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敲打 上
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作者:法師小麵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天工城少府衙門裏,氣氛有些凝重。
少府令站在楚王熊章麵前,麵色凝重地稟報著:“王上,前幾日,總理大臣讓臣以高出市價五成的價格出售八十萬石糧食給戶部。”
楚王熊章聽後,心中不禁一動。
他想起前段時間彌生曾在他麵前提及此事,但當時他故意轉移了話題。他本以為彌生已經明白他的意思,但沒想到彌生竟然還沒有放棄。
楚王熊章目光如炬,凝視著少府令工正,緩聲道:“你答應了?”
少府令工正連忙搖頭,語氣堅定地迴答道:“王上,如今戰事經久不息,楚國的糧食壓力隻會越來越大。臣還需要為大王守著這點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臣至今還記得當年籌建章華學宮之時,王上每日都要為糧食短缺而憂心忡忡。臣決不能讓這種事情再次發生啊!”
工正一臉正色,言語之中全是對楚王的忠誠和維護。
楚王熊章聞言對著眼前的少府令工正不由正視了一番,此刻熊章的麵色雖然看似平靜,但心裏卻有些複雜。
工正這些年掌管少府,從當初的技術男已經徹底成為了一個老官僚,作為老官僚他已經有了所有老官僚的缺點,但唯一沒有改變的就是對熊章的忠誠。
曆朝曆代的君王在用人之時,忠字永遠是排在第一位。
工正雖然現在已經有各種缺點,但在擔任熊章的大管家的時候還是非常合格的,已經多次頂住了理政殿的壓力,維護了楚王熊章的利益。
想到這裏,熊章今日因為工正過於官僚的行為從而生出想讓人替換掉工正的想法也有些動搖了,或許自己應該還不能著急,工正目前還能一用。
工正之所以能夠成為少府的締造者,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熊章的支持。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他的成就完全依賴於他人。事實上,工正自身的能力和努力也是不可忽視的。
如今的少府,在楚國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而強大的機構,其賺取的錢糧數量之多,令人咋舌。
這樣的成果自然引起了朝堂上其他官員們的關注和覬覦,他們頻繁地向少府伸手,企圖分得一杯羹。
然而,麵對這些朝堂諸卿的壓力,工正卻能夠毫不退縮地說“不”。這
並非因為他有多麽強大的背景或權力,而是因為他深得熊章的信任。隻有得到熊章如此高度信任的人,才有這樣的底氣去對抗朝堂諸卿的壓力,當然還有少府令工正作為熊章的心腹老臣的身份。
換作其他任何人,若是沒有心腹老臣這個資曆,就算是得到了熊章的信任,恐怕都也難以承受這種壓力。
與此同時,熊章對於理政殿將觸手伸向少府的行為也感到非常不滿。
他認為這種行為是對少府獨立性的侵犯,必須加以製止。否則,理政殿的官員們隻會越來越肆無忌憚,對少府的幹涉也會越來越多。
之前他已經明確的告知了理政殿,少府和戶部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機構,但因為當時楚國戶部的錢糧確實有缺口,熊章這才同意戶部向少府借糧。
但此風不可長,不然損害的還是熊章自己的利益。
華夏數千年的曆史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國家沒錢,必定是弊病叢生,國君沒錢,一事無成。
“少府是少府,朝堂是朝堂,兩者不可混淆。日後,沒有寡人的允許,少府的錢糧一分也不能給予朝堂,明白沒有?”熊章的話語中透露出他的堅決態度。
他希望通過這種明確的表態,讓工正清楚地知道他對少府的重視以及對朝堂諸卿行為的不滿。
工正自然明白熊章的意思,他立刻拍著胸脯保證道:“臣明白,臣一定守好王上的錢袋子,絕不讓朝堂諸卿染指一分一毫!”他的迴答既表達了對熊章的忠誠,也顯示出他對少府職責的堅守。
他聽到王上的這句話後,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因為這意味著他這個少府令的位置算是保住了。
然而,還沒等他鬆口氣,熊章接下來的一句話卻讓他如墜冰窖,後背發涼。
“公輸班這些年功績卓著,有功不能不賞,就讓他掛一個從四品的少府副尹的職位吧。”熊章的語氣很平淡,但工正卻從中聽出了一絲不容置疑的味道。
工正心中一緊,他立刻抬起頭,目光與楚王熊章交匯。
他看到熊章的臉色平靜如水,沒有絲毫波瀾,但工正卻能感覺到那平靜背後隱藏的威嚴。
他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恭敬地迴應道:“王上英明,公輸班如今在少府中大匠們中間威望極高,儼然成為了他們的一麵旗幟。確實應該給他加加擔子,以彰顯他的功績。”
熊章微微頷首,表示對工正的迴答還算滿意。
他接著說道:“不過,公輸班的少府副尹的職權終究隻是個虛銜,少府的日常工作主要還是要靠你去打理。你可不能因為有了公輸班的協助就有所懈怠啊。”
工正聞言,趕忙再次躬身施禮,態度越發地恭敬,“臣一定盡心盡力,不敢有絲毫懈怠,定當為王上分憂解難。”
此時此刻,少府令完全失去了那種手握少府大權的感覺。
盡管公輸班目前擔任的少府副尹隻是一個虛職,但隻要王上一句話,公輸班就能輕而易舉地取代他的位置。
畢竟,公輸班在少府已經深耕了將近二十年,對於少府的人和事可謂是了如指掌。
工正心裏很清楚,今天的安排顯然讓王上心生不滿,給公輸班增加擔子實際上就是對他的一種警示和敲打。
“現在少府的錢糧儲備究竟還剩下多少?”熊章開口問道。
工正毫不猶豫地迴答道:“迴稟王上,自從晉楚兩國交戰以來,少府的商業活動便開始逐漸衰退,相應的收入也大幅減少。
目前,少府的兩處府庫加起來,糧食僅有一百二十萬石,錢財也不過四萬萬而已,至於絹、帛等物資,各隻有萬匹。”
工正對於少府府庫的具體數字可謂是滾瓜爛熟,所以他能夠不假思索地立刻報出這些數據。
少府的兩座府庫一座就在這天工城,一處在郢都外的少府駐地之中。
聽到少府府庫的數字,熊章眉頭一緊,糧食的儲備確實有些少了。
以前少府府庫儲備的糧食至少保持在兩百萬石左右。
少府令站在楚王熊章麵前,麵色凝重地稟報著:“王上,前幾日,總理大臣讓臣以高出市價五成的價格出售八十萬石糧食給戶部。”
楚王熊章聽後,心中不禁一動。
他想起前段時間彌生曾在他麵前提及此事,但當時他故意轉移了話題。他本以為彌生已經明白他的意思,但沒想到彌生竟然還沒有放棄。
楚王熊章目光如炬,凝視著少府令工正,緩聲道:“你答應了?”
少府令工正連忙搖頭,語氣堅定地迴答道:“王上,如今戰事經久不息,楚國的糧食壓力隻會越來越大。臣還需要為大王守著這點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臣至今還記得當年籌建章華學宮之時,王上每日都要為糧食短缺而憂心忡忡。臣決不能讓這種事情再次發生啊!”
工正一臉正色,言語之中全是對楚王的忠誠和維護。
楚王熊章聞言對著眼前的少府令工正不由正視了一番,此刻熊章的麵色雖然看似平靜,但心裏卻有些複雜。
工正這些年掌管少府,從當初的技術男已經徹底成為了一個老官僚,作為老官僚他已經有了所有老官僚的缺點,但唯一沒有改變的就是對熊章的忠誠。
曆朝曆代的君王在用人之時,忠字永遠是排在第一位。
工正雖然現在已經有各種缺點,但在擔任熊章的大管家的時候還是非常合格的,已經多次頂住了理政殿的壓力,維護了楚王熊章的利益。
想到這裏,熊章今日因為工正過於官僚的行為從而生出想讓人替換掉工正的想法也有些動搖了,或許自己應該還不能著急,工正目前還能一用。
工正之所以能夠成為少府的締造者,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熊章的支持。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他的成就完全依賴於他人。事實上,工正自身的能力和努力也是不可忽視的。
如今的少府,在楚國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而強大的機構,其賺取的錢糧數量之多,令人咋舌。
這樣的成果自然引起了朝堂上其他官員們的關注和覬覦,他們頻繁地向少府伸手,企圖分得一杯羹。
然而,麵對這些朝堂諸卿的壓力,工正卻能夠毫不退縮地說“不”。這
並非因為他有多麽強大的背景或權力,而是因為他深得熊章的信任。隻有得到熊章如此高度信任的人,才有這樣的底氣去對抗朝堂諸卿的壓力,當然還有少府令工正作為熊章的心腹老臣的身份。
換作其他任何人,若是沒有心腹老臣這個資曆,就算是得到了熊章的信任,恐怕都也難以承受這種壓力。
與此同時,熊章對於理政殿將觸手伸向少府的行為也感到非常不滿。
他認為這種行為是對少府獨立性的侵犯,必須加以製止。否則,理政殿的官員們隻會越來越肆無忌憚,對少府的幹涉也會越來越多。
之前他已經明確的告知了理政殿,少府和戶部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機構,但因為當時楚國戶部的錢糧確實有缺口,熊章這才同意戶部向少府借糧。
但此風不可長,不然損害的還是熊章自己的利益。
華夏數千年的曆史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國家沒錢,必定是弊病叢生,國君沒錢,一事無成。
“少府是少府,朝堂是朝堂,兩者不可混淆。日後,沒有寡人的允許,少府的錢糧一分也不能給予朝堂,明白沒有?”熊章的話語中透露出他的堅決態度。
他希望通過這種明確的表態,讓工正清楚地知道他對少府的重視以及對朝堂諸卿行為的不滿。
工正自然明白熊章的意思,他立刻拍著胸脯保證道:“臣明白,臣一定守好王上的錢袋子,絕不讓朝堂諸卿染指一分一毫!”他的迴答既表達了對熊章的忠誠,也顯示出他對少府職責的堅守。
他聽到王上的這句話後,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因為這意味著他這個少府令的位置算是保住了。
然而,還沒等他鬆口氣,熊章接下來的一句話卻讓他如墜冰窖,後背發涼。
“公輸班這些年功績卓著,有功不能不賞,就讓他掛一個從四品的少府副尹的職位吧。”熊章的語氣很平淡,但工正卻從中聽出了一絲不容置疑的味道。
工正心中一緊,他立刻抬起頭,目光與楚王熊章交匯。
他看到熊章的臉色平靜如水,沒有絲毫波瀾,但工正卻能感覺到那平靜背後隱藏的威嚴。
他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恭敬地迴應道:“王上英明,公輸班如今在少府中大匠們中間威望極高,儼然成為了他們的一麵旗幟。確實應該給他加加擔子,以彰顯他的功績。”
熊章微微頷首,表示對工正的迴答還算滿意。
他接著說道:“不過,公輸班的少府副尹的職權終究隻是個虛銜,少府的日常工作主要還是要靠你去打理。你可不能因為有了公輸班的協助就有所懈怠啊。”
工正聞言,趕忙再次躬身施禮,態度越發地恭敬,“臣一定盡心盡力,不敢有絲毫懈怠,定當為王上分憂解難。”
此時此刻,少府令完全失去了那種手握少府大權的感覺。
盡管公輸班目前擔任的少府副尹隻是一個虛職,但隻要王上一句話,公輸班就能輕而易舉地取代他的位置。
畢竟,公輸班在少府已經深耕了將近二十年,對於少府的人和事可謂是了如指掌。
工正心裏很清楚,今天的安排顯然讓王上心生不滿,給公輸班增加擔子實際上就是對他的一種警示和敲打。
“現在少府的錢糧儲備究竟還剩下多少?”熊章開口問道。
工正毫不猶豫地迴答道:“迴稟王上,自從晉楚兩國交戰以來,少府的商業活動便開始逐漸衰退,相應的收入也大幅減少。
目前,少府的兩處府庫加起來,糧食僅有一百二十萬石,錢財也不過四萬萬而已,至於絹、帛等物資,各隻有萬匹。”
工正對於少府府庫的具體數字可謂是滾瓜爛熟,所以他能夠不假思索地立刻報出這些數據。
少府的兩座府庫一座就在這天工城,一處在郢都外的少府駐地之中。
聽到少府府庫的數字,熊章眉頭一緊,糧食的儲備確實有些少了。
以前少府府庫儲備的糧食至少保持在兩百萬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