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撿和勇真假難辨
由於仇有光的突然撤迴,周桂軒獨木難支,一起邊戰邊退。
明將廖自忠隻好也跟著兩人的腳步,撤迴到自己的陣地塹壕內。
清軍也在楊真宗的指揮下,向後撤退進行整隊。
張鹿安看到仇有光來到自己身邊,立刻就嗬斥道:
“仇有光,你在幹什麽?為什麽無令撤退?”
“大帥,你聽我解釋,剛才來了一員戰將,跟您旁邊站著的張撿司副真的是長得非常像,而且他也是自稱是‘陝西張勇’,卑職覺得蹊蹺,就想迴來報告。”
“陝西張勇?”
張鹿安的心中沸騰了,難道是那個所謂的“河西四將”之首的張勇?
隻是他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有多像?”
仇有光看了一眼張撿,然後百分之百確認道:
“非常像,隻是張勇的身手非常好,臂力很強,比張司副強……”
張撿不服地插嘴說道:
“是騾子是馬,俺們拎出來溜溜,少爺,請允許俺帶兵去把那人給抓過來,讓少爺當麵問罪。”
張鹿安看了一眼張撿,對於張撿的話充滿了懷疑,情急生智,提出了一個新的作戰方案,叫作引蛇出洞請君入甕戰術,目的就是生俘清將張勇。
張鹿安給後方的陳利六發信,讓他從掛車鎮繞道進入山區黃甲寨,借助於林木的掩護,暫時偃旗息鼓,待看到清軍到來後,再尾擊其後。
接著張鹿安讓仇有光和周桂軒兩支騎兵營殿後,陸師第二協和第三協,等到清軍再次攻來的時候,假裝不敵,然後相繼掩護後撤。
這邊計議剛定,那邊的清軍楊真宗部已經向總兵官常登再次請戰,要求帶兵攻擊浮山軍。
常登當眾表揚了楊真宗的武勇,並且再次讓遊擊張勇為楊真宗提供掩護和支持。
清將楊真宗這邊摩拳擦掌,設想了浮山軍方麵可能的頑強抵抗,下令道:
“兄弟們,都聽清楚了,凡是腦袋後麵沒有辮子的,一律格殺勿論。”
“是,將軍!”
剛投靠清國,很多人一時半會都是沒有轉變過來使用“嗻”這個字的。
楊真宗這邊的準備很充分,然後以刀盾兵為前導,長矛兵次之,火槍手再次之,為了防炮,排列成較為稀鬆的隊形,向浮山軍陣地狂奔而來。
隻是跟設想的情況不同,浮山軍的火炮沒有如約響起,而是等到清軍跑到跟前了,浮山軍的陣地才發出火銃的怒吼聲音,頓時打倒了正前方的一排排清軍士兵。
楊真宗看到第一隊的人死的差不多了,連忙指揮第二隊上前,而這樣的戰鬥隊,楊真宗還組織了至少二十支。
而清軍第二隊衝上陣地時,竟然出奇的順利,很快與浮山軍實現了短兵相接,浮山軍一麵抵抗,一麵開始緩緩地撤退。
楊真宗看到明軍大陣出現動搖,覺得機會來了,立刻親自率領兩千精兵向明軍陣地撲來。
浮山軍方麵按照既定的計劃,派出仇有光和周桂軒兩部騎兵,分別從兩翼對楊真宗進行夾擊,隻是這種套路早已經被清軍所熟悉,清將張勇不失時機地帶領精兵上前迎住浮山軍騎兵,周桂軒所部率先裝作不敵,向後撤退。
仇有光在看到步兵基本上撤的差不多了,選擇了奪路逃走。
清軍上下不願意讓到嘴的鴨子飛了,連忙緊緊地跟進。
明軍選擇了交替掩護撤退,很快就撤退到桐城縣城的護城河西岸,利用提前建好的堡壘,不再撤退,選擇了負隅頑抗。
清軍再次組織起進攻,陣型有些密集,很快就遭到了桐城城牆上的火炮的攻擊,清軍將士損失慘重,遺留了上千具屍體後撤退。
清軍大將常登在後麵得知已經攻近了桐城縣,便下令各部就地紮下營壘,然後等待他從後方調動火炮到來以後,再對桐城縣發動強攻。
楊真宗和張勇嚴格按照常登的命令執行,開始後退三裏紮營十九座,呈現彎月半包圍的陣型,直麵桐城縣。
明軍方麵在毀壞了護城河外麵的防禦設施後,撤退到桐城護城河以內,雙方都沒有發生過大的戰鬥,僅僅是雙方派出的夜不收還在相互纏鬥。
時間很快就到了晚上,天色昏暗,清軍加強了戒備,但是一夜無事,明軍沒有發動任何的劫營行動。
常言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防備了一個晚上的清軍,到了次日的清晨,很多人開始陷入了巨大的困意當中,恰在這個時候,早就提前埋伏好的陳利六突然帶領所部人馬,以趙良棟部的騎兵為先導,自北向南朝著清軍的營壘攻來;
而另一邊的張鹿安,也帶領數千人馬從練潭方向,趁著夜色悄悄地靠近清軍陣地,然後自南向北殺來。
容令彰也帶領部下突然打開了桐城縣城門,徑直進攻清軍大營的正麵。
楊真宗和張勇都在睡夢中被驚醒,好在早有提前布置,兵分三路進行迎擊。
張鹿安派遣令狐雲湘帶領四營步兵向西占領了陶衝,強行摧毀了掛車河上的木板橋,然後深溝高壘,算是截斷了楊真宗部清軍的後路。
楊真宗這才開始著急起來。
隻是越是著急越是容易出現混亂局麵,張鹿安組織的火炮,開始發出致命的火舌,不斷地收割著清軍將士的姓名,楊真宗設置的營壘被一座座攻占。
楊真宗急忙和張勇帶領少數士兵西進,攻打令狐雲湘所部,希望打開出路,但是被明軍所阻。
張鹿安見機指揮著其他三路大軍,從後麵殺上來,把楊真宗和張勇包圍起來。
河對岸的清軍常登所部,看到楊真宗和張勇被明軍包圍,也是非常著急,一麵命令部下加快砍伐樹木的速度,抓緊搭建浮橋、砍伐竹子紮竹筏,盡快渡河支援楊真宗、張勇兩部。
隻是張鹿安沒有給常登這個機會,將所有的火炮推到近前炮擊,不記成本的進行炮擊,很快摧毀了清軍的前沿陣地以後,明軍三個騎兵營相繼衝進清軍的陣營當中,雙方開始混戰起來。
受到張鹿安指派前來執行狙擊任務的金千裏,也是瞅準機會,不斷地狙殺著清軍的各級將領。
失去很多基層軍官的清軍,變得越來越手忙腳亂,逐漸陷入崩潰之中。
被圍的清軍上下在張鹿安大吼投降免死的情況下,楊真宗所部將領李德、李繼忠和畢盛儀三將,率領四千士兵投降張鹿安。
張鹿安勉勵道:
“大家以前都是大明軍,又都是在安慶這一片生活,我們自己人不打自己人,所有人願意與我張鹿安一起,伸張正義的,那就是我張鹿安自己的兄弟。”
於是在鄉音的唿喚下,更多的清兵開始放下武器投降,與大多數的將士還沒有成家不同,楊真宗的家庭成員都在安慶府城之中,他別無選擇,隻得硬著頭皮抗爭到底。
張鹿安的時間緊迫,下令各部抓緊收尾工作,以趙良棟、仇有光和周桂軒三個騎兵部,將張勇和楊真宗隔離開來。
對於楊真宗,則是用火炮抵近射擊,先打亂清軍陣型,再以步兵一擁而上,對楊真宗的殘部發動最後的進攻。
隻是楊真宗還真的頑強,竟然率領親兵來到一處荒廢的村子裏拚死決戰。
隨著時間的一點點流逝,令狐雲湘派人傳來消息,清將常登給予的壓力越來越大,請求張鹿安盡快結束戰鬥。
張鹿安正在急於如何打破局麵,突然看了一眼張撿,又拿起望遠鏡看了看另一邊在指揮作戰的張勇,靈機一動,心理想出來一個主意出來。
讓張撿伴作張勇的樣子,然後讓張撿帶著巴特爾、巴勒、巴布等人衝向楊真宗方向,讓仇有光伴作追兵在後麵追擊。
楊真宗果然上當,把張撿當成了張勇,立刻下令道:
“快讓開一個通道,讓張遊擊進來,再封鎖通道。”
楊真宗的親兵果然讓開了一條通道,張撿帶著巴勒等人來到了楊真宗的麵前,氣喘籲籲地看向楊真宗,楊真宗麵色疲憊地來到張撿的麵前問道:
“張遊擊辛苦,還要我等堅持到明日,相信常總兵的援兵就會到……”
楊真宗的話還沒有說完,張撿旁邊的巴勒和巴布兩人,一左一右將刀劈向了楊真宗,楊真宗反應算是很快的,但是耐不住左右兩邊同時襲來,躲過了巴布,但是沒有躲過巴勒的刀。
巴勒一刀劈中了楊真宗的肩膀,楊真宗急忙用雙手使勁地把刀柄往上托,眼睛充滿疑惑地看向張撿。
楊真宗的親兵都被眼前發生的狀況驚呆了,有些反應快的親兵,拔出刀就要上前救援,張撿立刻將自己的刀尖插入了楊真宗的咽喉,楊真宗瞪大了雙眼,嘴巴一張一張地,看口型應該是說:
“為什麽?”
張撿沒有迴答,隻是靜靜地看著楊真宗倒地身亡,然後看著其他人說道:
“楊真宗背叛大明,死不足惜!
你們趕緊投降,不要執迷不悟!”
(本章完)
由於仇有光的突然撤迴,周桂軒獨木難支,一起邊戰邊退。
明將廖自忠隻好也跟著兩人的腳步,撤迴到自己的陣地塹壕內。
清軍也在楊真宗的指揮下,向後撤退進行整隊。
張鹿安看到仇有光來到自己身邊,立刻就嗬斥道:
“仇有光,你在幹什麽?為什麽無令撤退?”
“大帥,你聽我解釋,剛才來了一員戰將,跟您旁邊站著的張撿司副真的是長得非常像,而且他也是自稱是‘陝西張勇’,卑職覺得蹊蹺,就想迴來報告。”
“陝西張勇?”
張鹿安的心中沸騰了,難道是那個所謂的“河西四將”之首的張勇?
隻是他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有多像?”
仇有光看了一眼張撿,然後百分之百確認道:
“非常像,隻是張勇的身手非常好,臂力很強,比張司副強……”
張撿不服地插嘴說道:
“是騾子是馬,俺們拎出來溜溜,少爺,請允許俺帶兵去把那人給抓過來,讓少爺當麵問罪。”
張鹿安看了一眼張撿,對於張撿的話充滿了懷疑,情急生智,提出了一個新的作戰方案,叫作引蛇出洞請君入甕戰術,目的就是生俘清將張勇。
張鹿安給後方的陳利六發信,讓他從掛車鎮繞道進入山區黃甲寨,借助於林木的掩護,暫時偃旗息鼓,待看到清軍到來後,再尾擊其後。
接著張鹿安讓仇有光和周桂軒兩支騎兵營殿後,陸師第二協和第三協,等到清軍再次攻來的時候,假裝不敵,然後相繼掩護後撤。
這邊計議剛定,那邊的清軍楊真宗部已經向總兵官常登再次請戰,要求帶兵攻擊浮山軍。
常登當眾表揚了楊真宗的武勇,並且再次讓遊擊張勇為楊真宗提供掩護和支持。
清將楊真宗這邊摩拳擦掌,設想了浮山軍方麵可能的頑強抵抗,下令道:
“兄弟們,都聽清楚了,凡是腦袋後麵沒有辮子的,一律格殺勿論。”
“是,將軍!”
剛投靠清國,很多人一時半會都是沒有轉變過來使用“嗻”這個字的。
楊真宗這邊的準備很充分,然後以刀盾兵為前導,長矛兵次之,火槍手再次之,為了防炮,排列成較為稀鬆的隊形,向浮山軍陣地狂奔而來。
隻是跟設想的情況不同,浮山軍的火炮沒有如約響起,而是等到清軍跑到跟前了,浮山軍的陣地才發出火銃的怒吼聲音,頓時打倒了正前方的一排排清軍士兵。
楊真宗看到第一隊的人死的差不多了,連忙指揮第二隊上前,而這樣的戰鬥隊,楊真宗還組織了至少二十支。
而清軍第二隊衝上陣地時,竟然出奇的順利,很快與浮山軍實現了短兵相接,浮山軍一麵抵抗,一麵開始緩緩地撤退。
楊真宗看到明軍大陣出現動搖,覺得機會來了,立刻親自率領兩千精兵向明軍陣地撲來。
浮山軍方麵按照既定的計劃,派出仇有光和周桂軒兩部騎兵,分別從兩翼對楊真宗進行夾擊,隻是這種套路早已經被清軍所熟悉,清將張勇不失時機地帶領精兵上前迎住浮山軍騎兵,周桂軒所部率先裝作不敵,向後撤退。
仇有光在看到步兵基本上撤的差不多了,選擇了奪路逃走。
清軍上下不願意讓到嘴的鴨子飛了,連忙緊緊地跟進。
明軍選擇了交替掩護撤退,很快就撤退到桐城縣城的護城河西岸,利用提前建好的堡壘,不再撤退,選擇了負隅頑抗。
清軍再次組織起進攻,陣型有些密集,很快就遭到了桐城城牆上的火炮的攻擊,清軍將士損失慘重,遺留了上千具屍體後撤退。
清軍大將常登在後麵得知已經攻近了桐城縣,便下令各部就地紮下營壘,然後等待他從後方調動火炮到來以後,再對桐城縣發動強攻。
楊真宗和張勇嚴格按照常登的命令執行,開始後退三裏紮營十九座,呈現彎月半包圍的陣型,直麵桐城縣。
明軍方麵在毀壞了護城河外麵的防禦設施後,撤退到桐城護城河以內,雙方都沒有發生過大的戰鬥,僅僅是雙方派出的夜不收還在相互纏鬥。
時間很快就到了晚上,天色昏暗,清軍加強了戒備,但是一夜無事,明軍沒有發動任何的劫營行動。
常言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防備了一個晚上的清軍,到了次日的清晨,很多人開始陷入了巨大的困意當中,恰在這個時候,早就提前埋伏好的陳利六突然帶領所部人馬,以趙良棟部的騎兵為先導,自北向南朝著清軍的營壘攻來;
而另一邊的張鹿安,也帶領數千人馬從練潭方向,趁著夜色悄悄地靠近清軍陣地,然後自南向北殺來。
容令彰也帶領部下突然打開了桐城縣城門,徑直進攻清軍大營的正麵。
楊真宗和張勇都在睡夢中被驚醒,好在早有提前布置,兵分三路進行迎擊。
張鹿安派遣令狐雲湘帶領四營步兵向西占領了陶衝,強行摧毀了掛車河上的木板橋,然後深溝高壘,算是截斷了楊真宗部清軍的後路。
楊真宗這才開始著急起來。
隻是越是著急越是容易出現混亂局麵,張鹿安組織的火炮,開始發出致命的火舌,不斷地收割著清軍將士的姓名,楊真宗設置的營壘被一座座攻占。
楊真宗急忙和張勇帶領少數士兵西進,攻打令狐雲湘所部,希望打開出路,但是被明軍所阻。
張鹿安見機指揮著其他三路大軍,從後麵殺上來,把楊真宗和張勇包圍起來。
河對岸的清軍常登所部,看到楊真宗和張勇被明軍包圍,也是非常著急,一麵命令部下加快砍伐樹木的速度,抓緊搭建浮橋、砍伐竹子紮竹筏,盡快渡河支援楊真宗、張勇兩部。
隻是張鹿安沒有給常登這個機會,將所有的火炮推到近前炮擊,不記成本的進行炮擊,很快摧毀了清軍的前沿陣地以後,明軍三個騎兵營相繼衝進清軍的陣營當中,雙方開始混戰起來。
受到張鹿安指派前來執行狙擊任務的金千裏,也是瞅準機會,不斷地狙殺著清軍的各級將領。
失去很多基層軍官的清軍,變得越來越手忙腳亂,逐漸陷入崩潰之中。
被圍的清軍上下在張鹿安大吼投降免死的情況下,楊真宗所部將領李德、李繼忠和畢盛儀三將,率領四千士兵投降張鹿安。
張鹿安勉勵道:
“大家以前都是大明軍,又都是在安慶這一片生活,我們自己人不打自己人,所有人願意與我張鹿安一起,伸張正義的,那就是我張鹿安自己的兄弟。”
於是在鄉音的唿喚下,更多的清兵開始放下武器投降,與大多數的將士還沒有成家不同,楊真宗的家庭成員都在安慶府城之中,他別無選擇,隻得硬著頭皮抗爭到底。
張鹿安的時間緊迫,下令各部抓緊收尾工作,以趙良棟、仇有光和周桂軒三個騎兵部,將張勇和楊真宗隔離開來。
對於楊真宗,則是用火炮抵近射擊,先打亂清軍陣型,再以步兵一擁而上,對楊真宗的殘部發動最後的進攻。
隻是楊真宗還真的頑強,竟然率領親兵來到一處荒廢的村子裏拚死決戰。
隨著時間的一點點流逝,令狐雲湘派人傳來消息,清將常登給予的壓力越來越大,請求張鹿安盡快結束戰鬥。
張鹿安正在急於如何打破局麵,突然看了一眼張撿,又拿起望遠鏡看了看另一邊在指揮作戰的張勇,靈機一動,心理想出來一個主意出來。
讓張撿伴作張勇的樣子,然後讓張撿帶著巴特爾、巴勒、巴布等人衝向楊真宗方向,讓仇有光伴作追兵在後麵追擊。
楊真宗果然上當,把張撿當成了張勇,立刻下令道:
“快讓開一個通道,讓張遊擊進來,再封鎖通道。”
楊真宗的親兵果然讓開了一條通道,張撿帶著巴勒等人來到了楊真宗的麵前,氣喘籲籲地看向楊真宗,楊真宗麵色疲憊地來到張撿的麵前問道:
“張遊擊辛苦,還要我等堅持到明日,相信常總兵的援兵就會到……”
楊真宗的話還沒有說完,張撿旁邊的巴勒和巴布兩人,一左一右將刀劈向了楊真宗,楊真宗反應算是很快的,但是耐不住左右兩邊同時襲來,躲過了巴布,但是沒有躲過巴勒的刀。
巴勒一刀劈中了楊真宗的肩膀,楊真宗急忙用雙手使勁地把刀柄往上托,眼睛充滿疑惑地看向張撿。
楊真宗的親兵都被眼前發生的狀況驚呆了,有些反應快的親兵,拔出刀就要上前救援,張撿立刻將自己的刀尖插入了楊真宗的咽喉,楊真宗瞪大了雙眼,嘴巴一張一張地,看口型應該是說:
“為什麽?”
張撿沒有迴答,隻是靜靜地看著楊真宗倒地身亡,然後看著其他人說道:
“楊真宗背叛大明,死不足惜!
你們趕緊投降,不要執迷不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