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傳說與現實
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 作者:五月的天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嗯!我表弟從鄆王那裏買到一處莊子,因為太破舊,準備修繕一下,急需用錢,所以,我們想把手裏的寶貝拿出來賣掉,就約了鄆王今天去家裏看寶貝,誰知官家不知從哪裏得到消息,也過來了。”
李師師道:“如果你兄弟倆缺錢,我這裏還有一些,你可以拿去。”
“謝謝你娘子,我已經湊了幾十萬,差不多夠用了。”
“哦!”李師師帶著他,徑直往琴室的方向走去。
張士勳一邊走,一邊東張西望,“我來過幾次了,沒有看到你這裏有護院。”
“護院倒是有兩個,都在前院,白天都縮在門房裏,晚上才在院子裏轉轉,隻限於前院,後院是不許他們進來的。”
“兩個不夠,再多找幾個吧。”
“用不著,我不過是紅塵中的一個弱女子而已,要那麽多護院做什麽?”李師師把他讓進琴室。
“李娘子是京城首屈一指的花魁,又與官家……這個……”張士勳囁嚅著,不知怎麽說他倆的關係,說得太明白的話,怕她著惱。
“我和官家沒什麽關係,如果有的話,也和那些尋芳客的關係沒什麽根本的區別。”李師師點燃一根香插到香爐上,臉上表情已經冷下來。
“可是,外麵的人風言風語,說你和官家……”
李師師打斷他的話道:“你已經說得很明白了,那都是風言風語。”
“李娘子的意思是,純屬無稽之談?”
既然說到這個話題了,張士勳也不管她臉色如何難看,決定打破砂鍋問到底。
他早就想知道李師師和趙佶之間究竟是否傳說中的那種關係。
這種心理很微妙,並不是對李師師有非分之想,主要關乎心情。
一朵鮮豔奪目的鮮花被投到汙泥裏,總歸是一件令人不太愉快的事情。
李師師瞟他一眼,忽然笑了:“有人說,我這裏有一條地道直通皇宮,張公子信嗎?”
“不信!”張士勳笑了,“我也聽到過這種傳言,嗬嗬。”
開玩笑,從金錢巷到皇宮,差不多七八裏的距離,想修一條地道,談何容易。
別說宋朝,即便放在後世,修一條這樣的地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趙佶雖然荒唐,也不會幹這種沒有名堂的事情。
他想私會李師師,直接來就行了。
使女進來給二人沏茶,李師師請張士勳坐下,端起茶杯輕輕吹一下,抬頭道:“我從小孤身一人,要不是李媽媽收留,我可能早就不在這個人世了。後來又遇到丁大使……就是賽賽的祖父,他老人家對我百般嗬護,找人教我琴棋書畫,悉心地栽培我。年齡稍長,豔名漸漸地傳揚開來,吸引來無數的豪門富商、風流才子附庸風雅……”
張士勳靜靜地聽著,也不插言,難得聽到李師師親口述說自己的身世。
“後來,我遇到了清真居士。”
張士勳道:“周邦彥,號清真居士,詩詞大家,精通音律,我曾拜讀過他的《汴都賦》。”
李師師點一下頭,輕啟朱唇,吟道:“鉛華淡佇新裝束,好風韻,天然異俗。彼此知名,雖然初見,情分先熟。爐煙淡淡雲屏曲,睡半醒,生香透玉。賴得相逢,若還虛度、生世不足。”
“我也讀到過這首詞。”
“這是清真居士為我寫的一首詞——玉蘭兒。他勸我莫要虛度年華,盡早找一個好人嫁了。”李師師說到這裏,自失地一笑,道:“後來,官家來了,清真居士走了……”
張士勳安靜地聽著,沒有插言。
“人說,文人相輕,兩個文人在我這裏碰到一起,免不了看對方不順眼。不久以後,清真居士就被外放了,他年齡大了,經不起折騰,今年在南京因病過世。”說到這裏,李師師已是珠淚盈盈,“他是我的良師,也是我的益友,從他那裏,我學到了不少的東西,受益良多。”
“他過世的時候,多大年齡?”張士勳問。
“六十四。”
張士勳點點頭。
周邦彥這麽大年齡,他和李師師之間年齡懸殊,相差四十多歲,應該沒有不可對人言的事情。
趙佶把周邦彥外放,純粹出於嫉妒心發作,太過分了。
人人都有嫉妒心,它是人的一種普遍情緒反應。
正直的人會因為嫉妒而努力完善自己,屬於善意的嫉妒。
惡意的嫉妒就不同了,會對別人造成傷害。
趙佶把周邦彥外放就是不加控製的結果,典型的惡意嫉妒。
李師師抬頭望著半空,喃喃地道:“因為清真居士的離去,我一直陷入深深地自責當中,若不是因為我,他不會被外放,也不會這麽早離開人世。”
“李娘子,這件事你沒有任何過錯,無須自責,要怪,隻能怪官家太……太……”
“莫說!莫說!”李師師製止他,低下頭。
怪不得前天晚上趙佶被揪掉胡須,李師師會暗自偷笑,原來她內心深處對趙佶是排斥的。
至於有沒有恨,這個不好問李師師。
二人沉默了好一會,誰也沒有說話。
張士勳首先打破沉默,輕聲道:“李娘子,不說這些令人不愉快的話題了,我給你彈一曲吧。”
李師師冰雪聰明,如何不知道他用意,點頭道:“好呀!師師洗耳恭聽。”
張士勳拿起琵琶,調了調琴弦。
“你要彈什麽曲子?”李師師問。
“琵琶語。”
張士勳調好琴弦,手指一撥,動聽的琴音緩緩響起。
這首曲子雖然很短,卻最能勾起人的情愫,仿佛是一個美麗的女子披著皎潔的月光,輕輕低聲呢喃,訴說衷腸。
一再重複的旋律絲毫沒有違和感,反而會慢慢得帶著你,一步步走向曲子創造出的意境之中。
張士勳彈完,問已經陷入癡迷的李師師:“這首曲子怎麽樣,喜歡嗎?”
“喜歡!喜歡得緊。”
張士勳一笑,放下琵琶,端起茶杯輕輕啜一口。
李師師歎息一聲,道:“這首曲子很美,分明是一個女子在對情郎訴說衷腸,欲說還休,纏綿之意惹人惆悵,令人遐思。”
李師師道:“如果你兄弟倆缺錢,我這裏還有一些,你可以拿去。”
“謝謝你娘子,我已經湊了幾十萬,差不多夠用了。”
“哦!”李師師帶著他,徑直往琴室的方向走去。
張士勳一邊走,一邊東張西望,“我來過幾次了,沒有看到你這裏有護院。”
“護院倒是有兩個,都在前院,白天都縮在門房裏,晚上才在院子裏轉轉,隻限於前院,後院是不許他們進來的。”
“兩個不夠,再多找幾個吧。”
“用不著,我不過是紅塵中的一個弱女子而已,要那麽多護院做什麽?”李師師把他讓進琴室。
“李娘子是京城首屈一指的花魁,又與官家……這個……”張士勳囁嚅著,不知怎麽說他倆的關係,說得太明白的話,怕她著惱。
“我和官家沒什麽關係,如果有的話,也和那些尋芳客的關係沒什麽根本的區別。”李師師點燃一根香插到香爐上,臉上表情已經冷下來。
“可是,外麵的人風言風語,說你和官家……”
李師師打斷他的話道:“你已經說得很明白了,那都是風言風語。”
“李娘子的意思是,純屬無稽之談?”
既然說到這個話題了,張士勳也不管她臉色如何難看,決定打破砂鍋問到底。
他早就想知道李師師和趙佶之間究竟是否傳說中的那種關係。
這種心理很微妙,並不是對李師師有非分之想,主要關乎心情。
一朵鮮豔奪目的鮮花被投到汙泥裏,總歸是一件令人不太愉快的事情。
李師師瞟他一眼,忽然笑了:“有人說,我這裏有一條地道直通皇宮,張公子信嗎?”
“不信!”張士勳笑了,“我也聽到過這種傳言,嗬嗬。”
開玩笑,從金錢巷到皇宮,差不多七八裏的距離,想修一條地道,談何容易。
別說宋朝,即便放在後世,修一條這樣的地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趙佶雖然荒唐,也不會幹這種沒有名堂的事情。
他想私會李師師,直接來就行了。
使女進來給二人沏茶,李師師請張士勳坐下,端起茶杯輕輕吹一下,抬頭道:“我從小孤身一人,要不是李媽媽收留,我可能早就不在這個人世了。後來又遇到丁大使……就是賽賽的祖父,他老人家對我百般嗬護,找人教我琴棋書畫,悉心地栽培我。年齡稍長,豔名漸漸地傳揚開來,吸引來無數的豪門富商、風流才子附庸風雅……”
張士勳靜靜地聽著,也不插言,難得聽到李師師親口述說自己的身世。
“後來,我遇到了清真居士。”
張士勳道:“周邦彥,號清真居士,詩詞大家,精通音律,我曾拜讀過他的《汴都賦》。”
李師師點一下頭,輕啟朱唇,吟道:“鉛華淡佇新裝束,好風韻,天然異俗。彼此知名,雖然初見,情分先熟。爐煙淡淡雲屏曲,睡半醒,生香透玉。賴得相逢,若還虛度、生世不足。”
“我也讀到過這首詞。”
“這是清真居士為我寫的一首詞——玉蘭兒。他勸我莫要虛度年華,盡早找一個好人嫁了。”李師師說到這裏,自失地一笑,道:“後來,官家來了,清真居士走了……”
張士勳安靜地聽著,沒有插言。
“人說,文人相輕,兩個文人在我這裏碰到一起,免不了看對方不順眼。不久以後,清真居士就被外放了,他年齡大了,經不起折騰,今年在南京因病過世。”說到這裏,李師師已是珠淚盈盈,“他是我的良師,也是我的益友,從他那裏,我學到了不少的東西,受益良多。”
“他過世的時候,多大年齡?”張士勳問。
“六十四。”
張士勳點點頭。
周邦彥這麽大年齡,他和李師師之間年齡懸殊,相差四十多歲,應該沒有不可對人言的事情。
趙佶把周邦彥外放,純粹出於嫉妒心發作,太過分了。
人人都有嫉妒心,它是人的一種普遍情緒反應。
正直的人會因為嫉妒而努力完善自己,屬於善意的嫉妒。
惡意的嫉妒就不同了,會對別人造成傷害。
趙佶把周邦彥外放就是不加控製的結果,典型的惡意嫉妒。
李師師抬頭望著半空,喃喃地道:“因為清真居士的離去,我一直陷入深深地自責當中,若不是因為我,他不會被外放,也不會這麽早離開人世。”
“李娘子,這件事你沒有任何過錯,無須自責,要怪,隻能怪官家太……太……”
“莫說!莫說!”李師師製止他,低下頭。
怪不得前天晚上趙佶被揪掉胡須,李師師會暗自偷笑,原來她內心深處對趙佶是排斥的。
至於有沒有恨,這個不好問李師師。
二人沉默了好一會,誰也沒有說話。
張士勳首先打破沉默,輕聲道:“李娘子,不說這些令人不愉快的話題了,我給你彈一曲吧。”
李師師冰雪聰明,如何不知道他用意,點頭道:“好呀!師師洗耳恭聽。”
張士勳拿起琵琶,調了調琴弦。
“你要彈什麽曲子?”李師師問。
“琵琶語。”
張士勳調好琴弦,手指一撥,動聽的琴音緩緩響起。
這首曲子雖然很短,卻最能勾起人的情愫,仿佛是一個美麗的女子披著皎潔的月光,輕輕低聲呢喃,訴說衷腸。
一再重複的旋律絲毫沒有違和感,反而會慢慢得帶著你,一步步走向曲子創造出的意境之中。
張士勳彈完,問已經陷入癡迷的李師師:“這首曲子怎麽樣,喜歡嗎?”
“喜歡!喜歡得緊。”
張士勳一笑,放下琵琶,端起茶杯輕輕啜一口。
李師師歎息一聲,道:“這首曲子很美,分明是一個女子在對情郎訴說衷腸,欲說還休,纏綿之意惹人惆悵,令人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