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平鄉之戰
三國:身為反賊,沒有金手指 作者:天天吹泡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旭日東升,溫熙的陽光照亮大地。
韓星河帶著人剛從戰場撤離,一則公告響起。
【全境公告:玩家‘軒轅太子’第一個等級到達120級,聲望+3000。】
....
張溫,曹操去了西涼,戰鬥一觸即發。
西涼第一大幫“琳琅天上”成了抵抗官兵的主力。
幾場戰鬥下來,幫主等級直接飆升到了120。
這也意味著,玩家的實力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選擇大於努力。
西涼叛軍的實力非常之強。
人家連戰連勝,西涼的玩家等級提升,實力提升。
這些大幫派將來也會跟著韓遂,馬騰這些諸侯轉正。
現在的地盤也不會有什麽變化,基本沒有什麽影響。
黃巾軍就慘了,被官兵虐的一塌糊塗,冀州的戰鬥直接決定了結局。
即便勝了,也難有什麽作為。
說起來,站隊黃巾軍的玩家,遠沒有站隊西涼叛軍,山越的舒服。
地處中原,生存壓力更大。
黃巾軍四麵為戰,遠不如人家守著家門口輕鬆。
張溫,曹操起兵十萬,連西涼腹地都進不去,隻能在外麵打遊擊。
單純的防禦戰,相對要輕鬆一些。
像官渡之戰,完全是為了大局考慮。
如果不是波才執意堅持,韓星河斷然不可能挑戰何進的大軍。
幸好,效果很理想。
官兵的戰損更大,糧草沒了,船沒了。
至於何進下一步如何打算,還不得知。
同樣付出的代價也不小,波才小4萬的部隊,死的剩下10人。
如果韓星河手上沒有俘虜,這10人也必死無疑。
送迴洛陽,公開處決。
五千多騎兵,死的隻剩一千六百多。
最蛋疼的是戰利品沒得到什麽。
俘虜沒了,蔡文姬也跟著父親走了。
韓星河心情很煩躁。
徐晃,典韋等人也一路默不作聲。
蔡文姬年齡最小,備受所有人的寵愛。
相伴了大半年的時間,突然就走了,每個人心裏都空蕩蕩的。
鐵蛋兩兄弟一向都憨的很,多大的事都穩如老狗。
今天卻一直紅著眼,偷偷抹眼淚。
“老大,丫丫為什麽要讓我們放了陶謙啊,不是說要找他家要錢麽?”
韓星河歎了口氣:“她沒有選擇,蔡邕與那陶謙是好友,再加其他人勸說,她隻能這樣做。”
蔡文姬小時候也見過陶謙幾麵。
一麵是父親,一麵是韓星河。
左右為難的事情。
她沒辦法忤逆自己的父親,但是她覺得可以說服韓星河。
這是一種被偏愛的表現。
在韓星河這裏,她更加自由,凡事都有理。
“丫丫陪我們戰鬥了無數次,很多次都是靠她打贏的,放了陶謙,他父親的態度,多少會改觀一些,而且,也算是給丫丫漲臉一次。”
鐵蛋板著臉道:“哼,她那父親,看著兇巴巴的樣子,以後再見了麵,我也不想理他。”
韓星河白了他一眼:“嗬,你算個雞毛,鬥大字不識一升,扁擔倒了不知道是個一字,純文盲蛋子一個,人家可是大文豪,需要你搭理?”
“誰說我不認識了,我還會寫呢!我現在寫給你們看!”
說完,鐵蛋翻身下馬,就開始比劃。
“看!你們看,這是不是個一字!小瞧人,我還會寫我名字呢!”
韓星河呸了一口,怒罵道:“沙比!趕緊趕路!後麵還有人跟蹤著呢。”
說起來,欠蔡文姬的太多了。
一個陶謙,不算什麽。
沒有蔡文姬,韓星河都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一旁的典韋,突然打斷道:“蔡老是個好人,我小的時候,有一年陳留大旱,百姓顆粒無收,是蔡家拿出來糧食分於眾人,若不然俺早餓死了,他是俺全家的救命恩人。”
怪不得這貨滿眼都是蔡文姬,完全不把自己放眼裏。
原來還有這層因果關係。
韓星河一臉黑線,鼓起勇氣懟了一句:“這就是你拿我擋箭的理由?這就是你保護丫丫,不顧我死活的理由?你別忘了,你將來要效忠的是我!”
典韋抿了抿嘴,沒有說話。
正在這時,高覽迴來匯報道:“主公,那文醜還帶著人在後麵跟著,要不要教訓他一下。”
“不用,讓他跟著好了,他跟著反而是好事。”
韓星河剛走,袁紹就派出文醜,一路偷偷跟著。
說白了就是監視,波才已經滅了。
韓星河的人雖然不多,但是戰力比波才的那幾萬人還要高。
隻有確認了韓星河的動向,何進和袁紹才能安心啊。
與此同時,冀州的戰鬥也在今天打響。
周倉,裴元紹,卞喜,高升,嚴正,杜遠等將,率領20萬步兵,出現在平鄉城下。
隨行的還有十幾萬反賊玩家。
從城頭望去,就像一片黃色浪潮席卷而來。
周倉本想出去單挑,被一群人玩家唿喊著勸住了。
萬一打不過,開局就被砍,那後麵的戰鬥更難打。
攻打平鄉,隻是誘敵之計。
張角也沒想能造成多大的戰果。
所以周倉等人帶來的多數都是低階兵,不是真正的主力。
戰爭本來就很殘酷,士兵隻是為大局犧牲的棋子。
擁有一顆聖母心,是打不贏戰爭的。
就像韓星河一樣,士兵本來就不多,每次都會戰死一些。
雖然很難過,但無可奈何。
同樣,每次戰鬥,官兵死傷會更多,造成的影響也更大。
這些兵,死的有價值有意義。
在張角,東方境來看,打平鄉的這些兵,隻要能誘出董卓的重騎兵,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管當兵的時候是什麽目的,可能是為了吃飯,可能是為了戰功。
可能真的是為了信仰,但戰死是每個人都可能經曆的結局。
這就是現實。
沒有人能逃避。
沒有人想死,也沒有將軍希望自己的兵戰死,但退縮懦弱,避戰,隻能導致更多的人死。
戰爭的失敗遠比部分人的死亡更重要。
周倉,卞喜等人帶來的兵,加上玩家,三十多萬的數量,還是很唬人的。
要知道,董卓劉焉的主力部隊,也才不到十萬,連人家三分之一都不到。
官兵沒有急著出城交戰,隻是固守城池,等待戰機。
守城的任務,多數都交給了各大幫派的玩家。
有上百萬玩家當炮灰,董卓甚至不想動用自己的一兵一卒。
和他自己的兵相比,玩家的命一文不值。
飛熊軍,西涼鐵騎,都是他的精銳,隻要手上有兵,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就不會下降。
當一個手握重兵的邊陲將軍,比在洛陽當一個一品大員要強的多。
韓星河帶著人剛從戰場撤離,一則公告響起。
【全境公告:玩家‘軒轅太子’第一個等級到達120級,聲望+3000。】
....
張溫,曹操去了西涼,戰鬥一觸即發。
西涼第一大幫“琳琅天上”成了抵抗官兵的主力。
幾場戰鬥下來,幫主等級直接飆升到了120。
這也意味著,玩家的實力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選擇大於努力。
西涼叛軍的實力非常之強。
人家連戰連勝,西涼的玩家等級提升,實力提升。
這些大幫派將來也會跟著韓遂,馬騰這些諸侯轉正。
現在的地盤也不會有什麽變化,基本沒有什麽影響。
黃巾軍就慘了,被官兵虐的一塌糊塗,冀州的戰鬥直接決定了結局。
即便勝了,也難有什麽作為。
說起來,站隊黃巾軍的玩家,遠沒有站隊西涼叛軍,山越的舒服。
地處中原,生存壓力更大。
黃巾軍四麵為戰,遠不如人家守著家門口輕鬆。
張溫,曹操起兵十萬,連西涼腹地都進不去,隻能在外麵打遊擊。
單純的防禦戰,相對要輕鬆一些。
像官渡之戰,完全是為了大局考慮。
如果不是波才執意堅持,韓星河斷然不可能挑戰何進的大軍。
幸好,效果很理想。
官兵的戰損更大,糧草沒了,船沒了。
至於何進下一步如何打算,還不得知。
同樣付出的代價也不小,波才小4萬的部隊,死的剩下10人。
如果韓星河手上沒有俘虜,這10人也必死無疑。
送迴洛陽,公開處決。
五千多騎兵,死的隻剩一千六百多。
最蛋疼的是戰利品沒得到什麽。
俘虜沒了,蔡文姬也跟著父親走了。
韓星河心情很煩躁。
徐晃,典韋等人也一路默不作聲。
蔡文姬年齡最小,備受所有人的寵愛。
相伴了大半年的時間,突然就走了,每個人心裏都空蕩蕩的。
鐵蛋兩兄弟一向都憨的很,多大的事都穩如老狗。
今天卻一直紅著眼,偷偷抹眼淚。
“老大,丫丫為什麽要讓我們放了陶謙啊,不是說要找他家要錢麽?”
韓星河歎了口氣:“她沒有選擇,蔡邕與那陶謙是好友,再加其他人勸說,她隻能這樣做。”
蔡文姬小時候也見過陶謙幾麵。
一麵是父親,一麵是韓星河。
左右為難的事情。
她沒辦法忤逆自己的父親,但是她覺得可以說服韓星河。
這是一種被偏愛的表現。
在韓星河這裏,她更加自由,凡事都有理。
“丫丫陪我們戰鬥了無數次,很多次都是靠她打贏的,放了陶謙,他父親的態度,多少會改觀一些,而且,也算是給丫丫漲臉一次。”
鐵蛋板著臉道:“哼,她那父親,看著兇巴巴的樣子,以後再見了麵,我也不想理他。”
韓星河白了他一眼:“嗬,你算個雞毛,鬥大字不識一升,扁擔倒了不知道是個一字,純文盲蛋子一個,人家可是大文豪,需要你搭理?”
“誰說我不認識了,我還會寫呢!我現在寫給你們看!”
說完,鐵蛋翻身下馬,就開始比劃。
“看!你們看,這是不是個一字!小瞧人,我還會寫我名字呢!”
韓星河呸了一口,怒罵道:“沙比!趕緊趕路!後麵還有人跟蹤著呢。”
說起來,欠蔡文姬的太多了。
一個陶謙,不算什麽。
沒有蔡文姬,韓星河都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一旁的典韋,突然打斷道:“蔡老是個好人,我小的時候,有一年陳留大旱,百姓顆粒無收,是蔡家拿出來糧食分於眾人,若不然俺早餓死了,他是俺全家的救命恩人。”
怪不得這貨滿眼都是蔡文姬,完全不把自己放眼裏。
原來還有這層因果關係。
韓星河一臉黑線,鼓起勇氣懟了一句:“這就是你拿我擋箭的理由?這就是你保護丫丫,不顧我死活的理由?你別忘了,你將來要效忠的是我!”
典韋抿了抿嘴,沒有說話。
正在這時,高覽迴來匯報道:“主公,那文醜還帶著人在後麵跟著,要不要教訓他一下。”
“不用,讓他跟著好了,他跟著反而是好事。”
韓星河剛走,袁紹就派出文醜,一路偷偷跟著。
說白了就是監視,波才已經滅了。
韓星河的人雖然不多,但是戰力比波才的那幾萬人還要高。
隻有確認了韓星河的動向,何進和袁紹才能安心啊。
與此同時,冀州的戰鬥也在今天打響。
周倉,裴元紹,卞喜,高升,嚴正,杜遠等將,率領20萬步兵,出現在平鄉城下。
隨行的還有十幾萬反賊玩家。
從城頭望去,就像一片黃色浪潮席卷而來。
周倉本想出去單挑,被一群人玩家唿喊著勸住了。
萬一打不過,開局就被砍,那後麵的戰鬥更難打。
攻打平鄉,隻是誘敵之計。
張角也沒想能造成多大的戰果。
所以周倉等人帶來的多數都是低階兵,不是真正的主力。
戰爭本來就很殘酷,士兵隻是為大局犧牲的棋子。
擁有一顆聖母心,是打不贏戰爭的。
就像韓星河一樣,士兵本來就不多,每次都會戰死一些。
雖然很難過,但無可奈何。
同樣,每次戰鬥,官兵死傷會更多,造成的影響也更大。
這些兵,死的有價值有意義。
在張角,東方境來看,打平鄉的這些兵,隻要能誘出董卓的重騎兵,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管當兵的時候是什麽目的,可能是為了吃飯,可能是為了戰功。
可能真的是為了信仰,但戰死是每個人都可能經曆的結局。
這就是現實。
沒有人能逃避。
沒有人想死,也沒有將軍希望自己的兵戰死,但退縮懦弱,避戰,隻能導致更多的人死。
戰爭的失敗遠比部分人的死亡更重要。
周倉,卞喜等人帶來的兵,加上玩家,三十多萬的數量,還是很唬人的。
要知道,董卓劉焉的主力部隊,也才不到十萬,連人家三分之一都不到。
官兵沒有急著出城交戰,隻是固守城池,等待戰機。
守城的任務,多數都交給了各大幫派的玩家。
有上百萬玩家當炮灰,董卓甚至不想動用自己的一兵一卒。
和他自己的兵相比,玩家的命一文不值。
飛熊軍,西涼鐵騎,都是他的精銳,隻要手上有兵,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就不會下降。
當一個手握重兵的邊陲將軍,比在洛陽當一個一品大員要強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