是看到了這個機會,我們在漢中也要給他們足夠的支援。”
胡濟眼睛略微一轉,立刻有了辦法:“若是如此,臣倒是有個辦法,或可有些助力。”
“老將軍快快說!”
“佯攻東三郡,做出聲勢。”,胡濟立刻道:“當年故蔣大司馬曾在南鄉大肆造船,如今我軍可以重新啟用,另外,刻意讓下遊的魏軍知道這件事,他們一定會擔心我們順水而下,奪取東三郡。這樣就可以分散他們一部分兵馬和糧草。”
“若是他們不上當,又該如何?”
“直接打!”,胡濟立刻補充道:“臣願意統領數千人馬,順水而下,與敵軍周旋,到時候看魏軍動不動。”
劉璿想了想表示讚同,並且立刻安排人將胡濟的計劃送往前線與薑維和諸葛瞻參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