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這日,天還沒亮就落了一場雪。
趙元休在宮外有一府邸,他昨夜是在宮外歇下的。晨起,天才蒙蒙亮,他便去了一官員府裏。張大人昨日就收到他的話,吩咐人一早就開門。小廝等到人,當即迎了趙元休進來,這才關門。
張大人的府邸以前比較小,今年年初並了隔壁的一個小院子,打通了一個門。那個小院子裏就住進了一名女子,有不少伺候的人。小院子的大門已經封閉,住在裏邊的人日常需要的東西都從張大人這邊一同采購。
趙元休輕車熟路地通過相連的門去了小院子。院子裏覆上的薄雪還沒人清理,趙元休腳上用金線繡著蟾蜍的黑靴子踩在雪裏,發出“哢吱哢吱”的聲音。
院子裏養著好幾盆常年青的植物,不過都被搬到簷下,還用布蓋著。趙元休過了廊道,直接走向主屋。趙元休直接推開門,一眼就見到守夜的小丫鬟正在收拾她昨夜用的被褥。
小丫鬟跪在地上行禮:“奴婢見過太子殿下,殿下萬安。”
趙元休揮揮手,環視屋裏一周,直接往內室而去。在內室的丫鬟也急忙行禮,內室正中的火爐快燃完了,突然“劈裏啪啦”響了幾聲。趙元休看了一眼坐在梳妝台上的女子,走到火爐旁。立即有丫鬟搬來凳子放在他的身後,尊貴的太子殿下坐下後,拿起夾木炭的夾子,從旁邊的木炭盆裏取木炭添進火爐裏。
梳妝台前的女子從銅鏡裏見到他的動作,輕笑一聲,繼續梳著自己的頭發,斥退了內室裏的丫鬟:“你們都出去吧。”
丫鬟們行了禮,魚貫而出。
女子放下木梳起身,隻穿著白色的褻衣褻褲,赤著腳就朝著趙元休走去,隨意問道:“殿下這麽久沒來,可是很忙?”
趙元休把夾子丟進盆裏,雙手環胸饒有興趣地看著她。女子揚唇,笑得愈發嬌媚,直接坐在趙元休身上,環住他的脖子。
稍微側過頭,趙元休就見到這張自己又愛又恨的臉——她與墨挽歌足有七成的相像。女子的臉上潔白,還比墨挽歌少了右眼眼角的一顆痣。
“忙倒是不怎麽忙,隻是近來心情不好。”趙元休垂眸看著她。
劉峨柳眉微蹙,腦袋靠在趙元休肩上,嗔道:“殿下又胡說了!妾可是聽張大人說,殿下已要娶妃,還是兩妃同娶。再過幾月,殿下的日子可就要美滿了。”
“張大人為何什麽都同你說?”趙元休挑眉,語氣微微冰冷。
劉峨卻笑了,“張大人也是知道妾整日整日對著這四四方方的天空,多說幾句讓妾解悶罷了。殿下可莫要怪張大人。”
“他還同你說什麽了?”趙元休又問。
劉峨搖頭,“張大人沒有再說其他了,倒是聽下麵的人碎嘴,殿下未來的太子妃是墨家的大小姐,而墨大小姐天人之姿,美得不可方物。”
伺候劉峨的人平日也是出不去的,隻是領著比其他人高許多的月錢。終日無趣,也就與張大人那邊府裏的丫鬟小廝多聊一些。
趙元休冷哼一聲,沒說什麽。
見他冷著臉,劉峨也無懼,從趙元休身上起來,赤著腳再走去梳妝台前坐下,作勢要梳妝了。
“殿下,明年開春,妾想去踏春。殿下要是沒空的話也無需陪著,妾也可跟張大人的幾個女兒一起去。”劉峨道,她三千青絲未挽,就垂在白色的褻衣上。
開春的事這麽早就說,是因為趙元休許久才來一次。這事若是不說,也許就沒機會說了。
趙元休起身走過去,直接將她抱起,幾步就把她放到整理完的床榻上,邪笑道:“當真想去的話,就多想想怎麽討好我。”
早時的雪來得讓人討厭,昨日才清理的屋簷上又覆上了一層雪白,北風吹來,屋簷邊上的雪就打著卷兒落在地上,沒入地上的厚厚的雪裏。
早起的粗使丫鬟穿著府裏新發的厚衣裳,拿著掃帚把雪掃走,掃出一條幹淨的路來。昨夜大小姐說,今日的活做完後就可以休息,到時候她們也可以結伴去外頭溜達一圈。有了這樣的福利,她們一早起來便是興致勃勃,樂得合不攏嘴。
墨趙氏稱身體不適,墨雨琴、墨竹琴二人隻是庶女也沒資格進宮,於是去的女眷就隻有林氏、墨挽歌和墨汐媛。
宮宴安排的是晚宴。受邀的人都選擇午後就進宮,一是怕雪地難走耽誤時辰,二是早一點進宮還可以與其他的人聊一聊。
自從母親故去後,墨挽歌還是第一次進宮。於是也是重視,早早在林氏院子用過午膳後,她就迴院子更衣了。
身著臂繡雙鯉翠綠錦緞外衫,逶迤紅鯉戲荷淡綠長裙,在外披了一件鑲狐狸毛銀邊淺紫披風。由淺夏綰青絲為螺簪,鬢發斜斜插著一支鑲嵌珍珠碧玉步搖,紅珊瑚耳墜和紅寶石耳墜在銅鏡前比劃一下,而後戴上紅珊瑚耳墜。珠飾垂下,貼在潔白的額心。雙眉不描而黛,膚無上粉已十分白膩,唇紙一抿即嫣如丹果。
“小姐稍一打扮便這般美麗,天仙也就如此了吧。”青檸抱著首飾盒,看著墨挽歌看得眼睛都要釘上去了。
她這話惹得玉盞和淺夏忍俊不禁,墨挽歌瞪了她一眼,“別胡說!”卻是帶笑的嗬斥,沒什麽威脅力。
墨汐媛卻站在青檸這邊,“姐姐說她做什麽,她說的又沒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丫頭也已經換好衣裳了,與墨挽歌一樣戴著步搖。她如今已經是瑤光院的二主子了,同季的衣裳大多已經搬到瑤光院裏來了。
墨挽歌無奈搖頭,取了一個鑲著紅寶石的項圈給墨汐媛戴上:“你可安靜些吧!哪有人像你這樣誇自己姐姐的!你羞不羞!到了外頭可更不能說了。”
墨汐媛吐了吐舌頭。
墨挽歌又吩咐了淺夏多準備一套她與小丫頭的衣裳,以防在宮裏出事。二人更完衣,就要去林氏的院子。恰好林氏已經準備妥當,三人便坐上馬車了——墨修負責晚宴的事宜,已經去了宮裏了。
後宮之主是李皇後,在成為皇後之前她便是德妃,端莊知禮、賢良淑德,皇上賜“明德”二字。皇後無子,居長春宮,她是後宮之主,身份尊貴些或者平時和皇後交好的女眷都會到長春宮來給皇後請安。
宴會安排在集英殿,請完安或是知道見不到皇後的人就到集英殿去,也有三三兩兩在亭子裏說話的。
皇後安排得周全,幾個在集英殿周圍的亭子都用簾子擋著,且都放有火爐。到亭子這兒來的定都是貴婦,這樣安排也不用怕冷,桌上還有新鮮的水果、糕點,在此與人聊天也不無趣。
墨挽歌以前不時進宮,與李皇後也熟,合情合理要去給皇後請安的。
在皇後宮裏坐著的人不少,林氏帶著墨挽歌、墨汐媛上前去,給李皇後請了安。
皇後看著她們行了禮,立即就讓她們起來了,又吩咐了賜座。
坐在皇後旁邊的一人見到墨挽歌,驚豔地說:“這是墨家的大小姐吧!長得可真是美麗啊!”
李皇後也是向墨挽歌招招手,又打量著墨挽歌,“瞧瞧你這孩子,過了幾年都長成大姑娘了,這出落得也真是好看呐。你外祖父外祖母身體怎麽樣啊?”
墨挽歌乖順地走到皇後身邊,任憑她打量自己,聽到問話才迴道:“勞皇後娘娘掛心,外祖父外祖母一切都好。”
林氏落座後就與旁邊的命婦說話,墨汐媛就坐在林氏旁邊。
李皇後拍拍墨挽歌的手,“那就好!你如今迴京來了,可有什麽不習慣的嗎。”
搖搖頭,墨挽歌微笑道:“到底是在東京土生土長的,也沒什麽不習慣的。”
李皇後點頭,忽然又笑了:“再過幾月,你就要嫁給太子了。我聽太子說,你們的親事定在三月六日,我還說太匆忙了,今日見了你,我才知道他這麽著急是為了什麽了。”
她指的是墨挽歌的美貌。
墨挽歌抿嘴,很是不好意思。
“墨夫人已經許久沒有進宮了。”皇後看向林氏,“夫人長的真與幾年前一模一樣呢。以後啊,多來宮裏走動。”
林氏忍著笑意擺手,“娘娘可真會說笑。年後皇後娘娘若是無趣,就傳臣婦進宮來吧。”
“那可真是太好了,那年後你帶兩個小子進宮吧!本宮還沒見過那兩個小子呢!”李皇後褪下了手腕上的血玉手鐲,又把它戴在墨挽歌的手上。
墨挽歌推辭不要,李皇後隻是笑著拍拍她的手,示意她收下,“許久不見,給你的見麵禮罷了,戴著吧。”
李皇後又叫來墨汐媛,這還是她們初次見麵,李皇後給了一對銀手鐲。
長春宮裏的命婦們都是常來長春宮的,與皇後關係不錯,她們也就同皇後、林氏說起林氏的雙生兒來。
又說了會話,宮人就來報丞相夫人來了。
長春宮就這麽點地方,一直有人來,也得有人離開。林氏同兩個丫頭又待了一會,才告辭離開。
趙元休在宮外有一府邸,他昨夜是在宮外歇下的。晨起,天才蒙蒙亮,他便去了一官員府裏。張大人昨日就收到他的話,吩咐人一早就開門。小廝等到人,當即迎了趙元休進來,這才關門。
張大人的府邸以前比較小,今年年初並了隔壁的一個小院子,打通了一個門。那個小院子裏就住進了一名女子,有不少伺候的人。小院子的大門已經封閉,住在裏邊的人日常需要的東西都從張大人這邊一同采購。
趙元休輕車熟路地通過相連的門去了小院子。院子裏覆上的薄雪還沒人清理,趙元休腳上用金線繡著蟾蜍的黑靴子踩在雪裏,發出“哢吱哢吱”的聲音。
院子裏養著好幾盆常年青的植物,不過都被搬到簷下,還用布蓋著。趙元休過了廊道,直接走向主屋。趙元休直接推開門,一眼就見到守夜的小丫鬟正在收拾她昨夜用的被褥。
小丫鬟跪在地上行禮:“奴婢見過太子殿下,殿下萬安。”
趙元休揮揮手,環視屋裏一周,直接往內室而去。在內室的丫鬟也急忙行禮,內室正中的火爐快燃完了,突然“劈裏啪啦”響了幾聲。趙元休看了一眼坐在梳妝台上的女子,走到火爐旁。立即有丫鬟搬來凳子放在他的身後,尊貴的太子殿下坐下後,拿起夾木炭的夾子,從旁邊的木炭盆裏取木炭添進火爐裏。
梳妝台前的女子從銅鏡裏見到他的動作,輕笑一聲,繼續梳著自己的頭發,斥退了內室裏的丫鬟:“你們都出去吧。”
丫鬟們行了禮,魚貫而出。
女子放下木梳起身,隻穿著白色的褻衣褻褲,赤著腳就朝著趙元休走去,隨意問道:“殿下這麽久沒來,可是很忙?”
趙元休把夾子丟進盆裏,雙手環胸饒有興趣地看著她。女子揚唇,笑得愈發嬌媚,直接坐在趙元休身上,環住他的脖子。
稍微側過頭,趙元休就見到這張自己又愛又恨的臉——她與墨挽歌足有七成的相像。女子的臉上潔白,還比墨挽歌少了右眼眼角的一顆痣。
“忙倒是不怎麽忙,隻是近來心情不好。”趙元休垂眸看著她。
劉峨柳眉微蹙,腦袋靠在趙元休肩上,嗔道:“殿下又胡說了!妾可是聽張大人說,殿下已要娶妃,還是兩妃同娶。再過幾月,殿下的日子可就要美滿了。”
“張大人為何什麽都同你說?”趙元休挑眉,語氣微微冰冷。
劉峨卻笑了,“張大人也是知道妾整日整日對著這四四方方的天空,多說幾句讓妾解悶罷了。殿下可莫要怪張大人。”
“他還同你說什麽了?”趙元休又問。
劉峨搖頭,“張大人沒有再說其他了,倒是聽下麵的人碎嘴,殿下未來的太子妃是墨家的大小姐,而墨大小姐天人之姿,美得不可方物。”
伺候劉峨的人平日也是出不去的,隻是領著比其他人高許多的月錢。終日無趣,也就與張大人那邊府裏的丫鬟小廝多聊一些。
趙元休冷哼一聲,沒說什麽。
見他冷著臉,劉峨也無懼,從趙元休身上起來,赤著腳再走去梳妝台前坐下,作勢要梳妝了。
“殿下,明年開春,妾想去踏春。殿下要是沒空的話也無需陪著,妾也可跟張大人的幾個女兒一起去。”劉峨道,她三千青絲未挽,就垂在白色的褻衣上。
開春的事這麽早就說,是因為趙元休許久才來一次。這事若是不說,也許就沒機會說了。
趙元休起身走過去,直接將她抱起,幾步就把她放到整理完的床榻上,邪笑道:“當真想去的話,就多想想怎麽討好我。”
早時的雪來得讓人討厭,昨日才清理的屋簷上又覆上了一層雪白,北風吹來,屋簷邊上的雪就打著卷兒落在地上,沒入地上的厚厚的雪裏。
早起的粗使丫鬟穿著府裏新發的厚衣裳,拿著掃帚把雪掃走,掃出一條幹淨的路來。昨夜大小姐說,今日的活做完後就可以休息,到時候她們也可以結伴去外頭溜達一圈。有了這樣的福利,她們一早起來便是興致勃勃,樂得合不攏嘴。
墨趙氏稱身體不適,墨雨琴、墨竹琴二人隻是庶女也沒資格進宮,於是去的女眷就隻有林氏、墨挽歌和墨汐媛。
宮宴安排的是晚宴。受邀的人都選擇午後就進宮,一是怕雪地難走耽誤時辰,二是早一點進宮還可以與其他的人聊一聊。
自從母親故去後,墨挽歌還是第一次進宮。於是也是重視,早早在林氏院子用過午膳後,她就迴院子更衣了。
身著臂繡雙鯉翠綠錦緞外衫,逶迤紅鯉戲荷淡綠長裙,在外披了一件鑲狐狸毛銀邊淺紫披風。由淺夏綰青絲為螺簪,鬢發斜斜插著一支鑲嵌珍珠碧玉步搖,紅珊瑚耳墜和紅寶石耳墜在銅鏡前比劃一下,而後戴上紅珊瑚耳墜。珠飾垂下,貼在潔白的額心。雙眉不描而黛,膚無上粉已十分白膩,唇紙一抿即嫣如丹果。
“小姐稍一打扮便這般美麗,天仙也就如此了吧。”青檸抱著首飾盒,看著墨挽歌看得眼睛都要釘上去了。
她這話惹得玉盞和淺夏忍俊不禁,墨挽歌瞪了她一眼,“別胡說!”卻是帶笑的嗬斥,沒什麽威脅力。
墨汐媛卻站在青檸這邊,“姐姐說她做什麽,她說的又沒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丫頭也已經換好衣裳了,與墨挽歌一樣戴著步搖。她如今已經是瑤光院的二主子了,同季的衣裳大多已經搬到瑤光院裏來了。
墨挽歌無奈搖頭,取了一個鑲著紅寶石的項圈給墨汐媛戴上:“你可安靜些吧!哪有人像你這樣誇自己姐姐的!你羞不羞!到了外頭可更不能說了。”
墨汐媛吐了吐舌頭。
墨挽歌又吩咐了淺夏多準備一套她與小丫頭的衣裳,以防在宮裏出事。二人更完衣,就要去林氏的院子。恰好林氏已經準備妥當,三人便坐上馬車了——墨修負責晚宴的事宜,已經去了宮裏了。
後宮之主是李皇後,在成為皇後之前她便是德妃,端莊知禮、賢良淑德,皇上賜“明德”二字。皇後無子,居長春宮,她是後宮之主,身份尊貴些或者平時和皇後交好的女眷都會到長春宮來給皇後請安。
宴會安排在集英殿,請完安或是知道見不到皇後的人就到集英殿去,也有三三兩兩在亭子裏說話的。
皇後安排得周全,幾個在集英殿周圍的亭子都用簾子擋著,且都放有火爐。到亭子這兒來的定都是貴婦,這樣安排也不用怕冷,桌上還有新鮮的水果、糕點,在此與人聊天也不無趣。
墨挽歌以前不時進宮,與李皇後也熟,合情合理要去給皇後請安的。
在皇後宮裏坐著的人不少,林氏帶著墨挽歌、墨汐媛上前去,給李皇後請了安。
皇後看著她們行了禮,立即就讓她們起來了,又吩咐了賜座。
坐在皇後旁邊的一人見到墨挽歌,驚豔地說:“這是墨家的大小姐吧!長得可真是美麗啊!”
李皇後也是向墨挽歌招招手,又打量著墨挽歌,“瞧瞧你這孩子,過了幾年都長成大姑娘了,這出落得也真是好看呐。你外祖父外祖母身體怎麽樣啊?”
墨挽歌乖順地走到皇後身邊,任憑她打量自己,聽到問話才迴道:“勞皇後娘娘掛心,外祖父外祖母一切都好。”
林氏落座後就與旁邊的命婦說話,墨汐媛就坐在林氏旁邊。
李皇後拍拍墨挽歌的手,“那就好!你如今迴京來了,可有什麽不習慣的嗎。”
搖搖頭,墨挽歌微笑道:“到底是在東京土生土長的,也沒什麽不習慣的。”
李皇後點頭,忽然又笑了:“再過幾月,你就要嫁給太子了。我聽太子說,你們的親事定在三月六日,我還說太匆忙了,今日見了你,我才知道他這麽著急是為了什麽了。”
她指的是墨挽歌的美貌。
墨挽歌抿嘴,很是不好意思。
“墨夫人已經許久沒有進宮了。”皇後看向林氏,“夫人長的真與幾年前一模一樣呢。以後啊,多來宮裏走動。”
林氏忍著笑意擺手,“娘娘可真會說笑。年後皇後娘娘若是無趣,就傳臣婦進宮來吧。”
“那可真是太好了,那年後你帶兩個小子進宮吧!本宮還沒見過那兩個小子呢!”李皇後褪下了手腕上的血玉手鐲,又把它戴在墨挽歌的手上。
墨挽歌推辭不要,李皇後隻是笑著拍拍她的手,示意她收下,“許久不見,給你的見麵禮罷了,戴著吧。”
李皇後又叫來墨汐媛,這還是她們初次見麵,李皇後給了一對銀手鐲。
長春宮裏的命婦們都是常來長春宮的,與皇後關係不錯,她們也就同皇後、林氏說起林氏的雙生兒來。
又說了會話,宮人就來報丞相夫人來了。
長春宮就這麽點地方,一直有人來,也得有人離開。林氏同兩個丫頭又待了一會,才告辭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