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判官一共有三支判官筆,筆身是由純鐵打造,筆頭則裝以最堅硬的金剛石。
金剛石,無堅不摧,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堅硬物質。
由於金剛石的硬度最高,所以,除非用金剛石粉和激光,否則很難人為切削和加工。
金剛石的顏色也是各異,從無色到黑色都有,而且以無色為最佳,如果它裏邊帶有點黃色,則說明其含有雜質,不純。
說到這裏,我想大家應該明白了,崔判官的三支判官筆,價值有多高了。他判官筆上筆頭所用的金剛石,都是無色透明,沒有一點雜質的石頭,且都是天然形成的。
天然形成的金剛石,能找到一塊鑲嵌進筆杆中都很不容易,更何況,崔判官一下就找到了三塊。
這三支判官筆,這麽多年了,崔判官身邊的人也隻見他使用過一次。那還是在四川三星堆大墓中,最後一刻,撬銅棺槨時,用了一次。
除了那次,這次是第二次。
那次用在最後一刻,這次則用在了開始。
所以眾人大駭。
崔判官輕易不用判官筆,並且他自己也立過一個誓言:如果下墓,不論什麽墓,隻要用了三次判官筆,就算裏邊再有好東西,也要原路返迴,一介不取。
秦始皇陵,第一道門都沒進呢,崔判官就掏出了第一支判官筆。
“宗主,您真要用判官筆來探?”黑無常有些驚訝,“這可還沒進第一道門呢!”
“正是因為第一道門還沒進去,我才要用。”崔判官看了看手中的判官筆,雖然有些不舍,但還是橫下心來說道:“如果裏邊真有《連山》,損失一支破筆又算什麽?我這判官筆,能斷人生死,也能破金摧剛。”
崔判官睥睨眾人,說道:“民間有一句話,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人生,本質就是一場賭博,和人接觸賭人性,想要成事賭運氣,沒必要期期艾艾!”
崔判官手拿筆杆,飛身而上,手中的判官筆隻輕輕一點,就見墓門頂部火星崩出,深入三寸。
一瞬間而已。
一瞬間是多久?用現代話說,零點三六秒。
根據古印度梵典《僧隻律》中詳細的記載,一晝夜被分為多個時間單位,一刹那?零點零一八秒;?一瞬間?零點三六秒;?一彈指?七點二秒;?一須臾?兩千八百八十秒,也就是四十八分鍾。
探三寸,是盜墓行的規矩,一般的古墓,就算有流沙,也是在三寸以外,可是秦始皇陵卻不同,三寸,探過了。
崔判官拔出判官筆的那一刻,流沙如水一般,絲絲滑下。見到這種情況,崔判官也是沒有準備,好在他經驗豐富,落地後隨即又躍起,把判官筆直插在了剛才的洞中。
流沙止,判官筆也拔不出來了。
崔判官落地,心有餘悸,好在用判官筆堵上了洞,否則,他們一行人非得葬送在三泉之地不可。
“宗主,炸不炸?”馬麵叫人把火藥拿了過來,問道。
“你如果想死在這,就炸。”崔判官冷聲道。
馬麵沒聽出崔判官的言外之意,說道:“您放心,火藥我都算好量了,隻夠炸門,炸不死人!”
做什麽事,就怕有個豬隊友,他到處拉屎,你來給他擦屁股。
牛頭上前衝著馬麵說道:“你帶著馬麵,怎麽長了一個豬腦子?宗主的意思是,火藥威力過大,一旦震動達到一個臨界,會把墓門頂部的流沙震下來,到那時候,判官筆也沒用了。”
“那怎麽辦?難不成砸門嗎?那一樣也會有震動啊!”
崔判官沉思了一會兒,從身上掏出生死簿,翻到了一頁,看了看,然後又從靴子裏掏出了第二支判官筆。
崔判官左手執生死簿,右手拿判官筆,用上麵的金剛石筆尖,就在墓門上畫了起來。
筆尖摩擦墓門,一幅閻王爺的頭像,栩栩如生。
酆都崔判官除了三支判官筆外,還有一寶,就是生死簿。
此生死簿之所以叫生死簿,並不是說能斷人生死,而是因為此簿,能決定盜墓人的生死。
此話怎講?
崔判官的生死簿上,記錄了各種樣式的墓室結構,並且附上了破解之法,如在墓中,生死關頭,遇到難關,無法前進或被困,可以按照上麵的破解之法脫身,故名,生死簿。
還好,秦始皇陵的這道墓門結構尺寸和生死簿對得上。
不幸中的萬幸。
那在墓門上畫個閻王爺頭像,是怎麽迴事,崔判官畫性大發嗎?
當然不是了。
崔判官畫閻王爺的頭像,是為了破門。閻王爺頭像的五官是幾個關鍵受力點的坐標。
用現代科學的解釋是,崔判官利用胡克定律來削弱受力點的承受力量,並將這些受力點的位置標記在閻王爺的五官上,然後再將這些受力點打通。
由於這些受力點的承受力量被削弱,墓門就會變得容易敲碎?,也不會產生大的震動。
崔判官用判官筆畫完了閻王爺頭像,又在幾個受力點上打了小孔,待一切都準備就緒後,衝著眾人說道:“用小錘,準備破門!”
崔判官又用了一次判官筆。
金剛石,無堅不摧,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堅硬物質。
由於金剛石的硬度最高,所以,除非用金剛石粉和激光,否則很難人為切削和加工。
金剛石的顏色也是各異,從無色到黑色都有,而且以無色為最佳,如果它裏邊帶有點黃色,則說明其含有雜質,不純。
說到這裏,我想大家應該明白了,崔判官的三支判官筆,價值有多高了。他判官筆上筆頭所用的金剛石,都是無色透明,沒有一點雜質的石頭,且都是天然形成的。
天然形成的金剛石,能找到一塊鑲嵌進筆杆中都很不容易,更何況,崔判官一下就找到了三塊。
這三支判官筆,這麽多年了,崔判官身邊的人也隻見他使用過一次。那還是在四川三星堆大墓中,最後一刻,撬銅棺槨時,用了一次。
除了那次,這次是第二次。
那次用在最後一刻,這次則用在了開始。
所以眾人大駭。
崔判官輕易不用判官筆,並且他自己也立過一個誓言:如果下墓,不論什麽墓,隻要用了三次判官筆,就算裏邊再有好東西,也要原路返迴,一介不取。
秦始皇陵,第一道門都沒進呢,崔判官就掏出了第一支判官筆。
“宗主,您真要用判官筆來探?”黑無常有些驚訝,“這可還沒進第一道門呢!”
“正是因為第一道門還沒進去,我才要用。”崔判官看了看手中的判官筆,雖然有些不舍,但還是橫下心來說道:“如果裏邊真有《連山》,損失一支破筆又算什麽?我這判官筆,能斷人生死,也能破金摧剛。”
崔判官睥睨眾人,說道:“民間有一句話,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人生,本質就是一場賭博,和人接觸賭人性,想要成事賭運氣,沒必要期期艾艾!”
崔判官手拿筆杆,飛身而上,手中的判官筆隻輕輕一點,就見墓門頂部火星崩出,深入三寸。
一瞬間而已。
一瞬間是多久?用現代話說,零點三六秒。
根據古印度梵典《僧隻律》中詳細的記載,一晝夜被分為多個時間單位,一刹那?零點零一八秒;?一瞬間?零點三六秒;?一彈指?七點二秒;?一須臾?兩千八百八十秒,也就是四十八分鍾。
探三寸,是盜墓行的規矩,一般的古墓,就算有流沙,也是在三寸以外,可是秦始皇陵卻不同,三寸,探過了。
崔判官拔出判官筆的那一刻,流沙如水一般,絲絲滑下。見到這種情況,崔判官也是沒有準備,好在他經驗豐富,落地後隨即又躍起,把判官筆直插在了剛才的洞中。
流沙止,判官筆也拔不出來了。
崔判官落地,心有餘悸,好在用判官筆堵上了洞,否則,他們一行人非得葬送在三泉之地不可。
“宗主,炸不炸?”馬麵叫人把火藥拿了過來,問道。
“你如果想死在這,就炸。”崔判官冷聲道。
馬麵沒聽出崔判官的言外之意,說道:“您放心,火藥我都算好量了,隻夠炸門,炸不死人!”
做什麽事,就怕有個豬隊友,他到處拉屎,你來給他擦屁股。
牛頭上前衝著馬麵說道:“你帶著馬麵,怎麽長了一個豬腦子?宗主的意思是,火藥威力過大,一旦震動達到一個臨界,會把墓門頂部的流沙震下來,到那時候,判官筆也沒用了。”
“那怎麽辦?難不成砸門嗎?那一樣也會有震動啊!”
崔判官沉思了一會兒,從身上掏出生死簿,翻到了一頁,看了看,然後又從靴子裏掏出了第二支判官筆。
崔判官左手執生死簿,右手拿判官筆,用上麵的金剛石筆尖,就在墓門上畫了起來。
筆尖摩擦墓門,一幅閻王爺的頭像,栩栩如生。
酆都崔判官除了三支判官筆外,還有一寶,就是生死簿。
此生死簿之所以叫生死簿,並不是說能斷人生死,而是因為此簿,能決定盜墓人的生死。
此話怎講?
崔判官的生死簿上,記錄了各種樣式的墓室結構,並且附上了破解之法,如在墓中,生死關頭,遇到難關,無法前進或被困,可以按照上麵的破解之法脫身,故名,生死簿。
還好,秦始皇陵的這道墓門結構尺寸和生死簿對得上。
不幸中的萬幸。
那在墓門上畫個閻王爺頭像,是怎麽迴事,崔判官畫性大發嗎?
當然不是了。
崔判官畫閻王爺的頭像,是為了破門。閻王爺頭像的五官是幾個關鍵受力點的坐標。
用現代科學的解釋是,崔判官利用胡克定律來削弱受力點的承受力量,並將這些受力點的位置標記在閻王爺的五官上,然後再將這些受力點打通。
由於這些受力點的承受力量被削弱,墓門就會變得容易敲碎?,也不會產生大的震動。
崔判官用判官筆畫完了閻王爺頭像,又在幾個受力點上打了小孔,待一切都準備就緒後,衝著眾人說道:“用小錘,準備破門!”
崔判官又用了一次判官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