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廖自忠大勝庫爾瞻
煩惱歸煩惱,問題還是必須得到解決。
張鹿安一麵派張撿乘坐水師船隻,迴到登州,命令範複粹、王公弼、劉廷桂和賈名傑提前做好後方的接收準備;
命令孟大江為負責人,立刻開始組織山東難民登船,先以舉家前來投靠的百姓為先,然後朝著登萊新設立的海陽縣前進,那邊為既定的接收難民的區域。
做好這些準備後,陸續有傳令兵前來報告明清雙方已經接戰的消息。
原來,清軍統帥庫爾瞻在膠州接到清將崔可顯請求支援的消息後,一開始還不相信,向崔可顯的求援使者問道:
“說,明軍來了多少人?”
“迴主子,明軍來了很多人,看上去無邊無際……”
“混賬東西!大概多少人馬,你們都不知道嗎?還留你們有什麽用?”
求援使者害怕了,連忙疾聲說道:
“主子,奴才因為走的急,確實不曾去數,但是我家崔將軍告訴奴才,明軍至少有上萬人在高密城下,我家將軍才讓奴才來求援的。”
庫爾瞻這才覺得情況有些嚴重,但還是繼續問道:
“山東和南直都在我大清的控製下,這股明軍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迴主子,明軍不是從陸上來的,他們是從海上來的,在琅琊台一帶登陸的,如今諸城已經被他們給攻下,到處都是明軍來襲的消息,請主子明鑒。”
庫爾瞻因為看到對麵的明軍主力,還在膠州灣西麵進行頑強抵抗,覺得戰鬥已經到了最後的時刻了,不甘心放棄唾手可得的勝利,便想先消滅對麵的明軍後,再迴頭參加高密城的會戰。
隻是僅僅過去一日的時間,清廷山東巡撫方大猷就給庫爾瞻發來了告急文書,告訴庫爾瞻,因為明軍在山東東南方向登陸,並且派人到處散發傳單,傳單還被有心人給傳遞到更遠的魯西和魯北一帶,各地的“暴民”紛紛揭竿而起,如今山東各地已經是一片烽火、遍地狼煙,甚至已經威脅到了京杭大運河南北運輸的安全。
山東巡撫方大猷因此希望庫爾瞻盡快率領大軍迴援,先消滅掉內部的叛亂分子以後再來處理登萊問題。
否則如果京杭運河被斷,影響到南北漕運,朝廷必定震怒,那樣的結果是任何人都無法承擔的。
方大猷把話給說到點子上了。
庫爾瞻不敢怠慢,立刻開始調兵遣將進行統一部署,命令青州總兵張汝行率領所部人馬返迴青州,平定魯東北一帶的義軍起義;
命令開州副將張立位、萊州總兵王世寵率領清將張朝璘、湯致遠、李好賢等將率領兩萬人馬,前往濟南城,接受山東巡撫方大猷的調遣;
命令戴都率領郭名望、李中星、楊衍、張應夢等將領,帶著一半人馬進攻正麵的明軍,要求戴都務必在十日內將登萊運河以西的明軍給消滅幹淨;
庫爾瞻則是親自率領漢軍鑲黃旗將領傅大受、聶仲金兩部以及綠營兵副將胡尚友等部,以一萬餘精銳馬步兵,從膠州城浩浩蕩蕩地殺向了高密城。
廖自忠按照既定計劃,命令埋伏的三協明軍不要輕舉妄動,執行“擊腰、斬頭、殺尾”的戰術。
眾多埋伏的明軍,等到清軍大部經過以後,廖自忠首先以攜帶的少量火炮,對清軍中部的指揮機構進行了打擊,等到火炮發燙無法再發射以後,廖自忠趁著清軍混亂之際,率領第二協將士出馬圍攻清軍中部的庫爾瞻本部。
幾乎與此同時,張華率領陸師第三協對清軍前鋒傅大受所部發動了突然襲擊,曹良臣則是率領第四協對清軍後隊執行運輸押送任務的胡尚友所部發動了進攻。
清軍統帥庫爾瞻畢竟身經百戰,雖然麵臨明軍的突然進攻一開始有些震驚:
“該死的傅大受是怎麽充當開路前鋒的?竟然連明軍的埋伏都不能提前發現?”
嘴上這麽說,庫爾瞻也沒有坐以待斃,命令各部人馬就地結陣待敵,很快就發現了明軍的兵力並不充裕。
庫爾瞻冷笑道:
“你們自己來送死,別怪我心狠手辣!”
庫爾瞻隨後派出心腹前往各地攔截即將撤離的各部清軍,讓他們先來高密參加會戰,等到把這股明軍主力給殲滅以後,所有的山東境內的“土寇”,都將不成氣候。
而庫爾瞻隻要在原地堅守待援即可。
其實被庫爾瞻罵的傅大受也是冤枉,因為明軍的埋伏人馬,距離大道還是有些遠的,清軍為了兵貴神速,隻是簡單地對大道沿岸三裏區域進行了搜索,沒有發現明軍後,就紛紛歸隊了。
加上清兵在當地非常不得人心,當地百姓看到清軍到來後,不光沒有提供出明軍的藏身之處,還紛紛向後逃跑,給埋伏的明軍提供了天然的掩護。
老百姓對於清兵的恐懼是如此的強烈,相信同出一脈的明軍軍紀也好不到哪裏去,傅大受由此推斷附近也不會有明軍埋伏人馬,便放心大膽地前進。
不曾想卻遇到了明軍對中部的庫爾瞻發動了進攻,傅大受的第一反應,就是率領所部人馬迴師,與庫爾瞻的中軍匯合。
隻是張華沒有給他機會,讓廖廣德和劉流兩部與清軍近戰,然後讓部將馬遠功組織神射手對傅大受進行射擊。
無論從服裝還是動作上來看,傅大受是那麽的容易辨認,被突然衝近的明軍給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中彈後跌落馬下,當場陣亡。
由於清軍漢軍旗將士的訓練有素,失去了主將的清軍雖然有些混亂,但是沒有潰散,立刻就有新的將領站出來,指揮所部進行反抗。
但是毫無疑問,清軍士兵內心之中還是存在恐慌感的,張華趁機率領各營明軍對正麵的清軍所部發動全麵進攻,雙方陷入混戰。
隻是並不是所有的清軍將士都如傅大受所部將士那般悍勇。
清軍中負責押送後勤物資的綠營將領胡尚友,麵對著明軍曹良臣所部的進攻,很快便支持不住了。
胡尚友所部除了少數的四川兵外,大部分都是從南直隸新投降的各部人馬中挑選出來的老兵,雖然看上去精幹無比,但是彼此陌生人心不齊,士氣上如同一盤散沙。又加上胡尚友剛剛在揚州投降清軍,投降時間不長,跟他的原來搭檔韓尚諒一樣,胡尚友很明顯也不受清廷重視,所部人馬的軍資器械的裝備和補充,都是相對比較弱的,所以才被庫爾瞻用來押運糧草。
麵對著明軍如潮水一般的進攻,胡尚友在抵抗無效後心中產生懼意,帶頭率領親兵逃離了戰場。
胡尚友的逃離使得原本還在堅持頑抗的清軍各支軍隊的將士,變得人心惶惶起來。
士氣可鼓不可泄。
明軍見到清軍陣營鬆動,頓時變得士氣如虹,原本在高密城下監視清軍崔可顯部的張勇,悄悄地撤離,命令部將富近仁所部截斷高密城外的道路,然後率領吳成蝰和汪思誠兩營加入了對清軍庫爾瞻部的戰鬥之中。
明軍有了新的生力軍的加入,令被圍的清軍頓時氣沮;
要知道清將崔可顯曾經試圖對被圍清軍進行解救,但是卻被富近仁所部阻擋,根本無法前進;
而清軍戴都得知庫爾瞻被圍困的消息後,戴都二話沒說,命令李中星率領部分人馬,繼續對明軍進行進攻,然後自己率領主力人馬朝著高密方向殺來。
張鹿安得到軍中夜不收的報告後,立刻派遣丁維嶽率領所部人馬,擋在戴都來援的必經之路,將戴都所部給阻擋在高密縣境之外。
張鹿安看時機已經成熟,親自率領仇有光、六營騎兵和炮兵,來到了庫爾瞻所在的陣地,經過一番觀察後,張鹿安命令譚應華組織所有的炮兵營,對庫爾瞻所在的地域,進行不間斷地狂轟濫炸。
庫爾瞻很明顯被突然出現的大量明軍火炮給炸懵了,隨著大量清軍將士被炸死或者炸傷,清軍的陣營的變動更大了。
張鹿安再命令仇有光率領六營騎兵,對已經鬆動的清軍陣營發動集團衝擊。
庫爾瞻即使再驍勇,此時看著大量湧來的明軍騎兵,也已經無能為力,在部將聶仲金的護衛下,率領少量的精銳人馬,從明軍防線的北麵突圍出去,向著青州府方向逃走。
原本負責追擊逃跑清將胡尚友的曹良臣,也很快將胡尚友及其部下給捉住,然後綁來參見張鹿安。
至此,明軍在高密以東對庫爾瞻的戰鬥中,取得了大勝。
(本章完)
煩惱歸煩惱,問題還是必須得到解決。
張鹿安一麵派張撿乘坐水師船隻,迴到登州,命令範複粹、王公弼、劉廷桂和賈名傑提前做好後方的接收準備;
命令孟大江為負責人,立刻開始組織山東難民登船,先以舉家前來投靠的百姓為先,然後朝著登萊新設立的海陽縣前進,那邊為既定的接收難民的區域。
做好這些準備後,陸續有傳令兵前來報告明清雙方已經接戰的消息。
原來,清軍統帥庫爾瞻在膠州接到清將崔可顯請求支援的消息後,一開始還不相信,向崔可顯的求援使者問道:
“說,明軍來了多少人?”
“迴主子,明軍來了很多人,看上去無邊無際……”
“混賬東西!大概多少人馬,你們都不知道嗎?還留你們有什麽用?”
求援使者害怕了,連忙疾聲說道:
“主子,奴才因為走的急,確實不曾去數,但是我家崔將軍告訴奴才,明軍至少有上萬人在高密城下,我家將軍才讓奴才來求援的。”
庫爾瞻這才覺得情況有些嚴重,但還是繼續問道:
“山東和南直都在我大清的控製下,這股明軍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迴主子,明軍不是從陸上來的,他們是從海上來的,在琅琊台一帶登陸的,如今諸城已經被他們給攻下,到處都是明軍來襲的消息,請主子明鑒。”
庫爾瞻因為看到對麵的明軍主力,還在膠州灣西麵進行頑強抵抗,覺得戰鬥已經到了最後的時刻了,不甘心放棄唾手可得的勝利,便想先消滅對麵的明軍後,再迴頭參加高密城的會戰。
隻是僅僅過去一日的時間,清廷山東巡撫方大猷就給庫爾瞻發來了告急文書,告訴庫爾瞻,因為明軍在山東東南方向登陸,並且派人到處散發傳單,傳單還被有心人給傳遞到更遠的魯西和魯北一帶,各地的“暴民”紛紛揭竿而起,如今山東各地已經是一片烽火、遍地狼煙,甚至已經威脅到了京杭大運河南北運輸的安全。
山東巡撫方大猷因此希望庫爾瞻盡快率領大軍迴援,先消滅掉內部的叛亂分子以後再來處理登萊問題。
否則如果京杭運河被斷,影響到南北漕運,朝廷必定震怒,那樣的結果是任何人都無法承擔的。
方大猷把話給說到點子上了。
庫爾瞻不敢怠慢,立刻開始調兵遣將進行統一部署,命令青州總兵張汝行率領所部人馬返迴青州,平定魯東北一帶的義軍起義;
命令開州副將張立位、萊州總兵王世寵率領清將張朝璘、湯致遠、李好賢等將率領兩萬人馬,前往濟南城,接受山東巡撫方大猷的調遣;
命令戴都率領郭名望、李中星、楊衍、張應夢等將領,帶著一半人馬進攻正麵的明軍,要求戴都務必在十日內將登萊運河以西的明軍給消滅幹淨;
庫爾瞻則是親自率領漢軍鑲黃旗將領傅大受、聶仲金兩部以及綠營兵副將胡尚友等部,以一萬餘精銳馬步兵,從膠州城浩浩蕩蕩地殺向了高密城。
廖自忠按照既定計劃,命令埋伏的三協明軍不要輕舉妄動,執行“擊腰、斬頭、殺尾”的戰術。
眾多埋伏的明軍,等到清軍大部經過以後,廖自忠首先以攜帶的少量火炮,對清軍中部的指揮機構進行了打擊,等到火炮發燙無法再發射以後,廖自忠趁著清軍混亂之際,率領第二協將士出馬圍攻清軍中部的庫爾瞻本部。
幾乎與此同時,張華率領陸師第三協對清軍前鋒傅大受所部發動了突然襲擊,曹良臣則是率領第四協對清軍後隊執行運輸押送任務的胡尚友所部發動了進攻。
清軍統帥庫爾瞻畢竟身經百戰,雖然麵臨明軍的突然進攻一開始有些震驚:
“該死的傅大受是怎麽充當開路前鋒的?竟然連明軍的埋伏都不能提前發現?”
嘴上這麽說,庫爾瞻也沒有坐以待斃,命令各部人馬就地結陣待敵,很快就發現了明軍的兵力並不充裕。
庫爾瞻冷笑道:
“你們自己來送死,別怪我心狠手辣!”
庫爾瞻隨後派出心腹前往各地攔截即將撤離的各部清軍,讓他們先來高密參加會戰,等到把這股明軍主力給殲滅以後,所有的山東境內的“土寇”,都將不成氣候。
而庫爾瞻隻要在原地堅守待援即可。
其實被庫爾瞻罵的傅大受也是冤枉,因為明軍的埋伏人馬,距離大道還是有些遠的,清軍為了兵貴神速,隻是簡單地對大道沿岸三裏區域進行了搜索,沒有發現明軍後,就紛紛歸隊了。
加上清兵在當地非常不得人心,當地百姓看到清軍到來後,不光沒有提供出明軍的藏身之處,還紛紛向後逃跑,給埋伏的明軍提供了天然的掩護。
老百姓對於清兵的恐懼是如此的強烈,相信同出一脈的明軍軍紀也好不到哪裏去,傅大受由此推斷附近也不會有明軍埋伏人馬,便放心大膽地前進。
不曾想卻遇到了明軍對中部的庫爾瞻發動了進攻,傅大受的第一反應,就是率領所部人馬迴師,與庫爾瞻的中軍匯合。
隻是張華沒有給他機會,讓廖廣德和劉流兩部與清軍近戰,然後讓部將馬遠功組織神射手對傅大受進行射擊。
無論從服裝還是動作上來看,傅大受是那麽的容易辨認,被突然衝近的明軍給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中彈後跌落馬下,當場陣亡。
由於清軍漢軍旗將士的訓練有素,失去了主將的清軍雖然有些混亂,但是沒有潰散,立刻就有新的將領站出來,指揮所部進行反抗。
但是毫無疑問,清軍士兵內心之中還是存在恐慌感的,張華趁機率領各營明軍對正麵的清軍所部發動全麵進攻,雙方陷入混戰。
隻是並不是所有的清軍將士都如傅大受所部將士那般悍勇。
清軍中負責押送後勤物資的綠營將領胡尚友,麵對著明軍曹良臣所部的進攻,很快便支持不住了。
胡尚友所部除了少數的四川兵外,大部分都是從南直隸新投降的各部人馬中挑選出來的老兵,雖然看上去精幹無比,但是彼此陌生人心不齊,士氣上如同一盤散沙。又加上胡尚友剛剛在揚州投降清軍,投降時間不長,跟他的原來搭檔韓尚諒一樣,胡尚友很明顯也不受清廷重視,所部人馬的軍資器械的裝備和補充,都是相對比較弱的,所以才被庫爾瞻用來押運糧草。
麵對著明軍如潮水一般的進攻,胡尚友在抵抗無效後心中產生懼意,帶頭率領親兵逃離了戰場。
胡尚友的逃離使得原本還在堅持頑抗的清軍各支軍隊的將士,變得人心惶惶起來。
士氣可鼓不可泄。
明軍見到清軍陣營鬆動,頓時變得士氣如虹,原本在高密城下監視清軍崔可顯部的張勇,悄悄地撤離,命令部將富近仁所部截斷高密城外的道路,然後率領吳成蝰和汪思誠兩營加入了對清軍庫爾瞻部的戰鬥之中。
明軍有了新的生力軍的加入,令被圍的清軍頓時氣沮;
要知道清將崔可顯曾經試圖對被圍清軍進行解救,但是卻被富近仁所部阻擋,根本無法前進;
而清軍戴都得知庫爾瞻被圍困的消息後,戴都二話沒說,命令李中星率領部分人馬,繼續對明軍進行進攻,然後自己率領主力人馬朝著高密方向殺來。
張鹿安得到軍中夜不收的報告後,立刻派遣丁維嶽率領所部人馬,擋在戴都來援的必經之路,將戴都所部給阻擋在高密縣境之外。
張鹿安看時機已經成熟,親自率領仇有光、六營騎兵和炮兵,來到了庫爾瞻所在的陣地,經過一番觀察後,張鹿安命令譚應華組織所有的炮兵營,對庫爾瞻所在的地域,進行不間斷地狂轟濫炸。
庫爾瞻很明顯被突然出現的大量明軍火炮給炸懵了,隨著大量清軍將士被炸死或者炸傷,清軍的陣營的變動更大了。
張鹿安再命令仇有光率領六營騎兵,對已經鬆動的清軍陣營發動集團衝擊。
庫爾瞻即使再驍勇,此時看著大量湧來的明軍騎兵,也已經無能為力,在部將聶仲金的護衛下,率領少量的精銳人馬,從明軍防線的北麵突圍出去,向著青州府方向逃走。
原本負責追擊逃跑清將胡尚友的曹良臣,也很快將胡尚友及其部下給捉住,然後綁來參見張鹿安。
至此,明軍在高密以東對庫爾瞻的戰鬥中,取得了大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