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9章 曾國藩再度冒險,趙匡胤一句話讓大清世界沉默
盤點敗家皇帝,開國太祖們傻眼了 作者:張石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湘軍能贏?”一旁的太子劉據聽到衛青的判斷,表情頗為驚訝。
在劉據看來,湘軍損失相當慘重,不像是能獲勝的樣子。
衛青看向一旁正在打著哈欠的霍去病。
這位大漢冠軍侯或許是感覺金幕中正在上演的戰爭場麵不夠刺激,整個人顯得懶洋洋的,提不起精神。
衛青瞪了一眼霍去病。
霍去病無奈,隻能直起身子,開口道:
“太子殿下,在長江這種戰場上,進攻方永遠都是更有優勢的。”
“秦日綱最佳的應對是想辦法主動出擊,被動防守遲早都是守不住的。”
衛青表情和緩了一些,更進一步的主動解釋。
“殿下,函穀關、山海關那樣真正意義上的天險尚且能被攻破,更何況是長江呢?”
“長江之上作戰,最重要的還是水師力量。湘軍在陸軍和水師兩方麵都勝過太平軍,隻要不犯大錯,勝利是可以預見的。”
霍去病補充了一句。
“秦日綱這家夥最開始的時候太自信,挨了一頓暴打之後又太慫,這可不是名將應有的用兵之道。”
“若是臣來領兵的話,曾國藩已經死了最少三四次了。”
漢武帝聞言,也忍不住笑了。
“去病兒,你可是從小就按照名將標準來培養的。”
“曾國藩一個文官臨時轉行當武將的,怎麽能和你比呢?”
霍去病表情認真地開口道:
“話可不是這麽說的,陛下。”
“不管是誰,也不管用什麽標準來培養。隻要站在戰場上,統帥的職責就是帶領麾下士兵打贏戰爭!”
“戰爭可不會因為你是武將出身還是文官出身而優待,勝利代表一切!”
劉據專注地聽著霍去病的話。
他發現,每當這種時候,自家的這個表哥就會有一種別樣的風采。
那是獨屬於冠軍侯的神采飛揚!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夜幕落下,曾國藩的表情大為不爽。
“嗬嗬,這些個長毛賊還挺能死撐的。”
“哼,等明天他們就撐不住了!”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曾國藩又多次率領湘軍水師對田家鎮防線發動進攻。
雙方投入的兵力,發射的炮火都相當猛烈。
戰損的數量也在不斷地增加。
但不管湘軍如何猛攻,太平軍依舊穩穩地守住了田家鎮防線。
燕王秦日綱縱然能力上有所不足,但他麾下統帥的可也真的是太平天國中的精銳。
不僅如此,楊秀清還從天京方向源源不斷的調遣了許多新編成的兵馬過來。
此時在田家鎮方向,太平軍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六萬之多。
相較於兩萬餘人的湘軍,太平軍兵力優勢明顯,也更經得起火力的消耗。
幾天激戰下來,湘軍損兵折將,依舊還是拿田家鎮防線沒有辦法。
曾國藩的表情從最開始的自信滿滿,逐漸變成疑惑不解,最後是無比的頹喪。
“怎麽會這樣呢?”
“不應該這樣的……”
曾國藩的心態又有點崩了。
一旁的湘軍眾將見狀,心中頓時暗叫不妙。
曾大人不會又要開始想不開了吧?
水師主將彭玉麟覺得必須要想點新辦法了,便開口道:
“大人,咱們繼續強攻下去恐怕不行,末將倒是有一計。”
若是換在幾天前,曾國藩連聽都懶得聽彭玉麟瞎bb。
但經曆過這幾天的失敗後,曾國藩變得專注起來,傾聽著彭玉麟的計劃。
聽完後,曾國藩有些遲疑。
“這樣會不會太冒險了?”
其他的湘軍將領們也都頗為遲疑。
羅澤南道:
“老彭,按照你這個計劃來,成功不成功還不知道,但傷亡估計少不了。”
塔齊布也道:
“要不咱們還是換個辦法?”
別看塔齊布是個猛將不假,但那僅限於戰場上。
下了戰場,塔齊布和士兵們同吃同睡,真正的愛兵如子。
彭玉麟雖然被眾人反對,但卻並未放棄,正色道:
“各位,長毛賊的兵力源源不斷而來,咱們沒辦法和他們拚消耗。”
“若繼續這樣下去,不出半個月,咱們就會因為損失慘重不得不選擇撤退。”
“到時候不但會失敗,而且將士們也會死傷更多。”
“兩害相權取其輕,隻能畢其功於一役,一舉奪取田家鎮!”
這句話打動了曾國藩。
“好,那就拚了,賭一把!”
曾國藩其實是一個很有賭性,敢於冒險的人。
創辦湘軍、靖港偷襲兩件事情,最能直觀體現他的性格。
此刻,在麵對著決戰遲遲無法建功的情況,曾國藩又一次選擇了賭博!
金幕中,曆朝皇帝們也開始了討論。
【漢高祖劉邦:來了來了,朕有預感,曾國藩又要貢獻什麽名場麵了。】
【秦始皇嬴政:也不一定吧,這一次又不是曾國藩的主意。】
【漢武帝劉徹:始皇帝說的還是有道理的,曾國藩的主意不太行,但湘軍其他將領都還挺不錯。】
【唐太宗李世民:如果這一次湘軍真的在彭玉麟的計策下贏了,那曾國藩今後還是別指揮作戰了吧。】
【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朕也這麽覺得。曾國藩這人吧,才能是有,但打仗一言難盡啊。】
【明太祖朱元璋:好好的一個治世之才,硬生生被鹹豐皇帝逼成了領兵大將,某種意義上來說鹹豐這也是一種敗家。】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你這不對吧,鹹豐都給曾國藩這麽多支持了。】
【宋太祖趙匡胤:拉倒吧,鹹豐那小子都上任四年時間了,幹出什麽政績了?哪怕大清有一點點變好的政績,有嗎?】
大清世界直接被趙匡胤這一個問題幹到沉默。
皇位上的康熙皇帝臉色鐵青。
下麵的太子胤禛沉默不語。
弘曆欲言又止。
群臣噤若寒蟬。
四年時間,鹹豐都幹啥了?
太平天國愈演愈烈。
西方各國不斷伸手。
黃河潰堤決口引發百萬民眾受災。
各地其他起義風起雲湧。
表麵上看,鹹豐皇帝沒有大錯。
但作為皇帝,解決不了帝國麵臨的一個個問題,本身就是最大的錯誤!
良久之後,康熙歎了一口氣。
“當初道光那小子或許真的應該選奕欣的……”
在劉據看來,湘軍損失相當慘重,不像是能獲勝的樣子。
衛青看向一旁正在打著哈欠的霍去病。
這位大漢冠軍侯或許是感覺金幕中正在上演的戰爭場麵不夠刺激,整個人顯得懶洋洋的,提不起精神。
衛青瞪了一眼霍去病。
霍去病無奈,隻能直起身子,開口道:
“太子殿下,在長江這種戰場上,進攻方永遠都是更有優勢的。”
“秦日綱最佳的應對是想辦法主動出擊,被動防守遲早都是守不住的。”
衛青表情和緩了一些,更進一步的主動解釋。
“殿下,函穀關、山海關那樣真正意義上的天險尚且能被攻破,更何況是長江呢?”
“長江之上作戰,最重要的還是水師力量。湘軍在陸軍和水師兩方麵都勝過太平軍,隻要不犯大錯,勝利是可以預見的。”
霍去病補充了一句。
“秦日綱這家夥最開始的時候太自信,挨了一頓暴打之後又太慫,這可不是名將應有的用兵之道。”
“若是臣來領兵的話,曾國藩已經死了最少三四次了。”
漢武帝聞言,也忍不住笑了。
“去病兒,你可是從小就按照名將標準來培養的。”
“曾國藩一個文官臨時轉行當武將的,怎麽能和你比呢?”
霍去病表情認真地開口道:
“話可不是這麽說的,陛下。”
“不管是誰,也不管用什麽標準來培養。隻要站在戰場上,統帥的職責就是帶領麾下士兵打贏戰爭!”
“戰爭可不會因為你是武將出身還是文官出身而優待,勝利代表一切!”
劉據專注地聽著霍去病的話。
他發現,每當這種時候,自家的這個表哥就會有一種別樣的風采。
那是獨屬於冠軍侯的神采飛揚!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夜幕落下,曾國藩的表情大為不爽。
“嗬嗬,這些個長毛賊還挺能死撐的。”
“哼,等明天他們就撐不住了!”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曾國藩又多次率領湘軍水師對田家鎮防線發動進攻。
雙方投入的兵力,發射的炮火都相當猛烈。
戰損的數量也在不斷地增加。
但不管湘軍如何猛攻,太平軍依舊穩穩地守住了田家鎮防線。
燕王秦日綱縱然能力上有所不足,但他麾下統帥的可也真的是太平天國中的精銳。
不僅如此,楊秀清還從天京方向源源不斷的調遣了許多新編成的兵馬過來。
此時在田家鎮方向,太平軍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六萬之多。
相較於兩萬餘人的湘軍,太平軍兵力優勢明顯,也更經得起火力的消耗。
幾天激戰下來,湘軍損兵折將,依舊還是拿田家鎮防線沒有辦法。
曾國藩的表情從最開始的自信滿滿,逐漸變成疑惑不解,最後是無比的頹喪。
“怎麽會這樣呢?”
“不應該這樣的……”
曾國藩的心態又有點崩了。
一旁的湘軍眾將見狀,心中頓時暗叫不妙。
曾大人不會又要開始想不開了吧?
水師主將彭玉麟覺得必須要想點新辦法了,便開口道:
“大人,咱們繼續強攻下去恐怕不行,末將倒是有一計。”
若是換在幾天前,曾國藩連聽都懶得聽彭玉麟瞎bb。
但經曆過這幾天的失敗後,曾國藩變得專注起來,傾聽著彭玉麟的計劃。
聽完後,曾國藩有些遲疑。
“這樣會不會太冒險了?”
其他的湘軍將領們也都頗為遲疑。
羅澤南道:
“老彭,按照你這個計劃來,成功不成功還不知道,但傷亡估計少不了。”
塔齊布也道:
“要不咱們還是換個辦法?”
別看塔齊布是個猛將不假,但那僅限於戰場上。
下了戰場,塔齊布和士兵們同吃同睡,真正的愛兵如子。
彭玉麟雖然被眾人反對,但卻並未放棄,正色道:
“各位,長毛賊的兵力源源不斷而來,咱們沒辦法和他們拚消耗。”
“若繼續這樣下去,不出半個月,咱們就會因為損失慘重不得不選擇撤退。”
“到時候不但會失敗,而且將士們也會死傷更多。”
“兩害相權取其輕,隻能畢其功於一役,一舉奪取田家鎮!”
這句話打動了曾國藩。
“好,那就拚了,賭一把!”
曾國藩其實是一個很有賭性,敢於冒險的人。
創辦湘軍、靖港偷襲兩件事情,最能直觀體現他的性格。
此刻,在麵對著決戰遲遲無法建功的情況,曾國藩又一次選擇了賭博!
金幕中,曆朝皇帝們也開始了討論。
【漢高祖劉邦:來了來了,朕有預感,曾國藩又要貢獻什麽名場麵了。】
【秦始皇嬴政:也不一定吧,這一次又不是曾國藩的主意。】
【漢武帝劉徹:始皇帝說的還是有道理的,曾國藩的主意不太行,但湘軍其他將領都還挺不錯。】
【唐太宗李世民:如果這一次湘軍真的在彭玉麟的計策下贏了,那曾國藩今後還是別指揮作戰了吧。】
【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朕也這麽覺得。曾國藩這人吧,才能是有,但打仗一言難盡啊。】
【明太祖朱元璋:好好的一個治世之才,硬生生被鹹豐皇帝逼成了領兵大將,某種意義上來說鹹豐這也是一種敗家。】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你這不對吧,鹹豐都給曾國藩這麽多支持了。】
【宋太祖趙匡胤:拉倒吧,鹹豐那小子都上任四年時間了,幹出什麽政績了?哪怕大清有一點點變好的政績,有嗎?】
大清世界直接被趙匡胤這一個問題幹到沉默。
皇位上的康熙皇帝臉色鐵青。
下麵的太子胤禛沉默不語。
弘曆欲言又止。
群臣噤若寒蟬。
四年時間,鹹豐都幹啥了?
太平天國愈演愈烈。
西方各國不斷伸手。
黃河潰堤決口引發百萬民眾受災。
各地其他起義風起雲湧。
表麵上看,鹹豐皇帝沒有大錯。
但作為皇帝,解決不了帝國麵臨的一個個問題,本身就是最大的錯誤!
良久之後,康熙歎了一口氣。
“當初道光那小子或許真的應該選奕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