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據一聽,嚇得一個哆唆。
他連忙擺手說道:“不可不可,我何德何能,怎敢妄稱魏帝?曹將軍還是另尋他人吧。”
曹真見狀,心中一沉。
他知道,曹據這是害怕擔責,害怕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然而,他此行是帶著使命來的,怎能輕易放棄?
他沉聲說道:“大王,魏祚延續,乃是大王的職責所在。如今有世家襄助,未嚐不可中興大魏。大王若肯登基為帝,末將願誓死效忠,共謀大業。”
曹據聞言,嚇得臉色蒼白。
他顫抖著說道:“曹將軍,你這是在逼我啊。我久困徐州城,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銳氣。如今又怎能擔此重任?”
曹真見曹據如此推脫,心中不禁有些惱怒。
他站起身來,走到曹據麵前,大聲說道:“大王,你可知如今魏國局勢?漢軍勢如破竹,魏軍節節敗退。若再不另立魏帝,振奮軍心,魏國恐將滅亡。大王作為魏武帝的兒子,難道就忍心看著魏國就這樣毀掉嗎?”
曹據被曹真的一番話說得啞口無言。
他低下頭,沉默不語。
曹真見狀,知道曹據心中已經有些動搖,便繼續說道:“大王,末將並非在逼你。但如今形勢逼人,大王若不肯登基為帝,末將也隻好另尋他人。隻是到時候,大王恐怕就再也沒有機會為魏國盡忠了。”
說著,曹真從懷中掏出一把短劍,放在了曹據麵前的案幾上。
他沉聲說道:“大王,你若不肯,我便殺了大王,然後自刎以謝天下。如此,也算是對得起魏武帝的在天之靈了。”
曹據聞言,嚇得渾身哆嗦。
他抬頭看向曹真,隻見曹真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和決絕。
他知道,曹真並不是在開玩笑,而是真的打算這麽做。
他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恐懼和無奈。
他想拒絕,但話到嘴邊,卻怎麽也說不出來。
曹真見狀,知道曹據已經心動,便繼續說道:“大王,你可知世家之力量?他們掌握著魏國的經濟命脈和軍事力量。如今他們願意襄助大王,共謀大業。大王若肯登基為帝,便可借助世家的力量,中興大魏。此乃天賜良機,大王豈可錯過?”
曹據聽著曹真的話,心中不禁有些動搖。
他深知世家的力量,也知道若能得到世家的支持,自己確實有可能中興大魏。
然而,他心中還是有些害怕和擔憂。
他害怕自己擔不起這個重任,害怕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曹真見曹據猶豫不決,便繼續說道:“大王,你可知魏武帝當年的英勇和智慧?他一生南征北戰,建立了魏國的基業。如今大王作為他的兒子,難道就沒有一點他的英勇和智慧嗎?大王若肯登基為帝,便是對魏武帝最好的繼承和發揚。”
曹據聞言,心中湧起一股熱血。
他抬頭看向曹真,眼中閃過一絲堅定。
自己作為魏武帝的兒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
如今魏國危在旦夕,自己豈能坐視不管?他深吸一口氣,對曹真說道:“曹將軍,我願意登基為帝,共謀大業。”
曹真聞言,大喜過望。他連忙跪下拜道:“大王英明!末將願誓死效忠大王,共謀大業!”
說著,他拿起案幾上的短劍,雙手奉上給曹據。
曹據接過短劍,心中湧起一股使命感。
從這一刻起,自己便不再是那個久困徐州城的彭城王,而是魏國的皇帝,肩負著拯救魏國的重任。
既然曹據已經同意做這魏帝了,整個徐州城仿佛在一夜之間被一種微妙的氣氛所籠罩。
曹真,這位久經沙場的將領,此刻站在城頭的臨時議事廳內,麵容堅毅,眼神中閃爍著決絕與智謀的光芒。
他的胡須略顯淩亂,但那雙緊握拳頭的雙手卻透露出他內心的堅定與不屈。
“即刻起,全軍上下,準備登基事宜!”曹真的聲音低沉而有力,迴蕩在議事廳的每一個角落。
他身著鎧甲,鎧甲上的銅片在微弱的燭光下泛著冷光,仿佛預示著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
接下來的三日,徐州城內忙碌異常。
雖然城北已被圍困多日,物資匱乏,但曹真下令,無論如何也要置辦一場簡單的登基大典。
將士們被分成數隊,有的負責修繕城內的破舊宮殿,有的則四處搜羅可用的物資,即便是最簡陋的布幔、最普通的桌椅,也被他們視若珍寶,小心翼翼地布置著。
城外的漢軍營寨如同一頭沉睡的巨獸,靜靜地俯瞰著這座忙碌的城市。
而城內,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工匠們加班加點,用僅存的木料和布料趕製出簡陋的龍椅和儀仗,雖然無法與皇宮中的奢華相比,但在此刻的徐州,卻顯得異常莊重。
曹真親自督戰,他穿梭在各個工地之間,不時停下腳步,仔細檢查每一處細節。
他的眼神銳利如鷹,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出錯的地方。
每當有將士前來匯報進度,他總是耐心傾聽,然後給出簡短而有力的指示。
他的身影在燭光下拉長,顯得格外高大。
終於,登基大典的日子來臨了。
清晨,一縷陽光穿透厚厚的雲層,灑在了徐州城的城頭上。
城內,將士們早已整裝待發,他們身著戰甲,手持兵器,站得筆直,仿佛一尊尊雕塑。
他們的臉上雖然帶著疲憊,但眼神中卻閃爍著期待和激動。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曹據的登基意味著一種新的開始,一種新的希望。
曹真站在城門的一側,望著這支士氣略顯低落的隊伍,心中暗自思量。
僅憑一場登基大典和少許的官職擢升,是遠遠不夠的。
要想讓將士們的士氣真正高漲起來,就必須讓他們看到勝利的希望。
“將士們,今日是我們魏帝登基的大日子!”曹真高聲喊道,他的聲音穿透了清晨的寧靜,迴蕩在整個徐州城上空。
將士們紛紛轉頭望向曹真,隻見他身著華麗的戰袍,頭戴金盔,威風凜凜。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鼓舞人心的力量。
“你們跟隨我曹真多年,曆經戰火洗禮,從未有過絲毫退縮。今日,我要告訴你們,我們的戰鬥才剛剛開始!”曹真的話語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砸在了將士們的心上。
他們聽著曹真的演講,眼神中逐漸燃起了鬥誌的火焰。
隨後,曹真宣布了一係列官職擢升的命令。
將士們聽到自己的名字被點到,臉上露出了驚喜和激動的神色。
他們紛紛單膝跪地,向曹真行禮致謝。
曹真看著這些曾經與自己並肩作戰的兄弟們,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他們是自己最堅實的後盾。
登基大典在簡樸而莊重的氛圍中進行。
曹據身著龍袍,頭戴皇冠,緩緩走上龍椅。
他的麵容雖然略顯疲憊,但眼神中卻閃爍著堅定和智慧的光芒。
他望著台下的將士們,心中湧起一股責任感。
自己肩負著的不僅僅是曹家的榮耀,更是整個魏國的未來。
大典結束後,將士們被安排到城內的各處宴席。
雖然宴席上的菜肴並不豐盛,但將士們卻吃得津津有味。
他們舉杯痛飲,歡聲笑語不斷。
這一刻,他們仿佛忘記了戰場的硝煙和生死,隻沉浸在這片刻的歡樂之中。
然而,曹真卻並沒有加入他們的行列。
他獨自站在城頭,望著遠處的漢軍營寨,心中思緒萬千。
這場登基大典隻是暫時的勝利,真正的戰鬥還在後麵。
要想讓徐州擺脫困境,就必須主動出擊,打破漢軍的圍困。
曹真的眼神變得深邃起來,他仿佛看到了未來的戰場,看到了魏軍與漢軍激烈的交鋒。
他的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戰意,那是一種對勝利的渴望,對敵人的蔑視。
“必須開始準備偷襲漢營了。”曹真低聲自語道。
他的聲音雖然低沉,但卻充滿了堅定和決心。
他知道,這是一場冒險的行動,但隻有這樣,才能讓徐州看到希望的曙光。
曹真迴到議事廳,開始召集手下的將領們商議偷襲計劃。
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倦意,反而充滿了鬥誌和激情。
將領們紛紛圍坐在桌旁,聽著曹真的部署。
“我們有漢軍的布防圖,這是我們的優勢。”曹真指著桌上的地圖說道。
他的手指在地圖上劃過一條條線路,仿佛是在描繪著未來的戰場。
將領們聽著曹真的講解,眼神中逐漸露出了興奮的神色。
“另外,我們還有世家內應。”曹真繼續說道。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
這些世家在徐州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的支持對於這場偷襲來說至關重要。
將領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他們知道,曹真的計劃雖然冒險,但卻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辦法。
他們願意跟隨曹真一起,為了魏國的未來而奮戰。
“讓徐州暴亂,那是沒多大問題的。”曹真最後說道。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自信。
隻要將士們齊心協力,就沒有什麽能夠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
夜幕降臨,徐州城內一片寂靜。
然而,在城頭的議事廳內,卻燈火通明。
曹真和將領們還在商討著偷襲的細節。
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嚴肅和認真,仿佛是在進行著一場生死攸關的博弈。
曹真站在地圖前,手指著每一個關鍵的位置。
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仿佛能夠看穿未來的迷霧。
將領們圍在他的身邊,仔細聆聽著他的每一個指示。
他們知道,這場偷襲的成功與否,就掌握在曹真的手中。
而此時。
洛陽城,這座古老而繁華的都城,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愈發莊重而神秘。
城內,世家大族們的府邸錯落有致,朱門高牆之內,是無盡的權勢與財富的交織。
近日,這些世家之間走動頻繁,密謀策劃,似乎有著不為人知的企圖。
徐州方麵的信息,如同潮水一般,一條接著一條,通過快馬加鞭,穿越千山萬水,迅速傳到了蜀漢後主劉禪的手中。
此刻的劉禪,正端坐在洛陽城內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中,宮殿內燭火搖曳,映照出他那張略顯沉穩的臉龐。
他身著龍袍,頭戴皇冠,威嚴之中透露出一股不易察覺的深邃。
劉禪手中把玩著一條來自徐州的密信,紙條上的字跡蒼勁有力,透著一股不容忽視的緊迫感。
然而,他的眼神卻如古井無波,平靜得讓人看不出絲毫波瀾。
這些事情,早在他的預料之中,甚至,他在背後默默推動著這一切的發展。
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這是劉禪心中早已盤算好的一盤棋。
而他要做的,便是要讓這些世家瘋狂至極,如今,這一步棋,他已經穩穩地落下了。
宮殿內,氣氛凝重而壓抑,隻有劉禪那沉穩的唿吸聲和燭火跳躍的劈啪聲交織在一起,打破了這份寂靜。
在劉禪的身側,一位身著宮裝的豐腴美人靜靜地站立著,她便是周徹,劉禪的寵妃之一。
周徹容顏姣好,眉如遠山含煙,眼若秋水盈盈,身姿豐腴而不失曼妙,宛如一朵盛開的牡丹,嬌豔動人。
周徹輕輕抬手,將手中的一張紙條遞給了劉禪。
她的動作優雅而得體,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恭敬與敬畏。
“陛下,這是鍾會給的,世家的具體行動計劃。”她的聲音柔美而清脆,如同山間清泉一般,讓人心曠神怡。
劉禪接過紙條,細細瀏覽起來。
他的眼神銳利如鷹,每一個字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看完之後,他輕輕點了點頭,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鍾會,這個表麵上與世家合流的將領,實際上卻是劉禪安插在其中的釘子眼線。
世家的一舉一動,都在劉禪的觀察之中,逃不過他的掌心。
迴想起當初派遣鍾會潛入世家內部的決定,劉禪心中不禁暗自得意。
鍾會此人,智勇雙全,且對劉禪忠心耿耿。
他深知世家的野心與陰謀,也明白劉禪的用意。
因此,在世家之中,他如魚得水,既能夠獲取世家的信任,又能夠暗中傳遞消息給劉禪。
此時,劉禪的腦海中浮現出世家們密謀策劃的場景。
他們或許正圍坐在一張華麗的圓桌旁,各自心懷鬼胎,卻都裝出一副和顏悅色的模樣。他們或許正在商討如何擴張勢力,如何掌控朝政,甚至如何篡奪皇位。
然而,他們卻萬萬想不到,他們的一切計劃,都早已在劉禪的掌控之中。
劉禪輕輕放下紙條,抬頭望向周徹。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讚賞與信任。
“徹兒,你做得很好。鍾會傳來的消息非常重要,對我們接下來的計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充滿了對周徹的肯定與鼓勵。
周徹聞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自己在劉禪心中的地位並不僅僅是一個寵妃那麽簡單。
她更是劉禪的得力助手,是他在這宮廷鬥爭中的堅強後盾。
因此,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要一心一意地為劉禪效力,為他分憂解難。
宮殿內,燭火依舊搖曳不定,映照出劉禪與周徹的身影。
他們相視一笑,彼此的心意早已相通。
夜深人靜之時,劉禪獨自坐在禦書房內,思緒萬千。
他手中把玩著鍾會傳來的紙條,心中盤算著接下來的計劃。
他知道,世家們的瘋狂已經達到了頂點,而他們滅亡的時刻也即將到來。
他要做的,便是把握好這個時機,一舉將他們徹底摧毀。
這天下棋局,他劉禪便是執棋手!
他連忙擺手說道:“不可不可,我何德何能,怎敢妄稱魏帝?曹將軍還是另尋他人吧。”
曹真見狀,心中一沉。
他知道,曹據這是害怕擔責,害怕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然而,他此行是帶著使命來的,怎能輕易放棄?
他沉聲說道:“大王,魏祚延續,乃是大王的職責所在。如今有世家襄助,未嚐不可中興大魏。大王若肯登基為帝,末將願誓死效忠,共謀大業。”
曹據聞言,嚇得臉色蒼白。
他顫抖著說道:“曹將軍,你這是在逼我啊。我久困徐州城,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銳氣。如今又怎能擔此重任?”
曹真見曹據如此推脫,心中不禁有些惱怒。
他站起身來,走到曹據麵前,大聲說道:“大王,你可知如今魏國局勢?漢軍勢如破竹,魏軍節節敗退。若再不另立魏帝,振奮軍心,魏國恐將滅亡。大王作為魏武帝的兒子,難道就忍心看著魏國就這樣毀掉嗎?”
曹據被曹真的一番話說得啞口無言。
他低下頭,沉默不語。
曹真見狀,知道曹據心中已經有些動搖,便繼續說道:“大王,末將並非在逼你。但如今形勢逼人,大王若不肯登基為帝,末將也隻好另尋他人。隻是到時候,大王恐怕就再也沒有機會為魏國盡忠了。”
說著,曹真從懷中掏出一把短劍,放在了曹據麵前的案幾上。
他沉聲說道:“大王,你若不肯,我便殺了大王,然後自刎以謝天下。如此,也算是對得起魏武帝的在天之靈了。”
曹據聞言,嚇得渾身哆嗦。
他抬頭看向曹真,隻見曹真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和決絕。
他知道,曹真並不是在開玩笑,而是真的打算這麽做。
他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恐懼和無奈。
他想拒絕,但話到嘴邊,卻怎麽也說不出來。
曹真見狀,知道曹據已經心動,便繼續說道:“大王,你可知世家之力量?他們掌握著魏國的經濟命脈和軍事力量。如今他們願意襄助大王,共謀大業。大王若肯登基為帝,便可借助世家的力量,中興大魏。此乃天賜良機,大王豈可錯過?”
曹據聽著曹真的話,心中不禁有些動搖。
他深知世家的力量,也知道若能得到世家的支持,自己確實有可能中興大魏。
然而,他心中還是有些害怕和擔憂。
他害怕自己擔不起這個重任,害怕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曹真見曹據猶豫不決,便繼續說道:“大王,你可知魏武帝當年的英勇和智慧?他一生南征北戰,建立了魏國的基業。如今大王作為他的兒子,難道就沒有一點他的英勇和智慧嗎?大王若肯登基為帝,便是對魏武帝最好的繼承和發揚。”
曹據聞言,心中湧起一股熱血。
他抬頭看向曹真,眼中閃過一絲堅定。
自己作為魏武帝的兒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
如今魏國危在旦夕,自己豈能坐視不管?他深吸一口氣,對曹真說道:“曹將軍,我願意登基為帝,共謀大業。”
曹真聞言,大喜過望。他連忙跪下拜道:“大王英明!末將願誓死效忠大王,共謀大業!”
說著,他拿起案幾上的短劍,雙手奉上給曹據。
曹據接過短劍,心中湧起一股使命感。
從這一刻起,自己便不再是那個久困徐州城的彭城王,而是魏國的皇帝,肩負著拯救魏國的重任。
既然曹據已經同意做這魏帝了,整個徐州城仿佛在一夜之間被一種微妙的氣氛所籠罩。
曹真,這位久經沙場的將領,此刻站在城頭的臨時議事廳內,麵容堅毅,眼神中閃爍著決絕與智謀的光芒。
他的胡須略顯淩亂,但那雙緊握拳頭的雙手卻透露出他內心的堅定與不屈。
“即刻起,全軍上下,準備登基事宜!”曹真的聲音低沉而有力,迴蕩在議事廳的每一個角落。
他身著鎧甲,鎧甲上的銅片在微弱的燭光下泛著冷光,仿佛預示著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
接下來的三日,徐州城內忙碌異常。
雖然城北已被圍困多日,物資匱乏,但曹真下令,無論如何也要置辦一場簡單的登基大典。
將士們被分成數隊,有的負責修繕城內的破舊宮殿,有的則四處搜羅可用的物資,即便是最簡陋的布幔、最普通的桌椅,也被他們視若珍寶,小心翼翼地布置著。
城外的漢軍營寨如同一頭沉睡的巨獸,靜靜地俯瞰著這座忙碌的城市。
而城內,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工匠們加班加點,用僅存的木料和布料趕製出簡陋的龍椅和儀仗,雖然無法與皇宮中的奢華相比,但在此刻的徐州,卻顯得異常莊重。
曹真親自督戰,他穿梭在各個工地之間,不時停下腳步,仔細檢查每一處細節。
他的眼神銳利如鷹,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出錯的地方。
每當有將士前來匯報進度,他總是耐心傾聽,然後給出簡短而有力的指示。
他的身影在燭光下拉長,顯得格外高大。
終於,登基大典的日子來臨了。
清晨,一縷陽光穿透厚厚的雲層,灑在了徐州城的城頭上。
城內,將士們早已整裝待發,他們身著戰甲,手持兵器,站得筆直,仿佛一尊尊雕塑。
他們的臉上雖然帶著疲憊,但眼神中卻閃爍著期待和激動。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曹據的登基意味著一種新的開始,一種新的希望。
曹真站在城門的一側,望著這支士氣略顯低落的隊伍,心中暗自思量。
僅憑一場登基大典和少許的官職擢升,是遠遠不夠的。
要想讓將士們的士氣真正高漲起來,就必須讓他們看到勝利的希望。
“將士們,今日是我們魏帝登基的大日子!”曹真高聲喊道,他的聲音穿透了清晨的寧靜,迴蕩在整個徐州城上空。
將士們紛紛轉頭望向曹真,隻見他身著華麗的戰袍,頭戴金盔,威風凜凜。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鼓舞人心的力量。
“你們跟隨我曹真多年,曆經戰火洗禮,從未有過絲毫退縮。今日,我要告訴你們,我們的戰鬥才剛剛開始!”曹真的話語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砸在了將士們的心上。
他們聽著曹真的演講,眼神中逐漸燃起了鬥誌的火焰。
隨後,曹真宣布了一係列官職擢升的命令。
將士們聽到自己的名字被點到,臉上露出了驚喜和激動的神色。
他們紛紛單膝跪地,向曹真行禮致謝。
曹真看著這些曾經與自己並肩作戰的兄弟們,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他們是自己最堅實的後盾。
登基大典在簡樸而莊重的氛圍中進行。
曹據身著龍袍,頭戴皇冠,緩緩走上龍椅。
他的麵容雖然略顯疲憊,但眼神中卻閃爍著堅定和智慧的光芒。
他望著台下的將士們,心中湧起一股責任感。
自己肩負著的不僅僅是曹家的榮耀,更是整個魏國的未來。
大典結束後,將士們被安排到城內的各處宴席。
雖然宴席上的菜肴並不豐盛,但將士們卻吃得津津有味。
他們舉杯痛飲,歡聲笑語不斷。
這一刻,他們仿佛忘記了戰場的硝煙和生死,隻沉浸在這片刻的歡樂之中。
然而,曹真卻並沒有加入他們的行列。
他獨自站在城頭,望著遠處的漢軍營寨,心中思緒萬千。
這場登基大典隻是暫時的勝利,真正的戰鬥還在後麵。
要想讓徐州擺脫困境,就必須主動出擊,打破漢軍的圍困。
曹真的眼神變得深邃起來,他仿佛看到了未來的戰場,看到了魏軍與漢軍激烈的交鋒。
他的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戰意,那是一種對勝利的渴望,對敵人的蔑視。
“必須開始準備偷襲漢營了。”曹真低聲自語道。
他的聲音雖然低沉,但卻充滿了堅定和決心。
他知道,這是一場冒險的行動,但隻有這樣,才能讓徐州看到希望的曙光。
曹真迴到議事廳,開始召集手下的將領們商議偷襲計劃。
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倦意,反而充滿了鬥誌和激情。
將領們紛紛圍坐在桌旁,聽著曹真的部署。
“我們有漢軍的布防圖,這是我們的優勢。”曹真指著桌上的地圖說道。
他的手指在地圖上劃過一條條線路,仿佛是在描繪著未來的戰場。
將領們聽著曹真的講解,眼神中逐漸露出了興奮的神色。
“另外,我們還有世家內應。”曹真繼續說道。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
這些世家在徐州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的支持對於這場偷襲來說至關重要。
將領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他們知道,曹真的計劃雖然冒險,但卻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辦法。
他們願意跟隨曹真一起,為了魏國的未來而奮戰。
“讓徐州暴亂,那是沒多大問題的。”曹真最後說道。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自信。
隻要將士們齊心協力,就沒有什麽能夠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
夜幕降臨,徐州城內一片寂靜。
然而,在城頭的議事廳內,卻燈火通明。
曹真和將領們還在商討著偷襲的細節。
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嚴肅和認真,仿佛是在進行著一場生死攸關的博弈。
曹真站在地圖前,手指著每一個關鍵的位置。
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仿佛能夠看穿未來的迷霧。
將領們圍在他的身邊,仔細聆聽著他的每一個指示。
他們知道,這場偷襲的成功與否,就掌握在曹真的手中。
而此時。
洛陽城,這座古老而繁華的都城,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愈發莊重而神秘。
城內,世家大族們的府邸錯落有致,朱門高牆之內,是無盡的權勢與財富的交織。
近日,這些世家之間走動頻繁,密謀策劃,似乎有著不為人知的企圖。
徐州方麵的信息,如同潮水一般,一條接著一條,通過快馬加鞭,穿越千山萬水,迅速傳到了蜀漢後主劉禪的手中。
此刻的劉禪,正端坐在洛陽城內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中,宮殿內燭火搖曳,映照出他那張略顯沉穩的臉龐。
他身著龍袍,頭戴皇冠,威嚴之中透露出一股不易察覺的深邃。
劉禪手中把玩著一條來自徐州的密信,紙條上的字跡蒼勁有力,透著一股不容忽視的緊迫感。
然而,他的眼神卻如古井無波,平靜得讓人看不出絲毫波瀾。
這些事情,早在他的預料之中,甚至,他在背後默默推動著這一切的發展。
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這是劉禪心中早已盤算好的一盤棋。
而他要做的,便是要讓這些世家瘋狂至極,如今,這一步棋,他已經穩穩地落下了。
宮殿內,氣氛凝重而壓抑,隻有劉禪那沉穩的唿吸聲和燭火跳躍的劈啪聲交織在一起,打破了這份寂靜。
在劉禪的身側,一位身著宮裝的豐腴美人靜靜地站立著,她便是周徹,劉禪的寵妃之一。
周徹容顏姣好,眉如遠山含煙,眼若秋水盈盈,身姿豐腴而不失曼妙,宛如一朵盛開的牡丹,嬌豔動人。
周徹輕輕抬手,將手中的一張紙條遞給了劉禪。
她的動作優雅而得體,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恭敬與敬畏。
“陛下,這是鍾會給的,世家的具體行動計劃。”她的聲音柔美而清脆,如同山間清泉一般,讓人心曠神怡。
劉禪接過紙條,細細瀏覽起來。
他的眼神銳利如鷹,每一個字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看完之後,他輕輕點了點頭,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鍾會,這個表麵上與世家合流的將領,實際上卻是劉禪安插在其中的釘子眼線。
世家的一舉一動,都在劉禪的觀察之中,逃不過他的掌心。
迴想起當初派遣鍾會潛入世家內部的決定,劉禪心中不禁暗自得意。
鍾會此人,智勇雙全,且對劉禪忠心耿耿。
他深知世家的野心與陰謀,也明白劉禪的用意。
因此,在世家之中,他如魚得水,既能夠獲取世家的信任,又能夠暗中傳遞消息給劉禪。
此時,劉禪的腦海中浮現出世家們密謀策劃的場景。
他們或許正圍坐在一張華麗的圓桌旁,各自心懷鬼胎,卻都裝出一副和顏悅色的模樣。他們或許正在商討如何擴張勢力,如何掌控朝政,甚至如何篡奪皇位。
然而,他們卻萬萬想不到,他們的一切計劃,都早已在劉禪的掌控之中。
劉禪輕輕放下紙條,抬頭望向周徹。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讚賞與信任。
“徹兒,你做得很好。鍾會傳來的消息非常重要,對我們接下來的計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充滿了對周徹的肯定與鼓勵。
周徹聞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自己在劉禪心中的地位並不僅僅是一個寵妃那麽簡單。
她更是劉禪的得力助手,是他在這宮廷鬥爭中的堅強後盾。
因此,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要一心一意地為劉禪效力,為他分憂解難。
宮殿內,燭火依舊搖曳不定,映照出劉禪與周徹的身影。
他們相視一笑,彼此的心意早已相通。
夜深人靜之時,劉禪獨自坐在禦書房內,思緒萬千。
他手中把玩著鍾會傳來的紙條,心中盤算著接下來的計劃。
他知道,世家們的瘋狂已經達到了頂點,而他們滅亡的時刻也即將到來。
他要做的,便是把握好這個時機,一舉將他們徹底摧毀。
這天下棋局,他劉禪便是執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