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胃疼了?”飛鳶關心的問道。
梁知捂著的也是胃部,雖疼痛難忍,卻作不在意的樣子道:“老毛病了,吃些藥就好了。”
“看你這迴明顯不同,還是去藥局看看吧。”
“對!有病就得治。”
於是,幾人帶著梁知,來到了惠民藥局。
四瘋火急火燎,問過了才知道今日苗神醫不在,紋龍得知後,看了梁知的模樣。
此時梁知的疼痛已經掩飾不住,紋龍一拍腦袋,“我去軍中請軍醫老廖,你們迴去等著。”
梁知等人迴去等了半天之後,天色已黑,終於等來了紋龍和廖軍醫。
這軍醫背個布袋,進屋之後,飛鳶急忙道:“你們可來了,趕緊看看,丫頭疼得厲害呢!”
廖軍醫坐下一捋胡子,問道:“何時開始痛的?”
梁知細聲迴答:“餐後上腹部脹痛,可能是吃的油膩了些,以前就經常疼,有些惡心。”
“多久沒吃了?”
飛鳶搶答道:“三個時辰了,吃不下。”
“手給我把下脈!”
梁知伸手,廖軍醫輕點脈搏,三根手指連續感受寸關尺的變化。許久之後,廖軍醫有了把握。
“應是膽中生砂石所致。”
“啊?”二癡、四瘋驚訝的長大嘴。
廖軍醫又確認道:“丫頭是否平時補多而又少動?”
“是啊。”
“唉!”廖軍醫歎了口氣,接著道:“多吃大補之物,又少活動,膽汁淤積,下寒又導致沒有水氣上清,所以膽汁濃稠久成砂石,越結越大。”
“你別那麽多廢話了,就說咋治吧?”紋龍不耐煩的道。
“開刀切除!”
“切啥?”紋龍大驚。
“當然是切膽囊了。”
要做手術,切除膽囊,眾人皆是驚駭,自然不敢。但是廖軍醫一再保證,他切除的膽囊沒有上百,也有幾十了,不用擔心。
最後眾人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當然了,要做手術,也不是那麽容易的,要做很多準備,需等明日開刀。
這事一來二去就被鐵匠知道了,對這種事也是聞所未聞,十分擔心梁知的身體狀況。
對於動手術,此時的人不夠清楚,。在這個年代,居然有人敢做手術,沒有足夠的殺菌消毒手段,還是很危險的。
他不知道的是,後世我們出土過不少手術工具,證明在古代我們就已經有手術治療的手段了。
第二日,他來到老街,見到紋龍之後,問道:“梁知怎麽樣了?”
“已經治好了,隻需要靜養調理就好。”
“那就好!這是哪位神醫,這麽厲害?”
“噢!一個老朋友。”紋龍隨意的答到。
鐵匠尋思一會兒,“看來平時不能大意,我這腹部老疼,可能我也得去看看。”
“嗨,那你不早說,神醫已經隨大軍走了,不然讓他給你看看。”
“噢,問題不大,我去藥局找苗神醫看看也一樣。”
告別之後,鐵匠來到了惠民藥局,運氣好,苗神醫剛好在。
排隊等到自己之後,他坐到了苗神醫跟前,說了自己的症狀。苗神醫讓他伸出手,挽起衣袖,細細把脈。
許久之後,再換右手,如此再來一遍,然後說道:“脾胃虛寒,開點淮山藥吃吃就好了。”
“這麽簡單?”
“不然呢?”
“不是,昨天我一個朋友也是這個症狀,卻是膽中長石,膽都切了。”
“什麽?”苗神醫表現的十分驚訝,鐵匠以為他也沒聽過這等驚奇之事。
沒想到他隻是無奈的歎了口氣,微閉著眼,等了好久,才開口道:“膽是有她的作用的,怎麽能隨便就去除了呢?”
又沉默一會,他才說道:“現在既然已經切了,那好歹注意一些事情吧。”
“要注意哪些事情,苗神醫跟我說說吧!”鐵匠好言好語,請教道。
老神醫也不急躁,坐著娓娓道來:“正好現在沒人,我和你說道說道,俗話說,肝膽相照,這個肝啊,在這個位置。”
說著,他在桌子上比劃了一個肝的形狀,又在肝下麵畫了一個小圓,“看,這個就是膽。肝者,將軍之官。”他又指迴肝道。
鐵匠還沒聽懂,仔細的聽著。
“何為將軍之官,就是脾胃運化的糧草,交給肝,由肝來負責把它們分化成各種氣血津液,這些就是人所能存活的各種所需。剩下的東西呢,就是膽汁,膽汁就存於膽囊。”
“哦!原來是這樣。”
見鐵匠有些明白了,他繼續說道:“這有膽汁,也是非常有用的,它會連著小腸,隨著心髒的搏動,噴射膽汁,膽汁幫助消化食物,沒用的東西才往下排。消化的食物又可以成為血液送到肝裏,人臥則血歸於肝,此時肝才會歇息一會,是為血養肝,不過也不算歇息,因為這些血,肝還是要把這些血訓練一遍。
“這就是肝膽相照。”鐵匠說道:“那膽切了之後呢?好像也沒什麽大影響啊?”
隻見他在肝膽的右邊畫了一個胃,“剛才說了,膽汁住消化,但平時她隻噴多餘的膽汁,裏麵還是滿的,隻有吃飯時,胃脹大,剛好擠到膽囊,這時才會噴更多的膽汁,去大力的消化。”
“這麽神奇!”鐵匠越聽越感歎。忍不住問道:“那就是說沒有膽囊了,吃了飯就沒有儲備的膽汁來消化了?”
“不錯!”苗神醫肯定道:“不過這不是主要問題。”
“主要問題是什麽?”
“為何膽中會長砂石?以前會長,環境既然不變,就是說以後還可能長!”
“啊?”鐵匠有些擔憂。“那怎麽辦?”
“怎麽辦?先要搞清楚之前為何會長!”
“為何?”
苗神醫指著肝說道:“剛才說了,人吃的東西,肝負責把它們分解成各種人體所需的氣血津液,分給各個髒府,多餘的東西成為膽汁,存於膽囊。”
“噢!”鐵匠似乎明白了。
“吃了太純的東西,人不需要那麽多養分,就隻好排掉了。”
“原來是這樣。”
“這還沒什麽,肝膽分解時需要大量的水,水不夠時,小腸火會燒膀胱的水,汽化上運到肝膽,稀釋血液。她定是下寒之症,不能汽化足夠的水汽,導致膽汁濃稠淤積。”
“這就是說,她雖切去老的砂石連膽囊,但是形成砂石的環境沒變,以後還是有淤積?”
神醫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樣,“對!一般,十五年左右,還有可能再出問題,所以必須改變飲食,作息,調理身體,不然再結砂石,就沒得切了。”
鐵匠站起身道:“謝謝苗神醫,我一定要將此事告訴她,該如何解決呢?”
苗神醫開出方子,邊寫邊道:“如果右肋間痛可以針天樞穴,期門穴,背後紮肝腧穴,膽腧穴,隔薑灸也可。注意照我方子上的做,這樣應該問題不大。”
“好!”
梁知捂著的也是胃部,雖疼痛難忍,卻作不在意的樣子道:“老毛病了,吃些藥就好了。”
“看你這迴明顯不同,還是去藥局看看吧。”
“對!有病就得治。”
於是,幾人帶著梁知,來到了惠民藥局。
四瘋火急火燎,問過了才知道今日苗神醫不在,紋龍得知後,看了梁知的模樣。
此時梁知的疼痛已經掩飾不住,紋龍一拍腦袋,“我去軍中請軍醫老廖,你們迴去等著。”
梁知等人迴去等了半天之後,天色已黑,終於等來了紋龍和廖軍醫。
這軍醫背個布袋,進屋之後,飛鳶急忙道:“你們可來了,趕緊看看,丫頭疼得厲害呢!”
廖軍醫坐下一捋胡子,問道:“何時開始痛的?”
梁知細聲迴答:“餐後上腹部脹痛,可能是吃的油膩了些,以前就經常疼,有些惡心。”
“多久沒吃了?”
飛鳶搶答道:“三個時辰了,吃不下。”
“手給我把下脈!”
梁知伸手,廖軍醫輕點脈搏,三根手指連續感受寸關尺的變化。許久之後,廖軍醫有了把握。
“應是膽中生砂石所致。”
“啊?”二癡、四瘋驚訝的長大嘴。
廖軍醫又確認道:“丫頭是否平時補多而又少動?”
“是啊。”
“唉!”廖軍醫歎了口氣,接著道:“多吃大補之物,又少活動,膽汁淤積,下寒又導致沒有水氣上清,所以膽汁濃稠久成砂石,越結越大。”
“你別那麽多廢話了,就說咋治吧?”紋龍不耐煩的道。
“開刀切除!”
“切啥?”紋龍大驚。
“當然是切膽囊了。”
要做手術,切除膽囊,眾人皆是驚駭,自然不敢。但是廖軍醫一再保證,他切除的膽囊沒有上百,也有幾十了,不用擔心。
最後眾人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當然了,要做手術,也不是那麽容易的,要做很多準備,需等明日開刀。
這事一來二去就被鐵匠知道了,對這種事也是聞所未聞,十分擔心梁知的身體狀況。
對於動手術,此時的人不夠清楚,。在這個年代,居然有人敢做手術,沒有足夠的殺菌消毒手段,還是很危險的。
他不知道的是,後世我們出土過不少手術工具,證明在古代我們就已經有手術治療的手段了。
第二日,他來到老街,見到紋龍之後,問道:“梁知怎麽樣了?”
“已經治好了,隻需要靜養調理就好。”
“那就好!這是哪位神醫,這麽厲害?”
“噢!一個老朋友。”紋龍隨意的答到。
鐵匠尋思一會兒,“看來平時不能大意,我這腹部老疼,可能我也得去看看。”
“嗨,那你不早說,神醫已經隨大軍走了,不然讓他給你看看。”
“噢,問題不大,我去藥局找苗神醫看看也一樣。”
告別之後,鐵匠來到了惠民藥局,運氣好,苗神醫剛好在。
排隊等到自己之後,他坐到了苗神醫跟前,說了自己的症狀。苗神醫讓他伸出手,挽起衣袖,細細把脈。
許久之後,再換右手,如此再來一遍,然後說道:“脾胃虛寒,開點淮山藥吃吃就好了。”
“這麽簡單?”
“不然呢?”
“不是,昨天我一個朋友也是這個症狀,卻是膽中長石,膽都切了。”
“什麽?”苗神醫表現的十分驚訝,鐵匠以為他也沒聽過這等驚奇之事。
沒想到他隻是無奈的歎了口氣,微閉著眼,等了好久,才開口道:“膽是有她的作用的,怎麽能隨便就去除了呢?”
又沉默一會,他才說道:“現在既然已經切了,那好歹注意一些事情吧。”
“要注意哪些事情,苗神醫跟我說說吧!”鐵匠好言好語,請教道。
老神醫也不急躁,坐著娓娓道來:“正好現在沒人,我和你說道說道,俗話說,肝膽相照,這個肝啊,在這個位置。”
說著,他在桌子上比劃了一個肝的形狀,又在肝下麵畫了一個小圓,“看,這個就是膽。肝者,將軍之官。”他又指迴肝道。
鐵匠還沒聽懂,仔細的聽著。
“何為將軍之官,就是脾胃運化的糧草,交給肝,由肝來負責把它們分化成各種氣血津液,這些就是人所能存活的各種所需。剩下的東西呢,就是膽汁,膽汁就存於膽囊。”
“哦!原來是這樣。”
見鐵匠有些明白了,他繼續說道:“這有膽汁,也是非常有用的,它會連著小腸,隨著心髒的搏動,噴射膽汁,膽汁幫助消化食物,沒用的東西才往下排。消化的食物又可以成為血液送到肝裏,人臥則血歸於肝,此時肝才會歇息一會,是為血養肝,不過也不算歇息,因為這些血,肝還是要把這些血訓練一遍。
“這就是肝膽相照。”鐵匠說道:“那膽切了之後呢?好像也沒什麽大影響啊?”
隻見他在肝膽的右邊畫了一個胃,“剛才說了,膽汁住消化,但平時她隻噴多餘的膽汁,裏麵還是滿的,隻有吃飯時,胃脹大,剛好擠到膽囊,這時才會噴更多的膽汁,去大力的消化。”
“這麽神奇!”鐵匠越聽越感歎。忍不住問道:“那就是說沒有膽囊了,吃了飯就沒有儲備的膽汁來消化了?”
“不錯!”苗神醫肯定道:“不過這不是主要問題。”
“主要問題是什麽?”
“為何膽中會長砂石?以前會長,環境既然不變,就是說以後還可能長!”
“啊?”鐵匠有些擔憂。“那怎麽辦?”
“怎麽辦?先要搞清楚之前為何會長!”
“為何?”
苗神醫指著肝說道:“剛才說了,人吃的東西,肝負責把它們分解成各種人體所需的氣血津液,分給各個髒府,多餘的東西成為膽汁,存於膽囊。”
“噢!”鐵匠似乎明白了。
“吃了太純的東西,人不需要那麽多養分,就隻好排掉了。”
“原來是這樣。”
“這還沒什麽,肝膽分解時需要大量的水,水不夠時,小腸火會燒膀胱的水,汽化上運到肝膽,稀釋血液。她定是下寒之症,不能汽化足夠的水汽,導致膽汁濃稠淤積。”
“這就是說,她雖切去老的砂石連膽囊,但是形成砂石的環境沒變,以後還是有淤積?”
神醫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樣,“對!一般,十五年左右,還有可能再出問題,所以必須改變飲食,作息,調理身體,不然再結砂石,就沒得切了。”
鐵匠站起身道:“謝謝苗神醫,我一定要將此事告訴她,該如何解決呢?”
苗神醫開出方子,邊寫邊道:“如果右肋間痛可以針天樞穴,期門穴,背後紮肝腧穴,膽腧穴,隔薑灸也可。注意照我方子上的做,這樣應該問題不大。”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