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小姐坐上了花轎又拜了堂,入了皇家玉碟,哪裏像墨大人說的這般輕巧?太子這事確是是瞞著眾人的,可若真要太子妃和離,豈不是叫天下人都看了笑話!”丞相把墨修扶起來,語重心長。
如今是說墨挽歌這個太子妃當的窩囊,可要是方才堪堪拜堂了,這會就要和離,天下人豈不是要指著墨家和皇家的脊梁骨笑話?
墨修冷笑,站直了身子,“丞相大人,您的意思是我家挽歌合該受這個委屈?”
丞相一驚,連忙擺手,“小老兒可沒這麽說。”說著後退了兩步,看向皇上,一臉的無能為力。
皇帝頭疼,“墨愛卿,朕定然罰太子,他先斬後奏也是落了朕的顏麵。你看,罰他什麽好啊?”
墨修惱得厲害,見皇帝直接把鍋甩給自己,嗬嗬笑了幾聲:“皇上說笑了,這事臣哪裏說得上話,太子說到底還是您的兒子,皇上想如何罰便如何罰。”
皇上無奈頷首。
墨修咬牙,宮門要落鑰,他也無法久待。既然皇帝說要給自己個說法了,也就沒必要繼續在這等著了,於是墨修抱拳行禮,“微臣告退。”
走出禦書房,日落西山,隻留有餘暉。墨修看著餘暉,腦袋漲得厲害。
“墨大人,一起走吧。”丞相從後邊走來,笑著邀請。
墨修點點頭。
二人便肩並肩地走著。
“墨大人,聽內人說,墨小姐小時進宮伴讀,與殿下是青梅竹馬。”仿佛是因為墨修不說話而氣氛尷尬似的,丞相出聲說道。
墨修點了點頭。又在心裏補了一句:偏偏不止!若隻青梅竹馬之誼,趙元休今日也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來。
丞相忽然笑了笑,墨修疑惑地看向他了,他才說道:“不瞞墨大人,小老兒同內人也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當初考取功名不成,偏偏內人及笄,嶽父大人欲將她許配給良人。無法啊,未有功名在身,也隻能硬著頭皮先去求娶。好在,內人心傾於我,最後還是嫁於我了。”
不知道此時一根筋的要維護女兒的墨修聽沒聽懂,丞相繼續說:“若是墨小姐是喜歡太子的話,一切都好說。是太子求娶,證明太子心裏還是有墨小姐的,要是有什麽誤會,盡早解開就是了。”
墨修沉默了好一會,搖搖頭,“丞相大人有所不知。”
“小老兒自然不知,不過是同墨大人這麽一說罷了。”丞相大人爽朗地笑了笑。
二人在宮門口分別。
太子兩妃同娶,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自從烏頭堿中毒一事,墨雨琴就被禁了足。自今日墨挽歌出嫁了,她才被解禁——墨修和林氏都不想她再去找墨挽歌的麻煩。
聽得太子兩妃同娶,墨雨琴捧腹大笑。在屋子裏笑得暢快,拉了來稟報消息的秋竹痛快極了,“看吧!我都說了,太子不可能是她一人的!她不願我陪她同進東宮,如今還是寧國公的嫡女!墨家到底隻是二品,她縱然是正妃,怕也得處處受側妃的氣!若是早就有自知之明,何苦當日把我害得那麽慘!”
秋竹反倒是擔憂,“奴婢來時,聽說老爺怒氣衝衝地去了寧國公府,也不知道會不會同寧國公鬧起來。”
墨雨琴冷笑,“鬧吧鬧吧,再怎麽鬧也不幹我的事。本來在這個家裏,就沒有人願意為我謀劃,沒什麽大不了的。”
“可是……”秋竹還想說什麽,卻直接被墨雨琴打斷了:“行了!我被禁足,也隻有三妹妹來看我一迴,她呢,她可是一眼都沒來看我,反而是叫人來要錢,虧得還是當生母的呢。”
“小姐,那如今,我們該怎麽辦?”秋竹小心翼翼地問道。家裏出了這種事,老爺和主母怕也沒有心思給小姐物色好人家了,可就害得小姐還得繼續應付王姨娘。
上迴查到王姨娘偷府裏的東西去典當,老爺隻是打了王姨娘十板子且罰了三個月月銀,王姨娘手上完全沒有銀錢,就更要來跟小姐要錢了。
墨雨琴眸裏浮現狠厲,“再怎麽說,父親也已經罰了她了,在我出嫁前她要是老實些,忍忍也就是了。”可若還要死不悔改,就得另當別論了。
翌日。
卻說太子妃、太子側妃去給皇後敬茶。太子妃忽然暈倒,請了太醫診治,結果診出太子妃受了風寒。
李皇後又氣又無奈,讓人跟著太醫去太醫院。站在貴妃榻邊,看著墨挽歌的麵色蒼白歎了口氣,轉身走到外邊去了。
太子與潘詩昀對視一眼,潘詩昀當先走了出去。趙元休看著墨挽歌,眸光暗了暗,也隨之出去了。
玉盞侯在一旁,看著他們出去,就到桌上倒了水。不愧是皇後宮中,水還是熱的。
“太子,你若是事忙,照顧不了太子妃,就讓太子妃在本宮這兒休養吧。”李皇後坐在正位上。
趙元休方才也聽得了太醫說的話了,墨挽歌是得了風寒,並非是裝作暈倒的。這會子聽到李皇後的話,挑起眉頭嗬了口氣,拒道:“母後事忙,太子妃染了風寒怕會過了病氣。再者,東宮不缺照顧的人手,就不勞煩母後了。”
李皇後看著趙元休,“初入宮中,太子應當為皇上分憂,還要分心照顧著側妃,太子妃病著,還是留在這兒,讓本宮照顧比較好。”
趙元休拿起旁邊的茶盞,喝了茶在想要如何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善解人意的潘詩昀上前一步,給李皇後福了一禮,“母後,兒臣定會好好照顧太子妃,不讓太子分心,耽誤正事的。”
以前看潘詩昀這個孩子是個好的,但是寧國公一家替太子瞞著天下人的行徑,令李皇後生氣,這會子正對潘詩昀不滿。聽她這樣說,反倒是點了頭,“既然側妃這般有心,那太子妃就由你來照顧吧。”
潘詩昀微笑著再次福禮,直接應承下來,“臣妾定不負母後所望。”
看了李皇後稍稍頷首。潘詩昀就看向趙元休,想他定會誇讚自己懂事的,沒想到他正看著茶盞,仿佛是拿著什麽絕世珍品般。潘詩昀抿了抿嘴,退到位置上坐下。
看著同坐在右側的太子和側妃,李皇後頭疼的扶額,“你父皇說,昨兒個墨大人去了寧國公府,後又進了宮麵聖。墨大人氣你的行徑,要太子妃與你和離。”
趙元休冷笑,自己兜了好大一個圈,昨日才成親,怎麽可能會放她離去?“墨大人當真是無理取鬧,太子妃是父皇賜婚,怎麽能同本宮和離呢?母後,兒臣同娶兩妃是減少開支。墨大人這般實在小題大做。”
潘詩昀正襟危坐,得體地露出微笑。其實,她總覺得太子讓自己同正妃一起入宮並非單單隻為了節儉開支,但是她也想不出除此之外還會是什麽原因。
見太子趙元休還一副理所應當的模樣,氣得李皇後一拍桌子,桌上的茶蓋碰到盞身而發出聲音,“依本宮看,無理取鬧的人是你!成親這麽大的事情你連商量都未曾與本宮或皇上商量,如今還要皇上替你收拾殘局,太子啊太子,本宮該怎麽說你才好啊……”
趙元休放下茶盞,“母後息怒。不過兒臣說的也是實話,墨大人要太子妃與兒臣和離,不是在說笑嗎,皇家人哪有和離之說!況且,又是父皇賜婚,怎能抗旨?”
貴妃榻上,墨挽歌半睜著眼睛,一字不漏地聽到趙元休的話。原來他是為了減少開支,所以才讓側妃與自己同時進宮的啊。
方才玉盞喂了她些水她才醒來。而醒來正好就聽到趙元休的解釋。然,父親要自己和離嗎?想到昨日父親揚言不讓自己出嫁,今日就要自己和離,他是氣極了趙元休吧。
父親是愛護自己的。
不過,自己已經上了花轎,就成了皇家人了,可從未聽說過皇家和離的。自己見到父親了,要勸勸父親,把趙元休是為了減少開支才這樣做的事講給父親聽。可不能讓父親誤會了趙元休。
墨挽歌費力地坐起來,“姑姑,扶我出去。”
“姑娘……”玉盞見她旨意要起,不得已收迴了聲音。
李皇後說道:“太子,是你自己處置不當在先。你說,這個時候,皇上同墨大人交好,如今愧對墨大人在先,誰敢不開眼說墨大人抗旨?”
“母後,難不成您同意墨大人說的和離?”趙元休歪著腦袋問道。
這自然是不同意的!李皇後瞪著他,沒說出話來。
墨挽歌被玉盞扶著,走到正殿中去。身上沒什麽力氣,幾乎身上的重量很大一部分都是壓在玉盞身上的。
“挽歌,你怎麽出來了?快快迴去躺著。”李皇後乍一見到墨挽歌就緊張起來,畢竟她突然暈倒的樣子還曆曆在目。
墨挽歌笑了下,容貌本是一乘的她,這一笑就讓人想到西施。她笑著說:“母後,兒臣想迴府去。”
迴府?站起來的李皇後眨眨眼,以為墨挽歌還沒適應今已為婦人的身份,問道:“是迴東宮吧?”
如今是說墨挽歌這個太子妃當的窩囊,可要是方才堪堪拜堂了,這會就要和離,天下人豈不是要指著墨家和皇家的脊梁骨笑話?
墨修冷笑,站直了身子,“丞相大人,您的意思是我家挽歌合該受這個委屈?”
丞相一驚,連忙擺手,“小老兒可沒這麽說。”說著後退了兩步,看向皇上,一臉的無能為力。
皇帝頭疼,“墨愛卿,朕定然罰太子,他先斬後奏也是落了朕的顏麵。你看,罰他什麽好啊?”
墨修惱得厲害,見皇帝直接把鍋甩給自己,嗬嗬笑了幾聲:“皇上說笑了,這事臣哪裏說得上話,太子說到底還是您的兒子,皇上想如何罰便如何罰。”
皇上無奈頷首。
墨修咬牙,宮門要落鑰,他也無法久待。既然皇帝說要給自己個說法了,也就沒必要繼續在這等著了,於是墨修抱拳行禮,“微臣告退。”
走出禦書房,日落西山,隻留有餘暉。墨修看著餘暉,腦袋漲得厲害。
“墨大人,一起走吧。”丞相從後邊走來,笑著邀請。
墨修點點頭。
二人便肩並肩地走著。
“墨大人,聽內人說,墨小姐小時進宮伴讀,與殿下是青梅竹馬。”仿佛是因為墨修不說話而氣氛尷尬似的,丞相出聲說道。
墨修點了點頭。又在心裏補了一句:偏偏不止!若隻青梅竹馬之誼,趙元休今日也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來。
丞相忽然笑了笑,墨修疑惑地看向他了,他才說道:“不瞞墨大人,小老兒同內人也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當初考取功名不成,偏偏內人及笄,嶽父大人欲將她許配給良人。無法啊,未有功名在身,也隻能硬著頭皮先去求娶。好在,內人心傾於我,最後還是嫁於我了。”
不知道此時一根筋的要維護女兒的墨修聽沒聽懂,丞相繼續說:“若是墨小姐是喜歡太子的話,一切都好說。是太子求娶,證明太子心裏還是有墨小姐的,要是有什麽誤會,盡早解開就是了。”
墨修沉默了好一會,搖搖頭,“丞相大人有所不知。”
“小老兒自然不知,不過是同墨大人這麽一說罷了。”丞相大人爽朗地笑了笑。
二人在宮門口分別。
太子兩妃同娶,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自從烏頭堿中毒一事,墨雨琴就被禁了足。自今日墨挽歌出嫁了,她才被解禁——墨修和林氏都不想她再去找墨挽歌的麻煩。
聽得太子兩妃同娶,墨雨琴捧腹大笑。在屋子裏笑得暢快,拉了來稟報消息的秋竹痛快極了,“看吧!我都說了,太子不可能是她一人的!她不願我陪她同進東宮,如今還是寧國公的嫡女!墨家到底隻是二品,她縱然是正妃,怕也得處處受側妃的氣!若是早就有自知之明,何苦當日把我害得那麽慘!”
秋竹反倒是擔憂,“奴婢來時,聽說老爺怒氣衝衝地去了寧國公府,也不知道會不會同寧國公鬧起來。”
墨雨琴冷笑,“鬧吧鬧吧,再怎麽鬧也不幹我的事。本來在這個家裏,就沒有人願意為我謀劃,沒什麽大不了的。”
“可是……”秋竹還想說什麽,卻直接被墨雨琴打斷了:“行了!我被禁足,也隻有三妹妹來看我一迴,她呢,她可是一眼都沒來看我,反而是叫人來要錢,虧得還是當生母的呢。”
“小姐,那如今,我們該怎麽辦?”秋竹小心翼翼地問道。家裏出了這種事,老爺和主母怕也沒有心思給小姐物色好人家了,可就害得小姐還得繼續應付王姨娘。
上迴查到王姨娘偷府裏的東西去典當,老爺隻是打了王姨娘十板子且罰了三個月月銀,王姨娘手上完全沒有銀錢,就更要來跟小姐要錢了。
墨雨琴眸裏浮現狠厲,“再怎麽說,父親也已經罰了她了,在我出嫁前她要是老實些,忍忍也就是了。”可若還要死不悔改,就得另當別論了。
翌日。
卻說太子妃、太子側妃去給皇後敬茶。太子妃忽然暈倒,請了太醫診治,結果診出太子妃受了風寒。
李皇後又氣又無奈,讓人跟著太醫去太醫院。站在貴妃榻邊,看著墨挽歌的麵色蒼白歎了口氣,轉身走到外邊去了。
太子與潘詩昀對視一眼,潘詩昀當先走了出去。趙元休看著墨挽歌,眸光暗了暗,也隨之出去了。
玉盞侯在一旁,看著他們出去,就到桌上倒了水。不愧是皇後宮中,水還是熱的。
“太子,你若是事忙,照顧不了太子妃,就讓太子妃在本宮這兒休養吧。”李皇後坐在正位上。
趙元休方才也聽得了太醫說的話了,墨挽歌是得了風寒,並非是裝作暈倒的。這會子聽到李皇後的話,挑起眉頭嗬了口氣,拒道:“母後事忙,太子妃染了風寒怕會過了病氣。再者,東宮不缺照顧的人手,就不勞煩母後了。”
李皇後看著趙元休,“初入宮中,太子應當為皇上分憂,還要分心照顧著側妃,太子妃病著,還是留在這兒,讓本宮照顧比較好。”
趙元休拿起旁邊的茶盞,喝了茶在想要如何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善解人意的潘詩昀上前一步,給李皇後福了一禮,“母後,兒臣定會好好照顧太子妃,不讓太子分心,耽誤正事的。”
以前看潘詩昀這個孩子是個好的,但是寧國公一家替太子瞞著天下人的行徑,令李皇後生氣,這會子正對潘詩昀不滿。聽她這樣說,反倒是點了頭,“既然側妃這般有心,那太子妃就由你來照顧吧。”
潘詩昀微笑著再次福禮,直接應承下來,“臣妾定不負母後所望。”
看了李皇後稍稍頷首。潘詩昀就看向趙元休,想他定會誇讚自己懂事的,沒想到他正看著茶盞,仿佛是拿著什麽絕世珍品般。潘詩昀抿了抿嘴,退到位置上坐下。
看著同坐在右側的太子和側妃,李皇後頭疼的扶額,“你父皇說,昨兒個墨大人去了寧國公府,後又進了宮麵聖。墨大人氣你的行徑,要太子妃與你和離。”
趙元休冷笑,自己兜了好大一個圈,昨日才成親,怎麽可能會放她離去?“墨大人當真是無理取鬧,太子妃是父皇賜婚,怎麽能同本宮和離呢?母後,兒臣同娶兩妃是減少開支。墨大人這般實在小題大做。”
潘詩昀正襟危坐,得體地露出微笑。其實,她總覺得太子讓自己同正妃一起入宮並非單單隻為了節儉開支,但是她也想不出除此之外還會是什麽原因。
見太子趙元休還一副理所應當的模樣,氣得李皇後一拍桌子,桌上的茶蓋碰到盞身而發出聲音,“依本宮看,無理取鬧的人是你!成親這麽大的事情你連商量都未曾與本宮或皇上商量,如今還要皇上替你收拾殘局,太子啊太子,本宮該怎麽說你才好啊……”
趙元休放下茶盞,“母後息怒。不過兒臣說的也是實話,墨大人要太子妃與兒臣和離,不是在說笑嗎,皇家人哪有和離之說!況且,又是父皇賜婚,怎能抗旨?”
貴妃榻上,墨挽歌半睜著眼睛,一字不漏地聽到趙元休的話。原來他是為了減少開支,所以才讓側妃與自己同時進宮的啊。
方才玉盞喂了她些水她才醒來。而醒來正好就聽到趙元休的解釋。然,父親要自己和離嗎?想到昨日父親揚言不讓自己出嫁,今日就要自己和離,他是氣極了趙元休吧。
父親是愛護自己的。
不過,自己已經上了花轎,就成了皇家人了,可從未聽說過皇家和離的。自己見到父親了,要勸勸父親,把趙元休是為了減少開支才這樣做的事講給父親聽。可不能讓父親誤會了趙元休。
墨挽歌費力地坐起來,“姑姑,扶我出去。”
“姑娘……”玉盞見她旨意要起,不得已收迴了聲音。
李皇後說道:“太子,是你自己處置不當在先。你說,這個時候,皇上同墨大人交好,如今愧對墨大人在先,誰敢不開眼說墨大人抗旨?”
“母後,難不成您同意墨大人說的和離?”趙元休歪著腦袋問道。
這自然是不同意的!李皇後瞪著他,沒說出話來。
墨挽歌被玉盞扶著,走到正殿中去。身上沒什麽力氣,幾乎身上的重量很大一部分都是壓在玉盞身上的。
“挽歌,你怎麽出來了?快快迴去躺著。”李皇後乍一見到墨挽歌就緊張起來,畢竟她突然暈倒的樣子還曆曆在目。
墨挽歌笑了下,容貌本是一乘的她,這一笑就讓人想到西施。她笑著說:“母後,兒臣想迴府去。”
迴府?站起來的李皇後眨眨眼,以為墨挽歌還沒適應今已為婦人的身份,問道:“是迴東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