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狗的猶豫神色,又怎能瞞得過三四十年江湖經驗的王老爺子。
內心已經從疑慮轉為警惕,臉上不動聲色得道:“李少俠天資聰穎,實乃老夫生平僅見,不知在這裏可有相熟之人?”
“初到貴地,並無相熟之人。”李大狗有些疑惑,“就我這武功,你不搶著要,怎麽還查起了戶口?”
王老爺子頓時鬆了一口氣,語帶委婉得道:“少俠武功高絕,別說普通鏢師,就是我這總鏢頭,也是遠遠不及。”
李大狗聽出一點異常,態度更加謙虛,“王老爺子過譽,小可初出江湖,能得一鏢師職務,已經足矣,怎敢和您老相比。”
他越是禮貌謙虛,王老爺子越是內心疑慮,道:“少俠過謙了,鄙鏢局做的是正規生意,在官府也有備案,非是有意為難少俠,若是少俠能有三人作保,休說鏢師,就是鏢頭一職,也是綽綽有餘。”
“住店不查身份證,就業居然要人作保?”李大狗萬萬沒想到,還有這種要求。他一個剛剛進入上邽縣的人,哪裏找人作保去?
於是以更謙虛的態度,說道:“小可初到貴地,實在沒人作保,不如老先生容我先做一段時間,可以不給工錢,有口吃的就行。”
禮卑於人,必有所求,王老爺子想破腦袋也不可能知道,李大狗隻是為了多做任務,和見識其他人的武功。
是以他隻好耐著性子,再次婉拒道:“實不相瞞鄙人開設鏢局二十年,手下的鏢頭鏢師,乃至探子手,大多出自我的教導。少俠雖誠心來投,隻是小廟難容大神,實在沒有合適的位置安頓少俠。還請少俠見諒。”
說話間,連連拱手,姿態擺得很低,一副為難神色。
李大狗當然不是強人所難的人,雖然有些遺憾,也隻能擺了擺手,道:“既如此,李某就不打擾了。”
“無妨無妨,非是老夫不願,實在是官府那邊需要登記造冊,沒有保人,我也無能為力。”
王老爺子把李大狗禮貌送至門外,拱手又道:“少俠若有閑暇,還請多來老夫這裏喝茶,老夫掃榻以待。”
李大狗再一拱手,往客棧方向而去。
見他轉入另外一條小巷,之前那個中年人道:“師傅為何不留下他,他的刀法我是親眼所見,實在少有人及。”
王老爺子一言不發,轉身進入院子,站在分成兩半的石鎖麵前,沉吟幾息,道:“我又何嚐不知,以我看來,此人武功已經觸摸後天巔峰,又豈是我們鏢局能留的住的?”
旁邊一位鏢頭盯著石鎖,心中驚駭,出言道:“我看他說話,不似作偽,或許真是初出江湖,若能招入鏢局,我們在兩河之地,定然聲勢大漲。”
“自己本領不濟,依靠外人得些虛名有什麽用,就算對方加入鏢局,過得兩年要離開,你還能強留不成?到時候鏢局名不副實,隻會徒增麻煩。”王老爺子一揮手,舉步往大堂走去。
轉著手上兩個鐵膽,邊走邊說,“何況對方來路不明,又豈能隨意接納?以後遇到此人,莫要怠慢,別看今天他恭敬禮貌,少年意氣,可是說不準的事情。”
一眾弟子聞言點頭,行鏢之人,確實忌諱來路不明的人加入隊伍,特別是對方孤身一人。
倘若接到貴重鏢貨,對方起了異心,那真是防不勝防。
李大狗離開鏢局之後,也沒心情逛街,徑直迴到客棧,思量以後打算。
“想不到找份工作這麽難,我都不要工資了,竟然還被拒絕,歧視外地人嗎?”
“工作都不好找,加入其他正規門派隻怕更難,莫非隻能入夥虎王寨?”
“就算我甘願做山賊,可我又沒什麽江湖名氣,也沒有合適的投名狀,虎王寨隻怕未必肯收。”
“且先自己慢慢練功,或許等下次虎王寨鬧出個大新聞,我可以加入官府鄉勇隊伍,隱藏自己身份,獵殺虎王寨山賊。”
“不知道這裏的官府有沒有賞金獵人,我可以迂迴打聽一下。”
“說起來還不知道現在的王朝叫什麽,我得先去買幾本有關書籍,要不然扯謊都容易穿幫。”
“……”
心思已定,李大狗去往文廟附近逛了幾家書店,發現賣的書籍大同小異,大多是四書五經,經史子集之類。
也有一些墨法縱橫學說,隻是占比太少,問了一下,是因為天子崇儒,朝廷取士隻重儒家學說,不重法墨等經。
李大狗站在一家名為‘廣學齋’的店鋪,隨手拿起一本書籍翻開,內容都是豎寫繁體字,粗略看下來,也是論語尚書之類。隻是他以前對國學說不上喜愛,除了上學之時,學過的一些摘章點句,對整體內容缺乏係統性的了解,現在又是繁體字,看起來很吃力。
書齋老板本就因為他攜帶刀劍,把他視為一名武夫,現在瞧見他皺眉的樣子,心中更是認定這種猜測。
於是給他推銷一些白話文的小說傳記。
李大狗不死心,叫老板換了一套史書,老板拿下一冊《徐書》,道:“此乃前朝史書簡要,共十八冊。整部原卷小店是沒有的,據說州府學塾有藏,《徐書》原卷,共一百九十八卷,有本紀十七卷,誌三十五卷,表十四卷,列傳一百三十二卷。”
手中這一冊《徐書》簡要,正是本紀,李大狗翻開一看,更是頭大,四書好歹還有點印象,這一冊《徐書》雖是簡要版的史書,開頭那些又長又拗口的尊號,就看得他雙目眩暈。
“莫非我這一生,注定是一個文盲山賊?”李大狗輕咳一聲,輕輕放下這冊《徐書》,幹脆也不裝了。
求職不成,讀書也不成,那就花錢吧。
之前和吳承道聊天甚歡,不也是花了銀子的麽,想到這裏他又開始鬱悶,要是沒在麻葉縣殺人,真應該多多請教吳承道那個家夥。
那家夥雖然吝嗇小氣,肚子裏還是很有墨水的,懂的又多,說話又好聽。
於是李大狗取出一塊大概五兩是碎銀子,放在老板身邊,謙虛道:“李某自幼學武,對經史子集雖然頗有興趣,卻礙於無人教導,一直未能入門。我看先生也是個讀書人,不如由我請教先生一些問題,還請先生幫忙解惑一二。”
五兩銀子可不是小數,老板自然欣喜,把銀子往自己身邊一撥,指著對麵一張椅子道:“少俠有好學之心,此乃難得可貴之事。王某雖不才也讀過幾年詩書,隻是文運不濟,未能中舉,是以經營書店,維持家業。少俠還請坐下,當有所問,劉某知無不言。”
李大狗掇過椅子,坐在茶幾旁邊,看著對方開始沏茶,便在內心組織語言,過了一會,問道:“之前先生拿的是一本《徐書》本紀,不知先生以為,前朝太祖,比這我朝太祖,何如?”
王老板倒茶的雙手一抖,心中嚇了一跳,隻覺得懷裏那五兩銀子分外燙手,“這武夫莫非是朝廷密探?怎麽能問出這種大逆不道犯忌諱的問題。”
細想之下,又覺得不太可能,本朝立國以來,少有因為妄議先皇而論罪的,風氣相對前朝還要寬鬆許多,不過自己一介小民,犯不著為了幾兩銀子冒險。
若非怕貿然拒絕會得罪對方,直接把銀子奉還,說不知道就好。
於是穩住雙手,慢慢放下茶壺,決定還是小心為妙,沉吟一會道:“前朝太祖固然是個雄主,隻是在氣量上,卻不如本朝太祖多矣。”
“哦,願聞其詳。”李大狗露出感興趣的神情。
店老板更是不敢亂說,隻好撿一些空洞無物的場麵話說起。“前朝太祖,聖武恭肅文仁孝皇帝,姓郭氏,璐州騶城人也。高祖,事靈帝,為順州刺史,曾祖為虔州軍總管,有邊功,封為徐侯,父襲爵,於安和十八年六月初三,生前朝太祖,郭氏,是夜有紅光滿屋,紫薇星大熾……’
李大狗聽了好一會才迴過神來,這家夥完全是按照剛才那本《徐書》一字不改,照本宣科,連通俗解譯都不敢說。
這還是說前朝太祖皇帝,未免太過小心謹慎了,要是說起本朝皇帝,那還不得三緘其口。
於是趕緊打住,道:“先生怕是誤會了,實不相瞞,李某來自鄉野,隻是一個粗鄙武夫,對現今是什麽年代國號都不知道,先生說的這些,我也聽不懂。”
店老板看他言辭不像作偽,試探問道:“你對當今陛下年號尚且不知?”
“確實不知,我隻從銅錢之上,了解幾個年號,具體對應那位皇帝,也不知道。”說著從懷裏摸出幾個銅錢,擺在桌麵。
分別有“治隆通寶”、“興業通寶”、“嘉喜通寶”、“昭寧通寶”、“興安通寶”。
店老板看著桌上八枚銅錢,試探道:“這裏麵便有當今陛下的年號,你可知是那一枚。”
李大狗凝視桌上銅錢,指著其中一枚成色更好,外觀更新的銅錢,問道:“是這枚嘉喜通寶?”
老板暗暗鬆了一口氣,這人還真是個土包子武夫,不過這種人也不少見,鄉野之人,別說年號國號,就算至聖先師,三清祖師乃至頭頂的縣官老爺是誰,也大多不知曉。
算不得稀奇,倒是我想多了。
遂抬起右手食指,點在“興安通寶”上,道:“非也,嘉喜乃宣宗皇帝年號,宣宗皇帝大行已經一百三十多年,而今是興安七年。”
解開誤會之後,交談就變得順利許多。
李大狗也不在意臉麵,一些別人看來是常識性的東西,他也不厭其煩問個明白。
正好沒什麽生意,老板收了銀子,也耐心迴答。
談至夜幕時分,李大狗又買了幾本通俗誌記,這才離開書店。
本想再買一本地圖,店老板連連搖頭,說國朝堪輿圖,乃軍事機密,書店是萬萬不敢私藏的。
李大狗隻好拿著書本,迴到客棧
內心已經從疑慮轉為警惕,臉上不動聲色得道:“李少俠天資聰穎,實乃老夫生平僅見,不知在這裏可有相熟之人?”
“初到貴地,並無相熟之人。”李大狗有些疑惑,“就我這武功,你不搶著要,怎麽還查起了戶口?”
王老爺子頓時鬆了一口氣,語帶委婉得道:“少俠武功高絕,別說普通鏢師,就是我這總鏢頭,也是遠遠不及。”
李大狗聽出一點異常,態度更加謙虛,“王老爺子過譽,小可初出江湖,能得一鏢師職務,已經足矣,怎敢和您老相比。”
他越是禮貌謙虛,王老爺子越是內心疑慮,道:“少俠過謙了,鄙鏢局做的是正規生意,在官府也有備案,非是有意為難少俠,若是少俠能有三人作保,休說鏢師,就是鏢頭一職,也是綽綽有餘。”
“住店不查身份證,就業居然要人作保?”李大狗萬萬沒想到,還有這種要求。他一個剛剛進入上邽縣的人,哪裏找人作保去?
於是以更謙虛的態度,說道:“小可初到貴地,實在沒人作保,不如老先生容我先做一段時間,可以不給工錢,有口吃的就行。”
禮卑於人,必有所求,王老爺子想破腦袋也不可能知道,李大狗隻是為了多做任務,和見識其他人的武功。
是以他隻好耐著性子,再次婉拒道:“實不相瞞鄙人開設鏢局二十年,手下的鏢頭鏢師,乃至探子手,大多出自我的教導。少俠雖誠心來投,隻是小廟難容大神,實在沒有合適的位置安頓少俠。還請少俠見諒。”
說話間,連連拱手,姿態擺得很低,一副為難神色。
李大狗當然不是強人所難的人,雖然有些遺憾,也隻能擺了擺手,道:“既如此,李某就不打擾了。”
“無妨無妨,非是老夫不願,實在是官府那邊需要登記造冊,沒有保人,我也無能為力。”
王老爺子把李大狗禮貌送至門外,拱手又道:“少俠若有閑暇,還請多來老夫這裏喝茶,老夫掃榻以待。”
李大狗再一拱手,往客棧方向而去。
見他轉入另外一條小巷,之前那個中年人道:“師傅為何不留下他,他的刀法我是親眼所見,實在少有人及。”
王老爺子一言不發,轉身進入院子,站在分成兩半的石鎖麵前,沉吟幾息,道:“我又何嚐不知,以我看來,此人武功已經觸摸後天巔峰,又豈是我們鏢局能留的住的?”
旁邊一位鏢頭盯著石鎖,心中驚駭,出言道:“我看他說話,不似作偽,或許真是初出江湖,若能招入鏢局,我們在兩河之地,定然聲勢大漲。”
“自己本領不濟,依靠外人得些虛名有什麽用,就算對方加入鏢局,過得兩年要離開,你還能強留不成?到時候鏢局名不副實,隻會徒增麻煩。”王老爺子一揮手,舉步往大堂走去。
轉著手上兩個鐵膽,邊走邊說,“何況對方來路不明,又豈能隨意接納?以後遇到此人,莫要怠慢,別看今天他恭敬禮貌,少年意氣,可是說不準的事情。”
一眾弟子聞言點頭,行鏢之人,確實忌諱來路不明的人加入隊伍,特別是對方孤身一人。
倘若接到貴重鏢貨,對方起了異心,那真是防不勝防。
李大狗離開鏢局之後,也沒心情逛街,徑直迴到客棧,思量以後打算。
“想不到找份工作這麽難,我都不要工資了,竟然還被拒絕,歧視外地人嗎?”
“工作都不好找,加入其他正規門派隻怕更難,莫非隻能入夥虎王寨?”
“就算我甘願做山賊,可我又沒什麽江湖名氣,也沒有合適的投名狀,虎王寨隻怕未必肯收。”
“且先自己慢慢練功,或許等下次虎王寨鬧出個大新聞,我可以加入官府鄉勇隊伍,隱藏自己身份,獵殺虎王寨山賊。”
“不知道這裏的官府有沒有賞金獵人,我可以迂迴打聽一下。”
“說起來還不知道現在的王朝叫什麽,我得先去買幾本有關書籍,要不然扯謊都容易穿幫。”
“……”
心思已定,李大狗去往文廟附近逛了幾家書店,發現賣的書籍大同小異,大多是四書五經,經史子集之類。
也有一些墨法縱橫學說,隻是占比太少,問了一下,是因為天子崇儒,朝廷取士隻重儒家學說,不重法墨等經。
李大狗站在一家名為‘廣學齋’的店鋪,隨手拿起一本書籍翻開,內容都是豎寫繁體字,粗略看下來,也是論語尚書之類。隻是他以前對國學說不上喜愛,除了上學之時,學過的一些摘章點句,對整體內容缺乏係統性的了解,現在又是繁體字,看起來很吃力。
書齋老板本就因為他攜帶刀劍,把他視為一名武夫,現在瞧見他皺眉的樣子,心中更是認定這種猜測。
於是給他推銷一些白話文的小說傳記。
李大狗不死心,叫老板換了一套史書,老板拿下一冊《徐書》,道:“此乃前朝史書簡要,共十八冊。整部原卷小店是沒有的,據說州府學塾有藏,《徐書》原卷,共一百九十八卷,有本紀十七卷,誌三十五卷,表十四卷,列傳一百三十二卷。”
手中這一冊《徐書》簡要,正是本紀,李大狗翻開一看,更是頭大,四書好歹還有點印象,這一冊《徐書》雖是簡要版的史書,開頭那些又長又拗口的尊號,就看得他雙目眩暈。
“莫非我這一生,注定是一個文盲山賊?”李大狗輕咳一聲,輕輕放下這冊《徐書》,幹脆也不裝了。
求職不成,讀書也不成,那就花錢吧。
之前和吳承道聊天甚歡,不也是花了銀子的麽,想到這裏他又開始鬱悶,要是沒在麻葉縣殺人,真應該多多請教吳承道那個家夥。
那家夥雖然吝嗇小氣,肚子裏還是很有墨水的,懂的又多,說話又好聽。
於是李大狗取出一塊大概五兩是碎銀子,放在老板身邊,謙虛道:“李某自幼學武,對經史子集雖然頗有興趣,卻礙於無人教導,一直未能入門。我看先生也是個讀書人,不如由我請教先生一些問題,還請先生幫忙解惑一二。”
五兩銀子可不是小數,老板自然欣喜,把銀子往自己身邊一撥,指著對麵一張椅子道:“少俠有好學之心,此乃難得可貴之事。王某雖不才也讀過幾年詩書,隻是文運不濟,未能中舉,是以經營書店,維持家業。少俠還請坐下,當有所問,劉某知無不言。”
李大狗掇過椅子,坐在茶幾旁邊,看著對方開始沏茶,便在內心組織語言,過了一會,問道:“之前先生拿的是一本《徐書》本紀,不知先生以為,前朝太祖,比這我朝太祖,何如?”
王老板倒茶的雙手一抖,心中嚇了一跳,隻覺得懷裏那五兩銀子分外燙手,“這武夫莫非是朝廷密探?怎麽能問出這種大逆不道犯忌諱的問題。”
細想之下,又覺得不太可能,本朝立國以來,少有因為妄議先皇而論罪的,風氣相對前朝還要寬鬆許多,不過自己一介小民,犯不著為了幾兩銀子冒險。
若非怕貿然拒絕會得罪對方,直接把銀子奉還,說不知道就好。
於是穩住雙手,慢慢放下茶壺,決定還是小心為妙,沉吟一會道:“前朝太祖固然是個雄主,隻是在氣量上,卻不如本朝太祖多矣。”
“哦,願聞其詳。”李大狗露出感興趣的神情。
店老板更是不敢亂說,隻好撿一些空洞無物的場麵話說起。“前朝太祖,聖武恭肅文仁孝皇帝,姓郭氏,璐州騶城人也。高祖,事靈帝,為順州刺史,曾祖為虔州軍總管,有邊功,封為徐侯,父襲爵,於安和十八年六月初三,生前朝太祖,郭氏,是夜有紅光滿屋,紫薇星大熾……’
李大狗聽了好一會才迴過神來,這家夥完全是按照剛才那本《徐書》一字不改,照本宣科,連通俗解譯都不敢說。
這還是說前朝太祖皇帝,未免太過小心謹慎了,要是說起本朝皇帝,那還不得三緘其口。
於是趕緊打住,道:“先生怕是誤會了,實不相瞞,李某來自鄉野,隻是一個粗鄙武夫,對現今是什麽年代國號都不知道,先生說的這些,我也聽不懂。”
店老板看他言辭不像作偽,試探問道:“你對當今陛下年號尚且不知?”
“確實不知,我隻從銅錢之上,了解幾個年號,具體對應那位皇帝,也不知道。”說著從懷裏摸出幾個銅錢,擺在桌麵。
分別有“治隆通寶”、“興業通寶”、“嘉喜通寶”、“昭寧通寶”、“興安通寶”。
店老板看著桌上八枚銅錢,試探道:“這裏麵便有當今陛下的年號,你可知是那一枚。”
李大狗凝視桌上銅錢,指著其中一枚成色更好,外觀更新的銅錢,問道:“是這枚嘉喜通寶?”
老板暗暗鬆了一口氣,這人還真是個土包子武夫,不過這種人也不少見,鄉野之人,別說年號國號,就算至聖先師,三清祖師乃至頭頂的縣官老爺是誰,也大多不知曉。
算不得稀奇,倒是我想多了。
遂抬起右手食指,點在“興安通寶”上,道:“非也,嘉喜乃宣宗皇帝年號,宣宗皇帝大行已經一百三十多年,而今是興安七年。”
解開誤會之後,交談就變得順利許多。
李大狗也不在意臉麵,一些別人看來是常識性的東西,他也不厭其煩問個明白。
正好沒什麽生意,老板收了銀子,也耐心迴答。
談至夜幕時分,李大狗又買了幾本通俗誌記,這才離開書店。
本想再買一本地圖,店老板連連搖頭,說國朝堪輿圖,乃軍事機密,書店是萬萬不敢私藏的。
李大狗隻好拿著書本,迴到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