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王二麻子是打心眼裏不想見袁崇煥。
為什麽?
因為朝中議論紛紛,之所以這次皇太極出其不意,不走尋常路,繞過了山海關,是因為袁崇煥和皇太極暗通款曲,想和其一起殺入北京,平分天下。要不然,以東虜的異族智商,怎麽會知道從喜峰口入塞?
這話說的,這不是莫須有嗎?
袁崇煥要是想和皇太極平分天下,那麽為何還要在廣渠門外和後金軍血戰,這不是沒理由嗎?有這麽平分天下的嗎?
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從這句話延伸到人的身上,就是,不要瞧不起人。
我一直相信,每個人都是有優點的,一個人可能工作能力不行,但他畫畫比你好;一個人畫畫不行,但可能寫作能力強。總之,人的時間是平等的,一個人在一個方麵有弱點,在另一個方麵上絕對有優點。
誰也別瞧不起誰,沒必要,也沒意義,與其互相攻擊,不如好好做人。
大明王朝,把皇太極看扁了。
袁崇煥私通皇太極,那為什麽還跟後金軍大戰?滿朝大臣得出的結論是,這是袁崇煥的計策,想勾引北京守軍出廣渠門,然後趁城門開啟之時,扭頭給皇太極帶路,殺進城中。
想象力挺豐富的。
但中國有句老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王二麻子信了。
因為朝中大臣給出的理由是,如果不是袁崇煥給皇太極引路,那為什麽他的九千關寧鐵騎隻比皇太極的後金軍早到了一天?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袁崇煥畢竟在廣渠門外獲勝了,按道理說,不讓人家進京,著實有點說不過去。於是,王二麻子接受了大臣們的建議,決定在平台召見袁崇煥。
如果袁崇煥有一點反意,立刻就地正法!
後左門附近,埋伏了不少有武功的東廠太監,隻等王二麻子摔杯為號。
王承恩看著王二麻子如此安排,心中不屑,你一個假皇上,至於這麽興師動眾的麽?
勁勁的!
袁崇煥一身青衣,頭戴玄帽進了宮,和他一起進宮的還有祖大壽、滿桂、黑雲龍、吳三桂。
當王二麻子看到袁崇煥第一眼時,怎麽也想不到,眼前這個人,眼窩深陷,身材中等,並非如他想象的那般,是個豹頭環眼、虎背熊腰的大漢。
這等書生模樣的人,能先斬後奏,殺了毛文龍?
所以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來的可是袁崇煥?”王二麻子問道。
這話問的,可給王承恩嚇壞了,王二麻子現在可是崇禎帝,怎能不認識袁崇煥?於是,他補充道:“皇爺,您日理萬機,想必忘了,袁督師出京前,您可是在這賜過宴啊!”
王二麻子一拍腦門:“瞧朕這記性!”
跪在地上的袁崇煥道:“迴皇上,目前戰局不明,雖然臣僥幸勝了一仗,但皇太極畢竟人多,如今局勢,還是有些緊急!”
“那愛卿想怎麽做?可有對策?”
袁崇煥答道:“臣連日奔波,又加上征戰,兵馬早已疲憊不堪,想請旨,援引滿桂所部進入德勝門甕城的先例,準予所部官兵進到城內,稍事休整,補充給養。”
“這……”王二麻子猶豫了,看向王承恩。
王承恩搖了搖頭。
這要是袁崇煥進了城,萬一謀反,殺將起來,如何是好?況且,袁崇煥還是袁妃推薦的。
“朕理解愛卿的心情,不過城中畢竟裝不下你許多人馬,朕看,還是城外紮營比較好。這樣,皇太極殺來,愛卿也好迅速做出應對。”
一聽此話,同樣跪在地上的吳三桂,心裏立刻就氣不打一處來。他畢竟年輕,抬頭看了一眼王二麻子。
王二麻子見這員小將看了自己一眼,立刻心中膽寒,避開了眼神,把麵前的茶杯緊緊握起。
跪在一旁的祖大壽見吳三桂如此無理,立刻用手把他的腦袋壓了下去。
“臣,遵旨!”袁崇煥答道。
王二麻子又把茶杯放下,然後起身,來到袁崇煥麵前,說道:“愛卿辛苦了!朕也是為了城中百姓著想。”
說完,王二麻子故意躲開吳三桂一步,把披在自己身上的貂裘大衣解了下來,披在了袁崇煥的身上。
“謝皇上恩典!”袁崇煥帶頭,眾人都跟著磕起頭來。
“朕乏了,退下吧!”
王二麻子轉身就走了,嚇得一身冷汗!
袁崇煥一肚子退敵良策,還來不及張口,人便沒了。
“去吧。”王承恩補充道,“皇爺累了。袁督師,五年平遼之期還未到,這皇太極可就殺到了天子腳下。你,好自為之。”
“多謝內相提醒!”
袁崇煥感覺王承恩也走了後,又等了一會兒,才敢起身,帶著眾人,向宮門而去。
“舅舅,這樣的皇上,不要也罷!”吳三桂邊走邊道。
他這一句,嚇得眾人是大驚失色!
祖大壽連忙捂住了他的嘴,向四周看了看,然後小聲說道:“宮中謹言慎行!你不要腦袋了?”
為什麽?
因為朝中議論紛紛,之所以這次皇太極出其不意,不走尋常路,繞過了山海關,是因為袁崇煥和皇太極暗通款曲,想和其一起殺入北京,平分天下。要不然,以東虜的異族智商,怎麽會知道從喜峰口入塞?
這話說的,這不是莫須有嗎?
袁崇煥要是想和皇太極平分天下,那麽為何還要在廣渠門外和後金軍血戰,這不是沒理由嗎?有這麽平分天下的嗎?
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從這句話延伸到人的身上,就是,不要瞧不起人。
我一直相信,每個人都是有優點的,一個人可能工作能力不行,但他畫畫比你好;一個人畫畫不行,但可能寫作能力強。總之,人的時間是平等的,一個人在一個方麵有弱點,在另一個方麵上絕對有優點。
誰也別瞧不起誰,沒必要,也沒意義,與其互相攻擊,不如好好做人。
大明王朝,把皇太極看扁了。
袁崇煥私通皇太極,那為什麽還跟後金軍大戰?滿朝大臣得出的結論是,這是袁崇煥的計策,想勾引北京守軍出廣渠門,然後趁城門開啟之時,扭頭給皇太極帶路,殺進城中。
想象力挺豐富的。
但中國有句老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王二麻子信了。
因為朝中大臣給出的理由是,如果不是袁崇煥給皇太極引路,那為什麽他的九千關寧鐵騎隻比皇太極的後金軍早到了一天?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袁崇煥畢竟在廣渠門外獲勝了,按道理說,不讓人家進京,著實有點說不過去。於是,王二麻子接受了大臣們的建議,決定在平台召見袁崇煥。
如果袁崇煥有一點反意,立刻就地正法!
後左門附近,埋伏了不少有武功的東廠太監,隻等王二麻子摔杯為號。
王承恩看著王二麻子如此安排,心中不屑,你一個假皇上,至於這麽興師動眾的麽?
勁勁的!
袁崇煥一身青衣,頭戴玄帽進了宮,和他一起進宮的還有祖大壽、滿桂、黑雲龍、吳三桂。
當王二麻子看到袁崇煥第一眼時,怎麽也想不到,眼前這個人,眼窩深陷,身材中等,並非如他想象的那般,是個豹頭環眼、虎背熊腰的大漢。
這等書生模樣的人,能先斬後奏,殺了毛文龍?
所以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來的可是袁崇煥?”王二麻子問道。
這話問的,可給王承恩嚇壞了,王二麻子現在可是崇禎帝,怎能不認識袁崇煥?於是,他補充道:“皇爺,您日理萬機,想必忘了,袁督師出京前,您可是在這賜過宴啊!”
王二麻子一拍腦門:“瞧朕這記性!”
跪在地上的袁崇煥道:“迴皇上,目前戰局不明,雖然臣僥幸勝了一仗,但皇太極畢竟人多,如今局勢,還是有些緊急!”
“那愛卿想怎麽做?可有對策?”
袁崇煥答道:“臣連日奔波,又加上征戰,兵馬早已疲憊不堪,想請旨,援引滿桂所部進入德勝門甕城的先例,準予所部官兵進到城內,稍事休整,補充給養。”
“這……”王二麻子猶豫了,看向王承恩。
王承恩搖了搖頭。
這要是袁崇煥進了城,萬一謀反,殺將起來,如何是好?況且,袁崇煥還是袁妃推薦的。
“朕理解愛卿的心情,不過城中畢竟裝不下你許多人馬,朕看,還是城外紮營比較好。這樣,皇太極殺來,愛卿也好迅速做出應對。”
一聽此話,同樣跪在地上的吳三桂,心裏立刻就氣不打一處來。他畢竟年輕,抬頭看了一眼王二麻子。
王二麻子見這員小將看了自己一眼,立刻心中膽寒,避開了眼神,把麵前的茶杯緊緊握起。
跪在一旁的祖大壽見吳三桂如此無理,立刻用手把他的腦袋壓了下去。
“臣,遵旨!”袁崇煥答道。
王二麻子又把茶杯放下,然後起身,來到袁崇煥麵前,說道:“愛卿辛苦了!朕也是為了城中百姓著想。”
說完,王二麻子故意躲開吳三桂一步,把披在自己身上的貂裘大衣解了下來,披在了袁崇煥的身上。
“謝皇上恩典!”袁崇煥帶頭,眾人都跟著磕起頭來。
“朕乏了,退下吧!”
王二麻子轉身就走了,嚇得一身冷汗!
袁崇煥一肚子退敵良策,還來不及張口,人便沒了。
“去吧。”王承恩補充道,“皇爺累了。袁督師,五年平遼之期還未到,這皇太極可就殺到了天子腳下。你,好自為之。”
“多謝內相提醒!”
袁崇煥感覺王承恩也走了後,又等了一會兒,才敢起身,帶著眾人,向宮門而去。
“舅舅,這樣的皇上,不要也罷!”吳三桂邊走邊道。
他這一句,嚇得眾人是大驚失色!
祖大壽連忙捂住了他的嘴,向四周看了看,然後小聲說道:“宮中謹言慎行!你不要腦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