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左夢庚投降阿濟格
因為清軍阿濟格的前鋒那不都魯.朱瑪喇率領的精兵兩千人,已經攻下了蘭溪口,到達了蘄州一帶,正在蘄州收集船隻,隨時有東下的可能性。
大順軍害怕後路被斷,因此還是在武昌府一帶活動,一時半會並沒有對江西這邊進行攻略。
這就使得江西的九江一帶出現過短時間的權力空白時期,沒有任何一方勢力在此。
張鹿安趁著大順軍、清軍和寧南軍三方混亂之際,帶著南康府囤積的糧草,近七十萬石(又從江西籌集了一些),帶著願意跟著自己走的夏萬亨和史夏隆,以及其他文武百姓數千人,再從南康和南昌籌集到一批船隻,浩浩蕩蕩地沿著長江向東順流而下。
長江北麵的清軍將領朱瑪喇連忙派人警戒,但是浮山軍沒有登陸的意思。
而寧南軍所部人馬,此時正在極端混亂之中,南岸的盧光祖和李成兩部軍,自從左良玉死亡的消息傳開後,士氣降至了冰點。
黃得功親自率領親兵600人,對寧南軍發動夜襲,造成了南岸寧南軍發生了巨大的營嘯。
黃得功的靖南軍各營兩萬人趁機發動了大反攻,盧光祖和李成拚死抵抗,但是很明顯大勢已去,李成被黃得功的部將鄧林祖所殺,盧光祖則是帶著不到一千人,乘坐南下支援的徐勇所部的船隻倉皇逃到長江北岸。
池州一戰,寧南軍至少陣亡有兩萬人。
左夢庚此時陷入了巨大的迷茫之中,要知道李成和陣亡的兩萬人,都是屬於內五營的精銳力量,很明顯此時的黃得功的軍事實力還是很強大的。
雖然左夢庚所部又擄掠了安慶一帶的百姓和船隻,所部人馬仍然有八十萬和四萬餘艘大小船隻,但是幾乎都是停靠在北岸碼頭,不敢輕易出戰。
而連續作戰的靖南軍,也進入了休整階段,暫時停止了行軍作戰,但是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一旦靖南軍休整好了,那麽一定會渡江對寧南軍發動打擊的。
而張鹿安正是趁著這一契機,將船隊開迴了浮山,再加上南京方麵籌集的軍糧,大大緩解了張鹿安關於糧餉方麵的壓力。
張鹿安到達浮山後,加大了浮山方麵人力和物資的轉移速度和力度,從江西帶迴來的人員和物資,隻是放下了張鹿安和三個陸師協的將士後,直接前往了崇明島,在崇明島上建立了據點,然後將貨物和人員轉移到海船之上,轉運到登萊。
張鹿安的這一行動自然很快就被南京朝野所知曉,頓時大量的文武官員,紛紛出麵指責張鹿安有逃跑的傾向。
張鹿安不得不在《長江旬報》上發表文章,一再強調轉移人力和物資是為了建設登萊之用,但是這樣的說法很難說服人。
張鹿安於是決定桐城一帶對左夢庚帶領的寧南軍發動一次反攻作戰。
但是張鹿安的想法卻被錢澄之給否決,認為有可能會逼迫左夢庚投降清廷,但是張鹿安覺得不管自己逼不逼他,他都會投降清廷的。
為了以防萬一,張鹿安還是先把自己的反攻作戰計劃,報告到南京明廷。
南京明廷立刻產生了巨大的爭議當中,反正他們就愛爭議,從來沒有達成過完全一致的觀點和主張。
以高弘圖、錢謙益等人認為應當給左夢庚一個反正的機會,隻要左夢庚能夠在安慶抵擋清軍,就可以把寧南侯的爵位讓左夢庚繼承。
讓浮山軍前往揚州駐紮,阻擋已經兵臨徐州的清軍多鐸部;
但是以馬士英和阮大铖兩人為主,認為左夢庚所部才是心腹之患,強烈支持浮山軍攻擊寧南軍,支援正在受到寧南軍猛攻的安慶成。
阮大铖甚至從南京的京營之中,抽調出來十門從壕境購買的新式火炮,並上千石火藥送到了浮山來,慫恿浮山軍對左夢庚開戰。
阮大铖的做法引起了江南提督蔣雲台和京營提督卜從善的嚴重不滿,大失江南將士之心。
而張鹿安得到這十門火炮後,頓時愛不釋手,當即宣布成立第八炮兵營,以親兵侍衛長許不惑升任為第八炮兵營遊擊,和第二炮兵營一樣,直接隸屬於大元帥府。
許不惑留下的帳前侍衛長的空缺,由親兵吳鬆接任,吳鬆是吳家喜的長子,也算是張鹿安對“孤影”的一種交代。
此時的潛山千總索忠信和副千戶覃一純已經撤退到桐城掛車河一帶,卻遇到了寧南軍所部大將常登的攻擊,索忠信兵微將寡,向張鹿安求援。
張鹿安按照明廷的旨意,親自率領三協陸師,前往桐城掛車河,準備與寧南軍決一死戰,隻是剛到掛車河,卻得到了一個除了張鹿安以外,令其他人震驚的消息:
擁有八十萬大軍的左夢庚投降了隻帶有一萬名部下的愛新覺羅.阿濟格。
(本章完)
因為清軍阿濟格的前鋒那不都魯.朱瑪喇率領的精兵兩千人,已經攻下了蘭溪口,到達了蘄州一帶,正在蘄州收集船隻,隨時有東下的可能性。
大順軍害怕後路被斷,因此還是在武昌府一帶活動,一時半會並沒有對江西這邊進行攻略。
這就使得江西的九江一帶出現過短時間的權力空白時期,沒有任何一方勢力在此。
張鹿安趁著大順軍、清軍和寧南軍三方混亂之際,帶著南康府囤積的糧草,近七十萬石(又從江西籌集了一些),帶著願意跟著自己走的夏萬亨和史夏隆,以及其他文武百姓數千人,再從南康和南昌籌集到一批船隻,浩浩蕩蕩地沿著長江向東順流而下。
長江北麵的清軍將領朱瑪喇連忙派人警戒,但是浮山軍沒有登陸的意思。
而寧南軍所部人馬,此時正在極端混亂之中,南岸的盧光祖和李成兩部軍,自從左良玉死亡的消息傳開後,士氣降至了冰點。
黃得功親自率領親兵600人,對寧南軍發動夜襲,造成了南岸寧南軍發生了巨大的營嘯。
黃得功的靖南軍各營兩萬人趁機發動了大反攻,盧光祖和李成拚死抵抗,但是很明顯大勢已去,李成被黃得功的部將鄧林祖所殺,盧光祖則是帶著不到一千人,乘坐南下支援的徐勇所部的船隻倉皇逃到長江北岸。
池州一戰,寧南軍至少陣亡有兩萬人。
左夢庚此時陷入了巨大的迷茫之中,要知道李成和陣亡的兩萬人,都是屬於內五營的精銳力量,很明顯此時的黃得功的軍事實力還是很強大的。
雖然左夢庚所部又擄掠了安慶一帶的百姓和船隻,所部人馬仍然有八十萬和四萬餘艘大小船隻,但是幾乎都是停靠在北岸碼頭,不敢輕易出戰。
而連續作戰的靖南軍,也進入了休整階段,暫時停止了行軍作戰,但是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一旦靖南軍休整好了,那麽一定會渡江對寧南軍發動打擊的。
而張鹿安正是趁著這一契機,將船隊開迴了浮山,再加上南京方麵籌集的軍糧,大大緩解了張鹿安關於糧餉方麵的壓力。
張鹿安到達浮山後,加大了浮山方麵人力和物資的轉移速度和力度,從江西帶迴來的人員和物資,隻是放下了張鹿安和三個陸師協的將士後,直接前往了崇明島,在崇明島上建立了據點,然後將貨物和人員轉移到海船之上,轉運到登萊。
張鹿安的這一行動自然很快就被南京朝野所知曉,頓時大量的文武官員,紛紛出麵指責張鹿安有逃跑的傾向。
張鹿安不得不在《長江旬報》上發表文章,一再強調轉移人力和物資是為了建設登萊之用,但是這樣的說法很難說服人。
張鹿安於是決定桐城一帶對左夢庚帶領的寧南軍發動一次反攻作戰。
但是張鹿安的想法卻被錢澄之給否決,認為有可能會逼迫左夢庚投降清廷,但是張鹿安覺得不管自己逼不逼他,他都會投降清廷的。
為了以防萬一,張鹿安還是先把自己的反攻作戰計劃,報告到南京明廷。
南京明廷立刻產生了巨大的爭議當中,反正他們就愛爭議,從來沒有達成過完全一致的觀點和主張。
以高弘圖、錢謙益等人認為應當給左夢庚一個反正的機會,隻要左夢庚能夠在安慶抵擋清軍,就可以把寧南侯的爵位讓左夢庚繼承。
讓浮山軍前往揚州駐紮,阻擋已經兵臨徐州的清軍多鐸部;
但是以馬士英和阮大铖兩人為主,認為左夢庚所部才是心腹之患,強烈支持浮山軍攻擊寧南軍,支援正在受到寧南軍猛攻的安慶成。
阮大铖甚至從南京的京營之中,抽調出來十門從壕境購買的新式火炮,並上千石火藥送到了浮山來,慫恿浮山軍對左夢庚開戰。
阮大铖的做法引起了江南提督蔣雲台和京營提督卜從善的嚴重不滿,大失江南將士之心。
而張鹿安得到這十門火炮後,頓時愛不釋手,當即宣布成立第八炮兵營,以親兵侍衛長許不惑升任為第八炮兵營遊擊,和第二炮兵營一樣,直接隸屬於大元帥府。
許不惑留下的帳前侍衛長的空缺,由親兵吳鬆接任,吳鬆是吳家喜的長子,也算是張鹿安對“孤影”的一種交代。
此時的潛山千總索忠信和副千戶覃一純已經撤退到桐城掛車河一帶,卻遇到了寧南軍所部大將常登的攻擊,索忠信兵微將寡,向張鹿安求援。
張鹿安按照明廷的旨意,親自率領三協陸師,前往桐城掛車河,準備與寧南軍決一死戰,隻是剛到掛車河,卻得到了一個除了張鹿安以外,令其他人震驚的消息:
擁有八十萬大軍的左夢庚投降了隻帶有一萬名部下的愛新覺羅.阿濟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