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9章 陳玉成前線突擊,皇帝們討論古詩
盤點敗家皇帝,開國太祖們傻眼了 作者:張石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江北岸,清軍的營地中開始陸續冒出火光。
陳玉成帶著麾下精銳,以極其迅猛的速度突入一座座營地,對猝不及防的清軍展開瘋狂殺戮。
鏡頭開始拉遠,並轉向了遠處。
揚州城外。
欽差大臣、負責坐鎮江北大營的托明阿此刻心事重重,難以入睡。
“鎮江竟然輸得這麽慘,該死的吉爾杭阿,不但沒守住鎮江,還連累了本官!”
正所謂人到中年萬事休,托明阿本來已經無欲無求,隻想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沒想到世事弄人,托明阿先是被征調領兵南下,協同琦善一起圍困被太平軍攻克的揚州。
再然後,琦善竟然死了。
托明阿莫名其妙,就從一個遊離在權力邊緣,毫無存在感的普通臣子,變成了如今天下矚目的欽差大臣。
鑒於之前多名和太平軍交戰主帥的前車之鑒,托明阿可以說是殫精竭慮。
正常情況下,朝廷撥款下來,上上下下至少都要貪掉七成。
托明阿力排眾議,硬生生地將這個貪汙的數字變成了五成,讓可用資金增長了差不多一倍。
用這筆可觀的資金,托明阿建立起了一道頗為堅固的防線。
很多人考慮到大清和太平天國之間的國力對比,會下意識地以為國力占據碾壓優勢的江北大營是處於攻勢。
事實恰好相反。
托明阿老老實實地守了一年多,擋住了太平軍多次大大小小的攻勢。
當然,在給朝廷的奏折中,托明阿力陳自己如何主動出擊,披荊斬棘,嘔心瀝血,斬殺諸多長毛賊於揚州城外。
聲望也有了,戰績也有了。
托明阿有些時候甚至覺得如果自己能像前任琦善一樣病死任上的話,說不定還能混一個武襄之類的諡號,澤被子孫。
但托明阿終究沒等來這一刻。
太平軍集中兵力的突然進攻,鎮江的大敗,五千江北大營主力有去無迴。
一切的一切,都讓托明阿心情緊繃。
他甚至不顧欽差大臣的臉麵,一天之內向周圍各省、州府乃至縣城發去幾十上百份文書,急令當地兵馬速速前來支援江北大營。
“快來,快來吧!”
托明阿焦急地在帥帳之中來迴踱步,等待著援軍抵達的消息。
但下一刻,他得到的卻是敵軍來襲的消息。
“欽差大人,不好了,有一支賊寇已經登陸北岸,攻入咱們的第一道防線!”
“什麽?”托明阿身體一震,臉色瞬間變得一片慘白。
這一刻,托明阿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跑。
他幾乎就要把這個字脫口而出,但卻又硬生生地止住。
跑不得!
這一跑,子孫後代的福澤可就全跑沒了。
托明阿咬著牙齒,強行按捺住心中的恐懼,大聲開口道:
“快,立刻調派兵馬支援前線,絕對不能讓長毛賊突破咱們的防線!”
接下來的時間裏,江北大營的多座營帳中陸續變得喧嘩起來。
江北大營可不僅僅是一座大營而已。
它是沿著揚州城外,一路直達鎮江,長達上百裏,總營地數量超過一百座的超大型防線。
托明阿麾下除了數萬常備軍之外,還有更多的民夫青壯。
其中,就包括了數以十萬計的漕工。
在太平軍切斷了漕運路線後,清廷不失時機地將這些失業的漕工們大量招攬入伍。
這樣既能解決漕工們失業騷亂甚至起義的問題,也能有效地阻礙太平軍在當地征收更多兵源。
托明阿相信,自己麾下這幾十萬人隻要能團結一致,絕對可以把太平軍打迴去!
黎明已至。
滔滔江水上,一艘艘船隻在江麵上漂浮著。
水手們在工匠的大聲指揮下,忙碌且井然有序地將這些船隻連接起來。
早在進攻長沙、武昌的時候,太平軍就擁有豐富的搭建浮橋經驗。
在陳玉成登岸並突破清軍第一道防線之後,太平軍的浮橋就已經開始搭建。
用了整整一個時辰,在水手們完全鋪好木板後,一名名太平軍士兵開始衝上浮橋,快速朝著對岸而去。
浩浩蕩蕩的太平軍猶如一條長龍,很快就登上了暌違兩年之久的長江北岸。
秦日綱看到這一幕,心中又鬆了一口氣。
他仿佛已經看到一名名清軍在太平軍士兵的衝擊下被殺得人頭滾滾、潰不成軍、血流成河的場景。
勝利似乎已經在向他招手了!
秦日綱沒有因此而放鬆警惕,田家鎮的教訓還在呢。
這位太平天國的燕王沉聲開口道:
“陳玉成在哪裏?”
一名剛剛從前線返迴的傳令官趕忙恭敬稟報。
“迴燕王的話,陳玉成將軍已經突破了韃子的第三道防線,正在衝擊韃子第四道防線!”
“李秀成將軍也已經突破了韃子的兩道防線。”
秦日綱露出滿意的表情。
“本王就知道,陳玉成這小子是個能用的!”
“嗯,李秀成那個年輕人也不錯,哈哈。”
說著,秦日綱表情一肅。
“現在還不是真正能慶祝的時候,全軍過河之後立刻展開突擊,用最快的速度徹底摧毀江北大營!”
天色終於完全亮起。
長江北岸此刻已經是殺聲一片。
無數太平軍士氣高漲,揮舞著手中刀劍,唿喊著朝麵前的江北大營防線殺去。
正是:
血幟裂雲圍解時,火鴉箭雨焚龍旆。
鐵鎖沉沙空臥豹,髑髏台起漸成碑。
裂岸江聲吞鼓角,連營燧色黯星旗。
寒潮怒卷蛟宮碎,東南誰祭大王旗。
看到這裏,曆朝皇帝不由嘖嘖作聲。
【宋太祖趙匡胤:你們有沒有發現,金幕作者的作詩水平似乎在穩步成長啊?】
【明太祖朱元璋:嗯,之前很多都是朕看過的古詩,但最近的幾首似乎聞所未聞,難道是大清時期的詩句?】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朕也不太清楚,反正朕也是沒聽說過這幾首……等等,現在是討論這個的時候嗎?】
【宋太祖趙匡胤:朕覺得這種時候你就討論討論古詩得了,小康熙。不然你還想和我們討論一下你大清的後代是怎麽被太平軍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陳玉成帶著麾下精銳,以極其迅猛的速度突入一座座營地,對猝不及防的清軍展開瘋狂殺戮。
鏡頭開始拉遠,並轉向了遠處。
揚州城外。
欽差大臣、負責坐鎮江北大營的托明阿此刻心事重重,難以入睡。
“鎮江竟然輸得這麽慘,該死的吉爾杭阿,不但沒守住鎮江,還連累了本官!”
正所謂人到中年萬事休,托明阿本來已經無欲無求,隻想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沒想到世事弄人,托明阿先是被征調領兵南下,協同琦善一起圍困被太平軍攻克的揚州。
再然後,琦善竟然死了。
托明阿莫名其妙,就從一個遊離在權力邊緣,毫無存在感的普通臣子,變成了如今天下矚目的欽差大臣。
鑒於之前多名和太平軍交戰主帥的前車之鑒,托明阿可以說是殫精竭慮。
正常情況下,朝廷撥款下來,上上下下至少都要貪掉七成。
托明阿力排眾議,硬生生地將這個貪汙的數字變成了五成,讓可用資金增長了差不多一倍。
用這筆可觀的資金,托明阿建立起了一道頗為堅固的防線。
很多人考慮到大清和太平天國之間的國力對比,會下意識地以為國力占據碾壓優勢的江北大營是處於攻勢。
事實恰好相反。
托明阿老老實實地守了一年多,擋住了太平軍多次大大小小的攻勢。
當然,在給朝廷的奏折中,托明阿力陳自己如何主動出擊,披荊斬棘,嘔心瀝血,斬殺諸多長毛賊於揚州城外。
聲望也有了,戰績也有了。
托明阿有些時候甚至覺得如果自己能像前任琦善一樣病死任上的話,說不定還能混一個武襄之類的諡號,澤被子孫。
但托明阿終究沒等來這一刻。
太平軍集中兵力的突然進攻,鎮江的大敗,五千江北大營主力有去無迴。
一切的一切,都讓托明阿心情緊繃。
他甚至不顧欽差大臣的臉麵,一天之內向周圍各省、州府乃至縣城發去幾十上百份文書,急令當地兵馬速速前來支援江北大營。
“快來,快來吧!”
托明阿焦急地在帥帳之中來迴踱步,等待著援軍抵達的消息。
但下一刻,他得到的卻是敵軍來襲的消息。
“欽差大人,不好了,有一支賊寇已經登陸北岸,攻入咱們的第一道防線!”
“什麽?”托明阿身體一震,臉色瞬間變得一片慘白。
這一刻,托明阿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跑。
他幾乎就要把這個字脫口而出,但卻又硬生生地止住。
跑不得!
這一跑,子孫後代的福澤可就全跑沒了。
托明阿咬著牙齒,強行按捺住心中的恐懼,大聲開口道:
“快,立刻調派兵馬支援前線,絕對不能讓長毛賊突破咱們的防線!”
接下來的時間裏,江北大營的多座營帳中陸續變得喧嘩起來。
江北大營可不僅僅是一座大營而已。
它是沿著揚州城外,一路直達鎮江,長達上百裏,總營地數量超過一百座的超大型防線。
托明阿麾下除了數萬常備軍之外,還有更多的民夫青壯。
其中,就包括了數以十萬計的漕工。
在太平軍切斷了漕運路線後,清廷不失時機地將這些失業的漕工們大量招攬入伍。
這樣既能解決漕工們失業騷亂甚至起義的問題,也能有效地阻礙太平軍在當地征收更多兵源。
托明阿相信,自己麾下這幾十萬人隻要能團結一致,絕對可以把太平軍打迴去!
黎明已至。
滔滔江水上,一艘艘船隻在江麵上漂浮著。
水手們在工匠的大聲指揮下,忙碌且井然有序地將這些船隻連接起來。
早在進攻長沙、武昌的時候,太平軍就擁有豐富的搭建浮橋經驗。
在陳玉成登岸並突破清軍第一道防線之後,太平軍的浮橋就已經開始搭建。
用了整整一個時辰,在水手們完全鋪好木板後,一名名太平軍士兵開始衝上浮橋,快速朝著對岸而去。
浩浩蕩蕩的太平軍猶如一條長龍,很快就登上了暌違兩年之久的長江北岸。
秦日綱看到這一幕,心中又鬆了一口氣。
他仿佛已經看到一名名清軍在太平軍士兵的衝擊下被殺得人頭滾滾、潰不成軍、血流成河的場景。
勝利似乎已經在向他招手了!
秦日綱沒有因此而放鬆警惕,田家鎮的教訓還在呢。
這位太平天國的燕王沉聲開口道:
“陳玉成在哪裏?”
一名剛剛從前線返迴的傳令官趕忙恭敬稟報。
“迴燕王的話,陳玉成將軍已經突破了韃子的第三道防線,正在衝擊韃子第四道防線!”
“李秀成將軍也已經突破了韃子的兩道防線。”
秦日綱露出滿意的表情。
“本王就知道,陳玉成這小子是個能用的!”
“嗯,李秀成那個年輕人也不錯,哈哈。”
說著,秦日綱表情一肅。
“現在還不是真正能慶祝的時候,全軍過河之後立刻展開突擊,用最快的速度徹底摧毀江北大營!”
天色終於完全亮起。
長江北岸此刻已經是殺聲一片。
無數太平軍士氣高漲,揮舞著手中刀劍,唿喊著朝麵前的江北大營防線殺去。
正是:
血幟裂雲圍解時,火鴉箭雨焚龍旆。
鐵鎖沉沙空臥豹,髑髏台起漸成碑。
裂岸江聲吞鼓角,連營燧色黯星旗。
寒潮怒卷蛟宮碎,東南誰祭大王旗。
看到這裏,曆朝皇帝不由嘖嘖作聲。
【宋太祖趙匡胤:你們有沒有發現,金幕作者的作詩水平似乎在穩步成長啊?】
【明太祖朱元璋:嗯,之前很多都是朕看過的古詩,但最近的幾首似乎聞所未聞,難道是大清時期的詩句?】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朕也不太清楚,反正朕也是沒聽說過這幾首……等等,現在是討論這個的時候嗎?】
【宋太祖趙匡胤:朕覺得這種時候你就討論討論古詩得了,小康熙。不然你還想和我們討論一下你大清的後代是怎麽被太平軍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