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外邊的雨聲,墨挽歌的注意力從書上移開,轉頭望著窗戶那邊。窗口處的櫃子上擺著一盆蘭花,窗戶沒關,雨一下,濺進來的雨珠就打到蘭花上。
墨挽歌把書放下,起身走到窗口處,本想著過去把窗關上,沒想到看著外麵連成無數重的雨幕就忘了要做什麽,柳眉微蹙,望著雨幕出神。
“姑娘!您怎麽站在窗口啊,外麵下雨起風,你小心受涼了!”玉盞抱著衣裳進來,看到墨挽歌站在窗口就忍不住驚道。
墨挽歌順著聲音看過來,看清是玉盞,就笑了笑,迴頭把窗關上了。隨著窗戶關上,耳邊的雨聲一時間小了不少,墨挽歌道:“念青這會應該還在如意殿,她出去時候沒雨,也沒拿傘,姑姑待會派人去接她迴來。”
念青辰時不到就出去了,去書房搬了東西去如意殿,來迴用了半個時辰。接著就在如意殿中,和芝蘭說管事要注意的事情。
玉盞一邊把幹淨的衣裳放進箱子裏,一邊應道:“如意殿的人手多,念青又是過去交接管事的,合情合理,側妃都會派人送念青迴來的。”
即便是麵子功夫,郭燕端也理應算了麵子。
隻是墨挽歌搖頭道:“側妃會不會送她迴來是她的事情,是否派人去接念青卻是我的態度。”
墨挽歌都這麽說了,玉盞也就沒爭論,卻是好奇墨挽歌最近對念青的態度:“奴婢還以為,姑娘會像以前一樣,把念青拒之門外呢。”
“不說她的身份,她這人做事利索周全,是個可用的人。以前是顧忌她是太子的人,如今是倒是不用了。”墨挽歌說著,坐在桌前,拿起倒扣的書本。
玉盞好奇地追問:“怎麽說如今不用了?就是因為昨日的事情?”
念青沒了管事的權利,可不一定就不是太子的人了。隻要她想,依舊可以為太子做事。
墨挽歌拿著書本想了想,對玉盞說道:“以前我救過她的命。在我與太子沒有太大的衝突下,按念青這人的性子,她就會盡力護我周全。”
玉盞見她要看書,不敢再多說打擾,可聞言還是笑出聲:“聽姑娘這話說的!念青再如何也不過一個宮女,哪裏能護您周全的能耐?”
墨挽歌挑眉,笑了笑搖頭不語。
她不願說,玉盞也沒再多話,低頭把手頭的事情做完。
玉盞出去就吩咐小廚房熬薑湯,隨後叫宮女帶了傘去如意殿接念青迴來。
念青把該說的都說得差不多了,把名冊推到芝蘭麵前,轉過頭看向外頭才發覺外頭下雨了。
芝蘭麵不改色地把名冊給合上,她記住了念青後麵說的,前麵的已經有些忘記了。把名冊放在一邊,芝蘭看著門外的雨幕,道:“念青姑娘,奴婢著人撐傘送你迴崇教殿吧?這麽大的雨,可不好淋到。”
念青不會跟自己過不去,點點頭,順勢起身,道:“那就有勞了。你要是還有什麽不懂的,今明兩日你可以到崇教殿來尋我。”
“先謝過念青姑娘了。奴婢送送你。”芝蘭客套道。
二人踏出房門,就見到寧白在廊下同一個宮女說話。後者見到她們,就引著那人走過來。
小宮女笑嘻嘻的,手上拿著兩把傘,一把濕漉漉的滴水,另外一把還是幹的。小宮女福了個身,對念青說道:“念青姑娘,太子妃著奴婢來接你迴崇教殿。”
念青一震,盯著宮女手上的傘,隨即莞爾一笑,接過小宮女遞來的傘,撐開以後就大步往前走,撞進天地間的雨幕。
走得快,沒多久念青和小宮女就迴到崇教殿了,也正因如此,撐著傘的念青裙擺濕了一大片。
念青把傘一收,隨意地遞給小宮女,自己就進了正殿。此時墨挽歌正在用午膳,玉盞見她這般就趕她下去換衣裳,又說小廚房熬了薑湯,叫她去喝一碗。
念青被趕出來也不惱,笑眯眯地點頭退出來。
“這丫頭怎麽跟撿了銀子一般,嘴角都要咧到眼角去了。”玉盞看著念青的身影笑罵道。
墨挽歌也是覺得好笑,吃完碗中的粥,道:“瞧她這個模樣,不會是因為不管事了,一身輕鬆才這般的吧?”
玉盞打趣道:“這倒是有可能。”
念青卻是不知道自己被打趣了一番,她在崇教殿有個房間,到她的房裏換了身幹淨衣服出來,拐去小廚房喝了碗薑湯,才再次迴到正殿來。
跟玉盞說的一樣,念青真跟撿了銀子一樣興致勃勃。這次進來,她剛跨進門檻,忽然一拍自己腦袋,拍掌道:“差點忘記跟太子妃說個好消息了。”
墨挽歌挑眉看著她,順著她的意問道:“什麽好消息?”
念青故作神秘地湊到跟前,興奮道:“奴婢今早得到消息,出宮替墨老爺診治的禦醫迴來了,說墨老爺醒了!”墨修已經沒了官身,念青就以“老爺”稱唿。
管事權利的好處就在這裏,消息總是要比讓人靈通。
“什麽!可是當真?”墨挽歌驚喜道。旁邊玉盞也是驚喜不已。
念青點頭,“從禦醫口中說出來的,必然是真的了。說是醒來也就沒什麽大礙了,不過禦醫也說了,還得好好養著,就怕會有什麽後遺症了。”
墨挽歌點頭,想了想道:“我有想讓父親去江南養著。”
“那也得等墨老爺好些再說吧。”念青隨口應道。
郭燕端在家也同母親學過管事,可東宮並非尋常人家,偌大的東宮要理的事情多得很。事情多,底下的人自己不熟悉,宮人服不服自己還一說,郭燕端也清楚剛上手的時候很難。
崇教殿的事情大多不必郭燕端來管,所以對於崇教殿來說也沒什麽不同。
至於說是協助側妃管事的張美人張玉露,今日念青交出管事時候沒有見到張玉露,甚至連個張玉露的宮女都沒見到。
京中出名的穩婆寧婆子已經在宮中住了一段時間了,隨著太子妃的產期漸近,她開始每日登崇教殿,跟崇教殿的人說一些生產的事情。
墨挽歌把書放下,起身走到窗口處,本想著過去把窗關上,沒想到看著外麵連成無數重的雨幕就忘了要做什麽,柳眉微蹙,望著雨幕出神。
“姑娘!您怎麽站在窗口啊,外麵下雨起風,你小心受涼了!”玉盞抱著衣裳進來,看到墨挽歌站在窗口就忍不住驚道。
墨挽歌順著聲音看過來,看清是玉盞,就笑了笑,迴頭把窗關上了。隨著窗戶關上,耳邊的雨聲一時間小了不少,墨挽歌道:“念青這會應該還在如意殿,她出去時候沒雨,也沒拿傘,姑姑待會派人去接她迴來。”
念青辰時不到就出去了,去書房搬了東西去如意殿,來迴用了半個時辰。接著就在如意殿中,和芝蘭說管事要注意的事情。
玉盞一邊把幹淨的衣裳放進箱子裏,一邊應道:“如意殿的人手多,念青又是過去交接管事的,合情合理,側妃都會派人送念青迴來的。”
即便是麵子功夫,郭燕端也理應算了麵子。
隻是墨挽歌搖頭道:“側妃會不會送她迴來是她的事情,是否派人去接念青卻是我的態度。”
墨挽歌都這麽說了,玉盞也就沒爭論,卻是好奇墨挽歌最近對念青的態度:“奴婢還以為,姑娘會像以前一樣,把念青拒之門外呢。”
“不說她的身份,她這人做事利索周全,是個可用的人。以前是顧忌她是太子的人,如今是倒是不用了。”墨挽歌說著,坐在桌前,拿起倒扣的書本。
玉盞好奇地追問:“怎麽說如今不用了?就是因為昨日的事情?”
念青沒了管事的權利,可不一定就不是太子的人了。隻要她想,依舊可以為太子做事。
墨挽歌拿著書本想了想,對玉盞說道:“以前我救過她的命。在我與太子沒有太大的衝突下,按念青這人的性子,她就會盡力護我周全。”
玉盞見她要看書,不敢再多說打擾,可聞言還是笑出聲:“聽姑娘這話說的!念青再如何也不過一個宮女,哪裏能護您周全的能耐?”
墨挽歌挑眉,笑了笑搖頭不語。
她不願說,玉盞也沒再多話,低頭把手頭的事情做完。
玉盞出去就吩咐小廚房熬薑湯,隨後叫宮女帶了傘去如意殿接念青迴來。
念青把該說的都說得差不多了,把名冊推到芝蘭麵前,轉過頭看向外頭才發覺外頭下雨了。
芝蘭麵不改色地把名冊給合上,她記住了念青後麵說的,前麵的已經有些忘記了。把名冊放在一邊,芝蘭看著門外的雨幕,道:“念青姑娘,奴婢著人撐傘送你迴崇教殿吧?這麽大的雨,可不好淋到。”
念青不會跟自己過不去,點點頭,順勢起身,道:“那就有勞了。你要是還有什麽不懂的,今明兩日你可以到崇教殿來尋我。”
“先謝過念青姑娘了。奴婢送送你。”芝蘭客套道。
二人踏出房門,就見到寧白在廊下同一個宮女說話。後者見到她們,就引著那人走過來。
小宮女笑嘻嘻的,手上拿著兩把傘,一把濕漉漉的滴水,另外一把還是幹的。小宮女福了個身,對念青說道:“念青姑娘,太子妃著奴婢來接你迴崇教殿。”
念青一震,盯著宮女手上的傘,隨即莞爾一笑,接過小宮女遞來的傘,撐開以後就大步往前走,撞進天地間的雨幕。
走得快,沒多久念青和小宮女就迴到崇教殿了,也正因如此,撐著傘的念青裙擺濕了一大片。
念青把傘一收,隨意地遞給小宮女,自己就進了正殿。此時墨挽歌正在用午膳,玉盞見她這般就趕她下去換衣裳,又說小廚房熬了薑湯,叫她去喝一碗。
念青被趕出來也不惱,笑眯眯地點頭退出來。
“這丫頭怎麽跟撿了銀子一般,嘴角都要咧到眼角去了。”玉盞看著念青的身影笑罵道。
墨挽歌也是覺得好笑,吃完碗中的粥,道:“瞧她這個模樣,不會是因為不管事了,一身輕鬆才這般的吧?”
玉盞打趣道:“這倒是有可能。”
念青卻是不知道自己被打趣了一番,她在崇教殿有個房間,到她的房裏換了身幹淨衣服出來,拐去小廚房喝了碗薑湯,才再次迴到正殿來。
跟玉盞說的一樣,念青真跟撿了銀子一樣興致勃勃。這次進來,她剛跨進門檻,忽然一拍自己腦袋,拍掌道:“差點忘記跟太子妃說個好消息了。”
墨挽歌挑眉看著她,順著她的意問道:“什麽好消息?”
念青故作神秘地湊到跟前,興奮道:“奴婢今早得到消息,出宮替墨老爺診治的禦醫迴來了,說墨老爺醒了!”墨修已經沒了官身,念青就以“老爺”稱唿。
管事權利的好處就在這裏,消息總是要比讓人靈通。
“什麽!可是當真?”墨挽歌驚喜道。旁邊玉盞也是驚喜不已。
念青點頭,“從禦醫口中說出來的,必然是真的了。說是醒來也就沒什麽大礙了,不過禦醫也說了,還得好好養著,就怕會有什麽後遺症了。”
墨挽歌點頭,想了想道:“我有想讓父親去江南養著。”
“那也得等墨老爺好些再說吧。”念青隨口應道。
郭燕端在家也同母親學過管事,可東宮並非尋常人家,偌大的東宮要理的事情多得很。事情多,底下的人自己不熟悉,宮人服不服自己還一說,郭燕端也清楚剛上手的時候很難。
崇教殿的事情大多不必郭燕端來管,所以對於崇教殿來說也沒什麽不同。
至於說是協助側妃管事的張美人張玉露,今日念青交出管事時候沒有見到張玉露,甚至連個張玉露的宮女都沒見到。
京中出名的穩婆寧婆子已經在宮中住了一段時間了,隨著太子妃的產期漸近,她開始每日登崇教殿,跟崇教殿的人說一些生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