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三月份了。
春漸深,冬日留下來的寒冷,也被驅散了不少。
現在已經不需要披上厚實的裘衣,隻需要身著一身單衣,便可度日了。
風蕭蕭,雨霖鈴。
春日的雨那是聯綿不絕的。
對於劉禪來說,日子過得很是愜意。
時常接見當地豪族,開辦講武堂,招收尋陽當地才俊子弟,處理國事。
晚上則是懷抱美人歇息。
隨著大小喬與周徹都大著肚子,劉禪身邊服侍的美人,便也就換成了劉琰獻上來的美姬胡氏。
當然
房事現在劉禪也適可而止了。
畢竟該有的都已經有了。
就算這個時代的夭折率很高,但隻要生得多,留下的子嗣肯定是很多的。
劉禪掐指一算,在成都的張佩蘭、關銀屏她們,差不多也是快到生產的時候了。
可惜不能親自在身邊啊!
劉禪歎息一聲,但他很快便將情緒收拾好,將目光轉向案牘上的軍報文書上去了。
尋陽防線的進攻並不順利。
駐守在雞公山山寨,玉屏山山寨的吳軍守將,一個個都是死硬份子,怎麽說都不投降。
劉禪算是將畢生所學都用上去了。
什麽離間計,什麽擾動軍心,什麽厚利誘之,都不能成功。
攻寨是不可能攻寨的。
但老是有這幾顆釘子在身後,便是劉禪也會感覺後背一陣發涼。
尤其是現在吳軍在前,更是讓劉禪想要快些將這根刺拔掉。
“殿下,吳軍又來挑戰了。”
大堂中,劉禪處理著事務,阿會喃身著甲胄,卻是氣衝衝的闖進來了。
在阿會喃身後,文聘、張苞、鄂煥等將,則是遠遠的綴在門外。
感情這阿會喃是排頭兵?
“挑戰便來挑戰,我們不必理會便是了,若是其敢攻城,我們守住便好了,外麵春雨連綿的,這吳軍冒雨前來挑戰,也虧他們不累。”
春雨連綿,很是煩人。
在沒下雨之前,劉禪還時常有去田獵,一方麵是收心當地士族豪強,另外一方麵,則是巡視地方。
在自從下雨之後,劉禪基本就沒有出過尋陽了。
“他們罵人實在是罵得太髒了,罵我們便是了,他還來罵殿下!這是末將所不能忍的。”
劉禪看著阿會喃一臉氣憤的模樣,打趣的說道“怎麽?現在也會用激將法了?”
“末將這不是激將法!”
阿會喃當場就急了。
“那些江東鼠輩,有何懼哉?末將見其如此猖狂,豈能忍受?殿下便讓我等出城應戰,末將定將吳軍打得屁滾尿流!”
“將軍之勇,孤自是知曉。”
劉禪將手上的竹簡放下,笑著說道“但吳軍為何挑釁?無非是求戰而已,如今在尋陽城外,吳軍的人數遠勝於我漢軍,匆忙出城應戰,非是理智的選擇。”
“那便看著吳軍猖獗下去?”
“隻要他敢越過紅線,我軍便戰,不敢越過紅線,便不必去理會,吳國舉國之力前來,戰兵近十萬,民夫輔兵更是不計其數,他撐不了多久的。”
劉禪所謂的紅線,便是尋陽城後剛播種的耕地。
他敢來攻,便應戰。
但絕對不深追。
吳國步卒的實力,有目共睹,基本上前來戰,都會被漢軍痛打一頓,然後灰溜溜的離開。
但劉禪沒有遠離尋陽,與吳軍野戰的打算。
守著來就贏了,何必冒風險?
“這”
阿會喃剛想說什麽,劉禪臉色就變得陰沉了一些。
“我看你是沒事找事幹,去把《太子言行錄》給我抄十遍,三日後送過來!”
抄書?
“啊?”
阿會喃麵色頓露苦色。
“殿下,末將不說便是了,這抄書,我看還是算了”
太子言行錄可是厚厚的一本,要抄十遍,那他這三日豈非是要每天在家中抄書?
這多難受?
“別人攛掇你過來,你就來?被人當槍使了還不知道,去去去~”
阿會喃聾拉著腦袋,一臉鬱悶的走出大堂。
“如何了?”
文聘當即迫不及待上前詢問。
“殿下可答應了?”
張苞雙手抱胸,笑著說道“若是殿下答應了,這家夥就不會是這幅表情了。”
“可惜了,看著功勞每日在眼前晃悠,卻得不到。”
“哎~”
阿會喃深深歎了一口氣,說道“殿下方才說了,要我們每人罰抄五遍《太子言行錄》,說我們是沒事找事做。”
抄五遍太子言行錄?
張苞麵色一白,當即說道“我來此地,可不是沒事做,有軍務要處理,你們慢慢聊,我先走了啊!”
說完當即腳底抹油,開溜了。
“咳咳。”
文聘亦是咳嗽一聲。
“其實我今日過來,便是要交一份奏報。”
說完,很是自然的飄然離去。
阿會喃轉頭看向鄂煥。
“你有什麽事情?”
“我我我~”
這個南中呂布腦筋急轉彎,但硬是想不到什麽事情,隻得說道“不就是要抄五遍太子言行錄嗎?我抄便是了。”
對於劉禪手底下的成名軍將,都會派先生去教授他們書寫知識。
不求他們治經為博士,但要求他們看得懂軍報,看得懂地圖。
若是達不到劉禪的要求,輕則懲戒,打上幾個扳子,扣扣俸祿,重則棄用,負責後勤而不再領兵。
是故
便是鄂煥與阿會喃這種蠻將,簡單的書寫,都已經是會了。
“抄五遍遍?你鄂煥要抄十遍!”
阿會喃氣衝衝的離去了,嘴上還不斷嘟囔著“沒義氣,看我以後收不收拾你們就完事了。”
獨留鄂煥在風中淩亂。
越過大江,柴桑。
城中大堂,氣氛很是凝滯。
“我軍糧草,還夠用多久?”
求戰而不得,孫權由原來的勝券在握,到現在心裏都有些慌了。
他知道,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了。
“啟稟大王,還有二十日。”
半個月前,軍中糧草還夠一個月,半個月後,便隻剩下二十日了?
也就是說,這半個月征收的糧草,隻夠大軍十日用度?
“征用不到糧草了?”
諸葛瑾麵色發苦,但還是一五一十的說道“糧草是征用得了,但是匯集在柴桑的吳軍,也越來越多了。”
征用的糧草是那麽多,但吃飯的嘴卻變多了很多。
這一來二去之下,軍中的糧草,自然就不夠用了。
“糧草還能征用多少?”
諸葛瑾苦笑說道“周圍郡縣,糧草都征過兩次了,無糧可征了,再遠一些,便要運輸損耗糧草了,得不償失。”
也就是說,現在軍中的糧草問題,已經是非常嚴峻了。
“求戰不得,現在我等該如何是好?”
徐盛當即上前,說道“大王,求戰不得,那便隻能強攻了。”
強攻?
是一條出路,但尋陽城池堅固,強攻不一定攻的下來。
陸遜亦是上前,說道“強攻的風險太大了,以臣下看來,或許應該遣散些屯田兵卒,放其歸去屯田。”
春耕的時間,都快過去了。
現在是最後的一段時間了,種子種下去,雖然會比往年晚上些許,但收成應該是不會影響太多的。
“若是遣散他們迴去,我軍在人數上,便不能保持優勢了,等等,再等等。”
對於自己一手經營的吳國,孫權還是有些自信在裏麵的。
“不能再等了,大王,不若與漢國議和罷?趁我大軍在此,興許能談一個好條件出來。”
議和?
又是議和!
“我十萬大軍在此,何須議和?”
孫權用力拍了拍身前案牘,表情很是憤怒。
“明日,準備攻尋陽,由大都督你親自負責,陸遜,徐盛,孫桓,你們三人領偏師,前去尋陽防線,截斷漢軍後路!”
來都來了,不打上一仗,孫權如何甘心?
“還請大王三思!”
陸遜當即跪伏下去。
“沒有把握的事情,若是做了,隻會帶來禍患,我吳國的本錢便剩下這麽多了,若是這些本錢再沒有,便真的要亡國了。”
是啊!
要亡國了。
孫權頹然的坐迴去。
似乎是經曆了許久的思想鬥爭,孫權長長的歎了一口氣,問道
“誰人可為使者,前去議和?”
在尋陽城丟了之後,便很難從漢軍手上重新奪迴來了。
孫權心中其實早有這種覺悟。
但是
他不甘心啊!
是故以舉國之兵前來,為的便是與漢軍決戰。
但奈何,劉禪連給他上牌桌的機會都不給。
他便是想要拚命,都拚不成。
宛如捏緊了拳頭,卻是一拳打在棉花上麵了。
“大王,臣下願意為使者。”
陸遜當即上前。
“罷,你去吧。”
孫權擺了擺手,同時說道“遣散民夫五萬,將兩萬屯田兵,送迴駐地,便如此罷。”
糧草不夠,隻能通過減少些吃飯的人來解決這個問題了。
少了這七萬人,軍中的糧草,又能多支持幾日了。
“都散了罷~”
孫權歎了一口氣,整個人都變得蕭瑟了幾分。
他本是中年人,但如今卻是有暮氣昭昭之感。
其餘人見之,卻也隻得退後。
他們也沒有辦法啊!
翌日,陸遜白衣渡江,很快便到了尋陽城中。
知曉陸遜前來的劉禪,當即在大堂之中召見了他。
“外使拜見殿下。”
再次見到劉禪,陸遜心中卻是有別樣的感受。
與幾年前見到劉禪不一樣,麵前這個少年,已經是像雨後春筍一般,個頭瘋狂的往上冒。
現在,更顯得英氣不凡了。
而他,卻一事無成。
人比人,當真是氣死人。
“使者請起。”
這還沒過一個月呢!
孫權就頂不住了,看來這吳國的情況,比他想象中的還要敗壞。
“使者今日前來所謂何事,不妨明言之。”
陸遜也不藏著掖著,當即說道“我王意與漢國議和。”
議和。
劉禪臉上的笑容開始肆無忌憚起來了。
“既是議和,那歸國可答應了我大漢之前的條件?”
條件?
陸遜沉默片刻,說道“之前的條件,我吳國接受不了。”
接受不了?
“那使者前來作甚?請迴罷!須知,求人也要有求人的態度。”
“我知殿下欲買戰馬,我吳國可以每年給漢國送三千匹軍馬過去,錢糧每年輸送三十萬石,如何?”
劉禪搖頭,說道“太少了。”
“這已經是我吳國條件的極限了,若漢國再逼迫的話,那我吳國便獻上合肥,請魏軍前來了。”
合肥之地固然重要,但保住吳國,那當然更加重要了。
兩害取其輕。
到了割肉的時候,吳國也隻能如此做了。
劉禪自然知道不能逼急了吳國。
將合肥送給魏國,與他漢國的利益不符。
當然
不攫取最大的利益,那也不是劉禪的為人。
“今後每年送軍馬三千匹,糧草五十萬石,工匠樂女美姬,按照諸侯國規製上貢,允許漢國通商。並且,賠償我漢軍出兵的軍費、士卒陣亡的撫恤。”
劉禪隻加了二十萬石的要求,以及征戰損失的賠償。
五十萬石。
以現在吳國的情況,明年都可能發生糧荒,還要給五十萬石糧草。
加上賠償軍費以及撫恤,更是吳國一時間難以負擔的。
“君侯的條件,還是太苛刻了一些。”
“我知吳國境內糧食匱乏,而吳國又誤了農事,明年必是大荒之年,孤很是心善,不如這樣,吳國送來一個人丁,便可減免一石的糧草,十人減免一匹戰馬上貢,如何?”
要我吳國的人?
這劉公嗣,當真是陰險。
百姓是一國之本。
若是吳國連人都沒有了,談何國家?
陸遜知曉,劉禪這是釜底抽薪之計。
“此事,我不敢答應。”
劉禪擺了擺手,說道“那便迴去,讓吳王做決斷罷!孤已經是做出了巨大的讓步了,若是你吳國得寸進尺,我大漢不介意,真的將你吳國滅了。”
陸遜深深的看了劉禪一眼,拱了拱手,說道“如此的話,外使告辭。”
陸遜心中雖然憤怒,但在心底裏,也是鬆了一口氣。
最起碼他此番前來議和,還是有作用的。
至於這些條件,便是吳王要考慮的事情了。
陸遜走後,張苞當即上前,他臉上有不解之色。
“殿下,這點條件太少了一些罷?就這般被他打發走了?”
文聘亦是心中不甘,說道“此時乃是滅吳的最佳時機,若是錯過了,下次便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了。”
“還請殿下三思啊!”
“末將願領軍,為殿下平定吳地!”
“隻需三千,便可將吳王孫權的項上人頭奪來!”
堂中軍將意見很大,但劉禪隻是笑著擺手,他們的聲音便消失了。
“不日,你們便知曉孤為何如此做了,現今,諸位整頓兵甲,還會有戰事等著諸位。”
還有戰?
張苞,文聘阿會喃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心中都有些狐疑起來了。
難道殿下又已經用計了?
一時間,原本吵吵鬧鬧的的大堂,瞬間安靜起來了。
劉禪當然不會跟他們說,漢國已經開始北伐了。
他不趁著這個時間和吳國達成盟約,之後的議和條件,可就沒有那麽豐厚了。
反正
坑人要趁早!(本章完)
inf。inf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
春漸深,冬日留下來的寒冷,也被驅散了不少。
現在已經不需要披上厚實的裘衣,隻需要身著一身單衣,便可度日了。
風蕭蕭,雨霖鈴。
春日的雨那是聯綿不絕的。
對於劉禪來說,日子過得很是愜意。
時常接見當地豪族,開辦講武堂,招收尋陽當地才俊子弟,處理國事。
晚上則是懷抱美人歇息。
隨著大小喬與周徹都大著肚子,劉禪身邊服侍的美人,便也就換成了劉琰獻上來的美姬胡氏。
當然
房事現在劉禪也適可而止了。
畢竟該有的都已經有了。
就算這個時代的夭折率很高,但隻要生得多,留下的子嗣肯定是很多的。
劉禪掐指一算,在成都的張佩蘭、關銀屏她們,差不多也是快到生產的時候了。
可惜不能親自在身邊啊!
劉禪歎息一聲,但他很快便將情緒收拾好,將目光轉向案牘上的軍報文書上去了。
尋陽防線的進攻並不順利。
駐守在雞公山山寨,玉屏山山寨的吳軍守將,一個個都是死硬份子,怎麽說都不投降。
劉禪算是將畢生所學都用上去了。
什麽離間計,什麽擾動軍心,什麽厚利誘之,都不能成功。
攻寨是不可能攻寨的。
但老是有這幾顆釘子在身後,便是劉禪也會感覺後背一陣發涼。
尤其是現在吳軍在前,更是讓劉禪想要快些將這根刺拔掉。
“殿下,吳軍又來挑戰了。”
大堂中,劉禪處理著事務,阿會喃身著甲胄,卻是氣衝衝的闖進來了。
在阿會喃身後,文聘、張苞、鄂煥等將,則是遠遠的綴在門外。
感情這阿會喃是排頭兵?
“挑戰便來挑戰,我們不必理會便是了,若是其敢攻城,我們守住便好了,外麵春雨連綿的,這吳軍冒雨前來挑戰,也虧他們不累。”
春雨連綿,很是煩人。
在沒下雨之前,劉禪還時常有去田獵,一方麵是收心當地士族豪強,另外一方麵,則是巡視地方。
在自從下雨之後,劉禪基本就沒有出過尋陽了。
“他們罵人實在是罵得太髒了,罵我們便是了,他還來罵殿下!這是末將所不能忍的。”
劉禪看著阿會喃一臉氣憤的模樣,打趣的說道“怎麽?現在也會用激將法了?”
“末將這不是激將法!”
阿會喃當場就急了。
“那些江東鼠輩,有何懼哉?末將見其如此猖狂,豈能忍受?殿下便讓我等出城應戰,末將定將吳軍打得屁滾尿流!”
“將軍之勇,孤自是知曉。”
劉禪將手上的竹簡放下,笑著說道“但吳軍為何挑釁?無非是求戰而已,如今在尋陽城外,吳軍的人數遠勝於我漢軍,匆忙出城應戰,非是理智的選擇。”
“那便看著吳軍猖獗下去?”
“隻要他敢越過紅線,我軍便戰,不敢越過紅線,便不必去理會,吳國舉國之力前來,戰兵近十萬,民夫輔兵更是不計其數,他撐不了多久的。”
劉禪所謂的紅線,便是尋陽城後剛播種的耕地。
他敢來攻,便應戰。
但絕對不深追。
吳國步卒的實力,有目共睹,基本上前來戰,都會被漢軍痛打一頓,然後灰溜溜的離開。
但劉禪沒有遠離尋陽,與吳軍野戰的打算。
守著來就贏了,何必冒風險?
“這”
阿會喃剛想說什麽,劉禪臉色就變得陰沉了一些。
“我看你是沒事找事幹,去把《太子言行錄》給我抄十遍,三日後送過來!”
抄書?
“啊?”
阿會喃麵色頓露苦色。
“殿下,末將不說便是了,這抄書,我看還是算了”
太子言行錄可是厚厚的一本,要抄十遍,那他這三日豈非是要每天在家中抄書?
這多難受?
“別人攛掇你過來,你就來?被人當槍使了還不知道,去去去~”
阿會喃聾拉著腦袋,一臉鬱悶的走出大堂。
“如何了?”
文聘當即迫不及待上前詢問。
“殿下可答應了?”
張苞雙手抱胸,笑著說道“若是殿下答應了,這家夥就不會是這幅表情了。”
“可惜了,看著功勞每日在眼前晃悠,卻得不到。”
“哎~”
阿會喃深深歎了一口氣,說道“殿下方才說了,要我們每人罰抄五遍《太子言行錄》,說我們是沒事找事做。”
抄五遍太子言行錄?
張苞麵色一白,當即說道“我來此地,可不是沒事做,有軍務要處理,你們慢慢聊,我先走了啊!”
說完當即腳底抹油,開溜了。
“咳咳。”
文聘亦是咳嗽一聲。
“其實我今日過來,便是要交一份奏報。”
說完,很是自然的飄然離去。
阿會喃轉頭看向鄂煥。
“你有什麽事情?”
“我我我~”
這個南中呂布腦筋急轉彎,但硬是想不到什麽事情,隻得說道“不就是要抄五遍太子言行錄嗎?我抄便是了。”
對於劉禪手底下的成名軍將,都會派先生去教授他們書寫知識。
不求他們治經為博士,但要求他們看得懂軍報,看得懂地圖。
若是達不到劉禪的要求,輕則懲戒,打上幾個扳子,扣扣俸祿,重則棄用,負責後勤而不再領兵。
是故
便是鄂煥與阿會喃這種蠻將,簡單的書寫,都已經是會了。
“抄五遍遍?你鄂煥要抄十遍!”
阿會喃氣衝衝的離去了,嘴上還不斷嘟囔著“沒義氣,看我以後收不收拾你們就完事了。”
獨留鄂煥在風中淩亂。
越過大江,柴桑。
城中大堂,氣氛很是凝滯。
“我軍糧草,還夠用多久?”
求戰而不得,孫權由原來的勝券在握,到現在心裏都有些慌了。
他知道,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了。
“啟稟大王,還有二十日。”
半個月前,軍中糧草還夠一個月,半個月後,便隻剩下二十日了?
也就是說,這半個月征收的糧草,隻夠大軍十日用度?
“征用不到糧草了?”
諸葛瑾麵色發苦,但還是一五一十的說道“糧草是征用得了,但是匯集在柴桑的吳軍,也越來越多了。”
征用的糧草是那麽多,但吃飯的嘴卻變多了很多。
這一來二去之下,軍中的糧草,自然就不夠用了。
“糧草還能征用多少?”
諸葛瑾苦笑說道“周圍郡縣,糧草都征過兩次了,無糧可征了,再遠一些,便要運輸損耗糧草了,得不償失。”
也就是說,現在軍中的糧草問題,已經是非常嚴峻了。
“求戰不得,現在我等該如何是好?”
徐盛當即上前,說道“大王,求戰不得,那便隻能強攻了。”
強攻?
是一條出路,但尋陽城池堅固,強攻不一定攻的下來。
陸遜亦是上前,說道“強攻的風險太大了,以臣下看來,或許應該遣散些屯田兵卒,放其歸去屯田。”
春耕的時間,都快過去了。
現在是最後的一段時間了,種子種下去,雖然會比往年晚上些許,但收成應該是不會影響太多的。
“若是遣散他們迴去,我軍在人數上,便不能保持優勢了,等等,再等等。”
對於自己一手經營的吳國,孫權還是有些自信在裏麵的。
“不能再等了,大王,不若與漢國議和罷?趁我大軍在此,興許能談一個好條件出來。”
議和?
又是議和!
“我十萬大軍在此,何須議和?”
孫權用力拍了拍身前案牘,表情很是憤怒。
“明日,準備攻尋陽,由大都督你親自負責,陸遜,徐盛,孫桓,你們三人領偏師,前去尋陽防線,截斷漢軍後路!”
來都來了,不打上一仗,孫權如何甘心?
“還請大王三思!”
陸遜當即跪伏下去。
“沒有把握的事情,若是做了,隻會帶來禍患,我吳國的本錢便剩下這麽多了,若是這些本錢再沒有,便真的要亡國了。”
是啊!
要亡國了。
孫權頹然的坐迴去。
似乎是經曆了許久的思想鬥爭,孫權長長的歎了一口氣,問道
“誰人可為使者,前去議和?”
在尋陽城丟了之後,便很難從漢軍手上重新奪迴來了。
孫權心中其實早有這種覺悟。
但是
他不甘心啊!
是故以舉國之兵前來,為的便是與漢軍決戰。
但奈何,劉禪連給他上牌桌的機會都不給。
他便是想要拚命,都拚不成。
宛如捏緊了拳頭,卻是一拳打在棉花上麵了。
“大王,臣下願意為使者。”
陸遜當即上前。
“罷,你去吧。”
孫權擺了擺手,同時說道“遣散民夫五萬,將兩萬屯田兵,送迴駐地,便如此罷。”
糧草不夠,隻能通過減少些吃飯的人來解決這個問題了。
少了這七萬人,軍中的糧草,又能多支持幾日了。
“都散了罷~”
孫權歎了一口氣,整個人都變得蕭瑟了幾分。
他本是中年人,但如今卻是有暮氣昭昭之感。
其餘人見之,卻也隻得退後。
他們也沒有辦法啊!
翌日,陸遜白衣渡江,很快便到了尋陽城中。
知曉陸遜前來的劉禪,當即在大堂之中召見了他。
“外使拜見殿下。”
再次見到劉禪,陸遜心中卻是有別樣的感受。
與幾年前見到劉禪不一樣,麵前這個少年,已經是像雨後春筍一般,個頭瘋狂的往上冒。
現在,更顯得英氣不凡了。
而他,卻一事無成。
人比人,當真是氣死人。
“使者請起。”
這還沒過一個月呢!
孫權就頂不住了,看來這吳國的情況,比他想象中的還要敗壞。
“使者今日前來所謂何事,不妨明言之。”
陸遜也不藏著掖著,當即說道“我王意與漢國議和。”
議和。
劉禪臉上的笑容開始肆無忌憚起來了。
“既是議和,那歸國可答應了我大漢之前的條件?”
條件?
陸遜沉默片刻,說道“之前的條件,我吳國接受不了。”
接受不了?
“那使者前來作甚?請迴罷!須知,求人也要有求人的態度。”
“我知殿下欲買戰馬,我吳國可以每年給漢國送三千匹軍馬過去,錢糧每年輸送三十萬石,如何?”
劉禪搖頭,說道“太少了。”
“這已經是我吳國條件的極限了,若漢國再逼迫的話,那我吳國便獻上合肥,請魏軍前來了。”
合肥之地固然重要,但保住吳國,那當然更加重要了。
兩害取其輕。
到了割肉的時候,吳國也隻能如此做了。
劉禪自然知道不能逼急了吳國。
將合肥送給魏國,與他漢國的利益不符。
當然
不攫取最大的利益,那也不是劉禪的為人。
“今後每年送軍馬三千匹,糧草五十萬石,工匠樂女美姬,按照諸侯國規製上貢,允許漢國通商。並且,賠償我漢軍出兵的軍費、士卒陣亡的撫恤。”
劉禪隻加了二十萬石的要求,以及征戰損失的賠償。
五十萬石。
以現在吳國的情況,明年都可能發生糧荒,還要給五十萬石糧草。
加上賠償軍費以及撫恤,更是吳國一時間難以負擔的。
“君侯的條件,還是太苛刻了一些。”
“我知吳國境內糧食匱乏,而吳國又誤了農事,明年必是大荒之年,孤很是心善,不如這樣,吳國送來一個人丁,便可減免一石的糧草,十人減免一匹戰馬上貢,如何?”
要我吳國的人?
這劉公嗣,當真是陰險。
百姓是一國之本。
若是吳國連人都沒有了,談何國家?
陸遜知曉,劉禪這是釜底抽薪之計。
“此事,我不敢答應。”
劉禪擺了擺手,說道“那便迴去,讓吳王做決斷罷!孤已經是做出了巨大的讓步了,若是你吳國得寸進尺,我大漢不介意,真的將你吳國滅了。”
陸遜深深的看了劉禪一眼,拱了拱手,說道“如此的話,外使告辭。”
陸遜心中雖然憤怒,但在心底裏,也是鬆了一口氣。
最起碼他此番前來議和,還是有作用的。
至於這些條件,便是吳王要考慮的事情了。
陸遜走後,張苞當即上前,他臉上有不解之色。
“殿下,這點條件太少了一些罷?就這般被他打發走了?”
文聘亦是心中不甘,說道“此時乃是滅吳的最佳時機,若是錯過了,下次便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了。”
“還請殿下三思啊!”
“末將願領軍,為殿下平定吳地!”
“隻需三千,便可將吳王孫權的項上人頭奪來!”
堂中軍將意見很大,但劉禪隻是笑著擺手,他們的聲音便消失了。
“不日,你們便知曉孤為何如此做了,現今,諸位整頓兵甲,還會有戰事等著諸位。”
還有戰?
張苞,文聘阿會喃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心中都有些狐疑起來了。
難道殿下又已經用計了?
一時間,原本吵吵鬧鬧的的大堂,瞬間安靜起來了。
劉禪當然不會跟他們說,漢國已經開始北伐了。
他不趁著這個時間和吳國達成盟約,之後的議和條件,可就沒有那麽豐厚了。
反正
坑人要趁早!(本章完)
inf。inf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