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8章 勢均力敵?院士臨死前的幻想!
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 作者:半價炸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教授的猜測沒有錯。
下一刻,張教授就給出了原因:“我們預估的研發時間,可能就在未來幾個月內完成。這個時候你進組也來不及了。”
競業協議,不要說汪居廷那邊了,就是許秋院士的科研組也有。
這東西,屬於是入職流程的一部分了。
尤其是對於科研這類保密要求很高的工作而言。
不過這番話一出口,對麵的林教授直接就怔住了。
啥……啥?!
幾個月就要完成了!
這一刻,林教授感覺像是聽到了一件極其荒謬的事情。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誰家的新藥研發,不是用年來作為單位的。
能在十到十五年內研發成功,其實就已經算是一款非常成功的產品了。
而盡管許秋已經給出了多發性硬化新藥的思路,但事實上,也不過是縮短了一半的時間而已。
實際上還得需要六七年的時間,才可能讓新藥問世。
像汪居廷,他就是奔著五年內推出新藥去的。
然而此刻他聽到了什麽?
許院士這邊,數個月內就能研發完成?!
開什麽玩笑!
此刻,別說是林教授了。
就連對科研沒有這麽了解的胡川,也覺得此事過於離譜。
“張教授……這不是已經違背了客觀規律了嗎?”此時,胡川感覺自己的世界觀有點崩塌。
這一切實在是太離譜。
怎麽可能在數月之內就完成研發!
這得是知道了答案,然後逆推過程才有可能做得到吧……
林教授同樣看向張教授,等待著這位老友的解答。
不過片刻後他又像是想起了什麽,忙道:“如果需要保密的話,不用說也可以。”
用常理揣測一下就能知道。
既然能在數個月內得出成果,保密級別肯定已經拉滿了!
怎麽可能隨便泄露給其他人?
不過,張教授卻不以為意。
他搖搖頭道:“放心吧,今天帶你們看的所有東西,包括給你們講的,許院士都心裏有數!”
這話又讓兩人驚愕。
許院士……居然算到了這麽多!
二人震驚的時候,張教授依舊在繼續:
“事實上這並不奇怪,你們難道忘記了,這多發性新藥的專利,是許院士在那中情況下研究出來的嗎?”
這自然不可能忘記。
林教授道:“世界醫學大賽!”
胡川也補充道:“而且那一屆世界大賽,直接顛覆了整個世界大賽的格局……前十名,最後變成了許院士成果的‘隊內競爭’,其餘人根本就成了陪襯……即便是妙佑診所、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的天才,也隻敢覬覦第十一名!”
世界大賽有很多屆。
每一屆,都有一個個天才湧出。
然而這麽多年,從未有一人如許秋這般耀眼。
真就是一個人力壓群雄。
談及此事,張教授眼中也不由得浮現出仰慕之色。
片刻後他點點頭,道:“正是如此。這隻是許院士在一場比賽中的十分之一精力研發出來的成果……
“而如今,距離世界大賽已經過去了這麽久。
“而且許院士也有更多時間花在多發性硬化新藥上麵了。
“這種情況下,許院士給出的多發性硬化研發方案,早就比之前完善了無數倍!”
這番話一出,林教授等人徹底怔住了。
他們總算意識到一個可怕的事實。
原來,讓汪居廷不顧院士顏麵,拚得頭破血流的項目,隻不過是許秋隨手為之的十分之一罷了。
而這也遠遠不是他的極限。
原以為,這可能是一場勢均力敵的科研競賽。
但此時他們才想明白……這壓根就是單方麵的碾壓。
此刻,他們想明白了很多東西。
難怪許院士一點也不著急。
因為汪居廷拿走的,隻是皮毛而已。
科研的真正核心,從頭到尾,就是許秋一人。
有許秋在,汪居廷就贏不了!
……
之後的幾天,林教授、胡川兩人獲準自由參觀。
而隨著深入了解了實驗室後,他們內心的震撼更加無以言表。
在不知不覺間,許秋的實驗室已經將多發性硬化的發病機製研究,推進到了血清神經絲輕鏈的級別。
此外,還有“陰燃”“布魯頓酪氨酸激酶”等等。
這些研究,更徹底地剖析了多發性硬化。
而這意味著……
即便是汪居廷和許秋的新藥同時研發出來了。
汪居廷的新藥有效率如果是百分之十的話,那麽許秋的新藥,將適應各種不同類型的多發性硬化……治療有效率起碼能到百分之六七十!
這何止是新藥。
就是很多成熟的靶向藥,都未必能做到這一步!
……
林教授等人參觀實驗室時,醫學界也在發生著巨大變動。
這段時間裏,栗繼詢院士被帶走調查,還有很多相關的醫學大佬、主任醫師,都同時受到了國級、省級的審查。
這讓燒傷外科人人自危。
而整個醫學界,也都投來了目光。
一直以來,院士就是無人能動的代表。
這也讓許多院士肆無忌憚。
大肆斂財的栗繼詢並不是孤例。
像他這樣的人,一抓一大把。
隻不過其他人知道掩飾,不會如此大張旗鼓。
或者是利用各種其他方式,撇清自身的關係。
比如暗中扶持一家醫藥公司,然後以院士的名義推薦這件醫藥公司的某款藥物、某項醫械。
這種情況下,錢就跟洪水決堤一樣往院士的銀行卡上跑。
而且看起來還完全合規,即便查起來,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不過如今,隨著栗繼詢被帶走,很多院士都開始有些驚慌了。
生怕自己變成下一個栗繼詢!
因此這段時間,在院士的圈子之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哪怕得罪鏜院士,也千萬別惹許秋!
原因很簡單……
所有人都低估了上頭對許秋的重視程度!
如今,栗繼詢的倒台已成定局。
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到底會如何收場了。
究竟是單純地給予處分,還是說……進行一係列的追責?
不過,這種定罪程序一般都要延續幾個月,甚至橫跨數年。
沒有這麽好處理。
因此,眾人隻能忐忑地等待著結果。
而像汪居廷等人,則是心都吊到了嗓子眼。
因為栗繼詢的下場如何,直接決定了他們會麵臨何種處罰……
“但願隻是小懲大誡。”汪居廷自語著。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次事件至少要等半年才有結果時,在栗繼詢被捕後的第十六天,一則通告從大夏衛健委發出……
當看清楚通告內容時,汪居廷臉色驟變。
而整個醫學界更是掀起了軒然大波!
下一刻,張教授就給出了原因:“我們預估的研發時間,可能就在未來幾個月內完成。這個時候你進組也來不及了。”
競業協議,不要說汪居廷那邊了,就是許秋院士的科研組也有。
這東西,屬於是入職流程的一部分了。
尤其是對於科研這類保密要求很高的工作而言。
不過這番話一出口,對麵的林教授直接就怔住了。
啥……啥?!
幾個月就要完成了!
這一刻,林教授感覺像是聽到了一件極其荒謬的事情。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誰家的新藥研發,不是用年來作為單位的。
能在十到十五年內研發成功,其實就已經算是一款非常成功的產品了。
而盡管許秋已經給出了多發性硬化新藥的思路,但事實上,也不過是縮短了一半的時間而已。
實際上還得需要六七年的時間,才可能讓新藥問世。
像汪居廷,他就是奔著五年內推出新藥去的。
然而此刻他聽到了什麽?
許院士這邊,數個月內就能研發完成?!
開什麽玩笑!
此刻,別說是林教授了。
就連對科研沒有這麽了解的胡川,也覺得此事過於離譜。
“張教授……這不是已經違背了客觀規律了嗎?”此時,胡川感覺自己的世界觀有點崩塌。
這一切實在是太離譜。
怎麽可能在數月之內就完成研發!
這得是知道了答案,然後逆推過程才有可能做得到吧……
林教授同樣看向張教授,等待著這位老友的解答。
不過片刻後他又像是想起了什麽,忙道:“如果需要保密的話,不用說也可以。”
用常理揣測一下就能知道。
既然能在數個月內得出成果,保密級別肯定已經拉滿了!
怎麽可能隨便泄露給其他人?
不過,張教授卻不以為意。
他搖搖頭道:“放心吧,今天帶你們看的所有東西,包括給你們講的,許院士都心裏有數!”
這話又讓兩人驚愕。
許院士……居然算到了這麽多!
二人震驚的時候,張教授依舊在繼續:
“事實上這並不奇怪,你們難道忘記了,這多發性新藥的專利,是許院士在那中情況下研究出來的嗎?”
這自然不可能忘記。
林教授道:“世界醫學大賽!”
胡川也補充道:“而且那一屆世界大賽,直接顛覆了整個世界大賽的格局……前十名,最後變成了許院士成果的‘隊內競爭’,其餘人根本就成了陪襯……即便是妙佑診所、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的天才,也隻敢覬覦第十一名!”
世界大賽有很多屆。
每一屆,都有一個個天才湧出。
然而這麽多年,從未有一人如許秋這般耀眼。
真就是一個人力壓群雄。
談及此事,張教授眼中也不由得浮現出仰慕之色。
片刻後他點點頭,道:“正是如此。這隻是許院士在一場比賽中的十分之一精力研發出來的成果……
“而如今,距離世界大賽已經過去了這麽久。
“而且許院士也有更多時間花在多發性硬化新藥上麵了。
“這種情況下,許院士給出的多發性硬化研發方案,早就比之前完善了無數倍!”
這番話一出,林教授等人徹底怔住了。
他們總算意識到一個可怕的事實。
原來,讓汪居廷不顧院士顏麵,拚得頭破血流的項目,隻不過是許秋隨手為之的十分之一罷了。
而這也遠遠不是他的極限。
原以為,這可能是一場勢均力敵的科研競賽。
但此時他們才想明白……這壓根就是單方麵的碾壓。
此刻,他們想明白了很多東西。
難怪許院士一點也不著急。
因為汪居廷拿走的,隻是皮毛而已。
科研的真正核心,從頭到尾,就是許秋一人。
有許秋在,汪居廷就贏不了!
……
之後的幾天,林教授、胡川兩人獲準自由參觀。
而隨著深入了解了實驗室後,他們內心的震撼更加無以言表。
在不知不覺間,許秋的實驗室已經將多發性硬化的發病機製研究,推進到了血清神經絲輕鏈的級別。
此外,還有“陰燃”“布魯頓酪氨酸激酶”等等。
這些研究,更徹底地剖析了多發性硬化。
而這意味著……
即便是汪居廷和許秋的新藥同時研發出來了。
汪居廷的新藥有效率如果是百分之十的話,那麽許秋的新藥,將適應各種不同類型的多發性硬化……治療有效率起碼能到百分之六七十!
這何止是新藥。
就是很多成熟的靶向藥,都未必能做到這一步!
……
林教授等人參觀實驗室時,醫學界也在發生著巨大變動。
這段時間裏,栗繼詢院士被帶走調查,還有很多相關的醫學大佬、主任醫師,都同時受到了國級、省級的審查。
這讓燒傷外科人人自危。
而整個醫學界,也都投來了目光。
一直以來,院士就是無人能動的代表。
這也讓許多院士肆無忌憚。
大肆斂財的栗繼詢並不是孤例。
像他這樣的人,一抓一大把。
隻不過其他人知道掩飾,不會如此大張旗鼓。
或者是利用各種其他方式,撇清自身的關係。
比如暗中扶持一家醫藥公司,然後以院士的名義推薦這件醫藥公司的某款藥物、某項醫械。
這種情況下,錢就跟洪水決堤一樣往院士的銀行卡上跑。
而且看起來還完全合規,即便查起來,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不過如今,隨著栗繼詢被帶走,很多院士都開始有些驚慌了。
生怕自己變成下一個栗繼詢!
因此這段時間,在院士的圈子之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哪怕得罪鏜院士,也千萬別惹許秋!
原因很簡單……
所有人都低估了上頭對許秋的重視程度!
如今,栗繼詢的倒台已成定局。
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到底會如何收場了。
究竟是單純地給予處分,還是說……進行一係列的追責?
不過,這種定罪程序一般都要延續幾個月,甚至橫跨數年。
沒有這麽好處理。
因此,眾人隻能忐忑地等待著結果。
而像汪居廷等人,則是心都吊到了嗓子眼。
因為栗繼詢的下場如何,直接決定了他們會麵臨何種處罰……
“但願隻是小懲大誡。”汪居廷自語著。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次事件至少要等半年才有結果時,在栗繼詢被捕後的第十六天,一則通告從大夏衛健委發出……
當看清楚通告內容時,汪居廷臉色驟變。
而整個醫學界更是掀起了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