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諸葛家的傳承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鄧將軍就是想問這個問題?”,諸葛尚有些詫異。
“是,你能迴答嗎?”
諸葛尚笑了笑,反問道:“以我先祖父一生的所作所為,您覺得他有嗎?”
鄧艾聞言沉默了一下,微微搖頭:“看起來,應當是沒有了。”
諸葛尚坐了下來:“鄧將軍,若是誅心的話,這世上沒有一個人是幹淨的,世間之人,追求名利,以及自己欲望的人數不勝數,豈可以偏概全?若是您的那位恩師司馬仲達,在高平陵之變前去世了,誰會不認為他是魏國的大忠臣呢?”
“這……”,鄧艾聞言也是沉默了起來。
“當年周公避禍,若不是及時開啟金匱,隻怕要變成反賊,王莽要是篡位前突然暴斃,還會千古流芳呢。”,諸葛尚笑了笑,繼續道:“鄧將軍,人心難測,觀其言行舉止就好了,何必多想。”
“當年你祖父也算是名揚中原。”,鄧艾又開始迴憶起了過往:“那時候我還隻是個屯田的小吏,就聽說你祖父在鹵城大敗恩師,斬首三千,那也是恩師一生征戰唯一的敗績。後來我曾問恩師,你祖父帶兵究竟是何等樣子,他隻說了一句:‘孔明天下奇才也。’,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有這樣的天才來?”
“也許,祖父從來就不想做這樣的位置,成為世人口中的奇才。”,諸葛尚歎了口氣:“鄧將軍,恕晚輩之言,若是沒有昭烈皇帝的相邀,也許他就在荊州隱遁一生了。”
“是嗎?”,鄧艾飲了口酒,隨後問道:“你們諸葛家可有家訓?”
“有的,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鄧艾品味了一番,也是不再說話,諸葛尚又陪了一會兒,便起身離開了,隻留下鄧艾還在原地深思。
“怎麽送個飯這麽久?”,外麵,諸葛瞻見兒子出來,也是好奇問道。
“跟那位鄧將軍聊了一會兒,這個人倒是個人物,可惜現在也就是階下之囚了。”,諸葛尚感慨了一下,隨後道:“父親,咱們什麽時候繼續出兵,眼下鄧艾成擒,槐裏城可圖也。”
“你小子,急什麽?”,諸葛瞻搞笑地敲了一下他的腦袋:“作戰哪裏是那麽輕率能決定的?走吧,為父陪你走走。”
父子兩人在街道上走著,一直都沒有怎麽說話。
“父親,剛剛鄧艾還問我,當年昭烈皇帝給祖父托孤的時候是個怎麽樣的情景,還問當年祖父有沒有那樣的心思。”,諸葛尚開啟了話題。
“哦?他居然對這個有興趣?那尚兒你怎麽迴答的?”
諸葛尚於是將自己的迴答又說了一遍,諸葛瞻聽了欣慰不少,拍了拍他:“能說出這番道理,你是真的長進不少了。為父十分欣慰。”
“父親,孩兒雖然還未加冠,但咱們家傳下來的做人做事的道理,還是明白的。”
諸葛瞻笑著點了點頭:“好,說得好。走吧,去見太子和大將軍,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行動。”
“嗯!”
兩個人走到了議事廳,就聽到了裏麵傳出來的吵鬧聲音。
“太子殿下!你是儲君怎麽可以親身犯險!”,從隴西趕迴來的劉林,對著劉璿就開始說教:“陛下要末將護衛好您,結果就是去隴西調個援軍的事情,您就玩這麽大?末將迴去定然要上報陛下。”
“劉林!”,劉璿急忙阻止:“你放心,你放心,孤這次就是為了對付鄧艾,僅此一次,絕對沒有第二次,再說戰事已經結束了,這事情你要是告訴父皇,他又要擔心了,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殿下,您這個時候知道陛下會擔心啊?之前怎麽都不想清楚這其中的關節呢?”,劉林也是無奈:“這讓臣以後很難做啊。”
“那……隻要不說出去,你說,要怎麽樣吧?”
劉林沉聲道:“以後,末將要隨行護衛,不再去幹別的事情,太子殿下要是再有弄險舉動,臣就隻能讓陛下裁決了!”
劉璿鬆了口氣:“好好好!隻要你把這次的事情告訴父皇,孤一定聽你的!”
諸葛瞻也覺得好笑,又等了一小會兒,才跟兒子走了進去。
“臣參見太子殿下。”
“哎呀,思遠來了,正好正好。”,劉璿好不容易鬆了口氣,“戰報是不是應該到成都了?”
諸葛瞻點點頭:“殿下放心,想來陛下看到戰報一定會很開心的。”
劉璿這就放了心:“走,大將軍正在裏麵思索進攻槐裏的方法,咱們趕緊進去看看。”
幾人走了進去,薑維對著地圖和簡單的沙盤正在凝神思考,聽到動靜後,連忙行禮。
劉璿點點頭:“大將軍,此番進攻槐裏,有何良策?”
薑維笑了笑:“俘虜之中,已經篩選了一些不願意投降的人,將他們放迴去,另外用投石車將投降魏兵的勸降書信拋入城中,擾亂他們的軍心,再以大軍壓迫,如此,城池易取了。”
諸葛瞻點頭道:“鄧艾乃隴西軍的核心,隻要他被俘虜的消息散播出去,雍州軍心必然潰散,到時候是否直接攻城?”
“不必。”,薑維笑了笑:“攻城乃是最後的法子,隻要魏軍軍心一亂,城池就無法守了,到時候,王頎和鄧忠必然出城做最後一搏,以求速勝穩定人心,才是他們最好的選擇,我軍於城外設伏,合力夾擊之,定可大勝!”
劉林想了想,又問道:“槐裏二城互為犄角,要是同時出擊,勢窮拚死之下,不好抵擋吧?”
“鄧忠與王頎分而治之就好。王頎久經沙場,擅長奔襲,他得到消息肯定不會猶豫,立刻就會突圍,老臣會親自帶兵攔住他!”,薑維看著地圖繼續分析:“鄧忠畢竟年少,威望不足,加上他父親被俘,對手下的控製也會弱上一些,他要是突圍就會要整頓一到兩天,如此就有可乘之機。”
“鄧忠那邊,就我來吧。”,諸葛瞻笑著走上前:“槐裏城四周已經布置好了柵欄,我在多立旌旗,增加做飯用的鍋灶,鄧忠必然有所疑慮,如此就可打出一個時間差。”
“那孤……”
“太子殿下,您還是待在大營作為後應,大將軍或者軍師將軍要是有需要查漏補缺的地方,咱們在上,可以吧?”,劉林直接打斷施法,眯著眼睛朝劉璿行禮。
“呃……好吧。”
“是,你能迴答嗎?”
諸葛尚笑了笑,反問道:“以我先祖父一生的所作所為,您覺得他有嗎?”
鄧艾聞言沉默了一下,微微搖頭:“看起來,應當是沒有了。”
諸葛尚坐了下來:“鄧將軍,若是誅心的話,這世上沒有一個人是幹淨的,世間之人,追求名利,以及自己欲望的人數不勝數,豈可以偏概全?若是您的那位恩師司馬仲達,在高平陵之變前去世了,誰會不認為他是魏國的大忠臣呢?”
“這……”,鄧艾聞言也是沉默了起來。
“當年周公避禍,若不是及時開啟金匱,隻怕要變成反賊,王莽要是篡位前突然暴斃,還會千古流芳呢。”,諸葛尚笑了笑,繼續道:“鄧將軍,人心難測,觀其言行舉止就好了,何必多想。”
“當年你祖父也算是名揚中原。”,鄧艾又開始迴憶起了過往:“那時候我還隻是個屯田的小吏,就聽說你祖父在鹵城大敗恩師,斬首三千,那也是恩師一生征戰唯一的敗績。後來我曾問恩師,你祖父帶兵究竟是何等樣子,他隻說了一句:‘孔明天下奇才也。’,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有這樣的天才來?”
“也許,祖父從來就不想做這樣的位置,成為世人口中的奇才。”,諸葛尚歎了口氣:“鄧將軍,恕晚輩之言,若是沒有昭烈皇帝的相邀,也許他就在荊州隱遁一生了。”
“是嗎?”,鄧艾飲了口酒,隨後問道:“你們諸葛家可有家訓?”
“有的,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鄧艾品味了一番,也是不再說話,諸葛尚又陪了一會兒,便起身離開了,隻留下鄧艾還在原地深思。
“怎麽送個飯這麽久?”,外麵,諸葛瞻見兒子出來,也是好奇問道。
“跟那位鄧將軍聊了一會兒,這個人倒是個人物,可惜現在也就是階下之囚了。”,諸葛尚感慨了一下,隨後道:“父親,咱們什麽時候繼續出兵,眼下鄧艾成擒,槐裏城可圖也。”
“你小子,急什麽?”,諸葛瞻搞笑地敲了一下他的腦袋:“作戰哪裏是那麽輕率能決定的?走吧,為父陪你走走。”
父子兩人在街道上走著,一直都沒有怎麽說話。
“父親,剛剛鄧艾還問我,當年昭烈皇帝給祖父托孤的時候是個怎麽樣的情景,還問當年祖父有沒有那樣的心思。”,諸葛尚開啟了話題。
“哦?他居然對這個有興趣?那尚兒你怎麽迴答的?”
諸葛尚於是將自己的迴答又說了一遍,諸葛瞻聽了欣慰不少,拍了拍他:“能說出這番道理,你是真的長進不少了。為父十分欣慰。”
“父親,孩兒雖然還未加冠,但咱們家傳下來的做人做事的道理,還是明白的。”
諸葛瞻笑著點了點頭:“好,說得好。走吧,去見太子和大將軍,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行動。”
“嗯!”
兩個人走到了議事廳,就聽到了裏麵傳出來的吵鬧聲音。
“太子殿下!你是儲君怎麽可以親身犯險!”,從隴西趕迴來的劉林,對著劉璿就開始說教:“陛下要末將護衛好您,結果就是去隴西調個援軍的事情,您就玩這麽大?末將迴去定然要上報陛下。”
“劉林!”,劉璿急忙阻止:“你放心,你放心,孤這次就是為了對付鄧艾,僅此一次,絕對沒有第二次,再說戰事已經結束了,這事情你要是告訴父皇,他又要擔心了,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殿下,您這個時候知道陛下會擔心啊?之前怎麽都不想清楚這其中的關節呢?”,劉林也是無奈:“這讓臣以後很難做啊。”
“那……隻要不說出去,你說,要怎麽樣吧?”
劉林沉聲道:“以後,末將要隨行護衛,不再去幹別的事情,太子殿下要是再有弄險舉動,臣就隻能讓陛下裁決了!”
劉璿鬆了口氣:“好好好!隻要你把這次的事情告訴父皇,孤一定聽你的!”
諸葛瞻也覺得好笑,又等了一小會兒,才跟兒子走了進去。
“臣參見太子殿下。”
“哎呀,思遠來了,正好正好。”,劉璿好不容易鬆了口氣,“戰報是不是應該到成都了?”
諸葛瞻點點頭:“殿下放心,想來陛下看到戰報一定會很開心的。”
劉璿這就放了心:“走,大將軍正在裏麵思索進攻槐裏的方法,咱們趕緊進去看看。”
幾人走了進去,薑維對著地圖和簡單的沙盤正在凝神思考,聽到動靜後,連忙行禮。
劉璿點點頭:“大將軍,此番進攻槐裏,有何良策?”
薑維笑了笑:“俘虜之中,已經篩選了一些不願意投降的人,將他們放迴去,另外用投石車將投降魏兵的勸降書信拋入城中,擾亂他們的軍心,再以大軍壓迫,如此,城池易取了。”
諸葛瞻點頭道:“鄧艾乃隴西軍的核心,隻要他被俘虜的消息散播出去,雍州軍心必然潰散,到時候是否直接攻城?”
“不必。”,薑維笑了笑:“攻城乃是最後的法子,隻要魏軍軍心一亂,城池就無法守了,到時候,王頎和鄧忠必然出城做最後一搏,以求速勝穩定人心,才是他們最好的選擇,我軍於城外設伏,合力夾擊之,定可大勝!”
劉林想了想,又問道:“槐裏二城互為犄角,要是同時出擊,勢窮拚死之下,不好抵擋吧?”
“鄧忠與王頎分而治之就好。王頎久經沙場,擅長奔襲,他得到消息肯定不會猶豫,立刻就會突圍,老臣會親自帶兵攔住他!”,薑維看著地圖繼續分析:“鄧忠畢竟年少,威望不足,加上他父親被俘,對手下的控製也會弱上一些,他要是突圍就會要整頓一到兩天,如此就有可乘之機。”
“鄧忠那邊,就我來吧。”,諸葛瞻笑著走上前:“槐裏城四周已經布置好了柵欄,我在多立旌旗,增加做飯用的鍋灶,鄧忠必然有所疑慮,如此就可打出一個時間差。”
“那孤……”
“太子殿下,您還是待在大營作為後應,大將軍或者軍師將軍要是有需要查漏補缺的地方,咱們在上,可以吧?”,劉林直接打斷施法,眯著眼睛朝劉璿行禮。
“呃……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