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驚人的發現
有透視眼還不去賭石,你鬧呢? 作者:貳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竟然看到,有一縷淡黃色的氣體,在這本《監本詩經》上縈繞。
這抹黃,和他眼睛裏火焰的顏色竟是差不多。
他還以為是自己眼花了,忙閉上眼睛,又揉了揉眼睛。
再看,這抹黃氣卻是仍在。
它就在這本《詩經》內,如同慵懶的小魚般慢慢遊弋著。
這是熱流?
自己可以用透視看到熱流!
不。
這應該算是某種靈氣吧?
周顧登時顧不得再看這本《詩經》裏麵的其他內容了。
他忙又從書櫃裏拿出幾個密封袋。
這幾個密封袋裏,有成本的完整書籍,也有像是他收藏的納蘭性德手書那樣的零散書頁。
這些零散書頁,也大多都已經殘破不堪了。
但此刻,這些書籍、書頁,在周顧的眼前,都冒出了靈氣。
有淡黃色的,也有顏色更深的,甚至深沉到近乎於褐色。
也還有綠色的、深綠色的。
周顧還看到有藍色的!
裏麵的靈氣有多少有少。
如印刷版,不管靈氣是什麽顏色的,都隻有一縷靈氣。
而手抄版,則裏麵的靈氣要多得多。
最少的也有五縷。
那靈氣的顏色又是怎麽迴事?
莫不是和這些古書的年代有關?
周顧這迴再也顧不得嫌棄這些藏書裏麵的靈氣太少了,當即開始嚐試吸收起來。
然後,他有了更為驚人的發現。
他眼中火焰裏的熱流灌輸到古書中以後,也變成了一縷淡黃色的靈氣!
這抹淡黃色的靈氣就像是拉皮條的似的,在古書裏轉悠一圈,便把古書裏的黃色靈氣“忽悠”到了他的眼睛裏,化作火焰的養分。
他眼中的火焰,又壯大了幾乎難以察覺的那麽一絲絲。
隻是,那些綠色、藍色的靈氣,卻是都不帶搭理他的淡黃色靈氣的。
他化出去的淡黃色靈氣,才剛剛接近那些綠色、藍色的靈氣,也像是受驚的小兔子般匆匆逃開。
難道……
周顧已然可以斷定,靈氣的顏色和濃鬱程度,絕對和年代有關係。
甚至極可能具體到某個年代,而並非是朝代那麽籠統。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以後什麽古玩,都別想逃過他的“法眼”。
周顧將手中的密封袋全部又放迴櫃子裏,然後去看旁邊的一個瓷器花瓶。
但很可惜,他的眼睛無法透視瓷器,也看不到裏麵是否有靈氣存在。
再看玉器、青銅器,也是同樣如此。
看樣子現在自己用“肉眼”的話,隻能鑒定書畫。這些瓷器、玉器,就得用靈氣了。
而用靈氣,顯然不如透視這麽直觀,隻能斷定是不是老東西,卻不能斷定出具體是哪個年代。
“看得怎麽樣了?”
正當周顧暗自出神的時候,李華海那邊不知道什麽時候結束了對納蘭性德的手書,笑嗬嗬地站在了周顧的身後。
周顧迴過神來,撓撓頭道:“我不懂這些,看不出什麽門道來。”
“連這些大致出自什麽朝代都分不出來?”
李華海微微皺眉道。
周顧很是老實的搖頭。
李華海不禁失笑,“那看樣子你真是個十足的門外漢了。”
如果是對古玩稍有研究的人,就算鑒定不出真假,也通常能夠從古玩的特征上辨別出出自哪個朝代。
畢竟哪個朝代擁有怎樣的工藝,又有著怎樣的藝術特征,這都是有跡可循的東西。
而且早就古玩界已經形成頗為成熟、完善的理論。
就從宮廷畫作上來說,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間,便呈現出完全迥異於前代院體的新風貌。
周顧聽著李華海的話,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心裏估摸著,李華海怕是看不上自己了,想做他徒弟的事情得泡湯。
“我這裏有幾本關於古玩鑒賞的入門書籍,你等會兒迴去的時候,可以帶迴去看看。”
隻這時,李華海卻又說道。
不過倒也沒有再考究周顧的心思了。
周顧連門都還沒有入,他就算給周顧講解他的這些收藏,估計也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
“謝謝李老師。”
周顧心裏微喜,連忙道謝。
他知道李華海對他的印象肯定還不錯,要不然,不會主動提出來借書給他看。
李華海笑著點點頭,從他的書櫃裏選出幾本書,又很貼心的用袋子裝好,然後遞到周顧手裏。
同時也把納蘭性德手書的那些草稿也放迴到鐵盒子裏,隻周顧分明看到,李華海把鐵盒子遞給自己的時候,眼神裏有些不舍。
“李老師,這些書頁就先放在您這吧?反正放我那,我也研究不出什麽來。而且放寢室裏,我還怕被同學給弄壞了。”
周顧連說道。
他這幾年狂舔李初瑤也不是白舔的,絕對比大多數同齡人要善解人意。
李華海聞言微怔,有些意動,嘴上卻是說道:“這書頁可不便宜,你就不擔心我貪墨了你的?”
周顧嗬嗬直笑,“李老師您可是大教授,哪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他心裏其實還真有這樣的顧慮。
不過,他選擇相信李華海的為人。
看李華海的模樣,不像是那些滿肚子花花腸子的“教授”。
李華海深深看了眼周顧,點頭,“那行,這書頁我還真想再仔細研究研究,就承小顧你的好意了。”
說著,拍了拍周顧的肩膀,帶著周顧走了出來。
周顧順勢告辭。
“都這個時候了,吃了午飯再走吧!”
李華海說道。
周顧笑著迴絕,“今天中午答應請寢室裏的同學吃飯,還是下次再來打擾您吧!”
頭次登門,就留在別人家裏吃飯,他可不好意思。
“這樣啊,那好吧。”
李華海也沒有堅持,道。
“老師再見,妹妹再見。”
周顧又衝著徐惠蘭和小女孩擺了擺手。
然後提著袋子出了門去。
“小顧啊,以後還是盡量多看、少買,古玩這行,靠感覺,最後往往是要吃大虧的。”
李華海親自把周顧送出了門,在周顧下樓之前,又交代了句。
周顧連連點頭答應。
下樓鑽進車裏,心裏隻覺得喜滋滋的。
不僅僅因為李華海對他的好感,更因為在李華海家裏的驚人發現!
如果說瓷器、陶器、玉器這些東西,他還有打眼的可能,但書畫作品,他絕對不可能打眼。最多也就是買貴了,不可能買到贗品。
這抹黃,和他眼睛裏火焰的顏色竟是差不多。
他還以為是自己眼花了,忙閉上眼睛,又揉了揉眼睛。
再看,這抹黃氣卻是仍在。
它就在這本《詩經》內,如同慵懶的小魚般慢慢遊弋著。
這是熱流?
自己可以用透視看到熱流!
不。
這應該算是某種靈氣吧?
周顧登時顧不得再看這本《詩經》裏麵的其他內容了。
他忙又從書櫃裏拿出幾個密封袋。
這幾個密封袋裏,有成本的完整書籍,也有像是他收藏的納蘭性德手書那樣的零散書頁。
這些零散書頁,也大多都已經殘破不堪了。
但此刻,這些書籍、書頁,在周顧的眼前,都冒出了靈氣。
有淡黃色的,也有顏色更深的,甚至深沉到近乎於褐色。
也還有綠色的、深綠色的。
周顧還看到有藍色的!
裏麵的靈氣有多少有少。
如印刷版,不管靈氣是什麽顏色的,都隻有一縷靈氣。
而手抄版,則裏麵的靈氣要多得多。
最少的也有五縷。
那靈氣的顏色又是怎麽迴事?
莫不是和這些古書的年代有關?
周顧這迴再也顧不得嫌棄這些藏書裏麵的靈氣太少了,當即開始嚐試吸收起來。
然後,他有了更為驚人的發現。
他眼中火焰裏的熱流灌輸到古書中以後,也變成了一縷淡黃色的靈氣!
這抹淡黃色的靈氣就像是拉皮條的似的,在古書裏轉悠一圈,便把古書裏的黃色靈氣“忽悠”到了他的眼睛裏,化作火焰的養分。
他眼中的火焰,又壯大了幾乎難以察覺的那麽一絲絲。
隻是,那些綠色、藍色的靈氣,卻是都不帶搭理他的淡黃色靈氣的。
他化出去的淡黃色靈氣,才剛剛接近那些綠色、藍色的靈氣,也像是受驚的小兔子般匆匆逃開。
難道……
周顧已然可以斷定,靈氣的顏色和濃鬱程度,絕對和年代有關係。
甚至極可能具體到某個年代,而並非是朝代那麽籠統。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以後什麽古玩,都別想逃過他的“法眼”。
周顧將手中的密封袋全部又放迴櫃子裏,然後去看旁邊的一個瓷器花瓶。
但很可惜,他的眼睛無法透視瓷器,也看不到裏麵是否有靈氣存在。
再看玉器、青銅器,也是同樣如此。
看樣子現在自己用“肉眼”的話,隻能鑒定書畫。這些瓷器、玉器,就得用靈氣了。
而用靈氣,顯然不如透視這麽直觀,隻能斷定是不是老東西,卻不能斷定出具體是哪個年代。
“看得怎麽樣了?”
正當周顧暗自出神的時候,李華海那邊不知道什麽時候結束了對納蘭性德的手書,笑嗬嗬地站在了周顧的身後。
周顧迴過神來,撓撓頭道:“我不懂這些,看不出什麽門道來。”
“連這些大致出自什麽朝代都分不出來?”
李華海微微皺眉道。
周顧很是老實的搖頭。
李華海不禁失笑,“那看樣子你真是個十足的門外漢了。”
如果是對古玩稍有研究的人,就算鑒定不出真假,也通常能夠從古玩的特征上辨別出出自哪個朝代。
畢竟哪個朝代擁有怎樣的工藝,又有著怎樣的藝術特征,這都是有跡可循的東西。
而且早就古玩界已經形成頗為成熟、完善的理論。
就從宮廷畫作上來說,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間,便呈現出完全迥異於前代院體的新風貌。
周顧聽著李華海的話,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心裏估摸著,李華海怕是看不上自己了,想做他徒弟的事情得泡湯。
“我這裏有幾本關於古玩鑒賞的入門書籍,你等會兒迴去的時候,可以帶迴去看看。”
隻這時,李華海卻又說道。
不過倒也沒有再考究周顧的心思了。
周顧連門都還沒有入,他就算給周顧講解他的這些收藏,估計也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
“謝謝李老師。”
周顧心裏微喜,連忙道謝。
他知道李華海對他的印象肯定還不錯,要不然,不會主動提出來借書給他看。
李華海笑著點點頭,從他的書櫃裏選出幾本書,又很貼心的用袋子裝好,然後遞到周顧手裏。
同時也把納蘭性德手書的那些草稿也放迴到鐵盒子裏,隻周顧分明看到,李華海把鐵盒子遞給自己的時候,眼神裏有些不舍。
“李老師,這些書頁就先放在您這吧?反正放我那,我也研究不出什麽來。而且放寢室裏,我還怕被同學給弄壞了。”
周顧連說道。
他這幾年狂舔李初瑤也不是白舔的,絕對比大多數同齡人要善解人意。
李華海聞言微怔,有些意動,嘴上卻是說道:“這書頁可不便宜,你就不擔心我貪墨了你的?”
周顧嗬嗬直笑,“李老師您可是大教授,哪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他心裏其實還真有這樣的顧慮。
不過,他選擇相信李華海的為人。
看李華海的模樣,不像是那些滿肚子花花腸子的“教授”。
李華海深深看了眼周顧,點頭,“那行,這書頁我還真想再仔細研究研究,就承小顧你的好意了。”
說著,拍了拍周顧的肩膀,帶著周顧走了出來。
周顧順勢告辭。
“都這個時候了,吃了午飯再走吧!”
李華海說道。
周顧笑著迴絕,“今天中午答應請寢室裏的同學吃飯,還是下次再來打擾您吧!”
頭次登門,就留在別人家裏吃飯,他可不好意思。
“這樣啊,那好吧。”
李華海也沒有堅持,道。
“老師再見,妹妹再見。”
周顧又衝著徐惠蘭和小女孩擺了擺手。
然後提著袋子出了門去。
“小顧啊,以後還是盡量多看、少買,古玩這行,靠感覺,最後往往是要吃大虧的。”
李華海親自把周顧送出了門,在周顧下樓之前,又交代了句。
周顧連連點頭答應。
下樓鑽進車裏,心裏隻覺得喜滋滋的。
不僅僅因為李華海對他的好感,更因為在李華海家裏的驚人發現!
如果說瓷器、陶器、玉器這些東西,他還有打眼的可能,但書畫作品,他絕對不可能打眼。最多也就是買貴了,不可能買到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