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尋陽城的城牆上,士兵們緊張地凝視著城外越聚越多的漢軍。
城中的火光搖曳,映照著每一個人緊繃的臉龐。
孫權站在城樓之上,遠眺著黑暗中影影綽綽的敵軍身影,心中充滿了沉重。
他轉身對身後的孫韶說道:“孫韶,你看這尋陽城,我們千餘人能否守得住?”
孫韶麵色凝重,眉頭緊鎖,他環視了一圈城牆上的士兵,又看了看城外隱約可見的漢軍蹤跡,沉聲說道:“大王,尋陽城雖然堅固,但城池太大,我們人手不足,一千人分散守城,力量太過薄弱。倘若漢軍全力攻城,恐怕一日之內,城池便會失守。”
一千人,根本分攤不開,加上漢軍之前占據尋陽的時候,非但沒有增加尋陽城防,反倒是四處拆除尋陽城防設施。
吳軍也沒有料想到漢軍會如此迅速,如此措不及防的打到尋陽這邊來,城中根本沒有準備什麽守城器具,現在準備,以城中的人手,那根本是沒有可能的。
而且
尋陽百姓,更是要防備其中有沒有間軍司的細作,若是裏應外合,內外勾結,守住尋陽一日都是長的,一個時辰之內,說不定尋陽城就給你破了。
孫權聽到這話,心中一沉。
他深知孫韶所言非虛,但放棄尋陽,對他來說,是一個極為艱難的決定。
這座城池對吳國有重要的意義,一旦失守,不僅意味著戰略上的重大失利,更會對士氣造成極大的打擊。
況且,他在尋陽,尋陽失守了,漢軍大可散播謠言,言之他吳王孫權已死,戰場之上,說不定那些搖擺不定的人,就此投降了。
當然,孫權也清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隻有先保住性命,才能圖謀東山再起。
唿~
於是,孫權深吸了一口氣,決然說道:“孫韶,傳令下去,趁漢軍尚未徹底圍城,我們連夜突圍出去。”
孫韶領命而去,孫權則站在城樓上,望著遠方的黑暗,心中充滿了無奈。
他知道,這一夜,將是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先前還喜笑顏開,暢想著拿下荊襄九郡,尤其是拿下江陵這塊肥肉將大大增強吳國的國力。
但是現在
卻是可能連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了。
隨著孫韶的命令傳達下去,城中的吳軍開始緊張而有序地準備突圍。
孫權也換下了吳王的華貴袍服,穿上了一身親衛甲胄。
他選擇了一身不起眼的灰色鎧甲,這是為了能在突圍中更好地隱蔽自己,減少被敵軍發現的風險。
在這個時候,體麵不體麵,已經不重要了,能夠活下去,方才是最關鍵的。
孫權數次背盟,臉皮已經是非常厚了,對於這些虛名,他已經是不放在心上了。
活到最後的人,方才能笑到最後。
區區虛名,何足道哉?
在換裝的過程中,孫權特意命人找來了一個身材與他相仿的親兵。
他讓親兵穿上他的吳王袍服。
“家中可有兄弟,子嗣?”
那親兵穿上吳王袍服,便知曉自己要幹什麽了,他心中既是害怕,又是激動。
“家中有兩個弟弟,沒有子嗣。”
孫權眼神閃爍,鄭重地囑咐道:“你朝北麵突圍,吸引漢軍的注意力。記住,無論發生什麽情況,都要盡力活下去。今日之後,你便是孤的救命恩人,孤必定重謝。若是活不成,你家的兩個弟弟,都可以獲得重賞,封賞名爵!”
說著,孫權對著這親兵行了一禮,說道:“保重!”
那親兵眼中閃過一絲堅定,重重地點了點頭,沒有說話,隻是緊緊地握住了手中的長劍。
夜色漸深,突圍的時刻終於到來。
孫權帶著剩餘的士兵,悄無聲息地打開了尋陽城的南門,迅速向皖縣方向撤去。
而那個穿著吳王袍服的親兵,則帶著一大隊人馬,朝北麵突圍。
黑暗中,漢軍的哨兵似乎察覺到了什麽,但當他們反應過來時,吳軍已經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孫權騎在馬上,心中五味雜陳。
他迴頭望了一眼尋陽城,滿眼不甘,在夜色中漸漸遠去。
城外的於禁、魏延、阿會喃三人也得知了吳軍突圍的消息。
斥候急匆匆地來報:“吳軍兵分兩路,一路朝著尋陽北麵群山而去,一路朝著皖縣方向突圍。”
阿會喃是個急性子,一聽到消息就迫不及待地問道:“吳王孫權在哪一路?”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和興奮,仿佛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追捕孫權。
吳王孫權乃是吳國之主,擒住他,吳國彈指可滅,這種功勞,可不是什麽小功勞。
斥候毫不猶豫地迴答:“吳軍大部朝尋陽北麵突圍,吳王王旗以及吳王在北麵突圍的吳軍裏麵。”
阿會喃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
“二位,時間緊急,不能讓那江東鼠輩逃了去,我先去追了,二位自便!”
阿會喃當即領本部兵馬,如同離弦的箭一般朝著北麵群山追去。
馬蹄揚起的塵土在空中彌漫,仿佛一條黃色的巨龍在夜色中翻騰。
於禁見阿會喃出發了,也趕忙率領自己的部隊緊隨其後。
他深知阿會喃雖然勇猛,但缺乏謀略,自己必須跟上去,以免出現意外。
當然
主要原因是,擒住孫權乃是大功一件,這個時候,他可不能缺席。
三人並無從屬關係,在這個時候,阿會喃可不會跟你客氣。
客氣來客氣去,這個功勞可能都要給你客氣沒了。
魏延則站在原地,看著兩人帶著本部兵馬朝著尋陽北麵而去,眼神閃爍,心中思量:“孫權不逃去皖縣,反而跑向山林深處,這其中或許有貓膩。”
他心中雖然疑惑,但並未表露出來,隻是默默地觀察著局勢的發展。
當阿會喃和於禁的兵馬消失在夜色中時,魏延當即下令:“先入尋陽城!”
他打算先確認孫權是否真的不在城中,然後再做進一步的打算。
孫權狡詐,興許並不在尋陽北麵!
魏延所部大軍,很快便開往尋陽城了。
尋陽城內一片寂靜,街道上空無一人,隻有偶爾傳來的犬吠聲打破了這寧靜的夜晚。
魏延率領的兵馬在城中搜索了一番,卻並未發現孫權的蹤影。
找了城中百姓一問,頓時知曉了不少內情。
“果然有詐。”魏延心中暗道,隨即下令:“朝著逃向皖縣的吳軍追去!”
“諾!”
大軍當即應諾,朝著東麵皖縣方向追擊而去。
夜色漸深,一場驚心動魄的追擊戰在黑暗中展開。
魏延率領的兵馬如同獵豹一般,在夜色中疾馳,朝著皖縣方向追去。
而此時的孫權,正率領著另一路吳軍,在山林間穿梭。
他們借助著夜色的掩護,小心翼翼地前行,生怕被敵軍發現。
山林間的樹木茂密,枝葉交錯,遮擋住了大部分的月光。
孫權和他的士兵們隻能依靠微弱的火光和直覺來辨別方向。
盡管如此,他們的速度依然不減,因為他們知道,隻有盡快擺脫追兵,才能確保安全。
時間在晨曦前的黑暗中悄然流逝,猶如繃緊的弓弦上即將脫弦的箭矢,充滿了緊張與未知。
魏延率領的鐵騎在月色下如同黑色的幽靈,無聲無息地穿越著荒野,他們的唿吸都似乎凝固在冰冷的空氣中,惟有馬蹄聲在寂靜的夜裏迴蕩,仿佛是命運之鼓的敲擊。
當東方露出第一縷曙光,天邊開始被染成淡淡的金色,透過稀疏的樹梢,那金色的光芒如同細碎的流沙,慢慢灑落在大地上,為這片被戰爭籠罩的土地帶來了短暫的寧靜與祥和。
魏延緊鎖的眉頭在這晨曦中並未舒展,他的目光如鷹般銳利,穿透前方的迷霧,直視著皖縣的方向。
“前方便是吳軍!”
終於,魏延的鐵騎與逃向皖縣的吳軍交上了手。
“孫權,納命來!”
一時間,戰場上戰馬嘶鳴,刀槍交錯,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
火光與劍影交織,如同血色的花朵在戰場上綻放。
魏延如狂風驟雨般衝入敵陣,他的長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每一次揮動都伴隨著敵人的慘叫和倒下。
噗噗噗~
魏延在此刻當真是化身戰神一般。
然而,在這激烈的混戰中,魏延卻始終未能發現孫權的蹤影。
他環顧四周,隻見戰場上煙塵滾滾,人喊馬嘶,但孫權的身影卻如同幻影般消失在這混亂之中。
魏延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緊咬牙關,揮舞著長刀,繼續在戰場上穿梭,尋找著那個讓他夜不能寐的敵人。
在激戰的高潮中,魏延與一名身披重甲的將領交上了手。
那將領身手不凡,與魏延打得難解難分。
兩人在戰場上你來我往,每一次交鋒都激發出火花四濺。
“來者何人?”
孫韶冷哼一聲,說道:“你孫韶爺爺是也!”
最終,在一聲巨響中,魏延一刀劈開了那將領的鎧甲,將其斬於馬下。
而在這孫韶身側,則有一個身穿玄甲,外穿紅袍的人,一看便是身處高位。
此人興許便是孫權!
魏延臉上大喜過望。
然而,當他揭開那將領的麵甲時,卻發現並非孫權,而是一名吳軍的小卒。
魏延的心沉到了穀底,他環顧四周,隻見戰場上已經到處是倒下的將士和殘破的旗幟。
他明白,自己在這場混戰中失去了尋找孫權的機會。
然而,他並沒有放棄。
“吳王在何處?”
麵對著魏延噬人的麵色,那人隻好老實說道:“走到半路,大王竄入山林之中了,不知去向。”
“哼!”
魏延將此人提了起來,倒也沒有為難他。
“搜索吳王,其餘人,隨我來!”
他命令手下繼續搜索,自己則率領著剩餘的將士向著皖縣的方向追去。
找尋了一圈,也沒有見到孫權的人影,反倒是與前來接應的諸葛瑾碰上麵了。
“兀那賊廝,將我大王如何了?”
“哈哈哈~”
魏延大笑一聲,說道:“你主已被我大漢天兵所擒,識相的,現在便投降了,如若不然,待我大漢天兵一至,爾等便如土雞瓦狗般,必會被我大漢天兵一擊便潰!”
魏延此話一出,諸葛瑾所部頓時引起一陣騷亂。
“什麽?大王被擒了?”
“完了,我大吳完了!”
“現在投降,還來得及!”
孫權若是被擒了,吳國還有什麽抵抗的希望?
魏延隻說了一句話,便讓諸葛瑾所部人心近乎離散。
“不要輕信他的謠言,若是大王真被其所擒,他何故到此地來?必是未找到大王!”
被諸葛瑾這麽一說,吳軍所部,頓時醒悟過來了。
魏延則是冷哼一聲,說道:“哼!信不信由你們!”
他當即調轉馬頭,並不與諸葛瑾所部爭鋒。
現在,找到孫仲謀,方才是真的。
“難道他真的逃向了山林深處?”魏延心中暗道,臉上閃過一絲疑惑和不甘。
與此同時。
“大王,漢軍走了。”
孫權親眼看到漢軍過境,未發現在藏匿在林中的他。
在山林深處的孫權也鬆了一口氣。
他知道自己已經暫時擺脫了追兵,但接下來的路還很長,究竟能不能逃出生天,還得看之後的造化。
孫權看了看自己因為逃跑而破爛的親衛袍服,心中很是屈辱。
我堂堂吳國之主,居然淪落到如此境地。
當真是可悲,可歎啊!
哼!
孫權冷哼一聲。
待我迴到吳國,再做計算!
你漢國今日給我的屈辱,我要讓你還迴來!
“大王,漢軍又迴來了!”
什麽?
孫權聞言大驚失色,頓時焉了。
方才的那些雄心壯誌,當即消失得一幹二淨。
這小命都快保不住了,還談什麽雄心與壯誌?
“都督便在漢軍後麵!”
諸葛瑾!
孫權心中大喜。
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等著漢軍遠離了之後,他這才從林中竄出來。
“子瑜,子瑜!”
孫權大聲喊了兩聲。
諸葛瑾聽到這個聲音,當即狂喜。
‘大王!’
他策馬而來,馬上便看到了模樣狼狽的孫權。
堂堂吳王,淪落至此?
“大王受苦了!”諸葛瑾眼中帶淚。
孫權搖了搖頭,有些擔憂漢軍去而複返,當即說道:“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速迴皖縣營寨,再做定計!”
局勢現在對於吳國來說,已經是非常艱難了。
稍有不慎,亡國滅種,就在眼前了!
在這個時候,他必須要做些什麽!(本章完)
城中的火光搖曳,映照著每一個人緊繃的臉龐。
孫權站在城樓之上,遠眺著黑暗中影影綽綽的敵軍身影,心中充滿了沉重。
他轉身對身後的孫韶說道:“孫韶,你看這尋陽城,我們千餘人能否守得住?”
孫韶麵色凝重,眉頭緊鎖,他環視了一圈城牆上的士兵,又看了看城外隱約可見的漢軍蹤跡,沉聲說道:“大王,尋陽城雖然堅固,但城池太大,我們人手不足,一千人分散守城,力量太過薄弱。倘若漢軍全力攻城,恐怕一日之內,城池便會失守。”
一千人,根本分攤不開,加上漢軍之前占據尋陽的時候,非但沒有增加尋陽城防,反倒是四處拆除尋陽城防設施。
吳軍也沒有料想到漢軍會如此迅速,如此措不及防的打到尋陽這邊來,城中根本沒有準備什麽守城器具,現在準備,以城中的人手,那根本是沒有可能的。
而且
尋陽百姓,更是要防備其中有沒有間軍司的細作,若是裏應外合,內外勾結,守住尋陽一日都是長的,一個時辰之內,說不定尋陽城就給你破了。
孫權聽到這話,心中一沉。
他深知孫韶所言非虛,但放棄尋陽,對他來說,是一個極為艱難的決定。
這座城池對吳國有重要的意義,一旦失守,不僅意味著戰略上的重大失利,更會對士氣造成極大的打擊。
況且,他在尋陽,尋陽失守了,漢軍大可散播謠言,言之他吳王孫權已死,戰場之上,說不定那些搖擺不定的人,就此投降了。
當然,孫權也清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隻有先保住性命,才能圖謀東山再起。
唿~
於是,孫權深吸了一口氣,決然說道:“孫韶,傳令下去,趁漢軍尚未徹底圍城,我們連夜突圍出去。”
孫韶領命而去,孫權則站在城樓上,望著遠方的黑暗,心中充滿了無奈。
他知道,這一夜,將是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先前還喜笑顏開,暢想著拿下荊襄九郡,尤其是拿下江陵這塊肥肉將大大增強吳國的國力。
但是現在
卻是可能連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了。
隨著孫韶的命令傳達下去,城中的吳軍開始緊張而有序地準備突圍。
孫權也換下了吳王的華貴袍服,穿上了一身親衛甲胄。
他選擇了一身不起眼的灰色鎧甲,這是為了能在突圍中更好地隱蔽自己,減少被敵軍發現的風險。
在這個時候,體麵不體麵,已經不重要了,能夠活下去,方才是最關鍵的。
孫權數次背盟,臉皮已經是非常厚了,對於這些虛名,他已經是不放在心上了。
活到最後的人,方才能笑到最後。
區區虛名,何足道哉?
在換裝的過程中,孫權特意命人找來了一個身材與他相仿的親兵。
他讓親兵穿上他的吳王袍服。
“家中可有兄弟,子嗣?”
那親兵穿上吳王袍服,便知曉自己要幹什麽了,他心中既是害怕,又是激動。
“家中有兩個弟弟,沒有子嗣。”
孫權眼神閃爍,鄭重地囑咐道:“你朝北麵突圍,吸引漢軍的注意力。記住,無論發生什麽情況,都要盡力活下去。今日之後,你便是孤的救命恩人,孤必定重謝。若是活不成,你家的兩個弟弟,都可以獲得重賞,封賞名爵!”
說著,孫權對著這親兵行了一禮,說道:“保重!”
那親兵眼中閃過一絲堅定,重重地點了點頭,沒有說話,隻是緊緊地握住了手中的長劍。
夜色漸深,突圍的時刻終於到來。
孫權帶著剩餘的士兵,悄無聲息地打開了尋陽城的南門,迅速向皖縣方向撤去。
而那個穿著吳王袍服的親兵,則帶著一大隊人馬,朝北麵突圍。
黑暗中,漢軍的哨兵似乎察覺到了什麽,但當他們反應過來時,吳軍已經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孫權騎在馬上,心中五味雜陳。
他迴頭望了一眼尋陽城,滿眼不甘,在夜色中漸漸遠去。
城外的於禁、魏延、阿會喃三人也得知了吳軍突圍的消息。
斥候急匆匆地來報:“吳軍兵分兩路,一路朝著尋陽北麵群山而去,一路朝著皖縣方向突圍。”
阿會喃是個急性子,一聽到消息就迫不及待地問道:“吳王孫權在哪一路?”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和興奮,仿佛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追捕孫權。
吳王孫權乃是吳國之主,擒住他,吳國彈指可滅,這種功勞,可不是什麽小功勞。
斥候毫不猶豫地迴答:“吳軍大部朝尋陽北麵突圍,吳王王旗以及吳王在北麵突圍的吳軍裏麵。”
阿會喃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
“二位,時間緊急,不能讓那江東鼠輩逃了去,我先去追了,二位自便!”
阿會喃當即領本部兵馬,如同離弦的箭一般朝著北麵群山追去。
馬蹄揚起的塵土在空中彌漫,仿佛一條黃色的巨龍在夜色中翻騰。
於禁見阿會喃出發了,也趕忙率領自己的部隊緊隨其後。
他深知阿會喃雖然勇猛,但缺乏謀略,自己必須跟上去,以免出現意外。
當然
主要原因是,擒住孫權乃是大功一件,這個時候,他可不能缺席。
三人並無從屬關係,在這個時候,阿會喃可不會跟你客氣。
客氣來客氣去,這個功勞可能都要給你客氣沒了。
魏延則站在原地,看著兩人帶著本部兵馬朝著尋陽北麵而去,眼神閃爍,心中思量:“孫權不逃去皖縣,反而跑向山林深處,這其中或許有貓膩。”
他心中雖然疑惑,但並未表露出來,隻是默默地觀察著局勢的發展。
當阿會喃和於禁的兵馬消失在夜色中時,魏延當即下令:“先入尋陽城!”
他打算先確認孫權是否真的不在城中,然後再做進一步的打算。
孫權狡詐,興許並不在尋陽北麵!
魏延所部大軍,很快便開往尋陽城了。
尋陽城內一片寂靜,街道上空無一人,隻有偶爾傳來的犬吠聲打破了這寧靜的夜晚。
魏延率領的兵馬在城中搜索了一番,卻並未發現孫權的蹤影。
找了城中百姓一問,頓時知曉了不少內情。
“果然有詐。”魏延心中暗道,隨即下令:“朝著逃向皖縣的吳軍追去!”
“諾!”
大軍當即應諾,朝著東麵皖縣方向追擊而去。
夜色漸深,一場驚心動魄的追擊戰在黑暗中展開。
魏延率領的兵馬如同獵豹一般,在夜色中疾馳,朝著皖縣方向追去。
而此時的孫權,正率領著另一路吳軍,在山林間穿梭。
他們借助著夜色的掩護,小心翼翼地前行,生怕被敵軍發現。
山林間的樹木茂密,枝葉交錯,遮擋住了大部分的月光。
孫權和他的士兵們隻能依靠微弱的火光和直覺來辨別方向。
盡管如此,他們的速度依然不減,因為他們知道,隻有盡快擺脫追兵,才能確保安全。
時間在晨曦前的黑暗中悄然流逝,猶如繃緊的弓弦上即將脫弦的箭矢,充滿了緊張與未知。
魏延率領的鐵騎在月色下如同黑色的幽靈,無聲無息地穿越著荒野,他們的唿吸都似乎凝固在冰冷的空氣中,惟有馬蹄聲在寂靜的夜裏迴蕩,仿佛是命運之鼓的敲擊。
當東方露出第一縷曙光,天邊開始被染成淡淡的金色,透過稀疏的樹梢,那金色的光芒如同細碎的流沙,慢慢灑落在大地上,為這片被戰爭籠罩的土地帶來了短暫的寧靜與祥和。
魏延緊鎖的眉頭在這晨曦中並未舒展,他的目光如鷹般銳利,穿透前方的迷霧,直視著皖縣的方向。
“前方便是吳軍!”
終於,魏延的鐵騎與逃向皖縣的吳軍交上了手。
“孫權,納命來!”
一時間,戰場上戰馬嘶鳴,刀槍交錯,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
火光與劍影交織,如同血色的花朵在戰場上綻放。
魏延如狂風驟雨般衝入敵陣,他的長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每一次揮動都伴隨著敵人的慘叫和倒下。
噗噗噗~
魏延在此刻當真是化身戰神一般。
然而,在這激烈的混戰中,魏延卻始終未能發現孫權的蹤影。
他環顧四周,隻見戰場上煙塵滾滾,人喊馬嘶,但孫權的身影卻如同幻影般消失在這混亂之中。
魏延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緊咬牙關,揮舞著長刀,繼續在戰場上穿梭,尋找著那個讓他夜不能寐的敵人。
在激戰的高潮中,魏延與一名身披重甲的將領交上了手。
那將領身手不凡,與魏延打得難解難分。
兩人在戰場上你來我往,每一次交鋒都激發出火花四濺。
“來者何人?”
孫韶冷哼一聲,說道:“你孫韶爺爺是也!”
最終,在一聲巨響中,魏延一刀劈開了那將領的鎧甲,將其斬於馬下。
而在這孫韶身側,則有一個身穿玄甲,外穿紅袍的人,一看便是身處高位。
此人興許便是孫權!
魏延臉上大喜過望。
然而,當他揭開那將領的麵甲時,卻發現並非孫權,而是一名吳軍的小卒。
魏延的心沉到了穀底,他環顧四周,隻見戰場上已經到處是倒下的將士和殘破的旗幟。
他明白,自己在這場混戰中失去了尋找孫權的機會。
然而,他並沒有放棄。
“吳王在何處?”
麵對著魏延噬人的麵色,那人隻好老實說道:“走到半路,大王竄入山林之中了,不知去向。”
“哼!”
魏延將此人提了起來,倒也沒有為難他。
“搜索吳王,其餘人,隨我來!”
他命令手下繼續搜索,自己則率領著剩餘的將士向著皖縣的方向追去。
找尋了一圈,也沒有見到孫權的人影,反倒是與前來接應的諸葛瑾碰上麵了。
“兀那賊廝,將我大王如何了?”
“哈哈哈~”
魏延大笑一聲,說道:“你主已被我大漢天兵所擒,識相的,現在便投降了,如若不然,待我大漢天兵一至,爾等便如土雞瓦狗般,必會被我大漢天兵一擊便潰!”
魏延此話一出,諸葛瑾所部頓時引起一陣騷亂。
“什麽?大王被擒了?”
“完了,我大吳完了!”
“現在投降,還來得及!”
孫權若是被擒了,吳國還有什麽抵抗的希望?
魏延隻說了一句話,便讓諸葛瑾所部人心近乎離散。
“不要輕信他的謠言,若是大王真被其所擒,他何故到此地來?必是未找到大王!”
被諸葛瑾這麽一說,吳軍所部,頓時醒悟過來了。
魏延則是冷哼一聲,說道:“哼!信不信由你們!”
他當即調轉馬頭,並不與諸葛瑾所部爭鋒。
現在,找到孫仲謀,方才是真的。
“難道他真的逃向了山林深處?”魏延心中暗道,臉上閃過一絲疑惑和不甘。
與此同時。
“大王,漢軍走了。”
孫權親眼看到漢軍過境,未發現在藏匿在林中的他。
在山林深處的孫權也鬆了一口氣。
他知道自己已經暫時擺脫了追兵,但接下來的路還很長,究竟能不能逃出生天,還得看之後的造化。
孫權看了看自己因為逃跑而破爛的親衛袍服,心中很是屈辱。
我堂堂吳國之主,居然淪落到如此境地。
當真是可悲,可歎啊!
哼!
孫權冷哼一聲。
待我迴到吳國,再做計算!
你漢國今日給我的屈辱,我要讓你還迴來!
“大王,漢軍又迴來了!”
什麽?
孫權聞言大驚失色,頓時焉了。
方才的那些雄心壯誌,當即消失得一幹二淨。
這小命都快保不住了,還談什麽雄心與壯誌?
“都督便在漢軍後麵!”
諸葛瑾!
孫權心中大喜。
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等著漢軍遠離了之後,他這才從林中竄出來。
“子瑜,子瑜!”
孫權大聲喊了兩聲。
諸葛瑾聽到這個聲音,當即狂喜。
‘大王!’
他策馬而來,馬上便看到了模樣狼狽的孫權。
堂堂吳王,淪落至此?
“大王受苦了!”諸葛瑾眼中帶淚。
孫權搖了搖頭,有些擔憂漢軍去而複返,當即說道:“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速迴皖縣營寨,再做定計!”
局勢現在對於吳國來說,已經是非常艱難了。
稍有不慎,亡國滅種,就在眼前了!
在這個時候,他必須要做些什麽!(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