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聞言,微微一愣,心中頗感意外。
畢竟,在他看來,前日他已經將安裝琉璃窗的諸多事宜安排妥當,按理說他不應該再被征召入宮才對。
難道那些匠人在施工過程中,遇到了什麽棘手的情況?
他暗自琢磨,此次入宮,最多就是查漏補缺,從旁做一下指導,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
於是乎,秦明微微一笑,輕聲道:
“多謝小公公相告,還請小公公稍等片刻,我與家眷交代幾句,便隨你進宮。”
小東子聞言,麵露難色,賠笑道:
“還望郡公快一些,莫讓陛下等急了。”
秦明微微頷首,環顧四周,目光在獨孤影等人身上一一掠過。
他遲疑片刻,朝百裏芷和長孫沁羽說道:
“芷兒、沁羽,稍後,你們代我去住院部探望一下裴公,然後便帶著她們先行迴府吧。”
百裏芷和長孫沁羽聞言,輕輕點頭。
秦明見百裏芷和長孫沁羽點頭應允,心中稍感寬慰。
他轉向小東子,溫和地說道:
“小公公,咱們走吧。”
........
與此同時,藍田縣,秦府,清馨院一樓正廳。
長孫皇後端坐於錦緞軟榻之上,眉宇間流露出一絲無奈,靜聽高幽若與韋氏的傾訴。
她以手扶額,纖細的指尖輕輕按壓著太陽穴,仿佛試圖借此緩解心中的煩悶。
“娘娘,現在隻有你能幫若若了。”
韋氏攥緊手中的錦帕,聲音中帶著一絲懇求,眼裏滿是焦慮和期盼。
跪在地上的高幽若,聞聽此言,連忙抬眸,淚眼婆娑地說道:
“皇後娘娘,奴真的知道錯了,奴不想離開秦郎,求娘娘成全。”
長孫皇後聞言,輕輕歎了口氣,目光中帶著一絲複雜的情緒。
她緩緩放下手,凝視著跪在地上的高幽若和一旁躬身侍立的韋氏,喟歎一聲,緩緩道:
“幽若,你先起來吧。”
言罷,長孫皇後看了一眼身旁的貼身宮女洛溪,輕聲道:
“洛溪,你先帶大娘子去隔壁房間,洗漱一番。另外,命人去將月嬋喚來。”
洛溪聞言,福身應是,隨即上前扶起高幽若,柔聲說道:
“大娘子,請隨奴婢來。”
高幽若依言站起身,淚眼婆娑地望了長孫皇後一眼,滿是哀求與無助。
長孫皇後見到她滿臉悲戚的模樣,心中長歎一聲,擺了擺手,嗔怪道:
“堂堂國公府嫡女如此失態,成何體統?”
長孫皇後語氣中帶著一絲責備,但更多的是憐惜。
“你先去洗漱一番,稍後再來見本宮。”
高幽若聞言,心中雖有不願,但也隻能順從地跟著洛溪離開了正廳。
她步履蹣跚,每一步都顯得格外沉重。
待洛溪帶著高幽若離開後,正廳內便隻剩下了長孫皇後和韋氏。
長孫皇後輕輕歎了口氣,轉向韋氏,痛心疾首道:
“舅母,你糊塗啊!”
長孫皇後語氣中帶著責備,但更多的是無奈和失望。
“秦明這孩子雖然年輕,但他行事一向穩重,且心思縝密。”
“你們今日之舉,無異於是在恩將仇報,將人家的一片真心,狠狠地在地上踩啊!”
“這換作何人,都會心寒的呀!”
“更何況,幽若不知道那件事的原委,難道舅母和舅父也不了解實情嗎?”
“當初在戰場上,若非秦明和百裏娘子出手相救,他早就一命嗚唿了。”
“事後,他不感激秦明就算了,竟然還命手底下親衛去刺殺秦明。”
長孫皇後越說越氣,將手邊的矮桌,拍得彭彭作響。她冷笑一聲,輕哼道:
“哼,他這般品行之人,出生在渤海高家,簡直是在玷汙高家的門風!”
“若非是看在舅父和舅母的麵上,本宮早就讓陛下將其發配到嶺南,以示懲戒了!”
長孫皇後說到這裏,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咬牙切齒地說道:
“別說昨晚派人刺殺他的不是秦明,就算是秦明,那又如何?”
“這本就是,他欠秦明的,死了倒也清靜。”
“嗬,現在好了,秦明這次非但沒有刺殺他,還遵循你們的請求,讓孫真人半夜前往醫院救了他。”
“饒是如此,你們不遵守兩家盟約就算了,還要當麵懷疑他!怎得?救人還救出罪了?”
“本宮,就不明白了,你們到底在想些什麽啊!難道,非要毀了幽若這來之不易的婚事,毀了高家的百年基業不成?”
韋氏聽罷,臉色蒼白,頓時慌了神,喃喃自語道:
“此事還不至於嚴重到如此地步吧?”
長孫皇後聞言,有些無奈地看了韋氏一眼,忍不住拔高了聲音。
“不至於?”
“嗬,要知道,當初秦明遇刺之後,可是命人將高履行親衛統領的屍身,直接懸掛在城頭示眾。”
“此事早已在出征吐穀渾的大軍中,傳得沸沸揚揚。”
長孫皇後語氣堅定,目光如炬,直視韋氏,不容置疑地說道:
“倘若高家不能在大軍凱旋之前獲得秦明的原諒,舅母可曾想過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高家不僅會在朝堂上失去一位重要的盟友,甚至可能成為眾矢之的。”
“渤海高家也因此,而遭人詬病,受萬人唾棄。”
她的話語鏗鏘有力,每一句話都如同一柄利刃插進了韋氏心裏。
這時,長孫皇後也是氣急了,仍在持續輸出。
“秦明雖在隴右的時間不長,但僅憑興隆山一戰,以及救下蘭州數十萬百姓和左領軍數萬大軍的功績,便已足以令他在軍中和民間贏得極高的聲望。”
“加之朱雀大街上,經由秦明啟發,正在興建的大唐英烈紀念碑,以及平康坊那座仁安醫院,這些事跡更是讓他聲名遠播。”
“如今即便是陛下也得對他禮讓三分,更遑論朝中文臣武將。”
“更恐怖的是,他如今才十六歲啊!”
“十六歲!”
長孫皇後最後這句十六歲,幾乎是吼出來的。
她的話語如同利劍一般,直指要害,讓人無法忽視其中的分量與緊迫感。
“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未來幾十年,無論是長孫家,還是高家,甚至是皇室,可能都需要靠他來維係。”
長孫皇後的話語如同寒風般凜冽,讓韋氏不由地打了個寒顫。
她意識到,長孫皇後所言並非危言聳聽,而是基於對時局的深刻洞察。
“若非如此,本宮又何必煞費苦心,將沁羽和幽若送到秦明的身邊?”
“本宮為了什麽?還不是為了長孫家和高家?”
“可本宮長久以來的謀劃,全都被你們的猜忌給悔了!”
“你們....”
言及此處,長孫皇後的臉頰驟然泛起一片緋紅,繼而,她猛地掩口,一口猩紅的鮮血噴湧而出。
..........
畢竟,在他看來,前日他已經將安裝琉璃窗的諸多事宜安排妥當,按理說他不應該再被征召入宮才對。
難道那些匠人在施工過程中,遇到了什麽棘手的情況?
他暗自琢磨,此次入宮,最多就是查漏補缺,從旁做一下指導,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
於是乎,秦明微微一笑,輕聲道:
“多謝小公公相告,還請小公公稍等片刻,我與家眷交代幾句,便隨你進宮。”
小東子聞言,麵露難色,賠笑道:
“還望郡公快一些,莫讓陛下等急了。”
秦明微微頷首,環顧四周,目光在獨孤影等人身上一一掠過。
他遲疑片刻,朝百裏芷和長孫沁羽說道:
“芷兒、沁羽,稍後,你們代我去住院部探望一下裴公,然後便帶著她們先行迴府吧。”
百裏芷和長孫沁羽聞言,輕輕點頭。
秦明見百裏芷和長孫沁羽點頭應允,心中稍感寬慰。
他轉向小東子,溫和地說道:
“小公公,咱們走吧。”
........
與此同時,藍田縣,秦府,清馨院一樓正廳。
長孫皇後端坐於錦緞軟榻之上,眉宇間流露出一絲無奈,靜聽高幽若與韋氏的傾訴。
她以手扶額,纖細的指尖輕輕按壓著太陽穴,仿佛試圖借此緩解心中的煩悶。
“娘娘,現在隻有你能幫若若了。”
韋氏攥緊手中的錦帕,聲音中帶著一絲懇求,眼裏滿是焦慮和期盼。
跪在地上的高幽若,聞聽此言,連忙抬眸,淚眼婆娑地說道:
“皇後娘娘,奴真的知道錯了,奴不想離開秦郎,求娘娘成全。”
長孫皇後聞言,輕輕歎了口氣,目光中帶著一絲複雜的情緒。
她緩緩放下手,凝視著跪在地上的高幽若和一旁躬身侍立的韋氏,喟歎一聲,緩緩道:
“幽若,你先起來吧。”
言罷,長孫皇後看了一眼身旁的貼身宮女洛溪,輕聲道:
“洛溪,你先帶大娘子去隔壁房間,洗漱一番。另外,命人去將月嬋喚來。”
洛溪聞言,福身應是,隨即上前扶起高幽若,柔聲說道:
“大娘子,請隨奴婢來。”
高幽若依言站起身,淚眼婆娑地望了長孫皇後一眼,滿是哀求與無助。
長孫皇後見到她滿臉悲戚的模樣,心中長歎一聲,擺了擺手,嗔怪道:
“堂堂國公府嫡女如此失態,成何體統?”
長孫皇後語氣中帶著一絲責備,但更多的是憐惜。
“你先去洗漱一番,稍後再來見本宮。”
高幽若聞言,心中雖有不願,但也隻能順從地跟著洛溪離開了正廳。
她步履蹣跚,每一步都顯得格外沉重。
待洛溪帶著高幽若離開後,正廳內便隻剩下了長孫皇後和韋氏。
長孫皇後輕輕歎了口氣,轉向韋氏,痛心疾首道:
“舅母,你糊塗啊!”
長孫皇後語氣中帶著責備,但更多的是無奈和失望。
“秦明這孩子雖然年輕,但他行事一向穩重,且心思縝密。”
“你們今日之舉,無異於是在恩將仇報,將人家的一片真心,狠狠地在地上踩啊!”
“這換作何人,都會心寒的呀!”
“更何況,幽若不知道那件事的原委,難道舅母和舅父也不了解實情嗎?”
“當初在戰場上,若非秦明和百裏娘子出手相救,他早就一命嗚唿了。”
“事後,他不感激秦明就算了,竟然還命手底下親衛去刺殺秦明。”
長孫皇後越說越氣,將手邊的矮桌,拍得彭彭作響。她冷笑一聲,輕哼道:
“哼,他這般品行之人,出生在渤海高家,簡直是在玷汙高家的門風!”
“若非是看在舅父和舅母的麵上,本宮早就讓陛下將其發配到嶺南,以示懲戒了!”
長孫皇後說到這裏,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咬牙切齒地說道:
“別說昨晚派人刺殺他的不是秦明,就算是秦明,那又如何?”
“這本就是,他欠秦明的,死了倒也清靜。”
“嗬,現在好了,秦明這次非但沒有刺殺他,還遵循你們的請求,讓孫真人半夜前往醫院救了他。”
“饒是如此,你們不遵守兩家盟約就算了,還要當麵懷疑他!怎得?救人還救出罪了?”
“本宮,就不明白了,你們到底在想些什麽啊!難道,非要毀了幽若這來之不易的婚事,毀了高家的百年基業不成?”
韋氏聽罷,臉色蒼白,頓時慌了神,喃喃自語道:
“此事還不至於嚴重到如此地步吧?”
長孫皇後聞言,有些無奈地看了韋氏一眼,忍不住拔高了聲音。
“不至於?”
“嗬,要知道,當初秦明遇刺之後,可是命人將高履行親衛統領的屍身,直接懸掛在城頭示眾。”
“此事早已在出征吐穀渾的大軍中,傳得沸沸揚揚。”
長孫皇後語氣堅定,目光如炬,直視韋氏,不容置疑地說道:
“倘若高家不能在大軍凱旋之前獲得秦明的原諒,舅母可曾想過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高家不僅會在朝堂上失去一位重要的盟友,甚至可能成為眾矢之的。”
“渤海高家也因此,而遭人詬病,受萬人唾棄。”
她的話語鏗鏘有力,每一句話都如同一柄利刃插進了韋氏心裏。
這時,長孫皇後也是氣急了,仍在持續輸出。
“秦明雖在隴右的時間不長,但僅憑興隆山一戰,以及救下蘭州數十萬百姓和左領軍數萬大軍的功績,便已足以令他在軍中和民間贏得極高的聲望。”
“加之朱雀大街上,經由秦明啟發,正在興建的大唐英烈紀念碑,以及平康坊那座仁安醫院,這些事跡更是讓他聲名遠播。”
“如今即便是陛下也得對他禮讓三分,更遑論朝中文臣武將。”
“更恐怖的是,他如今才十六歲啊!”
“十六歲!”
長孫皇後最後這句十六歲,幾乎是吼出來的。
她的話語如同利劍一般,直指要害,讓人無法忽視其中的分量與緊迫感。
“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未來幾十年,無論是長孫家,還是高家,甚至是皇室,可能都需要靠他來維係。”
長孫皇後的話語如同寒風般凜冽,讓韋氏不由地打了個寒顫。
她意識到,長孫皇後所言並非危言聳聽,而是基於對時局的深刻洞察。
“若非如此,本宮又何必煞費苦心,將沁羽和幽若送到秦明的身邊?”
“本宮為了什麽?還不是為了長孫家和高家?”
“可本宮長久以來的謀劃,全都被你們的猜忌給悔了!”
“你們....”
言及此處,長孫皇後的臉頰驟然泛起一片緋紅,繼而,她猛地掩口,一口猩紅的鮮血噴湧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