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明軍慌忙四麵應敵
張鹿安聽到史可法的話後,頓時愕然。
事實上能夠坦然麵對生死的人,都是了不起的。
隻是“唯有一死報效國恩”絕對不是張鹿安想要看到的,他可不想白白地在揚州“殉國”。
正好此時張伯鯨和任民育相繼來到,兩人都是麵色匆匆,看上去形容憔悴的樣子,張鹿安看向掌管軍令的張伯鯨,張口問道:
“張大人,請你再跟閣部大人說說危急的情況吧?”
“嗯,閣部大人,清軍日前在四麵同時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受創最為嚴重的就是八裏橋陣地,戰鬥僅僅一個上午兩個時辰內,範泗和範晦兩位都司以下三千人陣亡,兩千餘人受傷。”
張鹿安不由得為馬應魁擔心起來,連忙命令道:
“令乙邦才所部立刻前往八裏橋支援。”
“好的,浮山伯。”
看到傳令兵出去,張鹿安再次當著史可法、張伯鯨和任民育三人的麵,陳述著必須要撤退的理由,可是又一次被當麵拒絕。
張鹿安一氣之下,隻好單獨返迴到大元帥府,開始部署後路和指揮作戰。
看到張鹿安走後,張伯鯨忍不住開口詢問道:
“閣部大人,為何不按照浮山伯說的那樣,先行撤退保存實力呢?”
沒等史可法迴答,任民育率先說道:
“哎,瀚伯兄(注:張伯鯨的字為瀚伯),如果真按照浮山伯所說的那樣,到時候我等豈不是要附屬於武人?”
“浮山伯生性純良,當不至於行叛逆之事。”
“人都會變得,當初趙太祖難道一定就是自己想要黃袍加身的嗎?時勢易也,不得不為爾。”任民育說道。
“咳咳,厚生(任民育的字)不必說那麽多,瀚伯,關鍵有一點,你有沒有想過?你就是這江都本地人,如果我們苦戰之後離開了,你覺得清軍會如何對待你的桑梓之地?”
他們實際上還對清軍存在幻想。
張伯鯨聽到這句話後默然無語,想了想說道:
“清兵恐怕不會善了。”
“那就是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為了百姓的安危,我們也要堅持到底。聽說魯王已經在浙東監國了,我堂堂大明,不會輕易滅亡的。如果非要有人為這揚州城的百姓流血和犧牲,請從可法開始……”
“嗯嗯,算我們一份,堅守到底!”
任民育和張伯鯨同時應答道,然後帶著各自的職責重擔,來到了大元帥府,此時的大元帥已經是一副雞飛狗跳的場麵,傳令兵們你進我出,不斷地將四周的情報傳遞過來:
“報,蜀岡守將許大成來報,今晨擊潰清軍衝鋒三次,打死清軍將領李向舜以下數百人!”
“報,北麵提督劉肇基來報,清軍攻勢甚為厲害,已經攻破了我軍槐泗河防線,劉提督正在組織兵力,將渡河清軍趕迴河北,戰況慘烈,劉部已經陣亡七百人。”
張鹿安聽完後給出了處理意見:
“命令李豫所部迅速增援劉提督,務必將清軍打迴槐泗河以北。”
“是!”錢澄之快速地書寫軍令,然後交給張鹿安過目後,蓋章發了出去。
張鹿安示意應廷吉繼續說。
“報,茱萸灣參將陶匡明來報,清軍以水師主力數千艘各式戰船來攻,牟參將不敵,撤到了老運河口。
清軍以李朝雲和李遇春兩部萬餘人,對瓦窯鋪進行包圍和進攻,職部率領本部人馬兩千人支援瓦窯鋪,但是被李遇春所部阻止,午時許,職部親見瓦窯鋪火勢大起,敵軍將我方副旗鼓參將陶國祚的人頭懸在高處,瓦窯鋪失守……
清軍的進攻非常犀利,職部請求放棄茱萸灣,內渡城東。”
“答複,瓦窯鋪失守,茱萸灣已經沒有了任何戰術意義,同意陶匡明所部放棄茱萸灣,撤迴城東東關外駐紮,令汪思誠所部負責接應和掩護。
另外,讓牟國卿將無法通行老運河(邗江)的大船鑿沉在河口位置,阻擋清軍水師的進攻,讓牟國卿率領其他船隻返迴瓜洲休整。”
“是。”
“繼續念。”
“水師孟大江來報,經過一番混戰,終於將張國柱所部趕走,但是清軍與我軍反複爭奪,繼楊文科之後,水師第四營遊擊葛之綸陣亡。北新洲暫時為我部所得,已經移交給陸師第一協進行防守。”
“迴複,令陸師第一協陳利六所部堅決守住北新洲,不得後退半步。”
“是。八裏橋戰場來報,馬應魁將軍報告,自得乙邦才所部的支援以後,便以乙部守護陣地,令部下張小山和張應舉二將,集中本部騎兵四百餘人,衝出八裏橋,直接進攻清軍設在二裏外的炮兵陣地,斬殺清軍炮兵將領祖應元以下一百零七人,毀壞敵炮4門,火藥無數……我方損失了三百騎兵,張小山和張應舉二人全身而退。”
“這個就不迴了,讓馬廷寶大人,帶著肉食去一趟八裏橋,對張小山和張應舉兩部進行鼓勵。還有別的軍情嗎?”
“好。暫時沒有了……”
話音未落,眼看著外麵又匆匆跑來幾個傳令兵,紛紛著急忙慌地往裏麵進,錢澄之將戰報取過來,然後打開看了一眼,臉色就變得煞白,將軍報的內容簡要總結後念道:
“槐泗河戰場來報,清軍北線主力,已經全麵搶渡槐泗河,我軍將領李豫、孫開忠、吳魁、馮士在戰鬥中先後陣亡。
提督劉肇基已經率領富近仁、孟容二將撤退到唐子城進行防守。”
“哎,李豫可是大將啊,就這麽犧牲了,真是太可惜了,命令何剛何大人出城援助劉提督,一定要盡可能延遲清軍的進攻步伐和節奏。”
“是。”
“報,剛才東關汪思誠來報:
未時末刻,茱萸灣為清軍所占領,我軍參將陶匡明陣亡,賞功參將汪思誠代為稟報。
目前清軍已經試圖登陸運河西岸,職部與張勇部正在嚴守岸邊陣地,與敵激戰之中。”
“唉,光是這麽挨打不行,得想辦法再給敵人來一次反攻,不然後麵會更加被動。傳令調樓挺所部支援東關,接替張勇的位置,讓張勇所部、令狐雲湘所部全部撤往南麵的三灣地帶進行休整,快速補充武器彈藥。”
張鹿安命令道。
“大帥,這個時候反擊,萬一失敗的話,就會萬劫不複的。”應廷吉勸諫道。
“可是如果不反擊的話,等敵軍數十萬大軍四麵合圍到城下,我們就算是有衝天之能,也是迴天乏術。
應大人和錢讚畫,隨我一同出戰吧。”
張鹿安解釋道。
(本章完)
張鹿安聽到史可法的話後,頓時愕然。
事實上能夠坦然麵對生死的人,都是了不起的。
隻是“唯有一死報效國恩”絕對不是張鹿安想要看到的,他可不想白白地在揚州“殉國”。
正好此時張伯鯨和任民育相繼來到,兩人都是麵色匆匆,看上去形容憔悴的樣子,張鹿安看向掌管軍令的張伯鯨,張口問道:
“張大人,請你再跟閣部大人說說危急的情況吧?”
“嗯,閣部大人,清軍日前在四麵同時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受創最為嚴重的就是八裏橋陣地,戰鬥僅僅一個上午兩個時辰內,範泗和範晦兩位都司以下三千人陣亡,兩千餘人受傷。”
張鹿安不由得為馬應魁擔心起來,連忙命令道:
“令乙邦才所部立刻前往八裏橋支援。”
“好的,浮山伯。”
看到傳令兵出去,張鹿安再次當著史可法、張伯鯨和任民育三人的麵,陳述著必須要撤退的理由,可是又一次被當麵拒絕。
張鹿安一氣之下,隻好單獨返迴到大元帥府,開始部署後路和指揮作戰。
看到張鹿安走後,張伯鯨忍不住開口詢問道:
“閣部大人,為何不按照浮山伯說的那樣,先行撤退保存實力呢?”
沒等史可法迴答,任民育率先說道:
“哎,瀚伯兄(注:張伯鯨的字為瀚伯),如果真按照浮山伯所說的那樣,到時候我等豈不是要附屬於武人?”
“浮山伯生性純良,當不至於行叛逆之事。”
“人都會變得,當初趙太祖難道一定就是自己想要黃袍加身的嗎?時勢易也,不得不為爾。”任民育說道。
“咳咳,厚生(任民育的字)不必說那麽多,瀚伯,關鍵有一點,你有沒有想過?你就是這江都本地人,如果我們苦戰之後離開了,你覺得清軍會如何對待你的桑梓之地?”
他們實際上還對清軍存在幻想。
張伯鯨聽到這句話後默然無語,想了想說道:
“清兵恐怕不會善了。”
“那就是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為了百姓的安危,我們也要堅持到底。聽說魯王已經在浙東監國了,我堂堂大明,不會輕易滅亡的。如果非要有人為這揚州城的百姓流血和犧牲,請從可法開始……”
“嗯嗯,算我們一份,堅守到底!”
任民育和張伯鯨同時應答道,然後帶著各自的職責重擔,來到了大元帥府,此時的大元帥已經是一副雞飛狗跳的場麵,傳令兵們你進我出,不斷地將四周的情報傳遞過來:
“報,蜀岡守將許大成來報,今晨擊潰清軍衝鋒三次,打死清軍將領李向舜以下數百人!”
“報,北麵提督劉肇基來報,清軍攻勢甚為厲害,已經攻破了我軍槐泗河防線,劉提督正在組織兵力,將渡河清軍趕迴河北,戰況慘烈,劉部已經陣亡七百人。”
張鹿安聽完後給出了處理意見:
“命令李豫所部迅速增援劉提督,務必將清軍打迴槐泗河以北。”
“是!”錢澄之快速地書寫軍令,然後交給張鹿安過目後,蓋章發了出去。
張鹿安示意應廷吉繼續說。
“報,茱萸灣參將陶匡明來報,清軍以水師主力數千艘各式戰船來攻,牟參將不敵,撤到了老運河口。
清軍以李朝雲和李遇春兩部萬餘人,對瓦窯鋪進行包圍和進攻,職部率領本部人馬兩千人支援瓦窯鋪,但是被李遇春所部阻止,午時許,職部親見瓦窯鋪火勢大起,敵軍將我方副旗鼓參將陶國祚的人頭懸在高處,瓦窯鋪失守……
清軍的進攻非常犀利,職部請求放棄茱萸灣,內渡城東。”
“答複,瓦窯鋪失守,茱萸灣已經沒有了任何戰術意義,同意陶匡明所部放棄茱萸灣,撤迴城東東關外駐紮,令汪思誠所部負責接應和掩護。
另外,讓牟國卿將無法通行老運河(邗江)的大船鑿沉在河口位置,阻擋清軍水師的進攻,讓牟國卿率領其他船隻返迴瓜洲休整。”
“是。”
“繼續念。”
“水師孟大江來報,經過一番混戰,終於將張國柱所部趕走,但是清軍與我軍反複爭奪,繼楊文科之後,水師第四營遊擊葛之綸陣亡。北新洲暫時為我部所得,已經移交給陸師第一協進行防守。”
“迴複,令陸師第一協陳利六所部堅決守住北新洲,不得後退半步。”
“是。八裏橋戰場來報,馬應魁將軍報告,自得乙邦才所部的支援以後,便以乙部守護陣地,令部下張小山和張應舉二將,集中本部騎兵四百餘人,衝出八裏橋,直接進攻清軍設在二裏外的炮兵陣地,斬殺清軍炮兵將領祖應元以下一百零七人,毀壞敵炮4門,火藥無數……我方損失了三百騎兵,張小山和張應舉二人全身而退。”
“這個就不迴了,讓馬廷寶大人,帶著肉食去一趟八裏橋,對張小山和張應舉兩部進行鼓勵。還有別的軍情嗎?”
“好。暫時沒有了……”
話音未落,眼看著外麵又匆匆跑來幾個傳令兵,紛紛著急忙慌地往裏麵進,錢澄之將戰報取過來,然後打開看了一眼,臉色就變得煞白,將軍報的內容簡要總結後念道:
“槐泗河戰場來報,清軍北線主力,已經全麵搶渡槐泗河,我軍將領李豫、孫開忠、吳魁、馮士在戰鬥中先後陣亡。
提督劉肇基已經率領富近仁、孟容二將撤退到唐子城進行防守。”
“哎,李豫可是大將啊,就這麽犧牲了,真是太可惜了,命令何剛何大人出城援助劉提督,一定要盡可能延遲清軍的進攻步伐和節奏。”
“是。”
“報,剛才東關汪思誠來報:
未時末刻,茱萸灣為清軍所占領,我軍參將陶匡明陣亡,賞功參將汪思誠代為稟報。
目前清軍已經試圖登陸運河西岸,職部與張勇部正在嚴守岸邊陣地,與敵激戰之中。”
“唉,光是這麽挨打不行,得想辦法再給敵人來一次反攻,不然後麵會更加被動。傳令調樓挺所部支援東關,接替張勇的位置,讓張勇所部、令狐雲湘所部全部撤往南麵的三灣地帶進行休整,快速補充武器彈藥。”
張鹿安命令道。
“大帥,這個時候反擊,萬一失敗的話,就會萬劫不複的。”應廷吉勸諫道。
“可是如果不反擊的話,等敵軍數十萬大軍四麵合圍到城下,我們就算是有衝天之能,也是迴天乏術。
應大人和錢讚畫,隨我一同出戰吧。”
張鹿安解釋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