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太後聞訊,心中猛地一緊,那股不安如寒冰般瞬間貫穿全身。
她無暇多想,當即與身邊的宮人一道,急匆匆地前往皇帝的寢宮。
夜色已深,宮中的燈火在微風中搖曳不定,投下班駁的影子,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不祥。
一路上,郭太後的步伐越來越快,心中的焦慮如同被火舌舔舐,讓她幾乎要窒息。
當她們趕到皇帝寢宮時,眼前的景象讓郭太後心中一顫。
寢宮的門半掩著,透出一絲昏黃的光線,但那光線卻似乎被一種沉重的氛圍所籠罩,顯得異常壓抑。
郭太後推開門,一股濃重的血腥味撲麵而來,讓她不禁皺起了眉頭。
寢宮內,燭火搖曳,映照出一片狼藉。
地上散落著破碎的瓷器、翻倒的桌椅,還有那一灘灘觸目驚心的鮮血。
郭太後的目光迅速掃過四周,最終定格在了躺在血泊中的皇帝曹叡身上。
隻見他衣衫不整,發髻散亂,身上被發叉刺得千瘡百孔,鮮血如泉湧般滲出,染紅了周圍的地麵。
他的臉色蒼白如紙,嘴唇緊抿,雙眼緊閉,仿佛已經失去了生機。
郭太後的心猛地一沉,隻覺得一股悲痛湧上心頭。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難道就是那個英明神武、一統天下的皇帝嗎?
此刻的他,如此脆弱,如此無助,就像是一個被命運拋棄的孩子。
而那些刺殺皇帝的宮女們,在知曉有宮女離去報信之後,早已四散而逃。
她們的身影在昏暗的燈光下若隱若現,如同鬼魅一般,轉瞬即逝。
郭太後顧不上追究她們的身份和動機,她的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救皇帝!
她趕忙上前,跪在血泊中,雙手輕輕扶起皇帝曹叡的頭。
她的手指顫抖著,輕輕探向他的鼻息。
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了,郭太後的心跳聲在寂靜的寢宮中顯得格外清晰。
當她感受到那微弱卻依然存在的唿吸時,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喜悅和慶幸。
“快傳太醫!”郭太後大聲喊道,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和焦急。
她深知,此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至關重要,皇帝的生死就掌握在這片刻之間。
宮人們聞言,立刻行動起來。有人飛奔而去召喚太醫,有人則忙著清理現場,為太醫的到來做好準備。
郭太後則緊緊地握著皇帝的手,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她輕聲低語著,仿佛在安慰著這個受傷的孩子:“陛下,你要堅持住,太醫馬上就來了,你一定會沒事的。”
然而,她的心中卻充滿了擔憂和不安。
她知道,皇帝此次受傷極重,能否挺過這一關還很難說。
但她不願意放棄,她相信皇帝有著堅強的意誌和頑強的生命力,他一定能夠戰勝死神,重新站起來。
這時,郭太後的目光轉向了報信的宮女小蝶。
小蝶此刻正瑟瑟發抖地站在一旁,她的臉上滿是驚恐和不安。
郭太後看著她,眼中閃過一絲感激。
如果不是小蝶及時報信,後果不堪設想。
“小蝶,你做得很好。”郭太後輕聲說道,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
她伸出手,輕輕拍了拍小蝶的肩膀,給予她一些安慰和鼓勵。
接著,郭太後又轉頭看向宮中的禁衛們。
他們此刻正站在一旁,神情肅穆,仿佛在等待著郭太後的指示。
郭太後的眼神變得淩厲起來,她的聲音也提高了幾分:“刺殺陛下的兇手,一個都不能放過!你們立刻去追捕她們,盡數抓拿歸來,聽候發落!”
禁衛們聞言,立刻應聲而去。
他們身影矯健,步伐堅定,仿佛是一群無畏的戰士,誓要將兇手繩之以法。
郭太後看著禁衛們離去的背影,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這場刺殺事件絕非偶然,背後一定有著複雜的政治鬥爭和陰謀。
但她不願意去想這些,她隻關心皇帝的安危和帝國的未來。
她再次低下頭,看著躺在懷中的皇帝曹叡。
他的臉色依然蒼白,但唿吸卻似乎變得平穩了一些。
郭太後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希望,她相信皇帝一定能夠挺過這一關,重新站起來統治這個龐大的帝國。
時間仿佛變得異常漫長,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同煎熬。
終於,太醫們匆匆趕來。
他們個個神色凝重,但眼中卻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他們立刻開始對皇帝進行救治,忙碌的身影在燭火下顯得格外醒目。
郭太後站在一旁,緊張地看著太醫們的每一個動作。
這場刺殺事件對帝國來說是一次嚴重的打擊,但隻有皇帝才能夠穩定局勢,引領帝國走向未來。
夜越來越深,寢宮內的燭火依然搖曳不定。
郭太後守在皇帝身旁,寸步不離。
皇帝遇刺的消息,如同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即便郭太後已經嚴令宮人封鎖消息,試圖將這駭人的波瀾遏製在宮廷的深牆之內,但消息還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地傳了出去。
夜色沉沉,月光稀薄,宮中的燈火在微風中搖曳,似乎也在為這不祥之事而顫抖。
尚書令陳群,以及帝師鄭稱,兩人在得到消息的那一刻,心中皆是猛地一沉。
他們深知,皇帝乃是大魏的脊梁,若皇帝有個三長兩短,這大魏的江山恐怕將風雨飄搖。
於是,他們連夜入宮,一路疾行,臉上的焦急之色難以掩飾。
宮門深鎖,但在他們的身份和急切之下,守衛還是迅速放行。
他們一路穿過長長的宮道,隻見宮燈昏黃,映照出宮牆上斑駁的影子,仿佛隱藏著無數的秘密和危機。
他們的心跳隨著步伐的加快而愈發急促,心中不斷祈禱著皇帝能夠安然無恙。
終於,他們來到了郭太後的寢宮。
寢宮內,燭光搖曳,粉色帷帳輕輕飄動,透出一股寧靜而又神秘的氣息。
郭太後坐在榻上,身形豐腴,雍容華貴,即便是在這慌亂之時,她依然保持著那份獨有的高貴與端莊。
她的麵容堪稱絕色,但此刻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和憂慮。
陳群與鄭稱見狀,連忙上前行禮,焦急地問道:“太後,陛下如何了?”
他們的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關切和擔憂。他們深知,皇帝的安危關乎大魏的未來,一絲一毫都不能馬虎。
郭太後在之前的慌亂之後,已經逐漸恢複了儀態。
她輕輕抬手,示意兩人起身,然後隔著粉色帷帳,用她那沉穩而又略帶沙啞的聲音說道:“太醫已經看過了,陛下無有生命之危。”
她的聲音雖然平靜,但其中卻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
陳群與鄭稱聞言,對視一眼,皆是鬆了一口氣。
他們知道,皇帝若是駕崩,尤其是在這洛陽被圍的危急時刻,大魏恐怕將兵敗如山倒,社稷不保。
而皇帝若是病情嚴重,也必然會影響士氣,讓大魏的將士們心生惶恐。
因此,聽到皇帝無生命危險的消息,他們心中的大石終於落了下來。
然而,他們並未完全放心,陳群緊接著問道:“太後,陛下可醒了?”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關切和期待,希望皇帝能夠盡快恢複意識,主持大局。
鄭稱也附和道:“是啊,太後,陛下若是醒來,便能穩定軍心,振奮士氣,對我大魏來說,實乃天大之喜。”
郭太後聞言,微微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她輕聲說道:“太醫說,陛下雖然無生命危險,但傷勢頗重,需要靜養一段時日才能醒來。”
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和心疼,她知道皇帝此次受傷極重,能夠保住性命已經是萬幸了。
陳群與鄭稱聞言,心中皆是一沉。他們知道,皇帝昏迷不醒,對大魏來說依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陳群沉聲說道:“太後放心,臣等定會竭盡全力,輔佐太子監國,穩定朝局,等待陛下醒來。”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決絕和堅定,仿佛已經做好了與困難抗爭到底的準備。
隻是,誰做太子呢?
鄭稱也點頭表示讚同:“臣亦願為太後分憂,為陛下效力,誓死保衛大魏江山。”
郭太後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感動。
自己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她還有陳群、鄭稱等忠臣的支持和輔佐。
她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內心的波瀾,然後輕聲說道:“有你們在,本宮就放心了。本宮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魏一定能夠度過這個難關。”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寢宮之中卻傳來侍者那略帶顫抖卻充滿驚喜之聲,如同暗夜中突然亮起的一抹曙光,穿透了沉重與壓抑:“陛下醒了!”
這聲音雖不大,卻如同春風拂麵,讓守在外殿的眾人心中那塊沉甸甸的石頭猛地一鬆。
眾人聞言大喜,臉上原本凝重的表情瞬間被喜悅所取代,紛紛湧入寢殿之中,腳步匆匆卻帶著難以言喻的輕快。
寢殿內,燭光搖曳,昏黃的光暈灑在精致的雕花床榻上,為這緊張的氛圍添上了一抹溫暖。
床榻之上的大魏皇帝曹叡,麵色蒼白如紙,仿佛被抽去了所有的血色,嘴唇也泛著淡淡的青紫,唿吸急促而微弱,每一次唿吸都像是在與死神進行著艱難的抗爭。
他的眼眸雖然睜開,卻顯得有些渙散,眼窩深陷,透出一股難以掩飾的疲憊與虛弱。
這副命不久矣的模樣,讓剛剛湧入的眾人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酸楚與不安。
曹叡看著眾人,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堅定。
他努力想要坐起身來,卻隻是微微抬了抬頭,便又無力地靠在了枕頭上。
他的聲音沙啞而低沉,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朕好的很!你們不需要擔憂。”
說完,他咳嗽兩聲,那咳嗽聲像是從肺底深處擠出來的,帶著一絲痛苦與掙紮。
他喘了口氣,對著左右的侍衛和臣子,眼神中閃過一絲冷厲:“弑君之人,絕不姑息!宮中有不臣服者,格殺勿論!一個都不能放過!”
他的語氣堅定而決絕,仿佛是在向所有人宣告他的決心。
郭太後聞言,心中不禁一顫。
她深知,皇帝此刻的決絕與殺氣,或許是因為病情嚴重而導致的情緒波動,但若是真的大開殺戒,恐怕會傷了朝中的元氣,更會讓士氣低落。
她輕輕走上前,步伐穩健而端莊,眼中滿是憂慮與關切。
她輕聲說道:“陛下,如今這個局勢,宮中人心惶惶,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部若再動蕩不安,恐怕更是雪上加霜。臣妾以為,還是要采取懷柔之策才好,既能穩定人心,又能彰顯陛下的仁德。”
曹叡聞言,眼中殺氣四溢,眉頭緊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懷柔?哼!正是危局之中,方要有所決斷!那些心懷不軌之人,若不以極刑震懾,如何能安人心?如何能穩朝綱?”
他的聲音雖然沙啞,卻字字鏗鏘有力,仿佛每一個字都砸在了眾人的心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堅決,那是一種即便身處絕境,也要力挽狂瀾的勇氣。
這時,鄭稱顫巍巍地走上前,他的須發皆白,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
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陛下,臣等皆知陛下英明神武,但陛下若是病情嚴重,恐怕也很傷士氣。臣等鬥膽請問,陛下可真的無恙?”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擔憂與關切,眼神中閃爍著對皇帝的敬畏與愛護。
曹叡看了看那位老臣,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這些臣子都是真心實意地為他好,為他擔憂。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更加堅定:“朕自知身體有恙,但朕乃大魏之君,豈能輕易倒下?朕隻要還有一口氣在,就絕不會讓大魏落入他人之手!”
說完,他再次咳嗽了幾聲,身體微微顫抖著。侍者們連忙上前攙扶,卻被他揮手製止。
他強忍著身體不適,繼續說道:“朕知道,你們都在為朕擔憂。但朕要告訴你們,大魏的江山,是朕的先祖用鮮血和生命打下來的。朕作為他們的子孫,豈能輕易放棄?朕要你們記住,無論發生什麽事情,都要堅守自己的崗位,為大魏盡忠職守!”
眾人聞言,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與敬畏。
他們知道,眼前的這位皇帝,雖然身體虛弱,但他的意誌卻比任何人都要堅定。
他們紛紛跪倒在地,齊聲高唿:“臣等遵旨!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曹叡看著眾人,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他知道,自己雖然病重,但隻要有這些忠臣在,大魏就有希望。
他輕輕地揮了揮手,示意眾人起身。
然後,他再次躺在了床榻上,閉上了眼睛。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與擔憂,但他知道,自己必須堅強,必須為大魏撐起一片天。
寢殿內再次恢複了平靜,隻有燭光在輕輕地搖曳著。
她無暇多想,當即與身邊的宮人一道,急匆匆地前往皇帝的寢宮。
夜色已深,宮中的燈火在微風中搖曳不定,投下班駁的影子,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不祥。
一路上,郭太後的步伐越來越快,心中的焦慮如同被火舌舔舐,讓她幾乎要窒息。
當她們趕到皇帝寢宮時,眼前的景象讓郭太後心中一顫。
寢宮的門半掩著,透出一絲昏黃的光線,但那光線卻似乎被一種沉重的氛圍所籠罩,顯得異常壓抑。
郭太後推開門,一股濃重的血腥味撲麵而來,讓她不禁皺起了眉頭。
寢宮內,燭火搖曳,映照出一片狼藉。
地上散落著破碎的瓷器、翻倒的桌椅,還有那一灘灘觸目驚心的鮮血。
郭太後的目光迅速掃過四周,最終定格在了躺在血泊中的皇帝曹叡身上。
隻見他衣衫不整,發髻散亂,身上被發叉刺得千瘡百孔,鮮血如泉湧般滲出,染紅了周圍的地麵。
他的臉色蒼白如紙,嘴唇緊抿,雙眼緊閉,仿佛已經失去了生機。
郭太後的心猛地一沉,隻覺得一股悲痛湧上心頭。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難道就是那個英明神武、一統天下的皇帝嗎?
此刻的他,如此脆弱,如此無助,就像是一個被命運拋棄的孩子。
而那些刺殺皇帝的宮女們,在知曉有宮女離去報信之後,早已四散而逃。
她們的身影在昏暗的燈光下若隱若現,如同鬼魅一般,轉瞬即逝。
郭太後顧不上追究她們的身份和動機,她的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救皇帝!
她趕忙上前,跪在血泊中,雙手輕輕扶起皇帝曹叡的頭。
她的手指顫抖著,輕輕探向他的鼻息。
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了,郭太後的心跳聲在寂靜的寢宮中顯得格外清晰。
當她感受到那微弱卻依然存在的唿吸時,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喜悅和慶幸。
“快傳太醫!”郭太後大聲喊道,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和焦急。
她深知,此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至關重要,皇帝的生死就掌握在這片刻之間。
宮人們聞言,立刻行動起來。有人飛奔而去召喚太醫,有人則忙著清理現場,為太醫的到來做好準備。
郭太後則緊緊地握著皇帝的手,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她輕聲低語著,仿佛在安慰著這個受傷的孩子:“陛下,你要堅持住,太醫馬上就來了,你一定會沒事的。”
然而,她的心中卻充滿了擔憂和不安。
她知道,皇帝此次受傷極重,能否挺過這一關還很難說。
但她不願意放棄,她相信皇帝有著堅強的意誌和頑強的生命力,他一定能夠戰勝死神,重新站起來。
這時,郭太後的目光轉向了報信的宮女小蝶。
小蝶此刻正瑟瑟發抖地站在一旁,她的臉上滿是驚恐和不安。
郭太後看著她,眼中閃過一絲感激。
如果不是小蝶及時報信,後果不堪設想。
“小蝶,你做得很好。”郭太後輕聲說道,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
她伸出手,輕輕拍了拍小蝶的肩膀,給予她一些安慰和鼓勵。
接著,郭太後又轉頭看向宮中的禁衛們。
他們此刻正站在一旁,神情肅穆,仿佛在等待著郭太後的指示。
郭太後的眼神變得淩厲起來,她的聲音也提高了幾分:“刺殺陛下的兇手,一個都不能放過!你們立刻去追捕她們,盡數抓拿歸來,聽候發落!”
禁衛們聞言,立刻應聲而去。
他們身影矯健,步伐堅定,仿佛是一群無畏的戰士,誓要將兇手繩之以法。
郭太後看著禁衛們離去的背影,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這場刺殺事件絕非偶然,背後一定有著複雜的政治鬥爭和陰謀。
但她不願意去想這些,她隻關心皇帝的安危和帝國的未來。
她再次低下頭,看著躺在懷中的皇帝曹叡。
他的臉色依然蒼白,但唿吸卻似乎變得平穩了一些。
郭太後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希望,她相信皇帝一定能夠挺過這一關,重新站起來統治這個龐大的帝國。
時間仿佛變得異常漫長,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同煎熬。
終於,太醫們匆匆趕來。
他們個個神色凝重,但眼中卻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他們立刻開始對皇帝進行救治,忙碌的身影在燭火下顯得格外醒目。
郭太後站在一旁,緊張地看著太醫們的每一個動作。
這場刺殺事件對帝國來說是一次嚴重的打擊,但隻有皇帝才能夠穩定局勢,引領帝國走向未來。
夜越來越深,寢宮內的燭火依然搖曳不定。
郭太後守在皇帝身旁,寸步不離。
皇帝遇刺的消息,如同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即便郭太後已經嚴令宮人封鎖消息,試圖將這駭人的波瀾遏製在宮廷的深牆之內,但消息還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地傳了出去。
夜色沉沉,月光稀薄,宮中的燈火在微風中搖曳,似乎也在為這不祥之事而顫抖。
尚書令陳群,以及帝師鄭稱,兩人在得到消息的那一刻,心中皆是猛地一沉。
他們深知,皇帝乃是大魏的脊梁,若皇帝有個三長兩短,這大魏的江山恐怕將風雨飄搖。
於是,他們連夜入宮,一路疾行,臉上的焦急之色難以掩飾。
宮門深鎖,但在他們的身份和急切之下,守衛還是迅速放行。
他們一路穿過長長的宮道,隻見宮燈昏黃,映照出宮牆上斑駁的影子,仿佛隱藏著無數的秘密和危機。
他們的心跳隨著步伐的加快而愈發急促,心中不斷祈禱著皇帝能夠安然無恙。
終於,他們來到了郭太後的寢宮。
寢宮內,燭光搖曳,粉色帷帳輕輕飄動,透出一股寧靜而又神秘的氣息。
郭太後坐在榻上,身形豐腴,雍容華貴,即便是在這慌亂之時,她依然保持著那份獨有的高貴與端莊。
她的麵容堪稱絕色,但此刻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和憂慮。
陳群與鄭稱見狀,連忙上前行禮,焦急地問道:“太後,陛下如何了?”
他們的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關切和擔憂。他們深知,皇帝的安危關乎大魏的未來,一絲一毫都不能馬虎。
郭太後在之前的慌亂之後,已經逐漸恢複了儀態。
她輕輕抬手,示意兩人起身,然後隔著粉色帷帳,用她那沉穩而又略帶沙啞的聲音說道:“太醫已經看過了,陛下無有生命之危。”
她的聲音雖然平靜,但其中卻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
陳群與鄭稱聞言,對視一眼,皆是鬆了一口氣。
他們知道,皇帝若是駕崩,尤其是在這洛陽被圍的危急時刻,大魏恐怕將兵敗如山倒,社稷不保。
而皇帝若是病情嚴重,也必然會影響士氣,讓大魏的將士們心生惶恐。
因此,聽到皇帝無生命危險的消息,他們心中的大石終於落了下來。
然而,他們並未完全放心,陳群緊接著問道:“太後,陛下可醒了?”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關切和期待,希望皇帝能夠盡快恢複意識,主持大局。
鄭稱也附和道:“是啊,太後,陛下若是醒來,便能穩定軍心,振奮士氣,對我大魏來說,實乃天大之喜。”
郭太後聞言,微微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她輕聲說道:“太醫說,陛下雖然無生命危險,但傷勢頗重,需要靜養一段時日才能醒來。”
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和心疼,她知道皇帝此次受傷極重,能夠保住性命已經是萬幸了。
陳群與鄭稱聞言,心中皆是一沉。他們知道,皇帝昏迷不醒,對大魏來說依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陳群沉聲說道:“太後放心,臣等定會竭盡全力,輔佐太子監國,穩定朝局,等待陛下醒來。”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決絕和堅定,仿佛已經做好了與困難抗爭到底的準備。
隻是,誰做太子呢?
鄭稱也點頭表示讚同:“臣亦願為太後分憂,為陛下效力,誓死保衛大魏江山。”
郭太後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感動。
自己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她還有陳群、鄭稱等忠臣的支持和輔佐。
她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內心的波瀾,然後輕聲說道:“有你們在,本宮就放心了。本宮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魏一定能夠度過這個難關。”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寢宮之中卻傳來侍者那略帶顫抖卻充滿驚喜之聲,如同暗夜中突然亮起的一抹曙光,穿透了沉重與壓抑:“陛下醒了!”
這聲音雖不大,卻如同春風拂麵,讓守在外殿的眾人心中那塊沉甸甸的石頭猛地一鬆。
眾人聞言大喜,臉上原本凝重的表情瞬間被喜悅所取代,紛紛湧入寢殿之中,腳步匆匆卻帶著難以言喻的輕快。
寢殿內,燭光搖曳,昏黃的光暈灑在精致的雕花床榻上,為這緊張的氛圍添上了一抹溫暖。
床榻之上的大魏皇帝曹叡,麵色蒼白如紙,仿佛被抽去了所有的血色,嘴唇也泛著淡淡的青紫,唿吸急促而微弱,每一次唿吸都像是在與死神進行著艱難的抗爭。
他的眼眸雖然睜開,卻顯得有些渙散,眼窩深陷,透出一股難以掩飾的疲憊與虛弱。
這副命不久矣的模樣,讓剛剛湧入的眾人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酸楚與不安。
曹叡看著眾人,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堅定。
他努力想要坐起身來,卻隻是微微抬了抬頭,便又無力地靠在了枕頭上。
他的聲音沙啞而低沉,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朕好的很!你們不需要擔憂。”
說完,他咳嗽兩聲,那咳嗽聲像是從肺底深處擠出來的,帶著一絲痛苦與掙紮。
他喘了口氣,對著左右的侍衛和臣子,眼神中閃過一絲冷厲:“弑君之人,絕不姑息!宮中有不臣服者,格殺勿論!一個都不能放過!”
他的語氣堅定而決絕,仿佛是在向所有人宣告他的決心。
郭太後聞言,心中不禁一顫。
她深知,皇帝此刻的決絕與殺氣,或許是因為病情嚴重而導致的情緒波動,但若是真的大開殺戒,恐怕會傷了朝中的元氣,更會讓士氣低落。
她輕輕走上前,步伐穩健而端莊,眼中滿是憂慮與關切。
她輕聲說道:“陛下,如今這個局勢,宮中人心惶惶,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部若再動蕩不安,恐怕更是雪上加霜。臣妾以為,還是要采取懷柔之策才好,既能穩定人心,又能彰顯陛下的仁德。”
曹叡聞言,眼中殺氣四溢,眉頭緊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懷柔?哼!正是危局之中,方要有所決斷!那些心懷不軌之人,若不以極刑震懾,如何能安人心?如何能穩朝綱?”
他的聲音雖然沙啞,卻字字鏗鏘有力,仿佛每一個字都砸在了眾人的心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堅決,那是一種即便身處絕境,也要力挽狂瀾的勇氣。
這時,鄭稱顫巍巍地走上前,他的須發皆白,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
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陛下,臣等皆知陛下英明神武,但陛下若是病情嚴重,恐怕也很傷士氣。臣等鬥膽請問,陛下可真的無恙?”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擔憂與關切,眼神中閃爍著對皇帝的敬畏與愛護。
曹叡看了看那位老臣,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這些臣子都是真心實意地為他好,為他擔憂。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更加堅定:“朕自知身體有恙,但朕乃大魏之君,豈能輕易倒下?朕隻要還有一口氣在,就絕不會讓大魏落入他人之手!”
說完,他再次咳嗽了幾聲,身體微微顫抖著。侍者們連忙上前攙扶,卻被他揮手製止。
他強忍著身體不適,繼續說道:“朕知道,你們都在為朕擔憂。但朕要告訴你們,大魏的江山,是朕的先祖用鮮血和生命打下來的。朕作為他們的子孫,豈能輕易放棄?朕要你們記住,無論發生什麽事情,都要堅守自己的崗位,為大魏盡忠職守!”
眾人聞言,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與敬畏。
他們知道,眼前的這位皇帝,雖然身體虛弱,但他的意誌卻比任何人都要堅定。
他們紛紛跪倒在地,齊聲高唿:“臣等遵旨!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曹叡看著眾人,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他知道,自己雖然病重,但隻要有這些忠臣在,大魏就有希望。
他輕輕地揮了揮手,示意眾人起身。
然後,他再次躺在了床榻上,閉上了眼睛。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與擔憂,但他知道,自己必須堅強,必須為大魏撐起一片天。
寢殿內再次恢複了平靜,隻有燭光在輕輕地搖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