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給太上老君募捐
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 作者:五月的天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佶自有主意,他轉過身對王黼等人說道:“你們也都聽到了,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需要修繕,你們每人捐一萬兩黃金出來吧。”
蔡京、王黼、李邦彥、童貫等人麵麵相覷。
他們家裏是有錢,而且還不少,但是,一下子拿出一萬兩黃金,著實讓人肉疼。
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
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是位高權重,利用職權的便利撈了不少的錢,可是,即便錢再多,那也是自家的啊。
皇帝空口白牙,張口就是一萬兩黃金,這是拿他們當自己的內庫了。
趙佶見他們都不吭聲,臉色慢慢陰沉下來。
這可是為太上老君募捐啊,這些大臣竟然不樂意,太可氣了。
你們有今天,也是朕給的,如果不識相的話,那就走著瞧。
這時,一個人排眾而出,點頭哈腰道:“官家,臣願出兩萬兩金子。”
張士勳朝那人一看,麵生得很,以前從來沒有見過。
“哎喲!還是朱勔能替朕分憂啊。”趙佶一把拉住他的手。
其他大臣看著朱勔,殺他的心都有。
賊廝鳥!你這一帶頭,我們何以自處?
如果不跟著捐,信不信皇帝明天就把他貶職,如果跟著捐,那可是一萬兩黃金啊。
蔡京察言觀色,知道躲不過去,便顫巍巍地上前兩步,“官家,老臣多年來也有些家底,湊一湊也能拿出一萬兩金子,我捐了。”
王黼等人見狀,隻有跟著一起捐了。
都是一萬兩。
趙佶捋著胡須笑了,“眾愛卿,你們都是朕的好臣子,相信太上老君收到你們的捐助後,肯定會賜福給你們的。”
張士勳一聽,差點笑出聲來。
太上老君賜福,沒聽說過。
在場的諸位大臣雖然都捐款了,還是差五萬兩。
濮王道:“我可以捐五千兩,條件是可以跟著一起看三國。”
“可以。”趙佶答應得很爽快。
三樓挺大,別說多一個人,即便再多三五十個人也不是問題。
趙佶問梁師成:“守道,現在還差多少?”
“還差四萬五千兩。”梁師成剛才也捐出一萬兩,心裏揪得慌,他掃張士勳一眼,建議道:“官家,其他人也可以認捐的。”
意思再明顯不過,在場的人都知道他在打張士勳的主意。
張士勳權當耳旁風了,心忖:想打老子的主意,等著吧,看我怎麽治理你。
趙佶眼珠轉了轉,問張士勳:“花錢包下三樓,每次限定十人嗎?”
“沒錯。”
“能不能通融一下,多進去幾個?”趙佶的算盤打得很精,他準備當二道販子,再多賣幾個名額,這樣的話,二十萬黃金就差不多了。
張士勳道:“還請官家見諒,不是我不通融,而是天上司官不允許,如果一次超過十個的話,大家都看不成了。”
趙佶隻好作罷,轉臉問梁師成:“我們還有幾個空額?”
“還剩三個。”
“四萬五賣出去。”
“這……”
梁師成抓瞎了,上哪兒賣去?
張士勳拍手笑道:“官家睿智,十五萬兩黃金買到一個與官家共同觀看三國的資格,消息傳出去,那些富商巨賈肯定搶著買。”
他隻說富商巨賈,而沒有提皇親國戚。
梁師成正沒有辦法,見他這樣說,樂得就坡下驢,“士勳,這事你來辦,如何?”
張士勳不理他,而是對趙佶道:“官家,隻要你不惜筆墨,把事情大概寫一下貼在酒樓門口,我相信,剩下的十五萬,很快就能湊齊。”
“官家的墨寶貼在門口,你怎麽想的?”梁師成指著張士勳的鼻子,尖聲道:“就知道你不是好人。”
話音沒落地,孔雀撲棱棱從窗台飛過來,兩隻爪子抓起梁師成的襆頭,又重新飛到窗台上,三兩下把襆頭琢出幾個洞,頭一甩,殘破的襆頭便飛下樓。
梁師成大驚失色,衝著孔雀又打恭有作揖。
人家是仙使,是神鳥,得罪不起。
張士勳笑道:“梁相,它是神鳥,能分得清好人壞人的。”
意思很明白,你梁師成就是壞人。
趙佶糾結了半天,最後歎口氣道:“拿筆墨紙硯來吧。”
皇帝尋求募捐者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便傳遍京城。
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天上人間,想看一看官家的墨寶。
一時之間,酒樓前人如潮湧,把禦街堵得水泄不通。
有人眼尖,指著二樓的窗台喊道:“快看啊,那裏有一隻大鳥。”
“哎喲!果然好大一隻鳥。”
“那好像是鳳凰啊。”
“不懂別亂扯,那是孔雀,應該是從南邊飛來的。”
“不是從南方飛來的,聽說它是天上的仙使,來找張天師的。”
……
圍觀的人七嘴八舌,說什麽的都有,越說越玄乎。
有人說它是太上老君家裏養的寵物;有人說它是仙使,專門負責傳信的;還有人說它是張天師的仙友……
孔雀飛走了,臨走撂下一句話:三天後,他會到宣德樓前的廣場上取金子。
趙佶心神不寧地坐在二樓的雅間裏,守著一桌子美食,一點胃口都沒有。
他抬頭看看正梳理羽毛的孔雀,問梁師成:“守道,你說會有人認捐嗎?”
梁師成歎息一聲道:“難!太難了。”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仍然沒有人前來認捐。
趙佶看著幾個親信大臣,心忖:不行的話,就讓這幾人在湊一湊,把剩下的四萬五千兩補齊。
正在這時,鄆王和高衙內來了。
“父皇,我與高承宗去了一趟界身,把父皇募捐的消息告訴那裏的富商。”
趙佶眼前一亮:“有人願意捐了?”
“有!”鄆王點點頭,“他們捐了五萬兩,不過……”
“什麽?”
“這五萬兩是十多個人湊的。”
“這……”趙佶為難起來,“三哥兒,這裏隻有三個名額,他們……”
“父皇且聽兒臣說完。”鄆王笑著道:“這些富商說,他們可以輪著來,每日隻來三人。”
“咦!這辦法不錯,我看可以。”
鄆王見他同意了,指指高衙內:“承宗已經把那些人帶來了,就在樓下等著父皇的消息呢。”
“嗯嗯!我就不見這些商人了,你下去敷衍一下吧。”
蔡京、王黼、李邦彥、童貫等人麵麵相覷。
他們家裏是有錢,而且還不少,但是,一下子拿出一萬兩黃金,著實讓人肉疼。
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
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是位高權重,利用職權的便利撈了不少的錢,可是,即便錢再多,那也是自家的啊。
皇帝空口白牙,張口就是一萬兩黃金,這是拿他們當自己的內庫了。
趙佶見他們都不吭聲,臉色慢慢陰沉下來。
這可是為太上老君募捐啊,這些大臣竟然不樂意,太可氣了。
你們有今天,也是朕給的,如果不識相的話,那就走著瞧。
這時,一個人排眾而出,點頭哈腰道:“官家,臣願出兩萬兩金子。”
張士勳朝那人一看,麵生得很,以前從來沒有見過。
“哎喲!還是朱勔能替朕分憂啊。”趙佶一把拉住他的手。
其他大臣看著朱勔,殺他的心都有。
賊廝鳥!你這一帶頭,我們何以自處?
如果不跟著捐,信不信皇帝明天就把他貶職,如果跟著捐,那可是一萬兩黃金啊。
蔡京察言觀色,知道躲不過去,便顫巍巍地上前兩步,“官家,老臣多年來也有些家底,湊一湊也能拿出一萬兩金子,我捐了。”
王黼等人見狀,隻有跟著一起捐了。
都是一萬兩。
趙佶捋著胡須笑了,“眾愛卿,你們都是朕的好臣子,相信太上老君收到你們的捐助後,肯定會賜福給你們的。”
張士勳一聽,差點笑出聲來。
太上老君賜福,沒聽說過。
在場的諸位大臣雖然都捐款了,還是差五萬兩。
濮王道:“我可以捐五千兩,條件是可以跟著一起看三國。”
“可以。”趙佶答應得很爽快。
三樓挺大,別說多一個人,即便再多三五十個人也不是問題。
趙佶問梁師成:“守道,現在還差多少?”
“還差四萬五千兩。”梁師成剛才也捐出一萬兩,心裏揪得慌,他掃張士勳一眼,建議道:“官家,其他人也可以認捐的。”
意思再明顯不過,在場的人都知道他在打張士勳的主意。
張士勳權當耳旁風了,心忖:想打老子的主意,等著吧,看我怎麽治理你。
趙佶眼珠轉了轉,問張士勳:“花錢包下三樓,每次限定十人嗎?”
“沒錯。”
“能不能通融一下,多進去幾個?”趙佶的算盤打得很精,他準備當二道販子,再多賣幾個名額,這樣的話,二十萬黃金就差不多了。
張士勳道:“還請官家見諒,不是我不通融,而是天上司官不允許,如果一次超過十個的話,大家都看不成了。”
趙佶隻好作罷,轉臉問梁師成:“我們還有幾個空額?”
“還剩三個。”
“四萬五賣出去。”
“這……”
梁師成抓瞎了,上哪兒賣去?
張士勳拍手笑道:“官家睿智,十五萬兩黃金買到一個與官家共同觀看三國的資格,消息傳出去,那些富商巨賈肯定搶著買。”
他隻說富商巨賈,而沒有提皇親國戚。
梁師成正沒有辦法,見他這樣說,樂得就坡下驢,“士勳,這事你來辦,如何?”
張士勳不理他,而是對趙佶道:“官家,隻要你不惜筆墨,把事情大概寫一下貼在酒樓門口,我相信,剩下的十五萬,很快就能湊齊。”
“官家的墨寶貼在門口,你怎麽想的?”梁師成指著張士勳的鼻子,尖聲道:“就知道你不是好人。”
話音沒落地,孔雀撲棱棱從窗台飛過來,兩隻爪子抓起梁師成的襆頭,又重新飛到窗台上,三兩下把襆頭琢出幾個洞,頭一甩,殘破的襆頭便飛下樓。
梁師成大驚失色,衝著孔雀又打恭有作揖。
人家是仙使,是神鳥,得罪不起。
張士勳笑道:“梁相,它是神鳥,能分得清好人壞人的。”
意思很明白,你梁師成就是壞人。
趙佶糾結了半天,最後歎口氣道:“拿筆墨紙硯來吧。”
皇帝尋求募捐者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便傳遍京城。
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天上人間,想看一看官家的墨寶。
一時之間,酒樓前人如潮湧,把禦街堵得水泄不通。
有人眼尖,指著二樓的窗台喊道:“快看啊,那裏有一隻大鳥。”
“哎喲!果然好大一隻鳥。”
“那好像是鳳凰啊。”
“不懂別亂扯,那是孔雀,應該是從南邊飛來的。”
“不是從南方飛來的,聽說它是天上的仙使,來找張天師的。”
……
圍觀的人七嘴八舌,說什麽的都有,越說越玄乎。
有人說它是太上老君家裏養的寵物;有人說它是仙使,專門負責傳信的;還有人說它是張天師的仙友……
孔雀飛走了,臨走撂下一句話:三天後,他會到宣德樓前的廣場上取金子。
趙佶心神不寧地坐在二樓的雅間裏,守著一桌子美食,一點胃口都沒有。
他抬頭看看正梳理羽毛的孔雀,問梁師成:“守道,你說會有人認捐嗎?”
梁師成歎息一聲道:“難!太難了。”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仍然沒有人前來認捐。
趙佶看著幾個親信大臣,心忖:不行的話,就讓這幾人在湊一湊,把剩下的四萬五千兩補齊。
正在這時,鄆王和高衙內來了。
“父皇,我與高承宗去了一趟界身,把父皇募捐的消息告訴那裏的富商。”
趙佶眼前一亮:“有人願意捐了?”
“有!”鄆王點點頭,“他們捐了五萬兩,不過……”
“什麽?”
“這五萬兩是十多個人湊的。”
“這……”趙佶為難起來,“三哥兒,這裏隻有三個名額,他們……”
“父皇且聽兒臣說完。”鄆王笑著道:“這些富商說,他們可以輪著來,每日隻來三人。”
“咦!這辦法不錯,我看可以。”
鄆王見他同意了,指指高衙內:“承宗已經把那些人帶來了,就在樓下等著父皇的消息呢。”
“嗯嗯!我就不見這些商人了,你下去敷衍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