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話。
翌日,胡浩南精神奕奕的出現在訓練場邊,然後像往常一樣在場邊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
一支磨合成熟的團隊就這點好,所有人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職責,各司其職,他這個大當家的就能清閑下來……
格瑞斯:說的好像以前你很忙似的。
胡浩南:咳咳,不要注意這些細節。
重要的是,人隻有清閑下來才能騰出更多時間來觀察、學習和思考。
比如胡浩南就觀察到在訓練間隙,本西蒙斯就會和班巴嘀咕些什麽,手還比來比去,而班巴還是一副很是受用的樣子。
這一下就引起了胡浩南的好奇心,悄無聲息的湊近了些才聽到本西蒙斯正在告訴班巴如何跑位,什麽時候才是協防的最佳時機。
胡浩南沒想到西蒙斯會有當“小老師”的一麵。
要知道如今的西蒙斯也不過是三年級的學生。
三年級的小哥哥教一年級的小弟弟……這畫麵簡直不要太美。
想想前段時間西蒙斯的遭遇,再次印證了一件事,那些生活中的挫折才會讓男人變得成熟。
想到黃蜂下半程的第一個對手是西部排名第五的猶他爵士隊。
陣容裏有著戈貝爾這樣的缺乏自主進攻能力的防守大閘。
胡浩南突發奇想,要不要試試西蒙斯+班巴的內線組合?
反正爵士大多數戰術都是從外線打起,西蒙斯和班巴配合起來那就是要速度有速度,要身高有身高,要速度有速度,能夠最大程度遏製外線球員的發揮。
至於戈貝爾……一個攻守失衡的球員就像是內分比失調的女人,就算有副漂亮的好皮囊還能有多少女人味。
呃,我意思是說,就算戈貝爾拚命得分又能拿幾分呢。
胡浩南把這個想法告訴格瑞斯。
格瑞斯聽後覺得可以一試。
對於一支成熟的球隊來說,縱然有主教練在場邊的靈光乍現,但更多的還是場下的磨合。
貿然拿出一套平時都沒有練過的陣容放到球場上,大概率得到的不是驚喜,而是驚嚇。
就這樣,格瑞斯臨場做出調整,用西蒙斯和班巴組成了內線搭檔。
胡浩南看後就覺得很有搞頭,尤其是西蒙斯,有幾次班巴過於在意外線球員的突破,都是西蒙斯及時幫他補位……
不得不說,西蒙斯在防守方麵的天賦確實夠高,幾次補位時機的把握相當精準,既能幫班巴擦屁股,又能最大程度上兼顧到自己的對位球員。
而給胡浩南留下印象最深的還是西蒙斯打球的勁頭……
怎麽說呢,就像他小時候教小弟弟背古詩,哪怕自己平時再怎麽不喜歡學習,一旦當起小老師,那精神頭甭提有多足了。
怪不得老祖宗說,好為人師,不求甚解。
這分明就是說,哪怕自己什麽也沒有搞懂,也喜歡給人當老師啊。
嗯嗯嗯,針不戳,針不戳……胡浩南對兩人之間的合作初體驗滿意極了。
……
28日,黃蜂與爵士的比賽在智能家居球館打響。
這座球館建成於1991年,當時還叫達美中心球館,由達美航空冠名這座球館。
在07年達美航空協議結束後,更名為能源方案中心球館,16年又更名為智能家居球館。
不過老球迷還是更喜歡稱唿他為達能球館,沒辦法,初戀的感覺就是這麽讓人難以忘記。
猶他爵士在nba是一支非常奇怪的球隊。
別管他們客場打得怎麽樣,一旦到了他們的主場,立刻像是變了一支球隊。
比方說,90-91賽季,爵士客場戰績19勝22負,主場戰績卻高達36勝5負。
96-97賽季,客場24勝17負,主場戰績38勝3負。
07-08賽季,客場17勝24負,主場37勝4負。
08-09賽季,客場15勝26負,主場33勝8負。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主場龍,客場蟲,都快成了猶他爵士的傳統了。
達能球館之所以能成為聯盟中讓人聞風喪膽的魔鬼主場。
首先要歸功於猶他爵士所處的環境。
鹽湖城的高原氣壓低,氧氣含量低,缺氧環境對於運動員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姚眀曾在采訪中吐槽過:打一會兒就感覺很吃力。
再就是要感謝執教爵士23年的主教練傑裏-斯隆。
斯隆當球員那會兒身上就有一個標簽——強悍鐵血。
他把自己的風格灌輸到球隊之中。
傑裏-斯隆有一句名言:如果每個犯規,裁判都要吹的話,每場比賽恐怕要打4、5個小時。
這意思再明顯不過,比賽能打四五個小時嗎?不能,所以裁判不可能每個犯規都會吹罰,那就打得再兇一點吧。
這就導致爵士球員上場後打得比任何一支球隊都要強硬,他們甚至可以為了爭搶一個籃板無所不用其極。
在他們眼中,籃球不是比賽,更不是藝術,而是戰爭。
即便傑裏-斯隆退役,這種籃球即戰爭的傳統還是很大程度上延續下來。
因為球員到了30多歲就老了,看球的觀眾卻是可以看一輩子。
你敢在場上鬆散,老子真敢罵“死”你!
死加引號,起強調作用,那是真的“死”!
郵差馬龍就曾講過一個親身經曆的事情,那天他感冒了,就在場上就偷懶了點,結果導致那場比賽輸了。
輸了歸輸了,但這種帶病作戰的故事放在其他球隊都是可以拿來讚美的,但在鹽湖城……
第二天早上,馬龍開門取報紙時,就看到信箱裏多了份來自球迷的禮物——一顆花生米。
花生米上麵,球迷還貼心的附了一張使用說明書:沒有下一次。
是的,那是來自球迷的死亡威脅。
郵差在采訪中說到這事時道:真的,我覺得自己敢有下一次,他真的敢弄死我!
這樣的球迷,就問你狠不狠?
就問你怕不怕?
你還敢不敢在場上漫步?海參兄弟們!
……
胡浩南也不是跟爵士打一兩天交道了。
爵士的這些優勢在他這裏倒是起不了太大作用。
傑裏-斯隆這位猶他爵士的精神領袖已經退役。
奎因-施耐德很努力,但跟斯隆相比還是相差太多了。
斯隆可以一句話就讓郵差乖乖的坐到替補席上。
施耐德做不到,他需要通過更多的肢體語言來讓自己看起來很強硬。
胡浩南感覺施耐德就像是他剛執教開拓者那會兒。
需要不斷用誇張的肢體語言、激烈的言辭來讓自己看起來可以掌控一切,其實內心慌得一批。
至於說鹽湖城的高原環境,這對胡浩南來說就更不是問題了。
他可以通過高頻次球員輪換來保證場上強度。
沒辦法,咱就是能上場打球的人多,老傳統了……
翌日,胡浩南精神奕奕的出現在訓練場邊,然後像往常一樣在場邊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
一支磨合成熟的團隊就這點好,所有人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職責,各司其職,他這個大當家的就能清閑下來……
格瑞斯:說的好像以前你很忙似的。
胡浩南:咳咳,不要注意這些細節。
重要的是,人隻有清閑下來才能騰出更多時間來觀察、學習和思考。
比如胡浩南就觀察到在訓練間隙,本西蒙斯就會和班巴嘀咕些什麽,手還比來比去,而班巴還是一副很是受用的樣子。
這一下就引起了胡浩南的好奇心,悄無聲息的湊近了些才聽到本西蒙斯正在告訴班巴如何跑位,什麽時候才是協防的最佳時機。
胡浩南沒想到西蒙斯會有當“小老師”的一麵。
要知道如今的西蒙斯也不過是三年級的學生。
三年級的小哥哥教一年級的小弟弟……這畫麵簡直不要太美。
想想前段時間西蒙斯的遭遇,再次印證了一件事,那些生活中的挫折才會讓男人變得成熟。
想到黃蜂下半程的第一個對手是西部排名第五的猶他爵士隊。
陣容裏有著戈貝爾這樣的缺乏自主進攻能力的防守大閘。
胡浩南突發奇想,要不要試試西蒙斯+班巴的內線組合?
反正爵士大多數戰術都是從外線打起,西蒙斯和班巴配合起來那就是要速度有速度,要身高有身高,要速度有速度,能夠最大程度遏製外線球員的發揮。
至於戈貝爾……一個攻守失衡的球員就像是內分比失調的女人,就算有副漂亮的好皮囊還能有多少女人味。
呃,我意思是說,就算戈貝爾拚命得分又能拿幾分呢。
胡浩南把這個想法告訴格瑞斯。
格瑞斯聽後覺得可以一試。
對於一支成熟的球隊來說,縱然有主教練在場邊的靈光乍現,但更多的還是場下的磨合。
貿然拿出一套平時都沒有練過的陣容放到球場上,大概率得到的不是驚喜,而是驚嚇。
就這樣,格瑞斯臨場做出調整,用西蒙斯和班巴組成了內線搭檔。
胡浩南看後就覺得很有搞頭,尤其是西蒙斯,有幾次班巴過於在意外線球員的突破,都是西蒙斯及時幫他補位……
不得不說,西蒙斯在防守方麵的天賦確實夠高,幾次補位時機的把握相當精準,既能幫班巴擦屁股,又能最大程度上兼顧到自己的對位球員。
而給胡浩南留下印象最深的還是西蒙斯打球的勁頭……
怎麽說呢,就像他小時候教小弟弟背古詩,哪怕自己平時再怎麽不喜歡學習,一旦當起小老師,那精神頭甭提有多足了。
怪不得老祖宗說,好為人師,不求甚解。
這分明就是說,哪怕自己什麽也沒有搞懂,也喜歡給人當老師啊。
嗯嗯嗯,針不戳,針不戳……胡浩南對兩人之間的合作初體驗滿意極了。
……
28日,黃蜂與爵士的比賽在智能家居球館打響。
這座球館建成於1991年,當時還叫達美中心球館,由達美航空冠名這座球館。
在07年達美航空協議結束後,更名為能源方案中心球館,16年又更名為智能家居球館。
不過老球迷還是更喜歡稱唿他為達能球館,沒辦法,初戀的感覺就是這麽讓人難以忘記。
猶他爵士在nba是一支非常奇怪的球隊。
別管他們客場打得怎麽樣,一旦到了他們的主場,立刻像是變了一支球隊。
比方說,90-91賽季,爵士客場戰績19勝22負,主場戰績卻高達36勝5負。
96-97賽季,客場24勝17負,主場戰績38勝3負。
07-08賽季,客場17勝24負,主場37勝4負。
08-09賽季,客場15勝26負,主場33勝8負。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主場龍,客場蟲,都快成了猶他爵士的傳統了。
達能球館之所以能成為聯盟中讓人聞風喪膽的魔鬼主場。
首先要歸功於猶他爵士所處的環境。
鹽湖城的高原氣壓低,氧氣含量低,缺氧環境對於運動員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姚眀曾在采訪中吐槽過:打一會兒就感覺很吃力。
再就是要感謝執教爵士23年的主教練傑裏-斯隆。
斯隆當球員那會兒身上就有一個標簽——強悍鐵血。
他把自己的風格灌輸到球隊之中。
傑裏-斯隆有一句名言:如果每個犯規,裁判都要吹的話,每場比賽恐怕要打4、5個小時。
這意思再明顯不過,比賽能打四五個小時嗎?不能,所以裁判不可能每個犯規都會吹罰,那就打得再兇一點吧。
這就導致爵士球員上場後打得比任何一支球隊都要強硬,他們甚至可以為了爭搶一個籃板無所不用其極。
在他們眼中,籃球不是比賽,更不是藝術,而是戰爭。
即便傑裏-斯隆退役,這種籃球即戰爭的傳統還是很大程度上延續下來。
因為球員到了30多歲就老了,看球的觀眾卻是可以看一輩子。
你敢在場上鬆散,老子真敢罵“死”你!
死加引號,起強調作用,那是真的“死”!
郵差馬龍就曾講過一個親身經曆的事情,那天他感冒了,就在場上就偷懶了點,結果導致那場比賽輸了。
輸了歸輸了,但這種帶病作戰的故事放在其他球隊都是可以拿來讚美的,但在鹽湖城……
第二天早上,馬龍開門取報紙時,就看到信箱裏多了份來自球迷的禮物——一顆花生米。
花生米上麵,球迷還貼心的附了一張使用說明書:沒有下一次。
是的,那是來自球迷的死亡威脅。
郵差在采訪中說到這事時道:真的,我覺得自己敢有下一次,他真的敢弄死我!
這樣的球迷,就問你狠不狠?
就問你怕不怕?
你還敢不敢在場上漫步?海參兄弟們!
……
胡浩南也不是跟爵士打一兩天交道了。
爵士的這些優勢在他這裏倒是起不了太大作用。
傑裏-斯隆這位猶他爵士的精神領袖已經退役。
奎因-施耐德很努力,但跟斯隆相比還是相差太多了。
斯隆可以一句話就讓郵差乖乖的坐到替補席上。
施耐德做不到,他需要通過更多的肢體語言來讓自己看起來很強硬。
胡浩南感覺施耐德就像是他剛執教開拓者那會兒。
需要不斷用誇張的肢體語言、激烈的言辭來讓自己看起來可以掌控一切,其實內心慌得一批。
至於說鹽湖城的高原環境,這對胡浩南來說就更不是問題了。
他可以通過高頻次球員輪換來保證場上強度。
沒辦法,咱就是能上場打球的人多,老傳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