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5章 趙匡胤康熙再罵戰,鹹豐病危
盤點敗家皇帝,開國太祖們傻眼了 作者:張石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西漢世界。
漢武帝冷笑一聲,重重地將手裏剛剛吃完的桃子核扔了出去。
“這個李秀成,簡直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虧朕之前還覺得他算是一個可用之才呢。”
一旁的太子劉據也是頗為氣憤。
“坐擁太平天國最強悍的兩支部隊之一,竟然在安慶這個最關鍵的戰場上沒有任何作用,實在是太可惡了。”
通過剛剛金幕中呈現的地圖就能看得出來。
整個湘軍的主力都在安慶附近和陳玉成、洪仁玕等部纏鬥。
還有一小部分則是在曾國藩的率領下牽製皖南方向的楊輔清、李世賢。
李秀成這一路過來,的確是打穿了大半個江西以及南半個湖北。
但,沒用!
曾國藩和胡林翼兩人壓根就不在乎。
別管江西死多少,湖北死多少。
隻要江西省府南昌和湖北省府武昌還在,這兩個人就還能對清廷有所交代。
這兩位湘軍大佬,可以付出除了南昌和武昌之外的任何代價,來收複安慶!
李秀成麾下兵馬從三萬膨脹到了二十萬。
那又如何?
能把安慶奪迴來,就值得!
漢武帝痛罵李秀成之餘,也不由感慨一聲。
“曾國藩、胡林翼這兩個家夥,別的地方先不說,在戰略眼光上的確是頂級的。”
天京,天王宮。
洪秀全看著跪在自己麵前的陳玉成,陷入沉默。
這位太平天國的天王,如今已經是兩鬢斑白。
常年沉迷酒色,讓洪秀全的衰老比同齡人更加迅速。
“忠王不知所蹤……”
洪秀全看了一眼手中洪仁玕的急報,歎了一口氣。
“英王,不是朕不想把所有兵力調去安慶。”
“侍王和輔王必須有一個在長江以南,否則皖南和蘇福省根本就沒有辦法守住。”
“你可以挑另外一個人去安慶幫你。”
【洪秀全並非全才,他身上有著許多顯而易見的缺點。】
【但縱觀整個太平天國,洪秀全的政治素養的確是最高的。】
在這個最關鍵的時刻,洪秀全果斷打破了自己在長江南北進行平衡的戰略,選擇相信陳玉成。
隻是,這會不會太晚了一些呢?
陳玉成不假思索地做出迴答。
“天王,臣希望能調輔王所部即刻北上!”
安慶戰役進行到現在,李秀成依舊還是毫無消息。
陳玉成氣憤之下,自然也不再相信這個昔日的戰友。
連帶著,李秀成的堂弟侍王李世賢自然也就不做考慮。
洪秀全點了點頭,非常果斷地開口道:
“好,那朕就立刻派人去輔王那邊傳令!”
【在得到了洪秀全的命令後,楊輔清沒有過多拖延,立刻率領麾下三萬兵馬渡過長江,加入了安慶戰場。】
一條彈幕隨之飄過。
【宋太祖趙匡胤:來了來了,朕期待的反轉來了!】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趙匡胤,朕特麽忍你很久了。你一天不說這個狗屁反轉你就會死是吧?】
【宋太祖趙匡胤:嘻嘻,你不服氣?來咬朕啊!】
……
曆朝皇帝果斷忽略了兩人的罵戰彈幕,進行正常交談。
【隋文帝楊堅:楊輔清此人的戰鬥力一直以來都不算強,就算投入戰場效果也比較有限。】
【明太祖朱元璋:湘軍是越打越有自信了,朕覺得翻盤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光武帝劉秀:這話就不對了,從來事在人為,若隻靠廟算就能斷定勝負,天底下又怎麽會有那麽多的逆轉取勝呢?朕相信陳玉成的赤子之心。】
【秦始皇嬴政:事到如今,恐怕也隻有奇跡發生,才能讓陳玉成逆轉了。】
正在和康熙罵戰的趙匡胤忙裏偷閑地發了一條正常彈幕。
【宋太祖趙匡胤:奇跡會發生的,朕相信鹹豐和胡林翼兩人馬上就死翹翹,嘻嘻。】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鏡頭一轉,來到承德避暑行宮。
“皇上,皇上!”
皇後鈕鈷祿氏和懿貴妃慈禧兩人跪在鹹豐麵前,臉龐上都帶著掩飾不住的驚慌和悲切。
鏡頭逐漸鎖定床榻上的鹹豐。
滿臉病容,形銷骨立。
就連頭發都大半花白。
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五六十歲的老頭,哪裏像是三十一歲的壯年男子?
鹹豐吃力地抬手,想要撫摸麵前皇後鈕鈷祿氏的頭。
但他就連這個動作都完成不了。
“皇、皇後,叫肅順他們進來……”
鈕鈷祿氏慌忙起身。
“快,把肅順叫進來!”
一旁跪著的慈禧聞言,鳳目中閃過一絲銳芒。
但她低著頭,沒有人能看見。
急促的腳步聲響起,肅順等八名大臣快步而入。
“皇上 ,奴才肅順來了。”
鹹豐點了點頭,又過了好一會,才緩緩地開口道:
“朕,不、不行了。”
“你,爾等……要、要好好輔……輔佐載淳。”
肅順也是經曆過大風大浪的人,聞言一邊露出悲痛表情,一邊泣不成聲地開口道:
“皇上別說這樣不吉利的話,您一定會好的!”
鹹豐陷入沉默。
此時,在他的腦海中,無數畫麵來迴晃動。
年幼時,母後的諄諄教誨。
少年時,母妃的撫養,和六弟奕欣的歡樂時光。
後來,圍繞著皇位,兄弟反目,勾心鬥角。
再後來,登上大位,太平天國起事。
黃河決堤,西北暴亂,沙俄從北方全麵入侵。
然後,就是英法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
鹹豐苦笑一聲,嘴裏輕聲自語。
“皇考,朕……對不起你。”
道光皇帝把江山傳給鹹豐,是希望他能按照大清舊製,好好地把江山傳承下去。
鹹豐盡力了。
隻是很多時候,一個人盡力而為就足夠了嗎?
不夠。
當坐在皇位上的時候,當時代的潮流滾滾而來,一個隻能盡力的皇帝是遠遠不夠的。
必須要逆天改命,必須要扭轉乾坤,必須要改革奮進,必須要一雪前恥。
鹹豐,沒有做到。
鹹豐勉強振作,用最後的力氣顫抖著開口。
“宣、宣讀遺詔……”
不知何時,還沒有過六歲生日的小載淳已經被帶到了鹹豐的麵前。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一名太監站在鹹豐皇帝的麵前,將遺詔展開。
肅順看著這一幕,嘴角不由微微翹起。
這份遺詔,可是在幾天前,肅順等人負責起草的!
漢武帝冷笑一聲,重重地將手裏剛剛吃完的桃子核扔了出去。
“這個李秀成,簡直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虧朕之前還覺得他算是一個可用之才呢。”
一旁的太子劉據也是頗為氣憤。
“坐擁太平天國最強悍的兩支部隊之一,竟然在安慶這個最關鍵的戰場上沒有任何作用,實在是太可惡了。”
通過剛剛金幕中呈現的地圖就能看得出來。
整個湘軍的主力都在安慶附近和陳玉成、洪仁玕等部纏鬥。
還有一小部分則是在曾國藩的率領下牽製皖南方向的楊輔清、李世賢。
李秀成這一路過來,的確是打穿了大半個江西以及南半個湖北。
但,沒用!
曾國藩和胡林翼兩人壓根就不在乎。
別管江西死多少,湖北死多少。
隻要江西省府南昌和湖北省府武昌還在,這兩個人就還能對清廷有所交代。
這兩位湘軍大佬,可以付出除了南昌和武昌之外的任何代價,來收複安慶!
李秀成麾下兵馬從三萬膨脹到了二十萬。
那又如何?
能把安慶奪迴來,就值得!
漢武帝痛罵李秀成之餘,也不由感慨一聲。
“曾國藩、胡林翼這兩個家夥,別的地方先不說,在戰略眼光上的確是頂級的。”
天京,天王宮。
洪秀全看著跪在自己麵前的陳玉成,陷入沉默。
這位太平天國的天王,如今已經是兩鬢斑白。
常年沉迷酒色,讓洪秀全的衰老比同齡人更加迅速。
“忠王不知所蹤……”
洪秀全看了一眼手中洪仁玕的急報,歎了一口氣。
“英王,不是朕不想把所有兵力調去安慶。”
“侍王和輔王必須有一個在長江以南,否則皖南和蘇福省根本就沒有辦法守住。”
“你可以挑另外一個人去安慶幫你。”
【洪秀全並非全才,他身上有著許多顯而易見的缺點。】
【但縱觀整個太平天國,洪秀全的政治素養的確是最高的。】
在這個最關鍵的時刻,洪秀全果斷打破了自己在長江南北進行平衡的戰略,選擇相信陳玉成。
隻是,這會不會太晚了一些呢?
陳玉成不假思索地做出迴答。
“天王,臣希望能調輔王所部即刻北上!”
安慶戰役進行到現在,李秀成依舊還是毫無消息。
陳玉成氣憤之下,自然也不再相信這個昔日的戰友。
連帶著,李秀成的堂弟侍王李世賢自然也就不做考慮。
洪秀全點了點頭,非常果斷地開口道:
“好,那朕就立刻派人去輔王那邊傳令!”
【在得到了洪秀全的命令後,楊輔清沒有過多拖延,立刻率領麾下三萬兵馬渡過長江,加入了安慶戰場。】
一條彈幕隨之飄過。
【宋太祖趙匡胤:來了來了,朕期待的反轉來了!】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趙匡胤,朕特麽忍你很久了。你一天不說這個狗屁反轉你就會死是吧?】
【宋太祖趙匡胤:嘻嘻,你不服氣?來咬朕啊!】
……
曆朝皇帝果斷忽略了兩人的罵戰彈幕,進行正常交談。
【隋文帝楊堅:楊輔清此人的戰鬥力一直以來都不算強,就算投入戰場效果也比較有限。】
【明太祖朱元璋:湘軍是越打越有自信了,朕覺得翻盤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光武帝劉秀:這話就不對了,從來事在人為,若隻靠廟算就能斷定勝負,天底下又怎麽會有那麽多的逆轉取勝呢?朕相信陳玉成的赤子之心。】
【秦始皇嬴政:事到如今,恐怕也隻有奇跡發生,才能讓陳玉成逆轉了。】
正在和康熙罵戰的趙匡胤忙裏偷閑地發了一條正常彈幕。
【宋太祖趙匡胤:奇跡會發生的,朕相信鹹豐和胡林翼兩人馬上就死翹翹,嘻嘻。】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鏡頭一轉,來到承德避暑行宮。
“皇上,皇上!”
皇後鈕鈷祿氏和懿貴妃慈禧兩人跪在鹹豐麵前,臉龐上都帶著掩飾不住的驚慌和悲切。
鏡頭逐漸鎖定床榻上的鹹豐。
滿臉病容,形銷骨立。
就連頭發都大半花白。
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五六十歲的老頭,哪裏像是三十一歲的壯年男子?
鹹豐吃力地抬手,想要撫摸麵前皇後鈕鈷祿氏的頭。
但他就連這個動作都完成不了。
“皇、皇後,叫肅順他們進來……”
鈕鈷祿氏慌忙起身。
“快,把肅順叫進來!”
一旁跪著的慈禧聞言,鳳目中閃過一絲銳芒。
但她低著頭,沒有人能看見。
急促的腳步聲響起,肅順等八名大臣快步而入。
“皇上 ,奴才肅順來了。”
鹹豐點了點頭,又過了好一會,才緩緩地開口道:
“朕,不、不行了。”
“你,爾等……要、要好好輔……輔佐載淳。”
肅順也是經曆過大風大浪的人,聞言一邊露出悲痛表情,一邊泣不成聲地開口道:
“皇上別說這樣不吉利的話,您一定會好的!”
鹹豐陷入沉默。
此時,在他的腦海中,無數畫麵來迴晃動。
年幼時,母後的諄諄教誨。
少年時,母妃的撫養,和六弟奕欣的歡樂時光。
後來,圍繞著皇位,兄弟反目,勾心鬥角。
再後來,登上大位,太平天國起事。
黃河決堤,西北暴亂,沙俄從北方全麵入侵。
然後,就是英法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
鹹豐苦笑一聲,嘴裏輕聲自語。
“皇考,朕……對不起你。”
道光皇帝把江山傳給鹹豐,是希望他能按照大清舊製,好好地把江山傳承下去。
鹹豐盡力了。
隻是很多時候,一個人盡力而為就足夠了嗎?
不夠。
當坐在皇位上的時候,當時代的潮流滾滾而來,一個隻能盡力的皇帝是遠遠不夠的。
必須要逆天改命,必須要扭轉乾坤,必須要改革奮進,必須要一雪前恥。
鹹豐,沒有做到。
鹹豐勉強振作,用最後的力氣顫抖著開口。
“宣、宣讀遺詔……”
不知何時,還沒有過六歲生日的小載淳已經被帶到了鹹豐的麵前。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一名太監站在鹹豐皇帝的麵前,將遺詔展開。
肅順看著這一幕,嘴角不由微微翹起。
這份遺詔,可是在幾天前,肅順等人負責起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