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高深道術
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 作者:五月的天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另外一個牢房有人高聲道:“我猜出來了,是衙內花錢請牢頭放他出來的。”
“放屁!”高衙內大怒,順著聲音來到那個牢房門口,道:“我給你錢,你能讓牢頭把你放出來晃悠一會兒?”
“這……好像不能。”那人迴答。
“就是啊,給牢頭一千個膽,他也不敢私自把囚犯放出來,這可是重罪,若是被聶山那廝知道,有八個腦袋都不夠他砍的。”高衙內說完,冷哼一聲,又開始邁八字步。
“高衙內!”又有人喊他,這次是王閎孚。
高衙內故意裝作沒有聽見,繼續在廊裏東遊西晃,如同橫行的螃蟹一般。
“高承宗。”王閎孚見高衙內不理他,又提高聲音叫一聲。
“誰在直唿我的名?”高衙內停下來,左顧右盼道:“忒沒禮貌了,你老子娘沒教過你尊重有身份的人麽?”
“高衙內你個鳥人!是我在喊你。”王閎孚怒了。
“啊!原來是隻老鴰‘呱呱’亂叫。”高衙內一搖三晃地走過來,“王鳥人,你喊我做什麽?”
“別鬧了。”王閎孚趴在柵欄上盯著高衙內,按捺不住好奇:“你咋跑到外麵去了?”
“王鳥人你想知道?”高衙內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上了。
“嗯!我當然想知道,你快告訴我。”王閎孚好奇心占了上風,顧不得和他打嘴仗。
高衙內湊近他,故作高深:“實話不瞞你,我曾經跟一個有道高士學過道術,別說司錄司一個小小牢房,即便是天牢,我也能輕而易舉地走出來。”
聽他如此說,王閎孚半信半疑,轉著眼珠看著高衙內。
高衙內見他不吭聲,愈發得意,背著手輕咳一聲,道:“若不是實在悶得無聊,我也不會施展法術出來閑逛……算你們有福了,有幸一睹仙家道術。”
正自得意的時候,一群獄卒聞訊湧進來,為首的牢頭麵色蒼白,“哎喲!俺的小祖宗,您……你咋出來了?”
高衙內依然背著手,斜睨他一眼:“怎的?我在裏麵待得悶了,出來逛逛,難道不行嗎?”
“行!當然行,可是可是……”牢頭擦一把頭上的汗,跑到牢門前仔細檢查一下鎖頭,見牢門上的鎖好好的,再看看牢房內,見牢裏的張士勳正齜著白牙衝他笑。
呆愣了片刻,牢頭又轉身跑到高衙內麵前,連連作揖道:“高衙內,您老行行好,還是迴到牢房內去吧,省的小的難做。俺做這個牢頭也不容易,家裏有一大堆人要養活,若是出了差錯,聶府尊他……這個……你知道的。”
“都說聶府尊心眼小,睚眥必報,我可不這麽認為,他這人就是耿直一些,做事有點死板,哪裏心眼小了?”
“衙內,看在小的們吃這碗飯不容易的份上,您還是迴牢房內去吧,算俺求你了。”牢頭不敢強行關他,連連作揖,哀求他迴牢房裏。
“算了,看在你們可憐的份上,我這便收了法術迴牢房裏去。”高衙內玩到這會兒,也玩得差不多了。
牢頭也是信道的人,聽到“法術”二字,一副恍然大悟狀。
怪不得呢,能夠從牢中出來而不留下任何痕跡,除了高深的法術,別的真做不到。
“衙內體恤小的,這便收了神仙法術吧。”牢頭滿臉都是崇敬。
“嗯!”高衙內緩緩轉過身,來到牢房門口。
牢內所有的人都眼睜睜地看著高衙內,等著看他如何施展法術迴到牢房。
等了半晌卻不見動靜,卻聽高衙內道:“我餓了。”
“餓了?”牢頭不明所以,賠著小心問:“衙內是說……?”
高衙內白他一眼,“說啥說,餓了便施展不出法術來……切!連這個也不懂,告訴你吧,施展法術也是很耗費心神體力的哦。”
“哦!我明白了,這就給衙內買吃的。”牢頭拍拍自己腦袋,轉頭對身後的獄卒道:“都愣著做什麽?還不趕快去給衙內買吃的……沒一個有眼色的。”
“梅花包子,我要吃梅花包子。”高衙內說著,從懷裏掏出一塊銀子,看也不看便丟過去,“我是神仙中人,不讓你們白辛苦。”
牢內的張士勳“撲哧”一聲笑出來,尼瑪,這就成神仙中人了,真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
牢頭接住銀子,哈著腰恭維道:“衙內大氣,祝您早日成仙得道,俺們這些凡夫俗子也好跟著您雞犬升天。”
張士勳絕倒,都是些什麽人啊,真是開了眼了。
高衙內一臉傲氣,拍拍牢頭的肩膀以示嘉許,又瞥張士勳一眼,見他在笑,便把臉一繃,訓斥道:“笑什麽笑?若不是你身上俗氣太重拖累了我,早帶著你一起離開這鬼地方了。”
張士勳為了配合他,趕忙收住笑,束手躬身道:“衙內義氣,張某這邊感激不盡。”
高衙內擺擺手:“罷了罷了!反正我爹今天會派人把我接出去,也不差這一時三刻……牢頭,還愣著做什麽?開門!”
牢頭一愣,“已經讓人去買包子了,你不吃完包子再施展法術進去?”
“不等了,萬一被聶府尊發現,你們便倒大黴了,我是為你們著想。”
牢頭聽他說得在理,趕忙掏出鑰匙把牢門打開,恭恭敬敬請高衙內進去。
等牢頭一走,高衙內再也忍不住,躺在床板上縱聲大笑起來,兩腳還朝空中踢騰。
“衙內!你笑啥?”隔壁王閎孚問。
高衙內隻顧笑,顧不上迴答。
先笑夠再說。
張士勳替他迴答道:“高衙內修習道術日久,一直不得要領,今日突然頓悟,終成大道,豈有不高興之理。”
“是該高興,嘿嘿!”王閎孚幹笑兩聲,又試探著問:“敢問張兄,不知高衙內跟哪個仙師學的道術?”
張士勳暗笑,迴答道:“我之前聽人說過,他的師父來自嶗山,乃得道高士。”
說完,猛然想起來《聊齋誌異》裏的那個嶗山道士,不由心中一動。
既然王閎孚對道術感興趣,何不趁此機會給這可惡的家夥挖個大坑,讓他把嶗山道士的劇情演繹一遍。
“放屁!”高衙內大怒,順著聲音來到那個牢房門口,道:“我給你錢,你能讓牢頭把你放出來晃悠一會兒?”
“這……好像不能。”那人迴答。
“就是啊,給牢頭一千個膽,他也不敢私自把囚犯放出來,這可是重罪,若是被聶山那廝知道,有八個腦袋都不夠他砍的。”高衙內說完,冷哼一聲,又開始邁八字步。
“高衙內!”又有人喊他,這次是王閎孚。
高衙內故意裝作沒有聽見,繼續在廊裏東遊西晃,如同橫行的螃蟹一般。
“高承宗。”王閎孚見高衙內不理他,又提高聲音叫一聲。
“誰在直唿我的名?”高衙內停下來,左顧右盼道:“忒沒禮貌了,你老子娘沒教過你尊重有身份的人麽?”
“高衙內你個鳥人!是我在喊你。”王閎孚怒了。
“啊!原來是隻老鴰‘呱呱’亂叫。”高衙內一搖三晃地走過來,“王鳥人,你喊我做什麽?”
“別鬧了。”王閎孚趴在柵欄上盯著高衙內,按捺不住好奇:“你咋跑到外麵去了?”
“王鳥人你想知道?”高衙內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上了。
“嗯!我當然想知道,你快告訴我。”王閎孚好奇心占了上風,顧不得和他打嘴仗。
高衙內湊近他,故作高深:“實話不瞞你,我曾經跟一個有道高士學過道術,別說司錄司一個小小牢房,即便是天牢,我也能輕而易舉地走出來。”
聽他如此說,王閎孚半信半疑,轉著眼珠看著高衙內。
高衙內見他不吭聲,愈發得意,背著手輕咳一聲,道:“若不是實在悶得無聊,我也不會施展法術出來閑逛……算你們有福了,有幸一睹仙家道術。”
正自得意的時候,一群獄卒聞訊湧進來,為首的牢頭麵色蒼白,“哎喲!俺的小祖宗,您……你咋出來了?”
高衙內依然背著手,斜睨他一眼:“怎的?我在裏麵待得悶了,出來逛逛,難道不行嗎?”
“行!當然行,可是可是……”牢頭擦一把頭上的汗,跑到牢門前仔細檢查一下鎖頭,見牢門上的鎖好好的,再看看牢房內,見牢裏的張士勳正齜著白牙衝他笑。
呆愣了片刻,牢頭又轉身跑到高衙內麵前,連連作揖道:“高衙內,您老行行好,還是迴到牢房內去吧,省的小的難做。俺做這個牢頭也不容易,家裏有一大堆人要養活,若是出了差錯,聶府尊他……這個……你知道的。”
“都說聶府尊心眼小,睚眥必報,我可不這麽認為,他這人就是耿直一些,做事有點死板,哪裏心眼小了?”
“衙內,看在小的們吃這碗飯不容易的份上,您還是迴牢房內去吧,算俺求你了。”牢頭不敢強行關他,連連作揖,哀求他迴牢房裏。
“算了,看在你們可憐的份上,我這便收了法術迴牢房裏去。”高衙內玩到這會兒,也玩得差不多了。
牢頭也是信道的人,聽到“法術”二字,一副恍然大悟狀。
怪不得呢,能夠從牢中出來而不留下任何痕跡,除了高深的法術,別的真做不到。
“衙內體恤小的,這便收了神仙法術吧。”牢頭滿臉都是崇敬。
“嗯!”高衙內緩緩轉過身,來到牢房門口。
牢內所有的人都眼睜睜地看著高衙內,等著看他如何施展法術迴到牢房。
等了半晌卻不見動靜,卻聽高衙內道:“我餓了。”
“餓了?”牢頭不明所以,賠著小心問:“衙內是說……?”
高衙內白他一眼,“說啥說,餓了便施展不出法術來……切!連這個也不懂,告訴你吧,施展法術也是很耗費心神體力的哦。”
“哦!我明白了,這就給衙內買吃的。”牢頭拍拍自己腦袋,轉頭對身後的獄卒道:“都愣著做什麽?還不趕快去給衙內買吃的……沒一個有眼色的。”
“梅花包子,我要吃梅花包子。”高衙內說著,從懷裏掏出一塊銀子,看也不看便丟過去,“我是神仙中人,不讓你們白辛苦。”
牢內的張士勳“撲哧”一聲笑出來,尼瑪,這就成神仙中人了,真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
牢頭接住銀子,哈著腰恭維道:“衙內大氣,祝您早日成仙得道,俺們這些凡夫俗子也好跟著您雞犬升天。”
張士勳絕倒,都是些什麽人啊,真是開了眼了。
高衙內一臉傲氣,拍拍牢頭的肩膀以示嘉許,又瞥張士勳一眼,見他在笑,便把臉一繃,訓斥道:“笑什麽笑?若不是你身上俗氣太重拖累了我,早帶著你一起離開這鬼地方了。”
張士勳為了配合他,趕忙收住笑,束手躬身道:“衙內義氣,張某這邊感激不盡。”
高衙內擺擺手:“罷了罷了!反正我爹今天會派人把我接出去,也不差這一時三刻……牢頭,還愣著做什麽?開門!”
牢頭一愣,“已經讓人去買包子了,你不吃完包子再施展法術進去?”
“不等了,萬一被聶府尊發現,你們便倒大黴了,我是為你們著想。”
牢頭聽他說得在理,趕忙掏出鑰匙把牢門打開,恭恭敬敬請高衙內進去。
等牢頭一走,高衙內再也忍不住,躺在床板上縱聲大笑起來,兩腳還朝空中踢騰。
“衙內!你笑啥?”隔壁王閎孚問。
高衙內隻顧笑,顧不上迴答。
先笑夠再說。
張士勳替他迴答道:“高衙內修習道術日久,一直不得要領,今日突然頓悟,終成大道,豈有不高興之理。”
“是該高興,嘿嘿!”王閎孚幹笑兩聲,又試探著問:“敢問張兄,不知高衙內跟哪個仙師學的道術?”
張士勳暗笑,迴答道:“我之前聽人說過,他的師父來自嶗山,乃得道高士。”
說完,猛然想起來《聊齋誌異》裏的那個嶗山道士,不由心中一動。
既然王閎孚對道術感興趣,何不趁此機會給這可惡的家夥挖個大坑,讓他把嶗山道士的劇情演繹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