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時五刻,華燈初上,清馨院內燈火通明。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正坐在沙發上,興致盎然地聽長樂公主講述著鋼廠的現狀。
不遠處的軟榻上,豫章公主、城陽公主以及晉陽公主,正圍坐在一起,氣氛溫馨而融洽。
豫章公主手裏拿著一張撲克牌,神采飛揚地講解著鬥地主的規則。
而城陽公主和晉陽公主則微蹙蛾眉,凝視著身前散落的撲克牌,神情專注而略帶困惑。
這時,門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月嬋快步走到李世民身側,福身行禮,恭敬道:
“啟稟陛下、皇後娘娘,郡公已經到門外了。”
李世民微微頷首。
“宣...”
長孫皇後輕咳一聲,轉身望向門口方向,朗聲道:
“快,請賢侄進來。”
月嬋躬身應喏,低著頭退了出去。
長孫皇後收迴視線,白了李世民一眼,壓低聲音提醒道:
“二郎,這裏不是皇宮,而且眼下咱們有求於他。”
李世民聞言,無奈一笑,輕歎道:
“觀音婢所言有理,是朕疏忽了。”
不一會兒,秦明便在月嬋的引領下,緩步走進了大廳。
“明哥哥....”
秦明甫一踏入門檻,屋內便飄來一道柔婉甜美的嗓音。
緊接著,兕子自軟榻上一躍而下,僅著一雙粉紅色的羅襪,如翩翩蝴蝶般撲向了秦明。
秦明見狀,連忙蹲下身,張開雙臂接住了飛奔而來的晉陽公主。
兕子咯咯一笑,緊緊地摟住秦明的脖子,嬌聲道:
“明哥哥,你終於來了,兕子好想你啊!”
兕子的聲音中充滿了興奮和喜悅。她的小臉貼在秦明的頸側,溫暖而柔軟。
秦明將兕子單手抱起,動作熟稔地刮了刮她挺翹的瓊鼻,柔聲問道:
“那兕子今天在書院乖不乖,有沒有好好聽講?”
兕子眨了眨清澈的大眼睛,撒嬌道:
“兕子很乖的,我有幫武家大娘子收課業,薑先生為此還特意在課堂上褒獎了我,給了我一朵小花紅。”
秦明聞言,故作驚訝道:
“是嗎?據我所知,薑教習很少誇人,如此看來,我家兕子的確很棒,很厲害!”
兕子聞言,俏臉一紅,羞澀地將頭埋進秦明的頸窩。
這時,長孫皇後緩緩起身,微笑道:
“兕子,你明哥哥在奔波一天,已經很辛苦了,快些下來。”
兕子聞言,雖心中不舍,但還是乖巧地點了點頭。
“是,母親。”
秦明見狀,雙手緊緊地抱住兕子,隨即朝長孫皇後微微欠身,微笑道:
“嬸嬸,沒關係的,我不累。”
這時,長樂公主、豫章公主和城陽公主也紛紛來到秦明近前,斂衽一禮,笑著和秦明寒暄了幾句。
期間,長樂公主從豫章公主手中接過兕子的繡花鞋,動作熟練地為她穿好。
正在此時,屋內突然響起一道冷哼。
眾人循聲望去,便見李世民正黑著一張臉,神色不善地盯著秦明。
長孫皇後見狀,連忙從秦明懷裏接過兕子,隨即朝他使了個眼色。
秦明不敢耽擱,整了一下衣衫,上前一步,恭敬地向李世民行禮。
“微臣參見陛下。”
見秦明這副謹守君臣之禮的舉止,李世民頓感胸中鬱結,氣血翻湧。
[好嘛!在朕的皇後和女兒們麵前,你就一副鄰家小哥哥的樣子。]
[到了朕這裏,你就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可真有你的!你可真是朕的好女婿啊!]
念及此,李世民輕哼一聲,冷著臉說道:
“隨朕過來。”
言語間,李世民緩緩起身,徑直朝門外走去。
秦明見狀,輕歎一聲,與長孫皇後等人告罪一聲,隨即快步跟上李世民。
門外的庭院中,夜色漸濃,月光如水,灑在青石板路上,顯得格外清幽。
李世民的步伐堅定而沉穩,秦明緊跟其後,心中暗自琢磨:
[李二這次喚他過來,到底所謂何事。]
[難道,他早就派人摸清楚了琉璃廠和鋼廠的情況?這次喚我過來,是打算興師問罪?]
兩人來到一處僻靜的涼亭,李世民緩緩落座,隨即瞥了秦明一眼,沒好氣地說道:
“你愣著做什麽?還不快坐下,難道還非得等著朕請你不成?”
秦明訕訕一笑,微微欠身。
“臣不敢...”
秦明隨即在李世民對麵的石凳上坐下,心中暗自揣摩著這位帝王的心思。
李世民目光如炬,直視著秦明,沉聲道:
“你可知朕今晚為何要單獨召見你?”
秦明微微一怔,緩緩道:
“可是與陛下今日遊覽有關?”
李世民微微頷首,沉吟片刻,緩緩道:
“朕聽聞,你府上這座書院內的學子,大多皆是去年冬日流民肆虐時,收留的孤兒,隻有小部分是附近幾座莊子的寒門子女?”
秦明輕輕點頭,從容答道:
“陛下所言不錯。”
“去年河東幹旱,百姓流離失所,臣心軟,不忍見這些孤兒流落街頭,淪為乞兒,便將他們收留了下來。”
“後來,府中收攏的孩子多了,臣為了方便照料,也為了讓這些孩子長大後能自食其力,便開設了這座書院。”
李世民聽罷,微微點頭,目光中閃過一絲讚賞。
事實上,李世民對於這座書院的由來一清二楚,隻是之前對此並未太多關注。
畢竟,在他看來,秦明雖有才華,但憑他一己之力打造的書院,又如何能比得上大唐舉全國之力,創辦的國子監。
兩者定是雲泥之別。
直到,今日在書院中一番細致的巡視之後,李世民對這座學府的潛力與價值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兩者也的確是雲泥之別....
李世民沉吟片刻,緩緩說道:
“此舉甚好,不僅解了百姓之困,又為朝廷培育了棟梁之才,不愧是朕的賢婿。”
秦明聞言,詫異地瞥了一眼李世民。
[剛才還冷著一張臉,這會兒我又成賢婿了?]
[李二這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麽藥?]
秦明心中腹誹,表麵上卻給足了李二麵子。
他連忙起身拱手道:
“陛下謬讚了,臣隻是盡些綿薄之力,不敢當此讚譽。”
李世民笑著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語氣格外的溫和:
“賢婿不必謙虛,朕今日在書院中所見所聞,確實令朕頗為欣慰。”
“這些學子雖出身貧寒,但個個勤奮好學,將來必成大器。”
話說到這裏,李世民似是想到了什麽,狀似無意地問道:
“對了,日前,朕聽青雀提起,他從書院遴選了一批青年才俊,借調到路橋司出任小吏,可有此事?
秦明微微一愣,點頭道:
“確有此事。”
李世民聞言,捋了捋短須,笑眯眯地說道:
“賢婿,朕還聽聞,你在莊子上興建了一座新的書院,打算廣招天下寒門子弟?”
.......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正坐在沙發上,興致盎然地聽長樂公主講述著鋼廠的現狀。
不遠處的軟榻上,豫章公主、城陽公主以及晉陽公主,正圍坐在一起,氣氛溫馨而融洽。
豫章公主手裏拿著一張撲克牌,神采飛揚地講解著鬥地主的規則。
而城陽公主和晉陽公主則微蹙蛾眉,凝視著身前散落的撲克牌,神情專注而略帶困惑。
這時,門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月嬋快步走到李世民身側,福身行禮,恭敬道:
“啟稟陛下、皇後娘娘,郡公已經到門外了。”
李世民微微頷首。
“宣...”
長孫皇後輕咳一聲,轉身望向門口方向,朗聲道:
“快,請賢侄進來。”
月嬋躬身應喏,低著頭退了出去。
長孫皇後收迴視線,白了李世民一眼,壓低聲音提醒道:
“二郎,這裏不是皇宮,而且眼下咱們有求於他。”
李世民聞言,無奈一笑,輕歎道:
“觀音婢所言有理,是朕疏忽了。”
不一會兒,秦明便在月嬋的引領下,緩步走進了大廳。
“明哥哥....”
秦明甫一踏入門檻,屋內便飄來一道柔婉甜美的嗓音。
緊接著,兕子自軟榻上一躍而下,僅著一雙粉紅色的羅襪,如翩翩蝴蝶般撲向了秦明。
秦明見狀,連忙蹲下身,張開雙臂接住了飛奔而來的晉陽公主。
兕子咯咯一笑,緊緊地摟住秦明的脖子,嬌聲道:
“明哥哥,你終於來了,兕子好想你啊!”
兕子的聲音中充滿了興奮和喜悅。她的小臉貼在秦明的頸側,溫暖而柔軟。
秦明將兕子單手抱起,動作熟稔地刮了刮她挺翹的瓊鼻,柔聲問道:
“那兕子今天在書院乖不乖,有沒有好好聽講?”
兕子眨了眨清澈的大眼睛,撒嬌道:
“兕子很乖的,我有幫武家大娘子收課業,薑先生為此還特意在課堂上褒獎了我,給了我一朵小花紅。”
秦明聞言,故作驚訝道:
“是嗎?據我所知,薑教習很少誇人,如此看來,我家兕子的確很棒,很厲害!”
兕子聞言,俏臉一紅,羞澀地將頭埋進秦明的頸窩。
這時,長孫皇後緩緩起身,微笑道:
“兕子,你明哥哥在奔波一天,已經很辛苦了,快些下來。”
兕子聞言,雖心中不舍,但還是乖巧地點了點頭。
“是,母親。”
秦明見狀,雙手緊緊地抱住兕子,隨即朝長孫皇後微微欠身,微笑道:
“嬸嬸,沒關係的,我不累。”
這時,長樂公主、豫章公主和城陽公主也紛紛來到秦明近前,斂衽一禮,笑著和秦明寒暄了幾句。
期間,長樂公主從豫章公主手中接過兕子的繡花鞋,動作熟練地為她穿好。
正在此時,屋內突然響起一道冷哼。
眾人循聲望去,便見李世民正黑著一張臉,神色不善地盯著秦明。
長孫皇後見狀,連忙從秦明懷裏接過兕子,隨即朝他使了個眼色。
秦明不敢耽擱,整了一下衣衫,上前一步,恭敬地向李世民行禮。
“微臣參見陛下。”
見秦明這副謹守君臣之禮的舉止,李世民頓感胸中鬱結,氣血翻湧。
[好嘛!在朕的皇後和女兒們麵前,你就一副鄰家小哥哥的樣子。]
[到了朕這裏,你就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可真有你的!你可真是朕的好女婿啊!]
念及此,李世民輕哼一聲,冷著臉說道:
“隨朕過來。”
言語間,李世民緩緩起身,徑直朝門外走去。
秦明見狀,輕歎一聲,與長孫皇後等人告罪一聲,隨即快步跟上李世民。
門外的庭院中,夜色漸濃,月光如水,灑在青石板路上,顯得格外清幽。
李世民的步伐堅定而沉穩,秦明緊跟其後,心中暗自琢磨:
[李二這次喚他過來,到底所謂何事。]
[難道,他早就派人摸清楚了琉璃廠和鋼廠的情況?這次喚我過來,是打算興師問罪?]
兩人來到一處僻靜的涼亭,李世民緩緩落座,隨即瞥了秦明一眼,沒好氣地說道:
“你愣著做什麽?還不快坐下,難道還非得等著朕請你不成?”
秦明訕訕一笑,微微欠身。
“臣不敢...”
秦明隨即在李世民對麵的石凳上坐下,心中暗自揣摩著這位帝王的心思。
李世民目光如炬,直視著秦明,沉聲道:
“你可知朕今晚為何要單獨召見你?”
秦明微微一怔,緩緩道:
“可是與陛下今日遊覽有關?”
李世民微微頷首,沉吟片刻,緩緩道:
“朕聽聞,你府上這座書院內的學子,大多皆是去年冬日流民肆虐時,收留的孤兒,隻有小部分是附近幾座莊子的寒門子女?”
秦明輕輕點頭,從容答道:
“陛下所言不錯。”
“去年河東幹旱,百姓流離失所,臣心軟,不忍見這些孤兒流落街頭,淪為乞兒,便將他們收留了下來。”
“後來,府中收攏的孩子多了,臣為了方便照料,也為了讓這些孩子長大後能自食其力,便開設了這座書院。”
李世民聽罷,微微點頭,目光中閃過一絲讚賞。
事實上,李世民對於這座書院的由來一清二楚,隻是之前對此並未太多關注。
畢竟,在他看來,秦明雖有才華,但憑他一己之力打造的書院,又如何能比得上大唐舉全國之力,創辦的國子監。
兩者定是雲泥之別。
直到,今日在書院中一番細致的巡視之後,李世民對這座學府的潛力與價值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兩者也的確是雲泥之別....
李世民沉吟片刻,緩緩說道:
“此舉甚好,不僅解了百姓之困,又為朝廷培育了棟梁之才,不愧是朕的賢婿。”
秦明聞言,詫異地瞥了一眼李世民。
[剛才還冷著一張臉,這會兒我又成賢婿了?]
[李二這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麽藥?]
秦明心中腹誹,表麵上卻給足了李二麵子。
他連忙起身拱手道:
“陛下謬讚了,臣隻是盡些綿薄之力,不敢當此讚譽。”
李世民笑著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語氣格外的溫和:
“賢婿不必謙虛,朕今日在書院中所見所聞,確實令朕頗為欣慰。”
“這些學子雖出身貧寒,但個個勤奮好學,將來必成大器。”
話說到這裏,李世民似是想到了什麽,狀似無意地問道:
“對了,日前,朕聽青雀提起,他從書院遴選了一批青年才俊,借調到路橋司出任小吏,可有此事?
秦明微微一愣,點頭道:
“確有此事。”
李世民聞言,捋了捋短須,笑眯眯地說道:
“賢婿,朕還聽聞,你在莊子上興建了一座新的書院,打算廣招天下寒門子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