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不養閑人
短短一百四十四字,逐字逐句的講了近兩個時辰。
直到臨近午時,方照野收起書本之後,從寬大的袖子裏麵,掏出了兩個薄薄的信封。
遞給他們之後,也不作說明,負手出門而去。
朱權和李大狗接過信封,趕緊彎腰禮送,待其轉身不見,兩人直起腰杆,李大狗有所猜測得甩了甩手中信封,麵露苦笑得道:
“總算撐到下課了,我感覺腦袋要爆炸了。”
“李大哥說的沒錯,我腦袋現在也暈乎乎的,方師叔講的內容雖然細致,奈何提及的那些道書典籍,我之前根本沒聽說過,更理解別提其中要義。
現在迴想,能聽懂的,連一成都不到,偏又不敢放鬆,實在為頭疼的很,明日上課我需帶上筆墨才行”
朱權好奇的看了一眼手中信封,並沒有立時拆開,而是苦笑不已的伸手一摸額頭,竟然感覺到有不少細汗。
“對極,對極,路老二不厚道,居然不提醒我們帶上筆墨,今天中午的飯菜就讓他一個人搞定。
早告訴我們帶好筆墨,就算記不下師叔講的所有內容,也能記下引用了哪些道書典籍,下午不上課時,正好能夠尋找查閱。”
李大狗哈哈一笑,將書本來卷起往腋下一夾,順手拆開了兩麵空白的信封,將裏麵的東西倒了出來。
果不其然,是兩張黑色留聲符和兩張淡黃納靈符,將它們重新裝迴,塞入書本之中。
迴頭看了一眼桌案整齊的寬大教室,突然有一種迴到了大學時光,上物理課的感覺。
那些理論和公式,每一個字與字母都認識,組合在一起就讓人抓瞎。
這種獨屬少年人的愁苦,而今思來,卻是人生之中記憶最為深刻的情感。
朱權自然不清楚他的想法,看著左手沾滿汗漬的掌心,終究舍不得在衣袍上擦拭,虛握著攏入袖中。
然後探出右手,鄭重其事的收好書本,有樣學樣的將其夾在腋下,歎道:
“我現在完全沒有吃飯的想法,隻想早點迴去,取來紙筆,將今天師叔講的內容,都默寫下來。
否則再過一兩個時辰,記在心裏的東西,隻怕要丟掉大半。”
李大狗哈哈一笑,估摸的方照野已經步入靜室,遂轉身走出教室,擺擺手道:
“無妨無妨,路老二一個月就能通過方師叔的測試,想必是有兩把刷子的,屆時有什麽不懂的地方,先問他就好了。”
“就怕路二哥的課業,比我們還要沉重,未必有足夠的時間來指教我們。”
朱權踏步走至台階,下意識緊了緊腋下書籍,感覺原本不算厚實的《道源千書》,裏麵的每一個字眼,都隱藏了一大堆看不見的注釋。
念及還有一本五千字的《道經》,他實在沒有把握,在半年的時間裏,能夠通過方師叔的測試。
兩相對比之下,不禁對路不平的聰慧,佩服不已。
李大狗走下石階,眺望第三學宮方向,並沒發現路不平的身影,不在意得道:
“路老二向來吹噓自己聰慧過人,顯擺能被鹿蜀親近,現在正是兌現的時候,哪有他推卻的道理?”
說話的同時,抬眼四望,見第二學宮的大殿之內,有幾個師兄師姐手指筆畫,像是在探討某個術法。
不過他連入門功法都沒學習,倒也沒有利用係統偷師學藝的打算。
既然路不平還沒出來,索性就在廣場旁邊的槐樹底下,尋了一個地方坐下等候。
順便迴想幾個之前難以理解的詞句,好等迴去之後,向路不平請教。
一身慘綠的朱權,跟隨在他身後,並沒有出言附和,而是抬頭眺望,但見得遠方天際蔚藍澄澈。
幾朵白雲緩緩飄蕩,在如初夏的陽光照射之下,發出暈暈的白光,三五隻彩雀白鶴,在其中悠閑穿梭。
偶有幾道禦空飛行的身影,駕起色彩各異的驚鴻,劃破視野,顯得瀟灑不羈。
此情此景,讓他忘卻了剛才的煩惱,心中湧現出一種莫名的欣喜。
‘師叔的課程,我聽起來晦澀難懂,是因為之前沒有絲毫基礎,來日方長,隻需多些耐心,總有弄明白的時候。
我已是仙門弟子,不久之後便能學習仙術道法,若是爹娘能夠知曉,也不知有多高興……
李大哥不久之後,或許就要下山,今晚我應該寫一封書信,托他送至家裏才對……’
兩人各自思量間,不覺一刻多鍾過去,第三學宮的門口,終於出現了路不平的身影。
見他提著一個青綠竹箱,李大狗長身而起,拍了拍屁股後麵,並不存在的灰塵,笑嗬嗬迎了上去,問道:
“想不到你下課居然比我們還晚,咋的?課程太難,聽不明白,導致拖堂了?”
“讓你失望了,事實恰恰相反,本來今天的課程,隻是粗略講解各種符籙的基本原理,以及不同屬性之間的契合平衡。
師叔見我接受能力不錯,就講得細致了些,順便把明天要教的課程,讓我帶迴去先預習。”
路不平抬了一下手中竹箱,示意道:“就是這裏麵的東西了。”
李大狗伸手接過,掂量了一下,感覺重量不輕,好奇問道:“裏麵都有些什麽?”
“一套入門級的符筆,兩刀精製桑黃紙,還有一套炎火符、水箭符,土盾符,銳金符,迴春符的拆解圖紙。
當然也少不了一本相關的教材。”
兩人聞言,俱是吃了一驚,李大狗訝然:“這麽快就要學習製符了?”
三人往迴趕的同時,路不平搖頭迴答:
“沒那麽快,至少要大半年的基礎學習,才能實操練手,繪製符籙有一個必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對相應的法術,有足夠的了解。
否則失敗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以我目前的修行進度,一個月後就可以到蘇師叔那裏,學習幾門基礎的法術了。中間有著幾個月的時間差,法術入門正好能夠嚐試製符。”
“難怪你沒說箱子裏有符墨……”
李大狗平複了一下心情,將箱子遞還給他,迴想了一下幾位師叔對三人課程的安排,頗為感慨的道:
“陽山不愧是玄門正宗的修仙門派,八百年教學經驗,哪怕是以散漫自由著稱的修仙者,在對一眾弟子因材施教的基礎之上,還能把課程安排得這麽緊湊。
我已經可以想象,接下來的很長時間,都需要在道藏典籍之中埋頭苦讀了。”
走在外側的朱權,忙不迭點頭,顯然對李大狗這句話,深表讚同。
路不平也頷首,笑道:
“你就珍惜現在的日子吧,陽山不養閑人,普通弟子一年之內,必須通過方師叔的測試,然後到蘇師叔那裏學習入門功法,在兩到三年的洗身引氣之餘,還得學會一兩門術法,因為接下來,就要領取宗門差事了。
那時候可沒時間讓你全心全意的修行了,種植、采礦、養蠶、織衣或者給各位師兄師姐打下手,總會有忙不完的事。
在此期間,還不能落下了幾位師叔的課程,不然,等下一批弟子入門之後,就很難有機會享受免費課程了。
雖說修行之初的脫凡三境,沒有瓶頸,可誰不想比其他人更快些呢?宗門之內,就有加速神識誕生與壯大的靈藥。
有了神識,就可以嚐試禦物,對於修士來講,手上有法器和沒法器的差別,可是天差地遠,無論是掙錢還是積累功勳,自身能力更強,當然比別人更快,
同門競爭如逆水行舟,一步快步步快,聚氣圓滿之後,還是有機會從宗門之內,兌換五行靈物的。
到時候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資曆和功績,哪能輪得到你?
沒看到接引我們入山的韓師兄,修行兩百多年,還在為開元化府積累功勳?”
“說的也是……”
李大狗撓了撓頭,對於練功和學習法術,他沒有太大擔心,就是各種經集典藏,學來實在痛苦,遂歎息道:
“方師叔講課雖然不厭其煩,奈何我們基礎太薄,聽起來總感覺特別吃力,《道源千書》有十二篇,《道經》更有八十一章。
以現在一天一講的進度算來,也需要三個多月的時間,偏偏每次講解,還要引用大量其他書上的內容,這種飽和式的課程安排,讓我們連個喘息的機會都沒有。”
“修行資源珍貴,每個人從入門那刻起,就開始了競爭,哪怕陽山給予了係統性的入門引導,修行最重要的還是看個人努力。
很多時候別人的經驗未必就適用於你。越到後麵越是這樣,所以你若覺得,學習還需像蒙童一樣,由他人一步步引領你前進,那還是趁早躺平算了。”
李大狗側頭瞄了一眼朱權,見他表情肅然,顯然是聽進去了。
遂訕笑問道:
“路老二,說說你的竅門,是怎麽在一個月之內,就通過了方師叔的測試?”
“哪有什麽竅門,記筆記、抓重點、查資料,多聽、多問、多感悟。
一個月下來,自然就會了。”
李大狗一臉狐疑:“就這……?”
路不平非常肯定:“就這。”
然後就看到李大狗嘴角咧開……
“別急眼……聽我說……”
路不平在他罵人之前,趕緊解釋道:
“《道經》暫且不說,就說你們正在學習的《道源千書》,其實裏麵有很多詞句,都在表達相似的觀點,隻是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比如宇宙篇裏,‘橐龠闔辟,虛盈守中’,與哲思篇內,‘知雄守雌,常德不忒’兩句,雖然分屬不同的篇章。
然而,都是對天道與自然規律的認識出發,強調矛盾對立,且難解決之時,需以退為進。正所謂,先守己內而後圖,自固己身方後德。
當然也是有差異的,前者作重對天道與自然的認知,後者強調個人的主觀選擇。
煉真篇裏‘五行聚氣,甘露凝瑤,雲海生瑞,開元化寮’,此四句與問道篇裏……”
路不平一邊往迴走,一邊開口細細講解,李大狗與朱權兩人,早已翻開書頁,一一對照。
時而出言詢問,時而抬頭思索。
不知不覺已然來到小樓之外,卻突看到自家門口,立著一男一女兩位修士,顯然是在等候他們三人。
短短一百四十四字,逐字逐句的講了近兩個時辰。
直到臨近午時,方照野收起書本之後,從寬大的袖子裏麵,掏出了兩個薄薄的信封。
遞給他們之後,也不作說明,負手出門而去。
朱權和李大狗接過信封,趕緊彎腰禮送,待其轉身不見,兩人直起腰杆,李大狗有所猜測得甩了甩手中信封,麵露苦笑得道:
“總算撐到下課了,我感覺腦袋要爆炸了。”
“李大哥說的沒錯,我腦袋現在也暈乎乎的,方師叔講的內容雖然細致,奈何提及的那些道書典籍,我之前根本沒聽說過,更理解別提其中要義。
現在迴想,能聽懂的,連一成都不到,偏又不敢放鬆,實在為頭疼的很,明日上課我需帶上筆墨才行”
朱權好奇的看了一眼手中信封,並沒有立時拆開,而是苦笑不已的伸手一摸額頭,竟然感覺到有不少細汗。
“對極,對極,路老二不厚道,居然不提醒我們帶上筆墨,今天中午的飯菜就讓他一個人搞定。
早告訴我們帶好筆墨,就算記不下師叔講的所有內容,也能記下引用了哪些道書典籍,下午不上課時,正好能夠尋找查閱。”
李大狗哈哈一笑,將書本來卷起往腋下一夾,順手拆開了兩麵空白的信封,將裏麵的東西倒了出來。
果不其然,是兩張黑色留聲符和兩張淡黃納靈符,將它們重新裝迴,塞入書本之中。
迴頭看了一眼桌案整齊的寬大教室,突然有一種迴到了大學時光,上物理課的感覺。
那些理論和公式,每一個字與字母都認識,組合在一起就讓人抓瞎。
這種獨屬少年人的愁苦,而今思來,卻是人生之中記憶最為深刻的情感。
朱權自然不清楚他的想法,看著左手沾滿汗漬的掌心,終究舍不得在衣袍上擦拭,虛握著攏入袖中。
然後探出右手,鄭重其事的收好書本,有樣學樣的將其夾在腋下,歎道:
“我現在完全沒有吃飯的想法,隻想早點迴去,取來紙筆,將今天師叔講的內容,都默寫下來。
否則再過一兩個時辰,記在心裏的東西,隻怕要丟掉大半。”
李大狗哈哈一笑,估摸的方照野已經步入靜室,遂轉身走出教室,擺擺手道:
“無妨無妨,路老二一個月就能通過方師叔的測試,想必是有兩把刷子的,屆時有什麽不懂的地方,先問他就好了。”
“就怕路二哥的課業,比我們還要沉重,未必有足夠的時間來指教我們。”
朱權踏步走至台階,下意識緊了緊腋下書籍,感覺原本不算厚實的《道源千書》,裏麵的每一個字眼,都隱藏了一大堆看不見的注釋。
念及還有一本五千字的《道經》,他實在沒有把握,在半年的時間裏,能夠通過方師叔的測試。
兩相對比之下,不禁對路不平的聰慧,佩服不已。
李大狗走下石階,眺望第三學宮方向,並沒發現路不平的身影,不在意得道:
“路老二向來吹噓自己聰慧過人,顯擺能被鹿蜀親近,現在正是兌現的時候,哪有他推卻的道理?”
說話的同時,抬眼四望,見第二學宮的大殿之內,有幾個師兄師姐手指筆畫,像是在探討某個術法。
不過他連入門功法都沒學習,倒也沒有利用係統偷師學藝的打算。
既然路不平還沒出來,索性就在廣場旁邊的槐樹底下,尋了一個地方坐下等候。
順便迴想幾個之前難以理解的詞句,好等迴去之後,向路不平請教。
一身慘綠的朱權,跟隨在他身後,並沒有出言附和,而是抬頭眺望,但見得遠方天際蔚藍澄澈。
幾朵白雲緩緩飄蕩,在如初夏的陽光照射之下,發出暈暈的白光,三五隻彩雀白鶴,在其中悠閑穿梭。
偶有幾道禦空飛行的身影,駕起色彩各異的驚鴻,劃破視野,顯得瀟灑不羈。
此情此景,讓他忘卻了剛才的煩惱,心中湧現出一種莫名的欣喜。
‘師叔的課程,我聽起來晦澀難懂,是因為之前沒有絲毫基礎,來日方長,隻需多些耐心,總有弄明白的時候。
我已是仙門弟子,不久之後便能學習仙術道法,若是爹娘能夠知曉,也不知有多高興……
李大哥不久之後,或許就要下山,今晚我應該寫一封書信,托他送至家裏才對……’
兩人各自思量間,不覺一刻多鍾過去,第三學宮的門口,終於出現了路不平的身影。
見他提著一個青綠竹箱,李大狗長身而起,拍了拍屁股後麵,並不存在的灰塵,笑嗬嗬迎了上去,問道:
“想不到你下課居然比我們還晚,咋的?課程太難,聽不明白,導致拖堂了?”
“讓你失望了,事實恰恰相反,本來今天的課程,隻是粗略講解各種符籙的基本原理,以及不同屬性之間的契合平衡。
師叔見我接受能力不錯,就講得細致了些,順便把明天要教的課程,讓我帶迴去先預習。”
路不平抬了一下手中竹箱,示意道:“就是這裏麵的東西了。”
李大狗伸手接過,掂量了一下,感覺重量不輕,好奇問道:“裏麵都有些什麽?”
“一套入門級的符筆,兩刀精製桑黃紙,還有一套炎火符、水箭符,土盾符,銳金符,迴春符的拆解圖紙。
當然也少不了一本相關的教材。”
兩人聞言,俱是吃了一驚,李大狗訝然:“這麽快就要學習製符了?”
三人往迴趕的同時,路不平搖頭迴答:
“沒那麽快,至少要大半年的基礎學習,才能實操練手,繪製符籙有一個必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對相應的法術,有足夠的了解。
否則失敗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以我目前的修行進度,一個月後就可以到蘇師叔那裏,學習幾門基礎的法術了。中間有著幾個月的時間差,法術入門正好能夠嚐試製符。”
“難怪你沒說箱子裏有符墨……”
李大狗平複了一下心情,將箱子遞還給他,迴想了一下幾位師叔對三人課程的安排,頗為感慨的道:
“陽山不愧是玄門正宗的修仙門派,八百年教學經驗,哪怕是以散漫自由著稱的修仙者,在對一眾弟子因材施教的基礎之上,還能把課程安排得這麽緊湊。
我已經可以想象,接下來的很長時間,都需要在道藏典籍之中埋頭苦讀了。”
走在外側的朱權,忙不迭點頭,顯然對李大狗這句話,深表讚同。
路不平也頷首,笑道:
“你就珍惜現在的日子吧,陽山不養閑人,普通弟子一年之內,必須通過方師叔的測試,然後到蘇師叔那裏學習入門功法,在兩到三年的洗身引氣之餘,還得學會一兩門術法,因為接下來,就要領取宗門差事了。
那時候可沒時間讓你全心全意的修行了,種植、采礦、養蠶、織衣或者給各位師兄師姐打下手,總會有忙不完的事。
在此期間,還不能落下了幾位師叔的課程,不然,等下一批弟子入門之後,就很難有機會享受免費課程了。
雖說修行之初的脫凡三境,沒有瓶頸,可誰不想比其他人更快些呢?宗門之內,就有加速神識誕生與壯大的靈藥。
有了神識,就可以嚐試禦物,對於修士來講,手上有法器和沒法器的差別,可是天差地遠,無論是掙錢還是積累功勳,自身能力更強,當然比別人更快,
同門競爭如逆水行舟,一步快步步快,聚氣圓滿之後,還是有機會從宗門之內,兌換五行靈物的。
到時候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資曆和功績,哪能輪得到你?
沒看到接引我們入山的韓師兄,修行兩百多年,還在為開元化府積累功勳?”
“說的也是……”
李大狗撓了撓頭,對於練功和學習法術,他沒有太大擔心,就是各種經集典藏,學來實在痛苦,遂歎息道:
“方師叔講課雖然不厭其煩,奈何我們基礎太薄,聽起來總感覺特別吃力,《道源千書》有十二篇,《道經》更有八十一章。
以現在一天一講的進度算來,也需要三個多月的時間,偏偏每次講解,還要引用大量其他書上的內容,這種飽和式的課程安排,讓我們連個喘息的機會都沒有。”
“修行資源珍貴,每個人從入門那刻起,就開始了競爭,哪怕陽山給予了係統性的入門引導,修行最重要的還是看個人努力。
很多時候別人的經驗未必就適用於你。越到後麵越是這樣,所以你若覺得,學習還需像蒙童一樣,由他人一步步引領你前進,那還是趁早躺平算了。”
李大狗側頭瞄了一眼朱權,見他表情肅然,顯然是聽進去了。
遂訕笑問道:
“路老二,說說你的竅門,是怎麽在一個月之內,就通過了方師叔的測試?”
“哪有什麽竅門,記筆記、抓重點、查資料,多聽、多問、多感悟。
一個月下來,自然就會了。”
李大狗一臉狐疑:“就這……?”
路不平非常肯定:“就這。”
然後就看到李大狗嘴角咧開……
“別急眼……聽我說……”
路不平在他罵人之前,趕緊解釋道:
“《道經》暫且不說,就說你們正在學習的《道源千書》,其實裏麵有很多詞句,都在表達相似的觀點,隻是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比如宇宙篇裏,‘橐龠闔辟,虛盈守中’,與哲思篇內,‘知雄守雌,常德不忒’兩句,雖然分屬不同的篇章。
然而,都是對天道與自然規律的認識出發,強調矛盾對立,且難解決之時,需以退為進。正所謂,先守己內而後圖,自固己身方後德。
當然也是有差異的,前者作重對天道與自然的認知,後者強調個人的主觀選擇。
煉真篇裏‘五行聚氣,甘露凝瑤,雲海生瑞,開元化寮’,此四句與問道篇裏……”
路不平一邊往迴走,一邊開口細細講解,李大狗與朱權兩人,早已翻開書頁,一一對照。
時而出言詢問,時而抬頭思索。
不知不覺已然來到小樓之外,卻突看到自家門口,立著一男一女兩位修士,顯然是在等候他們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