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應魁有情坦然赴死
“鹿安,我知道你說的有道理,隻是如果不去一趟揚州城,和史閣部親自告別,我一輩子都會活在自責之中的。此去當然會有危險,隻是揚州城內還有那麽多的軍民在,能撤退一些總是好的。”
馬應魁繼續爭取道,他的話使張鹿安又想起了揚州城內的那麽多熟悉的麵孔,包括保衛局的賈得文、葉晟、總鎮撫司曾去垢等人,都是在揚州城內,在張鹿安的人員安排當中都是極為重要的角色。
隻是水路運輸太慢,如果沒有打通被清軍所堵截的陸路通道,得不到掩護的水運船隻,如果受到清軍火炮從兩邊同時發動的炮擊,必定會損失慘重,可以說風險非常大。
但是馬應魁都這麽說了,這個風險必須得去冒。
思考了一番後,張鹿安說道:
“姐夫,我頭部和腿部受傷,短期內無法再上戰場,隻能讓牟國卿他們來跟你一起過去了。”
“嗯好,我讓你姐留下來照顧你。”馬應魁說道。
“當家的,之前怎麽說的?”張鹿貞之前在一邊始終沒有說話,此時突然插話道。
“咱弟受傷了,別人照顧我哪裏放心?還是你來照顧吧?你不會放著弟弟這麽一個傷員不照顧,來緊緊跟著我吧?再說你在戰場上也幫不了忙,反而會令我分心,倒是一個負擔。”
張鹿貞的眼睛裏有淚水在打轉,張鹿安接話安慰道:
“大姐,姐夫是去辦正事,你去像什麽樣子?船上一般都是不讓女人登船的,這是規矩,不能因為你是我姐,就破壞了這個規矩。”
“是啊,娘子,我保證,去到揚州,把昔日的故舊給救出來,然後立刻返航。你就在瓜洲這邊等我,到時候我們一塊跟著弟弟前往登萊。長時間不見麵,衡山他們恐怕更調皮了,你這個當娘的一定要好好管教他們三個。”
“你記住自己說過的話,一定要迴來。”
張鹿貞溫柔地說道,任由淚水劃過自己的臉頰。
“嗯。”
最終在馬應魁的堅持下,張鹿安同意牟國卿、牟國俊、孟大廣三人駕船,將馬應魁所部剩餘的人馬五千人,並陳利六所部,一同北上揚州府,並向牟國卿囑咐,一定要聽從馬應魁的命令。
由於時間緊迫,馬應魁帶著眾人,在黑夜之中就悄悄地上路了,一路上禁止點燈,完全憑借著牟國卿的經驗,一路東行,到了京杭大運河再轉而北上,不到一個時辰就可以到達江都船閘。
江都船閘的守將為清將艾懷英,原為劉澤清部下遊擊將軍,此時率領所部兩千人馬,守衛在江都船閘到東麵沙洲之間的不足一裏的地麵,在清軍東路統帥碩塞的眼中看來:
“就算是個白癡,用這麽多人,也能把這麽一個小地方給守住了。”
清軍的準備很充分,布置了至少二十門各類火炮,艾懷英是東平軍中的少壯派,年輕有活力,手下的兩千大軍,都是曾經的東平軍中的精銳。
馬應魁聽到隨行的孟大廣說起江都船閘的防守力量,感到確實棘手,正麵強攻肯定不行,馬應魁跟牟國卿進行商量後,決定還是采用突襲的方式。
經過緊張的討論以後,確定了突襲的方式:
以張小山帶領五百精兵從西岸登陸,向北摸索前進,到達船閘西麵設下埋伏;
以陳利六率領朱文進和範鼎革兩部在東麵的沙洲登陸,悄然向北,進攻沙洲上駐紮的艾懷英的大本營;
以牟國俊、孟大廣親自帶領水性極好的水手,從船閘的正麵攀上船閘閘頭,控製住部署在閘頭的清軍火炮。
五月三十日夜,揚州一帶的天空,一開始下起了淅瀝瀝的小雨,繼而電閃雷鳴,演變成特大暴雨,狂風暴雨引發了河麵波濤洶湧,視線極度不佳。
這樣的環境為明軍的北進提供了天然的掩護,清軍將士們幾乎都躲在了帳篷裏躲雨,少數幾個值守的觀察哨,誰會想到在這種惡劣的天氣下,明軍還會發動進攻呢?
明軍船隊得以悄悄的順利地北上,很快接近了江都水閘。
隻是惡劣的天氣,也使得明軍水師水手們下水成了巨大的障礙,很多明軍水師的水兵被水中的旋渦卷走,引發了其他水兵的畏難情緒。
孟大廣見此,直接把自己的甲胄脫下,把自己的腰上綁上一根麻繩,麻繩的另一頭拴在船上,以防萬一,隨後嘴巴咬著大刀片,率先跳入河裏,牟國俊也緊緊地跟隨著孟大廣的腳步下水。
明軍水師水手們,看到領導都是如此了,誰還敢有畏難情緒?紛紛跟著下水,孟大廣和牟國俊很快遊到了船閘之下,隻是船閘實在是太高了,兩邊的閘壁又是極度的光滑,根本就難以攀爬。
關鍵時候還是牟國俊用起了牟家軍的拿手絕活--抓鉤,隻是苦於腳下沒有穩定的支持物,孟大廣便帶著其他人一起搭建人牆,將牟國俊舉起來,盡可能地靠近船閘的閘頭。
牟國俊在人牆上,一手拿著繩索、一手搖晃著抓鉤往閘頭上扔,接連試了十來次,都沒有成功,一度險象環生,差點被閘頭的值班清兵所發現。
最後一次終於把抓鉤給扔到了閘頭的護欄之上,但是隨即被旁邊防守的一個清兵觀察哨發現,該清兵使勁地用手去掰抓鉤,隻是下麵被拉的緊緊的,怎麽掰都掰不掉。
趁此機會,牟國俊率先攀著長繩爬上了閘頭,跳上閘頭後,一腳將正麵的清兵給踹翻,然後取下口中的大刀片,揮刀砍下,將試圖掰開抓鉤的清兵直接砍死:
“笨死了!”
牟國俊罵道,然後給船閘下方的戰友傳遞信號,孟大廣帶著一些部下迅速地爬上了閘頭,隻是很快發現在最底下搭人梯作支撐的明軍士兵,被淹死了數十人。
來不及難過,孟大廣和牟國俊各自帶領數百名依次而上的明兵,分別向兩邊殺去,很快肅清了閘頭上的清兵。
閘頭的喊殺聲,吵醒了駐紮在東麵沙洲的艾懷英,艾懷英急忙披掛上陣,率領部下進攻船閘口,孟大廣急忙率領所部人馬上前進行抵抗,雙方發生了混戰。
戰鬥不到一刻鍾,陳利六率領的朱文進和範鼎革二營人馬,已經在艾懷英所部的後方出現,瞬間打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
隻是狂風暴雨之下,所有的熱兵器都是形同虛設,雙方都在使用冷兵器進行殘酷地廝殺。
隻是明軍一來人多,二來前後夾擊,清軍根本撈不到好,經過一夜的廝殺,包括艾懷英在內的兩千名清兵被殺。
等到明軍完全占領了江都船閘,大雨也宣告停止。
牟國卿指揮船隻順利地通過江都船閘,接上了張小山、牟國俊和孟大廣等人,留下了陳利六加上本部的朱文進、陳其美和範鼎革三個步兵營加上吳斯望的炮兵營駐紮在船閘,嚴防死守,為明軍的後路提供堅實的保障。
陳利六立刻組織人馬,將戰場上所有有用的物資全部收集起來,然後建立閘口陣地,準備應對清軍的進攻。
馬應魁則是帶著大軍一路向北,很快就來到了揚州的東關運河邊,明軍在馬應魁的帶領下,進行了登陸作戰。
清將李朝雲對於馬應魁的突然出現,顯然也是準備不足的,倉促應戰之下,李朝雲被張小山給一箭射中喉嚨而死。
失去了主將的清軍潰退,馬應魁得以在揚州城內的樓挺所部的接應下,進入了揚州城。
史可法對於馬應魁在逆境中的突然到來,那是激動萬分,雙手緊握著馬應魁的手,嘴唇止不住地顫抖。
倒是史可法旁邊的張伯鯨出口詢問道:
“馬總兵,浮山伯呢?”
“浮山伯之前為了打通與揚州之間的聯係,親臨一線戰鬥,在三灣一帶受了炮傷,頭部和腿部受了重傷,臥床不起,根本無法再來揚州主持作戰。
不過,浮山伯倒是把他麾下的所有水師幾乎都派過來了,船閘那邊一時半會還是在咱們的手裏,如果揚州文武當中有願意離開的,可以趕快離開了。”
馬應魁直接把張鹿安的情況給講出來了,張伯鯨和任民育都是默然無語。
史可法開口道:
“如山,你可知現在迴來是兇多吉少?”
如山是史可法為馬應魁取的字,馬應魁說道:
“如果閣部願意離開,如山願意拚死護衛您離開;如果您要為大明殉國,如山一定附之尾驥。”
“你這又是何苦呢?”
馬應魁沒有再多說話,而是把自己的衣甲解開,當眾露出了自己的後背,但見馬應魁的後背上,刻著嶽武穆的名句:
“盡忠報國”
“盡忠報國,臨危不懼。此心堅定,穩如磐石。”
馬應魁肯定地說道,展現出了一種大無畏而又坦然的樣子。
(本章完)
“鹿安,我知道你說的有道理,隻是如果不去一趟揚州城,和史閣部親自告別,我一輩子都會活在自責之中的。此去當然會有危險,隻是揚州城內還有那麽多的軍民在,能撤退一些總是好的。”
馬應魁繼續爭取道,他的話使張鹿安又想起了揚州城內的那麽多熟悉的麵孔,包括保衛局的賈得文、葉晟、總鎮撫司曾去垢等人,都是在揚州城內,在張鹿安的人員安排當中都是極為重要的角色。
隻是水路運輸太慢,如果沒有打通被清軍所堵截的陸路通道,得不到掩護的水運船隻,如果受到清軍火炮從兩邊同時發動的炮擊,必定會損失慘重,可以說風險非常大。
但是馬應魁都這麽說了,這個風險必須得去冒。
思考了一番後,張鹿安說道:
“姐夫,我頭部和腿部受傷,短期內無法再上戰場,隻能讓牟國卿他們來跟你一起過去了。”
“嗯好,我讓你姐留下來照顧你。”馬應魁說道。
“當家的,之前怎麽說的?”張鹿貞之前在一邊始終沒有說話,此時突然插話道。
“咱弟受傷了,別人照顧我哪裏放心?還是你來照顧吧?你不會放著弟弟這麽一個傷員不照顧,來緊緊跟著我吧?再說你在戰場上也幫不了忙,反而會令我分心,倒是一個負擔。”
張鹿貞的眼睛裏有淚水在打轉,張鹿安接話安慰道:
“大姐,姐夫是去辦正事,你去像什麽樣子?船上一般都是不讓女人登船的,這是規矩,不能因為你是我姐,就破壞了這個規矩。”
“是啊,娘子,我保證,去到揚州,把昔日的故舊給救出來,然後立刻返航。你就在瓜洲這邊等我,到時候我們一塊跟著弟弟前往登萊。長時間不見麵,衡山他們恐怕更調皮了,你這個當娘的一定要好好管教他們三個。”
“你記住自己說過的話,一定要迴來。”
張鹿貞溫柔地說道,任由淚水劃過自己的臉頰。
“嗯。”
最終在馬應魁的堅持下,張鹿安同意牟國卿、牟國俊、孟大廣三人駕船,將馬應魁所部剩餘的人馬五千人,並陳利六所部,一同北上揚州府,並向牟國卿囑咐,一定要聽從馬應魁的命令。
由於時間緊迫,馬應魁帶著眾人,在黑夜之中就悄悄地上路了,一路上禁止點燈,完全憑借著牟國卿的經驗,一路東行,到了京杭大運河再轉而北上,不到一個時辰就可以到達江都船閘。
江都船閘的守將為清將艾懷英,原為劉澤清部下遊擊將軍,此時率領所部兩千人馬,守衛在江都船閘到東麵沙洲之間的不足一裏的地麵,在清軍東路統帥碩塞的眼中看來:
“就算是個白癡,用這麽多人,也能把這麽一個小地方給守住了。”
清軍的準備很充分,布置了至少二十門各類火炮,艾懷英是東平軍中的少壯派,年輕有活力,手下的兩千大軍,都是曾經的東平軍中的精銳。
馬應魁聽到隨行的孟大廣說起江都船閘的防守力量,感到確實棘手,正麵強攻肯定不行,馬應魁跟牟國卿進行商量後,決定還是采用突襲的方式。
經過緊張的討論以後,確定了突襲的方式:
以張小山帶領五百精兵從西岸登陸,向北摸索前進,到達船閘西麵設下埋伏;
以陳利六率領朱文進和範鼎革兩部在東麵的沙洲登陸,悄然向北,進攻沙洲上駐紮的艾懷英的大本營;
以牟國俊、孟大廣親自帶領水性極好的水手,從船閘的正麵攀上船閘閘頭,控製住部署在閘頭的清軍火炮。
五月三十日夜,揚州一帶的天空,一開始下起了淅瀝瀝的小雨,繼而電閃雷鳴,演變成特大暴雨,狂風暴雨引發了河麵波濤洶湧,視線極度不佳。
這樣的環境為明軍的北進提供了天然的掩護,清軍將士們幾乎都躲在了帳篷裏躲雨,少數幾個值守的觀察哨,誰會想到在這種惡劣的天氣下,明軍還會發動進攻呢?
明軍船隊得以悄悄的順利地北上,很快接近了江都水閘。
隻是惡劣的天氣,也使得明軍水師水手們下水成了巨大的障礙,很多明軍水師的水兵被水中的旋渦卷走,引發了其他水兵的畏難情緒。
孟大廣見此,直接把自己的甲胄脫下,把自己的腰上綁上一根麻繩,麻繩的另一頭拴在船上,以防萬一,隨後嘴巴咬著大刀片,率先跳入河裏,牟國俊也緊緊地跟隨著孟大廣的腳步下水。
明軍水師水手們,看到領導都是如此了,誰還敢有畏難情緒?紛紛跟著下水,孟大廣和牟國俊很快遊到了船閘之下,隻是船閘實在是太高了,兩邊的閘壁又是極度的光滑,根本就難以攀爬。
關鍵時候還是牟國俊用起了牟家軍的拿手絕活--抓鉤,隻是苦於腳下沒有穩定的支持物,孟大廣便帶著其他人一起搭建人牆,將牟國俊舉起來,盡可能地靠近船閘的閘頭。
牟國俊在人牆上,一手拿著繩索、一手搖晃著抓鉤往閘頭上扔,接連試了十來次,都沒有成功,一度險象環生,差點被閘頭的值班清兵所發現。
最後一次終於把抓鉤給扔到了閘頭的護欄之上,但是隨即被旁邊防守的一個清兵觀察哨發現,該清兵使勁地用手去掰抓鉤,隻是下麵被拉的緊緊的,怎麽掰都掰不掉。
趁此機會,牟國俊率先攀著長繩爬上了閘頭,跳上閘頭後,一腳將正麵的清兵給踹翻,然後取下口中的大刀片,揮刀砍下,將試圖掰開抓鉤的清兵直接砍死:
“笨死了!”
牟國俊罵道,然後給船閘下方的戰友傳遞信號,孟大廣帶著一些部下迅速地爬上了閘頭,隻是很快發現在最底下搭人梯作支撐的明軍士兵,被淹死了數十人。
來不及難過,孟大廣和牟國俊各自帶領數百名依次而上的明兵,分別向兩邊殺去,很快肅清了閘頭上的清兵。
閘頭的喊殺聲,吵醒了駐紮在東麵沙洲的艾懷英,艾懷英急忙披掛上陣,率領部下進攻船閘口,孟大廣急忙率領所部人馬上前進行抵抗,雙方發生了混戰。
戰鬥不到一刻鍾,陳利六率領的朱文進和範鼎革二營人馬,已經在艾懷英所部的後方出現,瞬間打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
隻是狂風暴雨之下,所有的熱兵器都是形同虛設,雙方都在使用冷兵器進行殘酷地廝殺。
隻是明軍一來人多,二來前後夾擊,清軍根本撈不到好,經過一夜的廝殺,包括艾懷英在內的兩千名清兵被殺。
等到明軍完全占領了江都船閘,大雨也宣告停止。
牟國卿指揮船隻順利地通過江都船閘,接上了張小山、牟國俊和孟大廣等人,留下了陳利六加上本部的朱文進、陳其美和範鼎革三個步兵營加上吳斯望的炮兵營駐紮在船閘,嚴防死守,為明軍的後路提供堅實的保障。
陳利六立刻組織人馬,將戰場上所有有用的物資全部收集起來,然後建立閘口陣地,準備應對清軍的進攻。
馬應魁則是帶著大軍一路向北,很快就來到了揚州的東關運河邊,明軍在馬應魁的帶領下,進行了登陸作戰。
清將李朝雲對於馬應魁的突然出現,顯然也是準備不足的,倉促應戰之下,李朝雲被張小山給一箭射中喉嚨而死。
失去了主將的清軍潰退,馬應魁得以在揚州城內的樓挺所部的接應下,進入了揚州城。
史可法對於馬應魁在逆境中的突然到來,那是激動萬分,雙手緊握著馬應魁的手,嘴唇止不住地顫抖。
倒是史可法旁邊的張伯鯨出口詢問道:
“馬總兵,浮山伯呢?”
“浮山伯之前為了打通與揚州之間的聯係,親臨一線戰鬥,在三灣一帶受了炮傷,頭部和腿部受了重傷,臥床不起,根本無法再來揚州主持作戰。
不過,浮山伯倒是把他麾下的所有水師幾乎都派過來了,船閘那邊一時半會還是在咱們的手裏,如果揚州文武當中有願意離開的,可以趕快離開了。”
馬應魁直接把張鹿安的情況給講出來了,張伯鯨和任民育都是默然無語。
史可法開口道:
“如山,你可知現在迴來是兇多吉少?”
如山是史可法為馬應魁取的字,馬應魁說道:
“如果閣部願意離開,如山願意拚死護衛您離開;如果您要為大明殉國,如山一定附之尾驥。”
“你這又是何苦呢?”
馬應魁沒有再多說話,而是把自己的衣甲解開,當眾露出了自己的後背,但見馬應魁的後背上,刻著嶽武穆的名句:
“盡忠報國”
“盡忠報國,臨危不懼。此心堅定,穩如磐石。”
馬應魁肯定地說道,展現出了一種大無畏而又坦然的樣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