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你還年輕~
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西夏國的戰事,暫時的告一段落,就在齊國軍隊整編的過程中。
所以說國力這個東西,雖然籠統,但是確實是存在的,地大物博,物阜民豐,是真的有更強的軍事戰爭潛力的。
就像大宋,雖然一直跟西夏打的有來有迴,看上去是一個級別的。
但是就因為地盤大,人口多,國都都被韓世忠打破了,轉頭人家朝廷南遷之後,還是能再起一個朝廷。
雖然說如今多處政令不通,蜀中還有個太上皇趙佶在,亂七八糟的事情一大堆,但整體來說,大宋還在。
而不像西夏,國都破了,國主死了,然後就沒了。
蕭嘉穗任安撫使,全權處置西夏事宜。
劉錡作為後軍都統製,加了西夏節度使。
一個不倫不類的稱唿,給了劉錡,沒給滅了西夏的嶽飛。
王燁終於還是開始了加節度使。
不然這到了郡王一級就沒法往前升了,也挺麻煩,郡王不合適再往上升,那便加節度使唄。
這玩意就是個發薪的職位,和大宋的節度使差不多,隻是更珍貴一些,如今也隻有許貫忠、韓世忠、杜老大、嶽飛、劉錡加了~
嗯,嶽飛和劉錡還不是王。
打仗立功,總是要封賞的嗎~
這些讓王燁頭疼的事情,咱們便不細表,王燁自己一個也忙不過來,實際從指揮使這一級開始,該怎麽封賞的,樞密院都是要有個條陳的。
齊國已經是個成熟的齊國了,養了那麽多的官吏,自然不是白養的,他們能處理好大部分事情。
所以在王燁的位置上,需要做什麽呢?
若是忙起來,事無巨細都可以過問,天天可以起五更睡半夜,奏折還批不完;
若是不想幹,那基本上可以天天喝酒睡女人,沒事看個歌舞勾欄聽曲。
泰和五年的上半年,王燁基本上過的還算輕鬆。
嶽飛駐紮野狐嶺,已經完成了跟杜老大的工作交接,也曾領兵掃蕩了版權蒙古草原,告訴一下金國前軍統領換人了~
韓世忠在青州休整,嗯,就是京東東路的那個青州,這個位置還是很好的,離濟水不遠,還能看著招遠金礦,訓練山地作戰什麽的,挺好的一個駐地。
所以從這也能看出來,大宋朝廷原來在青州兵馬也不少,也不是瞎安排的,除了就食,自然也是有類似想法的。
後軍劉錡就簡單了,主要便是軍事維穩,扮演好自己的黑臉,把所有不服或者心存僥幸的西夏殘餘,直接摁死在當地。
左軍李彥仙順利履任,當然,有王燁力挺,哪怕李彥仙沒那麽多功勞,那也能順利的。
右軍交給了吳玠,然後吳璘、楊政這些曾經的屬下,也便成了都指揮使,畢竟吳玠的都統製之路壓力最大,質疑最多,需要額外的支持。
燕雲騎還是老樣子,六萬燕雲騎,拆的七零八落,燕京城、南洋、長城防線、關中、西夏都有,嗯,確實很好用。
天輝、夜魘、近衛、天災也大略按照當初規劃的穩步整軍~
各軍兵馬自然還有其他不小的變動,從都指揮使到指揮使,都有些許調整,調任、封賞、轉任、退休···
嗯,也有去職的或者說砍頭的。
人總是會變,王燁就是有【王道】光環,如今這麽大的地盤,也照耀不到那麽多人,而人又從來都是一個多變的群體,有好人變壞,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唉~”王燁有些唏噓。
“你唉聲歎氣作甚?”能這麽說話不客氣的,隻有許貫忠,從關中剛迴來沒幾天的許貫忠。
“咱們打仗那麽多年,死的指揮使,好像還沒最近這半年砍的多。”王燁歎氣道。
“你這話說的好像也對。”許貫忠點點頭。
此處是燕山以南,燕京城東一處荒山旁,有開墾的田畝稀稀疏疏的,七月份的天氣,小麥剛收割不久,田畝中,種的是小米,也就是粟(su),如今綠油油的,倒是頗為喜人。
“你說咱們齊國,軍伍之中,收入不低,為何便要強占人百姓田畝呢?”王燁問道,強占百姓田畝的,是砍得最近的那個,其他的,還有更過分的。
“欲壑難平,有了屋舍想良田,不想後人再拿刀子搏命,便開始置辦田畝,咱們又土地不允許私下買賣,便有了這惡事,耕讀傳家嗎,總是想要的太多。”許貫忠道。
“逐日奔忙隻為饑,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卻嫌房屋低。
蓋了高樓並大廈,床前缺少美貌妻。
嬌妻美妾都娶下,又慮出門沒馬騎。
將錢買下高頭馬,馬前馬後少跟隨。
家人招下十數個,有錢沒勢被人欺。
一銓銓到知縣位,又說官小勢位卑。
一攀攀到閣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日南麵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
洞賓與他把棋下,又問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閻王發牌鬼來催。”
王燁不喜歡剽竊,一般也不作詩,隻是難得還記著這麽一首有意思的詩,有感而發罷了。
許貫忠沉吟片刻,暗自吟誦,雖然算不得高雅大作,也算有趣,隻是~
“這詩不錯,迴頭算在我頭上,想我文武雙全,結果連首像樣的詩都沒有,麵皮上須不好看。”許貫忠道。
“不是,這詩本來也不是我的,記不得從哪看的了。”王燁撇撇嘴,看你還好意思要?
“如此正好。”許貫忠點點頭。
我管你誰做的,隻要一口咬死是我做的,別讓人誤會你起了求仙問卜的心思就好。
王燁也沒管許貫忠,蹲下,摸著還沒抽穗的粟,岔開了話題:“為什麽他們還種粟啊?”
“這玩意少說也種了三千年了,怎麽可能說不種便不種了。”
“習慣,果然是個很可怕的東西啊~”王燁歎道。
王燁突然感慨這個,自然不是閑的沒事,實際倆人出來,主要還是為了散心,嗯,還是閑的。
一是軍隊此番調整,從一開始發現苗頭,到樞密院、錦衣衛大範圍介入調查,確實發現不少問題。
而軍紀又嚴格,萬萬不能動的,才會出現砍頭的指揮使比陣亡的指揮使還多的情況,嗯,從梁山開始也沒陣亡多少指揮使,而一旦腐敗墮落,指揮使一層是最多的。
往下的隊將權力少了許多,往上的都指揮使又有諸多限製,所以才出現了這種尷尬的情況。
當然,也可以說都統製或者說都指揮使一級,能力品德都是有差距的,嶽飛治下,便基本沒這麽些糟心事。
無論怎麽說,這事也算是大概過去了,也不算壞事,純潔隊伍,然後保持戰鬥力嗎,隻要不出現冤假錯案,萌芽之初,選擇雷霆手段,是對的,對其他人既是威懾,也公平。
若是做壞事的人,得不到處罰,那不是對遵紀守法的人不公平?
至於另外一件煩心事,就是新作物的推廣問題,玉米、土豆、紅薯,李俊都帶迴來了,不得不說,居功至偉。
但是新作物的種植便是新的問題,無論是種植的習慣,還是吃的習慣,都有一些些問題。
人是沒那麽容易改變的,甚至有些時候,改變還很危險。
比如李俊帶迴來的花生。
吃死了好多人。
不是花生發芽中毒,而是好好的花生就吃死了。
紅腫、腹痛、嘔吐···
症狀輕的還能自愈,症狀重的便死了~
王燁知道這是過敏,但是不知道過敏的人那麽多。
再比如土豆,過過窮日子的人,總是找著機會就儲存糧食,然後,土豆發芽了,明知道不是善類,結果又不舍得扔~
“這世上總是不能都盡如人意的,慢慢的,他們總是能接受的。”許貫忠道。
“這幾樣糧食,還需要馴化,這會是個很慢的過程。”王燁道。
“那便慢慢的馴化便是了,你還很年輕,時間還多,不用急的。”許貫忠也是一歎。
“嗯。”王燁起身,總是不能因噎廢食的,事情該做還是要做的。
“各軍已經準備妥當,是不是準備南征了?”許貫忠問道。
王燁一愣,是我失憶了,之前不是你說要緩一緩的嗎?
所以說國力這個東西,雖然籠統,但是確實是存在的,地大物博,物阜民豐,是真的有更強的軍事戰爭潛力的。
就像大宋,雖然一直跟西夏打的有來有迴,看上去是一個級別的。
但是就因為地盤大,人口多,國都都被韓世忠打破了,轉頭人家朝廷南遷之後,還是能再起一個朝廷。
雖然說如今多處政令不通,蜀中還有個太上皇趙佶在,亂七八糟的事情一大堆,但整體來說,大宋還在。
而不像西夏,國都破了,國主死了,然後就沒了。
蕭嘉穗任安撫使,全權處置西夏事宜。
劉錡作為後軍都統製,加了西夏節度使。
一個不倫不類的稱唿,給了劉錡,沒給滅了西夏的嶽飛。
王燁終於還是開始了加節度使。
不然這到了郡王一級就沒法往前升了,也挺麻煩,郡王不合適再往上升,那便加節度使唄。
這玩意就是個發薪的職位,和大宋的節度使差不多,隻是更珍貴一些,如今也隻有許貫忠、韓世忠、杜老大、嶽飛、劉錡加了~
嗯,嶽飛和劉錡還不是王。
打仗立功,總是要封賞的嗎~
這些讓王燁頭疼的事情,咱們便不細表,王燁自己一個也忙不過來,實際從指揮使這一級開始,該怎麽封賞的,樞密院都是要有個條陳的。
齊國已經是個成熟的齊國了,養了那麽多的官吏,自然不是白養的,他們能處理好大部分事情。
所以在王燁的位置上,需要做什麽呢?
若是忙起來,事無巨細都可以過問,天天可以起五更睡半夜,奏折還批不完;
若是不想幹,那基本上可以天天喝酒睡女人,沒事看個歌舞勾欄聽曲。
泰和五年的上半年,王燁基本上過的還算輕鬆。
嶽飛駐紮野狐嶺,已經完成了跟杜老大的工作交接,也曾領兵掃蕩了版權蒙古草原,告訴一下金國前軍統領換人了~
韓世忠在青州休整,嗯,就是京東東路的那個青州,這個位置還是很好的,離濟水不遠,還能看著招遠金礦,訓練山地作戰什麽的,挺好的一個駐地。
所以從這也能看出來,大宋朝廷原來在青州兵馬也不少,也不是瞎安排的,除了就食,自然也是有類似想法的。
後軍劉錡就簡單了,主要便是軍事維穩,扮演好自己的黑臉,把所有不服或者心存僥幸的西夏殘餘,直接摁死在當地。
左軍李彥仙順利履任,當然,有王燁力挺,哪怕李彥仙沒那麽多功勞,那也能順利的。
右軍交給了吳玠,然後吳璘、楊政這些曾經的屬下,也便成了都指揮使,畢竟吳玠的都統製之路壓力最大,質疑最多,需要額外的支持。
燕雲騎還是老樣子,六萬燕雲騎,拆的七零八落,燕京城、南洋、長城防線、關中、西夏都有,嗯,確實很好用。
天輝、夜魘、近衛、天災也大略按照當初規劃的穩步整軍~
各軍兵馬自然還有其他不小的變動,從都指揮使到指揮使,都有些許調整,調任、封賞、轉任、退休···
嗯,也有去職的或者說砍頭的。
人總是會變,王燁就是有【王道】光環,如今這麽大的地盤,也照耀不到那麽多人,而人又從來都是一個多變的群體,有好人變壞,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唉~”王燁有些唏噓。
“你唉聲歎氣作甚?”能這麽說話不客氣的,隻有許貫忠,從關中剛迴來沒幾天的許貫忠。
“咱們打仗那麽多年,死的指揮使,好像還沒最近這半年砍的多。”王燁歎氣道。
“你這話說的好像也對。”許貫忠點點頭。
此處是燕山以南,燕京城東一處荒山旁,有開墾的田畝稀稀疏疏的,七月份的天氣,小麥剛收割不久,田畝中,種的是小米,也就是粟(su),如今綠油油的,倒是頗為喜人。
“你說咱們齊國,軍伍之中,收入不低,為何便要強占人百姓田畝呢?”王燁問道,強占百姓田畝的,是砍得最近的那個,其他的,還有更過分的。
“欲壑難平,有了屋舍想良田,不想後人再拿刀子搏命,便開始置辦田畝,咱們又土地不允許私下買賣,便有了這惡事,耕讀傳家嗎,總是想要的太多。”許貫忠道。
“逐日奔忙隻為饑,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卻嫌房屋低。
蓋了高樓並大廈,床前缺少美貌妻。
嬌妻美妾都娶下,又慮出門沒馬騎。
將錢買下高頭馬,馬前馬後少跟隨。
家人招下十數個,有錢沒勢被人欺。
一銓銓到知縣位,又說官小勢位卑。
一攀攀到閣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日南麵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
洞賓與他把棋下,又問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閻王發牌鬼來催。”
王燁不喜歡剽竊,一般也不作詩,隻是難得還記著這麽一首有意思的詩,有感而發罷了。
許貫忠沉吟片刻,暗自吟誦,雖然算不得高雅大作,也算有趣,隻是~
“這詩不錯,迴頭算在我頭上,想我文武雙全,結果連首像樣的詩都沒有,麵皮上須不好看。”許貫忠道。
“不是,這詩本來也不是我的,記不得從哪看的了。”王燁撇撇嘴,看你還好意思要?
“如此正好。”許貫忠點點頭。
我管你誰做的,隻要一口咬死是我做的,別讓人誤會你起了求仙問卜的心思就好。
王燁也沒管許貫忠,蹲下,摸著還沒抽穗的粟,岔開了話題:“為什麽他們還種粟啊?”
“這玩意少說也種了三千年了,怎麽可能說不種便不種了。”
“習慣,果然是個很可怕的東西啊~”王燁歎道。
王燁突然感慨這個,自然不是閑的沒事,實際倆人出來,主要還是為了散心,嗯,還是閑的。
一是軍隊此番調整,從一開始發現苗頭,到樞密院、錦衣衛大範圍介入調查,確實發現不少問題。
而軍紀又嚴格,萬萬不能動的,才會出現砍頭的指揮使比陣亡的指揮使還多的情況,嗯,從梁山開始也沒陣亡多少指揮使,而一旦腐敗墮落,指揮使一層是最多的。
往下的隊將權力少了許多,往上的都指揮使又有諸多限製,所以才出現了這種尷尬的情況。
當然,也可以說都統製或者說都指揮使一級,能力品德都是有差距的,嶽飛治下,便基本沒這麽些糟心事。
無論怎麽說,這事也算是大概過去了,也不算壞事,純潔隊伍,然後保持戰鬥力嗎,隻要不出現冤假錯案,萌芽之初,選擇雷霆手段,是對的,對其他人既是威懾,也公平。
若是做壞事的人,得不到處罰,那不是對遵紀守法的人不公平?
至於另外一件煩心事,就是新作物的推廣問題,玉米、土豆、紅薯,李俊都帶迴來了,不得不說,居功至偉。
但是新作物的種植便是新的問題,無論是種植的習慣,還是吃的習慣,都有一些些問題。
人是沒那麽容易改變的,甚至有些時候,改變還很危險。
比如李俊帶迴來的花生。
吃死了好多人。
不是花生發芽中毒,而是好好的花生就吃死了。
紅腫、腹痛、嘔吐···
症狀輕的還能自愈,症狀重的便死了~
王燁知道這是過敏,但是不知道過敏的人那麽多。
再比如土豆,過過窮日子的人,總是找著機會就儲存糧食,然後,土豆發芽了,明知道不是善類,結果又不舍得扔~
“這世上總是不能都盡如人意的,慢慢的,他們總是能接受的。”許貫忠道。
“這幾樣糧食,還需要馴化,這會是個很慢的過程。”王燁道。
“那便慢慢的馴化便是了,你還很年輕,時間還多,不用急的。”許貫忠也是一歎。
“嗯。”王燁起身,總是不能因噎廢食的,事情該做還是要做的。
“各軍已經準備妥當,是不是準備南征了?”許貫忠問道。
王燁一愣,是我失憶了,之前不是你說要緩一緩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