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後,不動在各地的嶽州宛氏商號一磚一瓦。
這還不容易嗎?
聽上去容易,實則不然。
饑民起義前,最怕的是什麽?當然是餓肚子了。
在高迎祥之前起義的那些人,都是因為填不飽肚子才被迫舉事的。他們成了氣候後,便四處遊走,劫掠各府縣的地方富戶,跟土匪別無二致。
而起義軍的領袖,麵對這種情況,大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心中默許。
起義的饑民,大多都是無地的農民。農民沒了地,就沒了生活來源,沒了生活來源,就隻能起義。起義,就要過每天刀尖舔血的日子。過這樣的日子,圖什麽?還不是為了吃香喝辣。
所以,好多地方富戶為了怕這些起義軍劫掠自己,幾乎家家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裝。
城外富戶以自己家為中心,蓋寨子,憑險扼守。城內富戶,諂媚官府,畜養家兵。
起義軍,認為所有豪強富戶的錢都來路不明,不分良莠,全部一網打盡。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有一部分豪強富戶,他們之所以富,確實是靠自己的雙手努力得來的。
比如,嶽州宛氏,就是如此。
高迎祥叔侄三人誰都沒想到,宛兒居然要這麽一個承諾。這不就是一句話的事麽?既不上刀山,又不下火海。
宛兒看著高迎祥叔侄三人,在那發怔,問道:“怎麽?貧道要的這個承諾讓三位很為難嗎?”
聽到問話,高迎祥率先答道:“不為難。隻是沒想到,原來您要的承諾居然如此簡單。”
“是啊,您這錢花得不值了。”高立功在一旁接道,“不就是不動嶽州宛氏一磚一瓦麽?這有何難?我們是義軍,又不是土匪。”
“沒錯。”高一功點頭附和道。
“現在義軍、土匪、官軍,這三個有區別嗎?”宛兒反問道,“土匪不必說了,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官軍,由於朝廷拖欠兵餉,時常以剿匪為名,殺良冒功、劫掠村鎮。義軍,起義後為了保證隊伍開銷,也經常管百姓借錢借糧。不過他們可曾還過一分一毫?如果百姓不借錢糧,就會被視為豪強富戶。貧道說得可對否?”
宛兒說得當然沒錯。
高迎祥明白了,立刻起身,右手指天,發誓道:“在下明白仙姑所言之意了,如果我高迎祥起義後,還是不分良莠,跟其他義軍一樣,那麽日後定讓我千刀萬剮而死!”
宛兒看向高迎祥,嘴角隻是微微翹起,並不說話。
宛兒何嚐不知高迎祥起義後,他的隊伍會是什麽樣子?她用銀子來買高闖王這一諾,一是為了保護嶽州宛氏商號的生意,二也是為了提點高迎祥,讓他日後好自為之。
看到高迎祥站起來對天起誓,高立功和高一功心中一凜,有一種說不出的不祥之感。
未來不會一語成讖吧?
還是高一功先從這不祥之感中迴過神來,說道:“叔叔不必如此,既然您答應了仙姑,肯定就不會食言。仙姑此來的正事還沒辦呢。”
說完,高一功從身後的櫃子中抽出一個木製盒子,給到宛兒,說道:“這就是我姐托我給東家帶的東西,請仙姑收好。”
宛兒拿起盒子掂了掂,說道:“此物何時送到的?”
“不瞞仙姑,此物五天前剛剛送到。”高一功答道。
“哦,裏邊是什麽東西?”宛兒不經意地問道,“不會是什麽值錢的珠寶吧?”
“是什麽東西我們哪裏知道?”高立功說道,“我姐隻是托人送來了這麽一個盒子,至於裏邊裝的是什麽,她可沒有跟我們說。”
宛兒拿起盒子,看了看,確實蠟封完整,沒有被人動過的痕跡。
“既然東家的東西我已拿到,這麽晚了,貧道就不多討擾了。”宛兒起身施禮,“多謝三位好漢,我們有緣再見,後會有期。”
“仙姑稍請留步,在下還有一事。”高迎祥見宛兒要走,連忙說道。
“哦?不知高闖王還有何事?”
高迎祥心想,既然這仙姑能掐會算,上來就知道我是高迎祥,而且又知道我自稱闖王,準備起事,那麽肯定有些神通,不如請她來做我義軍的軍師。如果這仙姑能答應我,以後豈不是事事未卜先知?想推翻大明王朝,就不是什麽難事了。
隻見高迎祥,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說道:“仙姑手段,在下十分欽佩,這裏冒昧懇請仙姑入夥,共舉大事!”
宛兒沒想到,高迎祥能給她下跪。
高立功、高一功也沒想到,叔叔高迎祥會給這道家仙姑下跪。
宛兒見狀,連忙去扶高迎祥,說道:“高闖王萬萬不可如此!貧道乃是山野粗鄙之人,隻是受嶽州宛氏的東家所托,才來此山中取此物。如今我還要把此物送到東家手裏,怎能留下來給闖王當軍師?況且我這點道行,根本不值一提。”
“如果您要是不答應,我就不起來!”高迎祥說完,對高立功、高一功說道:“你們二位還不跪下,請仙姑入夥?”
二人一聽叔叔發了話,也撲通跪在了地上。
“高闖王,不論你如何勸我,貧道肯定是不會入夥的。”宛兒淡淡說道,“鷹飛於天,雉伏於蒿,貓遊於堂,鼠噍於穴,各得其所而已。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高迎祥跪在地上,聽了宛兒的話,也知道強留不得,於是說道:“仙姑既然不願入夥,我也不會強求。不過既然仙姑來了,可否為我未來的前程指點一二?如仙姑連這都不願意的話,在下肯定是不會起身了!”
說著,高迎祥拉著高立功、高一功二人,跪在了屋門口,堵住了宛兒的去路。
宛兒見狀,哭笑不得,說道:“好吧,看來貧道不留下點什麽,是出不去這門了。高闖王可有紙筆?”
高迎祥一聽此話,知道有門兒,連忙推了推身邊的高立功、高一功兩兄弟,說道:“快去給仙姑拿紙筆去!”
兩兄弟立刻起身,找出紙筆,準備停當,放在了桌上。
趁此當口,宛兒把高迎祥扶了起來,然後坐在桌前,拿起了筆,但卻遲遲不落,而是說道:“還請闖王叔侄三人背過身去。”
高迎祥叔侄三人,乖乖地背過了身。
屋子裏靜得可怕,隻聽得見毛筆在紙上沙沙地寫字聲。
過了一會兒,待字跡已幹,宛兒把紙折成了一隻仙鶴,立在桌麵,然後才慢慢說道:“好了,貧道已經寫完,高闖王可迴身了。”
高迎祥叔侄三人朝桌上看去,隻見一隻折紙仙鶴煢煢孑立,在煤油燈的掩映之下,影影綽綽。
“這?”高迎祥不解其意。
宛兒笑了笑,說道:“高闖王的前程,就在這紙鶴身上,拆開它便可知曉。不過,高闖王要等到明日一早,方可拆開來看。”
“在下記住了,多謝仙姑指點!”高迎祥躬身施禮道。
“貧道能否走了?”
“仙姑請便。”高迎祥說道,“如果仙姑以後有用得著在下的地方,在下定會效犬馬之勞!”
“高闖王客氣了。”
說完,宛兒飄然走出屋外。
壺蘆山的夜空,星光璀璨,皎月如鉤。
這還不容易嗎?
聽上去容易,實則不然。
饑民起義前,最怕的是什麽?當然是餓肚子了。
在高迎祥之前起義的那些人,都是因為填不飽肚子才被迫舉事的。他們成了氣候後,便四處遊走,劫掠各府縣的地方富戶,跟土匪別無二致。
而起義軍的領袖,麵對這種情況,大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心中默許。
起義的饑民,大多都是無地的農民。農民沒了地,就沒了生活來源,沒了生活來源,就隻能起義。起義,就要過每天刀尖舔血的日子。過這樣的日子,圖什麽?還不是為了吃香喝辣。
所以,好多地方富戶為了怕這些起義軍劫掠自己,幾乎家家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裝。
城外富戶以自己家為中心,蓋寨子,憑險扼守。城內富戶,諂媚官府,畜養家兵。
起義軍,認為所有豪強富戶的錢都來路不明,不分良莠,全部一網打盡。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有一部分豪強富戶,他們之所以富,確實是靠自己的雙手努力得來的。
比如,嶽州宛氏,就是如此。
高迎祥叔侄三人誰都沒想到,宛兒居然要這麽一個承諾。這不就是一句話的事麽?既不上刀山,又不下火海。
宛兒看著高迎祥叔侄三人,在那發怔,問道:“怎麽?貧道要的這個承諾讓三位很為難嗎?”
聽到問話,高迎祥率先答道:“不為難。隻是沒想到,原來您要的承諾居然如此簡單。”
“是啊,您這錢花得不值了。”高立功在一旁接道,“不就是不動嶽州宛氏一磚一瓦麽?這有何難?我們是義軍,又不是土匪。”
“沒錯。”高一功點頭附和道。
“現在義軍、土匪、官軍,這三個有區別嗎?”宛兒反問道,“土匪不必說了,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官軍,由於朝廷拖欠兵餉,時常以剿匪為名,殺良冒功、劫掠村鎮。義軍,起義後為了保證隊伍開銷,也經常管百姓借錢借糧。不過他們可曾還過一分一毫?如果百姓不借錢糧,就會被視為豪強富戶。貧道說得可對否?”
宛兒說得當然沒錯。
高迎祥明白了,立刻起身,右手指天,發誓道:“在下明白仙姑所言之意了,如果我高迎祥起義後,還是不分良莠,跟其他義軍一樣,那麽日後定讓我千刀萬剮而死!”
宛兒看向高迎祥,嘴角隻是微微翹起,並不說話。
宛兒何嚐不知高迎祥起義後,他的隊伍會是什麽樣子?她用銀子來買高闖王這一諾,一是為了保護嶽州宛氏商號的生意,二也是為了提點高迎祥,讓他日後好自為之。
看到高迎祥站起來對天起誓,高立功和高一功心中一凜,有一種說不出的不祥之感。
未來不會一語成讖吧?
還是高一功先從這不祥之感中迴過神來,說道:“叔叔不必如此,既然您答應了仙姑,肯定就不會食言。仙姑此來的正事還沒辦呢。”
說完,高一功從身後的櫃子中抽出一個木製盒子,給到宛兒,說道:“這就是我姐托我給東家帶的東西,請仙姑收好。”
宛兒拿起盒子掂了掂,說道:“此物何時送到的?”
“不瞞仙姑,此物五天前剛剛送到。”高一功答道。
“哦,裏邊是什麽東西?”宛兒不經意地問道,“不會是什麽值錢的珠寶吧?”
“是什麽東西我們哪裏知道?”高立功說道,“我姐隻是托人送來了這麽一個盒子,至於裏邊裝的是什麽,她可沒有跟我們說。”
宛兒拿起盒子,看了看,確實蠟封完整,沒有被人動過的痕跡。
“既然東家的東西我已拿到,這麽晚了,貧道就不多討擾了。”宛兒起身施禮,“多謝三位好漢,我們有緣再見,後會有期。”
“仙姑稍請留步,在下還有一事。”高迎祥見宛兒要走,連忙說道。
“哦?不知高闖王還有何事?”
高迎祥心想,既然這仙姑能掐會算,上來就知道我是高迎祥,而且又知道我自稱闖王,準備起事,那麽肯定有些神通,不如請她來做我義軍的軍師。如果這仙姑能答應我,以後豈不是事事未卜先知?想推翻大明王朝,就不是什麽難事了。
隻見高迎祥,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說道:“仙姑手段,在下十分欽佩,這裏冒昧懇請仙姑入夥,共舉大事!”
宛兒沒想到,高迎祥能給她下跪。
高立功、高一功也沒想到,叔叔高迎祥會給這道家仙姑下跪。
宛兒見狀,連忙去扶高迎祥,說道:“高闖王萬萬不可如此!貧道乃是山野粗鄙之人,隻是受嶽州宛氏的東家所托,才來此山中取此物。如今我還要把此物送到東家手裏,怎能留下來給闖王當軍師?況且我這點道行,根本不值一提。”
“如果您要是不答應,我就不起來!”高迎祥說完,對高立功、高一功說道:“你們二位還不跪下,請仙姑入夥?”
二人一聽叔叔發了話,也撲通跪在了地上。
“高闖王,不論你如何勸我,貧道肯定是不會入夥的。”宛兒淡淡說道,“鷹飛於天,雉伏於蒿,貓遊於堂,鼠噍於穴,各得其所而已。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高迎祥跪在地上,聽了宛兒的話,也知道強留不得,於是說道:“仙姑既然不願入夥,我也不會強求。不過既然仙姑來了,可否為我未來的前程指點一二?如仙姑連這都不願意的話,在下肯定是不會起身了!”
說著,高迎祥拉著高立功、高一功二人,跪在了屋門口,堵住了宛兒的去路。
宛兒見狀,哭笑不得,說道:“好吧,看來貧道不留下點什麽,是出不去這門了。高闖王可有紙筆?”
高迎祥一聽此話,知道有門兒,連忙推了推身邊的高立功、高一功兩兄弟,說道:“快去給仙姑拿紙筆去!”
兩兄弟立刻起身,找出紙筆,準備停當,放在了桌上。
趁此當口,宛兒把高迎祥扶了起來,然後坐在桌前,拿起了筆,但卻遲遲不落,而是說道:“還請闖王叔侄三人背過身去。”
高迎祥叔侄三人,乖乖地背過了身。
屋子裏靜得可怕,隻聽得見毛筆在紙上沙沙地寫字聲。
過了一會兒,待字跡已幹,宛兒把紙折成了一隻仙鶴,立在桌麵,然後才慢慢說道:“好了,貧道已經寫完,高闖王可迴身了。”
高迎祥叔侄三人朝桌上看去,隻見一隻折紙仙鶴煢煢孑立,在煤油燈的掩映之下,影影綽綽。
“這?”高迎祥不解其意。
宛兒笑了笑,說道:“高闖王的前程,就在這紙鶴身上,拆開它便可知曉。不過,高闖王要等到明日一早,方可拆開來看。”
“在下記住了,多謝仙姑指點!”高迎祥躬身施禮道。
“貧道能否走了?”
“仙姑請便。”高迎祥說道,“如果仙姑以後有用得著在下的地方,在下定會效犬馬之勞!”
“高闖王客氣了。”
說完,宛兒飄然走出屋外。
壺蘆山的夜空,星光璀璨,皎月如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