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境界劃分
且不管他兩人此時樂觀的想法,能在方照野的麵前,堅持多久。
至少能夠站在這陽光澄澈,空氣清新,看起來還一派祥和的陽山之上,他們已經超越了天下九成九的芸芸眾生。
所以隨著一路之上各種優美的風景掠過眼前,李大狗心寬之餘,想起來一直想要問的問題。
“剛才聽見你說,修行之初稱為洗身脫凡,而掌門真君又是東南第一位天人境修士,你是否應該向我們普及一下,關於修行界的境界劃分?”
路不平嗬嗬一笑,難得惡趣味的道:“我等你這個問題已經很久了,想不到你竟然能忍到現在。”
李大狗撓了撓頭,抬頭望了一眼高聳入雲的陽山主峰,不好明說,是因為自己被成軺一眼看暈,生怕返虛境的修士,不夠高端,導致自己道心崩潰。
隻好訕訕一笑,道:“問人問題,總得自己知道一點什麽,才能有的放矢,這不,也是聽了你的訴說,才曉得仙門修行境界,有著不同的劃分。”
“你這種問問題的方式,就很不錯,這兩天我主動為你介紹了很多事情,以至於差點以為,你都要喪失主動發現問題的能力了。”
路不平笑著點頭,迴望了一眼抬首遠眺的李大狗,察覺跟在最後的朱權,神態有些茫然。
顯然作為本地凡人的他,對於修仙等級並沒有足夠的認識。
李大狗收迴眺望的目光,對路不平道:
“你所介紹的都是我想了解的,既然你主動說了,我又何必再問。你還是趕緊解釋一下,關於修行境界的劃分吧。
之前我來陽山的路上,看過一本《十洲三島記》,裏麵除了道家修士和各種妖物,還有劍修和佛門的各種人物。
這本讀物雖是麵向凡人,但我想來,總該有些現實依據,比如大致的地理方位,風土人情等等,且一起說說。”
“我入門時間有限,所知道的也隻是一個大概,至於其中細節,就需要你們自己去查詢了。”
路不平微微頷首,接得道:“根據我在典藏閣裏所翻閱的資料,以及幾位師長言談之中透露的內容。
目前為止,道家修士可分三個大的境界,分別是洗身脫凡、五氣朝元和三花聚頂。
每一個大的境界,又分為數個不同的小境界。
洗身脫凡,可分為洗身、引氣、和禦物三個小境。
五氣朝元,可分聚氣成祥,開元化府,五氣圓滿和五氣朝元。
三花聚頂,便是凝練道花,合道天地人三才,成就仙人境界。”
李大狗和朱權兩人,頓時來了精神,腳步稍稍跟緊了些,準備細聽個中區別。
路不平繼續道:“洗身階段,是以靈氣淬煉自身,達到後天返先天的功效,通常三兩年內便可功成,屆時可壽百五十載。”
朱權聽了,茫然之心漸去,不由心中大喜!
李大狗卻微微皺眉,疑惑地道:“修仙者也講究後天與先天嗎?我還以為隻有江湖武人之間,才這麽說?”
對於他的問題,路不平也曾有過思考,此時迴道:
“江湖之上的武學,除了源自軍陣和先達生活中的自我總結,也有不少源自道家典籍裏的各種論述,至於後天先天之間的說法,到底是誰借鑒於誰,這裏就不做考究了。”
李大狗伸手從頭頂上方,折下了幾根柳枝,隨手箍了個圈,一邊打結一邊感慨的道:
“江湖武人哪怕修煉到先天境界,雖然對壽命有些增益,卻也很難抵得過,練武之中所遭受的諸多折損。
除非專注修煉內家真氣,少與他人打鬥,否則,很難有百歲高齡的先天高手。
相比而言,修仙者的練氣功法,確實得天獨厚,隻需三兩年的時間,便能修成遠超凡人的先天壽命。
就這,還隻是修行路上的起步階段。”
“凡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據我所知,仙門道法也不是從一開始,就能修煉到三花聚頂的仙人境界。
相傳遠古之時,五氣朝元便是人類修行的極限,隻是各位先賢並不滿足於此,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才有了今天幾乎比肩仙人的神通境界。
至於江湖武學,如果有更多的時間和條件,能去開拓創新,練至更高深處,未必就不能打破凡人的壽命天限。”
路不平抬頭望了一眼澄澈高遠的天際,心中也有無盡的疑惑和想法。
“遠古之時,五氣朝元便是人類修行的極限嗎?這麽說來,今法豈非遠勝舊法?
至於武人桎梏於先天的問題,你的想法或許可能是對的,奈何江湖武者壽命有限,修仙之人珠玉在前,自然不會再迴首武道。”
李大狗覺得這兩個說法很有意思,而且聽起來似乎也很有道理。
路不平的眉頭卻緩緩皺起,道:“後者之後再說,關於前者,理論上是這樣的……”
李大狗將最後一根柳條塞緊,梳理了一下雜亂的柳葉,好奇問道:
“那就是說,有其他超乎理論的情況,導致舊法也能勝過今法?”
“的確……典藏閣中收錄了不少年代超過正陽門曆史的書籍,有一些關於前人洞府的探索筆記,雖然言句不夠詳實,但從筆記大概的時間,和其中的一些讚歎之言,以及記錄下來的疑惑,可能存在一些有超乎當時境界的道法傳承。
不過因為這些問題,涉及到更高的查閱權限,可留在以後我們境界高了再說,現在還是說說引氣、禦物的情況。”
路不平思索一會,並沒有對這個話題,做出太多的展開,上述的這些古籍,也是他在查閱‘破傷風’變化之餘,順手翻的。
他相信以李大狗的腦洞,肯定能夠腦補出類似‘天地巨變’之類的因素。
凡事總有個輕重緩急,李大狗當然沒有意見。
待路不平介紹完引氣、禦物兩個小境之後,
總結得道:“之所以將這三個小境,統稱為洗身脫凡,是因為它們之中,並沒有什麽大的瓶頸可言。
哪怕每個修士,修行速度各不相同,或三年,或五年,或是十數年,但總得來說,隻要努力修行下去,通靈禦物之後,都能駕馭各種法器,飛天遁地。
不過,無論是肉身淬煉,還是神識生發,都是千百代修士的努力改良,雖不存在瓶頸,卻都是為自身修行,奠定道基。
所以修行之時,師長們總會不厭其煩的提點後輩,不可急切,隻有基礎牢固,方能走的更遠。”
李大狗將手中編織好的柳環,往上方一扔,穩穩落在了自己頭上,頗為滿意的點頭道:
“一般之人三年洗身,壽一百五十,五年引氣壽可三百,雖然之後的禦物之境,並不增加壽數,有這麽長的時間確實用不著急切。”
“話是這麽說,不過引氣之後,就需要接受宗門的許多任務,無論是迫於任務壓力,或是對術法有著更高境界的追求,還是有很多人看不透這一點。比如之前那個林寄秋。”
路不平點評之後,想起了李大狗擊殺時闞的情況,又提點一句道:
“修行之人,無論是所謂的先天之境,還是引氣、禦物之境,不借助法器和符籙,單憑自身的力量,被武人近身之後,是有可能打破防禦被斬殺的。”
李大狗稍微迴想了一下當時的情景,用肯定的語氣道:
“時闞的修為,會更高一些。”
“理應如此,至少在陽山之內,沒正式煉化五氣之一的弟子,是不能夠隨意下山的。”
路不平點頭,伸手推開院門,緩步跨進了自家小院。
李大狗等朱權進來之後,隨手將門關上,問道:“何為煉化五氣?”
“且一起上樓吧。”
路不平對二樓涼亭指了指,邊走邊解釋道:
“煉化靈氣,是五氣朝元的基礎與前提,之前的引氣之境,雖然也會吸納靈氣,滋養肉身丹田,甚至孕育神魂意識。
隻是,都算不得是煉化靈氣,道家所謂的練氣之士,常說,以五行之氣為食,五行靈物為引,升華丹田元氣,開辟妙玄府穀,直至練入神、魂、意、魄、精,在府穀之中,成就無上元神,這便是五氣朝元。
而要達成此種境界,便要從基礎著手,首先煉化一種自身親和的五行之氣,再借助對應的五行靈物,才能在丹田之中,開辟出一個玄妙的府穀。
之後,再根據自身特性,相繼煉化其餘四種靈氣,至於是遵循相生相克的順序,還是陰陽平衡的需要,甚至因為五行靈物的特別,同時煉化兩種靈氣,化生風、雷等屬性,都是可行的。”
“這所謂的妙玄府穀,和原先的丹田,又有什麽區別?”
李大狗腳步踏上幾個階梯的同時,不禁摸了摸自己的丹田,哪怕不用內觀之法,他也能感受到自身丹田之內,氣如潮水,在丹田與經脈之間,循環往複。
“不甚清楚……典藏閣中並沒有係統性介紹修行境界的書籍。我所說的,也是從不同的書籍之中,翻閱查找之後,零星匯總而來。”
路不平拉開了一張麵向東側的藤椅,接著道:“當然,也可能是我權限不夠,或者典藏閣中書籍太多,並沒有找到相關的介紹。”
“哦…修士對五行之氣的煉化,能有多少壽元的增益?”
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李大狗轉而問起了最關心的問題。
修行之人,除了神通術法,最看重的自然就是自身壽元,這同樣也是超越凡人的最大區別。
路不平等兩人分別坐下之後,笑了笑道:
“修士每修煉一種五行之氣,可以增壽兩甲子,而每一種靈氣,修行圓滿之時,又能增壽半個甲子。”
“洗身一百五十壽,引氣一百五十壽,禦物不增壽元,聚氣階段,每一次練氣圓滿,可增一百五十壽,天地有五氣,便可增壽七百五十,總共加起來就是一千零五十載壽元。”
李大狗望了一眼,開始掰著手指計算壽數的朱權,順口說出來自己的答案,然後皺了皺眉頭,有些不知足的道:
“這樣算起來,好像也不算多啊!”
朱權聽了不禁咋舌。
“有一千年好活,還不算多嗎?凡俗之中的皇帝,每日稱唿萬歲,能活個百歲的,可從來都沒有。”
路不平的手指,在玉石桌麵上,輕輕敲了兩下,神態從容的道:
“你們好像忘了,還有一個五氣朝元的境界,隻需煉入神、魂、意、魄、精,成就無上元神,便可再次增壽千年。”
“這……這就是說達成五氣朝元,能得兩千年壽元。”
朱權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在他還是店小二時,聽到的最久遠的事件,也不過是爺爺指著門前合抱的榆樹,講述這是他小時候,跟隨父親分家之時,親自栽下的樹苗。
屈指算來,可能不足七十年。
而兩千年,足有那樹的三十倍,朱權已經想不到,該用什麽詞來形容了。
李大狗的目光,不禁再次望向了陽山之巔,據第一天入山之時,路不平所言。
掌門真君一年洗身圓滿,兩年引氣禦物,三十年開元化府,兩甲子五氣圓滿。又一甲子,調和五誌五相,達成了五氣朝元。
算他二十歲開始修行,粗略算來,兩百三十三歲,就成就了五氣朝元之境。
也就是以十分之一的時間,達成了十倍的壽元增長。
如此天賦……當真無與倫比。
待他們將這些內容,稍微消化了一些,路不平再次敲了敲桌麵,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後,話語一轉,
道:“兩千年的壽元,當然屬於最完美的情況,不說衝關破境的艱難,也不說修行路上的各種致命危險,但就五行靈物的珍貴,就足以耗費尋常修士大半的時間,去追尋和收集。”
“我好幾次聽你說起五行靈物,能否粗略介紹一下?”
李大狗想起了藏在城隍廟中,神像肚裏的那顆瑥月珠,不禁一陣心熱。
‘這都過去近一年了,也不知道在或不在……今天上午,剛把事情稟告給了兩位師叔,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派人去取。
之後,又不知能否像那張姓女子所言,完好的交還自己。’
“當然可以……”
路不平微微側頭,看向遠方高聳宏偉的典藏閣樓,青綠色的屋脊寶頂之上,正立著一隻碩大白鶴。
如血如丹的鶴頂之下,一雙靈動的眼睛,正眺望著下方側邊,玉宇瓊樓的公共講堂。
好似察覺了路不平的目光,白鶴微微側頭,一雙清亮的眼睛看了過來。
路不平微微頷首,在白鶴略感不解的神色中,收迴了自己的目光。
左手在桌麵上,無意識的畫著圓圈,道:“所謂的五行靈物,在種類上來說是極其廣泛的,哪怕以你我現有的權限,也可以在典藏閣裏,翻到數十種不同的靈物記載。
可能是玉質般的石頭,不起眼的土塊,自行聚攏的水滴,天生地養的靈植,燦如星火天外來物,或者一團不知名的雲狀氣體……”
朱權和李大狗兩人,眼光有些渙散,路不平畫圈的左手,沿著左半邊的圓弧,畫了一條切線,語氣逐漸變得生冷。
道:“但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因為它們都是可遇而不可求之物,數量最大也是最可靠的五行靈物來源,是各類妖禽靈獸的本命之物,各種天地精怪的伴生之物,還有治下的水府山神、城隍土地,幾十上百年才能凝練成功的一件件五行靈物。”
“這……”
李大狗話剛起了個頭,就皺起了眉頭,不知道該怎麽說下去。
路不平嗬嗬一笑,並沒有細說其中的腥風血雨,黑暗壓迫。
而是順著這個開頭,繼續之前的話題。
“你可能會說,五行靈物的種類如此繁多,又有相對固定的來源,應該不會太難搜尋才對?”
“確有這個意思……”
李大狗當然明白,路不平想要轉移話題,遂點了點頭。
“你總不會忘卻時間的魔力吧,光是陽山每隔二十年,招收近百名弟子,八百年來,就有四千餘人。
而之前又有多少弟子呢?這天下又有多少門派呢?”
李大狗與朱權不禁互視一眼,而後 目光駭然得望向遠處的宮殿講堂。
此時此刻,光是那間大堂之內,就聚集了近兩百人,這是除去柳師叔外,最近兩次招收的弟子。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尚在為煉化某一五行之氣,而努力著。
且不管他兩人此時樂觀的想法,能在方照野的麵前,堅持多久。
至少能夠站在這陽光澄澈,空氣清新,看起來還一派祥和的陽山之上,他們已經超越了天下九成九的芸芸眾生。
所以隨著一路之上各種優美的風景掠過眼前,李大狗心寬之餘,想起來一直想要問的問題。
“剛才聽見你說,修行之初稱為洗身脫凡,而掌門真君又是東南第一位天人境修士,你是否應該向我們普及一下,關於修行界的境界劃分?”
路不平嗬嗬一笑,難得惡趣味的道:“我等你這個問題已經很久了,想不到你竟然能忍到現在。”
李大狗撓了撓頭,抬頭望了一眼高聳入雲的陽山主峰,不好明說,是因為自己被成軺一眼看暈,生怕返虛境的修士,不夠高端,導致自己道心崩潰。
隻好訕訕一笑,道:“問人問題,總得自己知道一點什麽,才能有的放矢,這不,也是聽了你的訴說,才曉得仙門修行境界,有著不同的劃分。”
“你這種問問題的方式,就很不錯,這兩天我主動為你介紹了很多事情,以至於差點以為,你都要喪失主動發現問題的能力了。”
路不平笑著點頭,迴望了一眼抬首遠眺的李大狗,察覺跟在最後的朱權,神態有些茫然。
顯然作為本地凡人的他,對於修仙等級並沒有足夠的認識。
李大狗收迴眺望的目光,對路不平道:
“你所介紹的都是我想了解的,既然你主動說了,我又何必再問。你還是趕緊解釋一下,關於修行境界的劃分吧。
之前我來陽山的路上,看過一本《十洲三島記》,裏麵除了道家修士和各種妖物,還有劍修和佛門的各種人物。
這本讀物雖是麵向凡人,但我想來,總該有些現實依據,比如大致的地理方位,風土人情等等,且一起說說。”
“我入門時間有限,所知道的也隻是一個大概,至於其中細節,就需要你們自己去查詢了。”
路不平微微頷首,接得道:“根據我在典藏閣裏所翻閱的資料,以及幾位師長言談之中透露的內容。
目前為止,道家修士可分三個大的境界,分別是洗身脫凡、五氣朝元和三花聚頂。
每一個大的境界,又分為數個不同的小境界。
洗身脫凡,可分為洗身、引氣、和禦物三個小境。
五氣朝元,可分聚氣成祥,開元化府,五氣圓滿和五氣朝元。
三花聚頂,便是凝練道花,合道天地人三才,成就仙人境界。”
李大狗和朱權兩人,頓時來了精神,腳步稍稍跟緊了些,準備細聽個中區別。
路不平繼續道:“洗身階段,是以靈氣淬煉自身,達到後天返先天的功效,通常三兩年內便可功成,屆時可壽百五十載。”
朱權聽了,茫然之心漸去,不由心中大喜!
李大狗卻微微皺眉,疑惑地道:“修仙者也講究後天與先天嗎?我還以為隻有江湖武人之間,才這麽說?”
對於他的問題,路不平也曾有過思考,此時迴道:
“江湖之上的武學,除了源自軍陣和先達生活中的自我總結,也有不少源自道家典籍裏的各種論述,至於後天先天之間的說法,到底是誰借鑒於誰,這裏就不做考究了。”
李大狗伸手從頭頂上方,折下了幾根柳枝,隨手箍了個圈,一邊打結一邊感慨的道:
“江湖武人哪怕修煉到先天境界,雖然對壽命有些增益,卻也很難抵得過,練武之中所遭受的諸多折損。
除非專注修煉內家真氣,少與他人打鬥,否則,很難有百歲高齡的先天高手。
相比而言,修仙者的練氣功法,確實得天獨厚,隻需三兩年的時間,便能修成遠超凡人的先天壽命。
就這,還隻是修行路上的起步階段。”
“凡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據我所知,仙門道法也不是從一開始,就能修煉到三花聚頂的仙人境界。
相傳遠古之時,五氣朝元便是人類修行的極限,隻是各位先賢並不滿足於此,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才有了今天幾乎比肩仙人的神通境界。
至於江湖武學,如果有更多的時間和條件,能去開拓創新,練至更高深處,未必就不能打破凡人的壽命天限。”
路不平抬頭望了一眼澄澈高遠的天際,心中也有無盡的疑惑和想法。
“遠古之時,五氣朝元便是人類修行的極限嗎?這麽說來,今法豈非遠勝舊法?
至於武人桎梏於先天的問題,你的想法或許可能是對的,奈何江湖武者壽命有限,修仙之人珠玉在前,自然不會再迴首武道。”
李大狗覺得這兩個說法很有意思,而且聽起來似乎也很有道理。
路不平的眉頭卻緩緩皺起,道:“後者之後再說,關於前者,理論上是這樣的……”
李大狗將最後一根柳條塞緊,梳理了一下雜亂的柳葉,好奇問道:
“那就是說,有其他超乎理論的情況,導致舊法也能勝過今法?”
“的確……典藏閣中收錄了不少年代超過正陽門曆史的書籍,有一些關於前人洞府的探索筆記,雖然言句不夠詳實,但從筆記大概的時間,和其中的一些讚歎之言,以及記錄下來的疑惑,可能存在一些有超乎當時境界的道法傳承。
不過因為這些問題,涉及到更高的查閱權限,可留在以後我們境界高了再說,現在還是說說引氣、禦物的情況。”
路不平思索一會,並沒有對這個話題,做出太多的展開,上述的這些古籍,也是他在查閱‘破傷風’變化之餘,順手翻的。
他相信以李大狗的腦洞,肯定能夠腦補出類似‘天地巨變’之類的因素。
凡事總有個輕重緩急,李大狗當然沒有意見。
待路不平介紹完引氣、禦物兩個小境之後,
總結得道:“之所以將這三個小境,統稱為洗身脫凡,是因為它們之中,並沒有什麽大的瓶頸可言。
哪怕每個修士,修行速度各不相同,或三年,或五年,或是十數年,但總得來說,隻要努力修行下去,通靈禦物之後,都能駕馭各種法器,飛天遁地。
不過,無論是肉身淬煉,還是神識生發,都是千百代修士的努力改良,雖不存在瓶頸,卻都是為自身修行,奠定道基。
所以修行之時,師長們總會不厭其煩的提點後輩,不可急切,隻有基礎牢固,方能走的更遠。”
李大狗將手中編織好的柳環,往上方一扔,穩穩落在了自己頭上,頗為滿意的點頭道:
“一般之人三年洗身,壽一百五十,五年引氣壽可三百,雖然之後的禦物之境,並不增加壽數,有這麽長的時間確實用不著急切。”
“話是這麽說,不過引氣之後,就需要接受宗門的許多任務,無論是迫於任務壓力,或是對術法有著更高境界的追求,還是有很多人看不透這一點。比如之前那個林寄秋。”
路不平點評之後,想起了李大狗擊殺時闞的情況,又提點一句道:
“修行之人,無論是所謂的先天之境,還是引氣、禦物之境,不借助法器和符籙,單憑自身的力量,被武人近身之後,是有可能打破防禦被斬殺的。”
李大狗稍微迴想了一下當時的情景,用肯定的語氣道:
“時闞的修為,會更高一些。”
“理應如此,至少在陽山之內,沒正式煉化五氣之一的弟子,是不能夠隨意下山的。”
路不平點頭,伸手推開院門,緩步跨進了自家小院。
李大狗等朱權進來之後,隨手將門關上,問道:“何為煉化五氣?”
“且一起上樓吧。”
路不平對二樓涼亭指了指,邊走邊解釋道:
“煉化靈氣,是五氣朝元的基礎與前提,之前的引氣之境,雖然也會吸納靈氣,滋養肉身丹田,甚至孕育神魂意識。
隻是,都算不得是煉化靈氣,道家所謂的練氣之士,常說,以五行之氣為食,五行靈物為引,升華丹田元氣,開辟妙玄府穀,直至練入神、魂、意、魄、精,在府穀之中,成就無上元神,這便是五氣朝元。
而要達成此種境界,便要從基礎著手,首先煉化一種自身親和的五行之氣,再借助對應的五行靈物,才能在丹田之中,開辟出一個玄妙的府穀。
之後,再根據自身特性,相繼煉化其餘四種靈氣,至於是遵循相生相克的順序,還是陰陽平衡的需要,甚至因為五行靈物的特別,同時煉化兩種靈氣,化生風、雷等屬性,都是可行的。”
“這所謂的妙玄府穀,和原先的丹田,又有什麽區別?”
李大狗腳步踏上幾個階梯的同時,不禁摸了摸自己的丹田,哪怕不用內觀之法,他也能感受到自身丹田之內,氣如潮水,在丹田與經脈之間,循環往複。
“不甚清楚……典藏閣中並沒有係統性介紹修行境界的書籍。我所說的,也是從不同的書籍之中,翻閱查找之後,零星匯總而來。”
路不平拉開了一張麵向東側的藤椅,接著道:“當然,也可能是我權限不夠,或者典藏閣中書籍太多,並沒有找到相關的介紹。”
“哦…修士對五行之氣的煉化,能有多少壽元的增益?”
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李大狗轉而問起了最關心的問題。
修行之人,除了神通術法,最看重的自然就是自身壽元,這同樣也是超越凡人的最大區別。
路不平等兩人分別坐下之後,笑了笑道:
“修士每修煉一種五行之氣,可以增壽兩甲子,而每一種靈氣,修行圓滿之時,又能增壽半個甲子。”
“洗身一百五十壽,引氣一百五十壽,禦物不增壽元,聚氣階段,每一次練氣圓滿,可增一百五十壽,天地有五氣,便可增壽七百五十,總共加起來就是一千零五十載壽元。”
李大狗望了一眼,開始掰著手指計算壽數的朱權,順口說出來自己的答案,然後皺了皺眉頭,有些不知足的道:
“這樣算起來,好像也不算多啊!”
朱權聽了不禁咋舌。
“有一千年好活,還不算多嗎?凡俗之中的皇帝,每日稱唿萬歲,能活個百歲的,可從來都沒有。”
路不平的手指,在玉石桌麵上,輕輕敲了兩下,神態從容的道:
“你們好像忘了,還有一個五氣朝元的境界,隻需煉入神、魂、意、魄、精,成就無上元神,便可再次增壽千年。”
“這……這就是說達成五氣朝元,能得兩千年壽元。”
朱權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在他還是店小二時,聽到的最久遠的事件,也不過是爺爺指著門前合抱的榆樹,講述這是他小時候,跟隨父親分家之時,親自栽下的樹苗。
屈指算來,可能不足七十年。
而兩千年,足有那樹的三十倍,朱權已經想不到,該用什麽詞來形容了。
李大狗的目光,不禁再次望向了陽山之巔,據第一天入山之時,路不平所言。
掌門真君一年洗身圓滿,兩年引氣禦物,三十年開元化府,兩甲子五氣圓滿。又一甲子,調和五誌五相,達成了五氣朝元。
算他二十歲開始修行,粗略算來,兩百三十三歲,就成就了五氣朝元之境。
也就是以十分之一的時間,達成了十倍的壽元增長。
如此天賦……當真無與倫比。
待他們將這些內容,稍微消化了一些,路不平再次敲了敲桌麵,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後,話語一轉,
道:“兩千年的壽元,當然屬於最完美的情況,不說衝關破境的艱難,也不說修行路上的各種致命危險,但就五行靈物的珍貴,就足以耗費尋常修士大半的時間,去追尋和收集。”
“我好幾次聽你說起五行靈物,能否粗略介紹一下?”
李大狗想起了藏在城隍廟中,神像肚裏的那顆瑥月珠,不禁一陣心熱。
‘這都過去近一年了,也不知道在或不在……今天上午,剛把事情稟告給了兩位師叔,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派人去取。
之後,又不知能否像那張姓女子所言,完好的交還自己。’
“當然可以……”
路不平微微側頭,看向遠方高聳宏偉的典藏閣樓,青綠色的屋脊寶頂之上,正立著一隻碩大白鶴。
如血如丹的鶴頂之下,一雙靈動的眼睛,正眺望著下方側邊,玉宇瓊樓的公共講堂。
好似察覺了路不平的目光,白鶴微微側頭,一雙清亮的眼睛看了過來。
路不平微微頷首,在白鶴略感不解的神色中,收迴了自己的目光。
左手在桌麵上,無意識的畫著圓圈,道:“所謂的五行靈物,在種類上來說是極其廣泛的,哪怕以你我現有的權限,也可以在典藏閣裏,翻到數十種不同的靈物記載。
可能是玉質般的石頭,不起眼的土塊,自行聚攏的水滴,天生地養的靈植,燦如星火天外來物,或者一團不知名的雲狀氣體……”
朱權和李大狗兩人,眼光有些渙散,路不平畫圈的左手,沿著左半邊的圓弧,畫了一條切線,語氣逐漸變得生冷。
道:“但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因為它們都是可遇而不可求之物,數量最大也是最可靠的五行靈物來源,是各類妖禽靈獸的本命之物,各種天地精怪的伴生之物,還有治下的水府山神、城隍土地,幾十上百年才能凝練成功的一件件五行靈物。”
“這……”
李大狗話剛起了個頭,就皺起了眉頭,不知道該怎麽說下去。
路不平嗬嗬一笑,並沒有細說其中的腥風血雨,黑暗壓迫。
而是順著這個開頭,繼續之前的話題。
“你可能會說,五行靈物的種類如此繁多,又有相對固定的來源,應該不會太難搜尋才對?”
“確有這個意思……”
李大狗當然明白,路不平想要轉移話題,遂點了點頭。
“你總不會忘卻時間的魔力吧,光是陽山每隔二十年,招收近百名弟子,八百年來,就有四千餘人。
而之前又有多少弟子呢?這天下又有多少門派呢?”
李大狗與朱權不禁互視一眼,而後 目光駭然得望向遠處的宮殿講堂。
此時此刻,光是那間大堂之內,就聚集了近兩百人,這是除去柳師叔外,最近兩次招收的弟子。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尚在為煉化某一五行之氣,而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