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5章 柳如煙:他心裏其實也是有我的!
聽到秦明提到宋徽宗,柳如煙黛眉微蹙,疑惑道:
“宋徽宗?小女子遍覽南朝劉宋之典籍,卻未曾有幸聽聞有宋徽宗這樣一位風華絕代的人物。”
“郎君果然學識淵博,令奴家深感欽佩。”
柳如煙麵帶疑惑,語氣中透著幾分好奇。
秦明一怔,旋即意識到言語有失,他輕咳一聲,擺了擺手,故作謙虛道:
“哦,我不過多讀了幾本野史罷了。”
柳如煙眨了眨眼,淺笑道:
“小女子對野史也略有研究,不知是否有幸與郎君探討一二?”
秦明聞言,訕訕一笑,敷衍道:
“野史雜談,多是戲說之言,難登大雅之堂。”
“日後若有閑暇,再與大娘子細論不遲。”
柳如煙聞言,嘟了嘟嘴,幽怨道:
“表姐既已入秦府,郎君如今又帶表姐迴來認親,那自此以後,郎君便是奴家的表姐夫。”
“再喚奴家大娘子未免太過生疏,以後喚奴‘煙兒’或者‘煙煙’即可。”
秦明聽到“煙兒”和“煙煙”這兩個稱唿,腦海中不由地浮現出南陽公主,那張散發著成熟韻味與美豔氣質的絕美容顏。
[若是有一天,我喚她一聲煙兒,也不知道南煙姐會是怎麽樣的表情?]
柳如煙見秦明並不答話,隻是呆呆地望著她,心中不由地泛起陣陣漣漪。
[討厭,幹嘛!這樣看著奴家!真是羞死人了!]
[難道,奴家剛才那句話說到了他的心坎上?他其實一早就對奴家有過幻想?]
[隻是礙於表姐的關係,才一直未曾向奴家吐露心聲?]
[嗯,沒錯,一定是這樣!如此看來,他心裏其實也是有我的!]
柳如煙這樣想著,俏臉微微泛紅,下意識地避開了秦明的視線。
而就在此時,眾人眼前驟然一亮,視野豁然開朗。
一座雕梁畫棟、精美絕倫的庭院呈現在眾人眼前。
庭院中假山疊翠,流水潺潺,幾株盛開的櫻花隨風搖曳,落英繽紛,宛若人間仙境。
不多時,一行人穿過前庭,步入正廳。
薛氏微微一笑,拉著宋慕清的小手,開始給她介紹族中的小輩們。
秦明和百裏芷則被柳如煙,引至廳內主座旁坐下。
廳內侍女見狀,連忙將泡的熱茶端了上來。
柳如煙端起茶盞,笑著遞到秦明身前,福身道:
“郎君,請用茶。”
秦明連忙起身,接過茶盞,低聲道:
“有勞大娘子。”
柳如煙聞言,白了秦明一眼,心中暗自腹誹。
[裝,繼續裝,奴家看你能裝到什麽時候!]
念及此,柳如煙輕哼一聲,腳尖輕點,又從侍女那兒端過一盞茶水,腳步輕盈地朝百裏芷走去。
秦明接過茶盞,指尖輕觸那溫潤的瓷壁,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他微微低頭,淺啜一口。
隨後,秦明緩緩落座,姿態沉穩而閑適,目光卻不由自主地投向不遠處——那裏,宋慕清正以翩然若風的姿態與柳家眾人寒暄見禮。
她的一舉一動皆如畫中仙子,溫婉而不失端莊,令秦明的目光染上幾分柔和。
柳如煙察覺到秦明的視線,眼底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波瀾。
但很快她便調整好表情,笑著將手中的茶盞,遞向百裏芷,柔聲道:
“百裏姐姐,請用茶。”
百裏芷接過茶盞,溫婉一笑。
“有勞煙兒妹妹。”
在另一邊,薛氏以莊重而得體的姿態,將自家子女逐一引薦給宋慕清。
待禮畢,她微微頷首,示意眾人依序退場。
一時間,正廳之內氣氛漸趨疏朗,柳氏族人大多已陸續離去,僅餘寥寥數人靜立其間。
這些人分別是:柳家家主柳文博、主母薛氏、嫡長子柳奕良,以及嫡長女柳如煙。
片刻之後,眾人相繼落座,場麵井然有序。
柳文博與夫人薛氏端坐於首位,神色沉穩,氣度儼然。
左手邊依次坐著秦明與百裏芷;右手邊則是宋慕清與柳如煙並肩而坐。
至於柳奕良,則挺身侍立於柳文博身側,目光炯炯,神態肅穆。
柳文博放下茶盞,指尖微顫,他猶豫片刻,終是顫聲問出了那個在心中積壓已久的問題。
“清兒,你娘親...如今身在何處?她這些年過得還好嗎?”
宋慕清聞言,眸光微動,似有萬千思緒在眼底流轉。
她垂下眼簾,纖長的睫毛輕顫,仿佛將那些深藏心底的情感盡數掩去。
片刻後,她緩緩啟唇,顫聲道:
“多謝舅父掛念,娘親這些年...一直都待在隴右道定西城中...”
不等宋慕清把話說完,柳文博便猛地站起身,驚唿道:
“什麽?幼娘竟然是在定西城?”
“那兩個月前蠻人進犯隴右...”柳文博的聲音戛然而止,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扼住咽喉。
他的臉色驟然蒼白,眼中滿是驚恐與難以置信。
“蠻人進犯....幼娘她可還安好?是否......是否受了什麽傷害?”
宋慕清抬起頭,目光如水般平靜,卻隱隱透著一絲哀傷。她輕輕搖了搖頭,聲音低緩而沉穩:
“舅父勿憂,娘親雖身處險地,但幸得上天庇佑,並未遭遇不測。”
柳文博聞言,長鬆了一口氣,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喃喃自語道:
“那就好,那就好。”
廳內一時陷入短暫的靜默,唯有窗外櫻花飄落的聲音輕柔作響。
一旁的薛氏,見氣氛沉悶,不由地輕咳一聲,岔開話題道:
“如此說來,你與秦郡公也是在定西城相識的了?”
宋慕清聞言,下意識地偷瞄了秦明一眼,她俏臉微微泛紅,螓首微垂,輕嗯了一聲。
秦明端坐於席間,感受到眾人的目光若有若無地掃向自己,神色卻依舊從容。
他輕輕放下茶盞,溫聲道:
“正是如此。當初若非清兒出手相助,無償捐贈了數頭母牛,蘭州的瘟疫恐怕早已蔓延至不可收拾的地步。”
此話一出,柳文博一家紛紛側目,滿臉驚訝地望向宋慕清。
“沒想到,清丫頭竟在那場蘭州瘟疫中,做出了如此義舉。”
柳文博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與欣慰。
“幼娘教養出的女兒,果然不負眾望。”
.........
聽到秦明提到宋徽宗,柳如煙黛眉微蹙,疑惑道:
“宋徽宗?小女子遍覽南朝劉宋之典籍,卻未曾有幸聽聞有宋徽宗這樣一位風華絕代的人物。”
“郎君果然學識淵博,令奴家深感欽佩。”
柳如煙麵帶疑惑,語氣中透著幾分好奇。
秦明一怔,旋即意識到言語有失,他輕咳一聲,擺了擺手,故作謙虛道:
“哦,我不過多讀了幾本野史罷了。”
柳如煙眨了眨眼,淺笑道:
“小女子對野史也略有研究,不知是否有幸與郎君探討一二?”
秦明聞言,訕訕一笑,敷衍道:
“野史雜談,多是戲說之言,難登大雅之堂。”
“日後若有閑暇,再與大娘子細論不遲。”
柳如煙聞言,嘟了嘟嘴,幽怨道:
“表姐既已入秦府,郎君如今又帶表姐迴來認親,那自此以後,郎君便是奴家的表姐夫。”
“再喚奴家大娘子未免太過生疏,以後喚奴‘煙兒’或者‘煙煙’即可。”
秦明聽到“煙兒”和“煙煙”這兩個稱唿,腦海中不由地浮現出南陽公主,那張散發著成熟韻味與美豔氣質的絕美容顏。
[若是有一天,我喚她一聲煙兒,也不知道南煙姐會是怎麽樣的表情?]
柳如煙見秦明並不答話,隻是呆呆地望著她,心中不由地泛起陣陣漣漪。
[討厭,幹嘛!這樣看著奴家!真是羞死人了!]
[難道,奴家剛才那句話說到了他的心坎上?他其實一早就對奴家有過幻想?]
[隻是礙於表姐的關係,才一直未曾向奴家吐露心聲?]
[嗯,沒錯,一定是這樣!如此看來,他心裏其實也是有我的!]
柳如煙這樣想著,俏臉微微泛紅,下意識地避開了秦明的視線。
而就在此時,眾人眼前驟然一亮,視野豁然開朗。
一座雕梁畫棟、精美絕倫的庭院呈現在眾人眼前。
庭院中假山疊翠,流水潺潺,幾株盛開的櫻花隨風搖曳,落英繽紛,宛若人間仙境。
不多時,一行人穿過前庭,步入正廳。
薛氏微微一笑,拉著宋慕清的小手,開始給她介紹族中的小輩們。
秦明和百裏芷則被柳如煙,引至廳內主座旁坐下。
廳內侍女見狀,連忙將泡的熱茶端了上來。
柳如煙端起茶盞,笑著遞到秦明身前,福身道:
“郎君,請用茶。”
秦明連忙起身,接過茶盞,低聲道:
“有勞大娘子。”
柳如煙聞言,白了秦明一眼,心中暗自腹誹。
[裝,繼續裝,奴家看你能裝到什麽時候!]
念及此,柳如煙輕哼一聲,腳尖輕點,又從侍女那兒端過一盞茶水,腳步輕盈地朝百裏芷走去。
秦明接過茶盞,指尖輕觸那溫潤的瓷壁,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他微微低頭,淺啜一口。
隨後,秦明緩緩落座,姿態沉穩而閑適,目光卻不由自主地投向不遠處——那裏,宋慕清正以翩然若風的姿態與柳家眾人寒暄見禮。
她的一舉一動皆如畫中仙子,溫婉而不失端莊,令秦明的目光染上幾分柔和。
柳如煙察覺到秦明的視線,眼底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波瀾。
但很快她便調整好表情,笑著將手中的茶盞,遞向百裏芷,柔聲道:
“百裏姐姐,請用茶。”
百裏芷接過茶盞,溫婉一笑。
“有勞煙兒妹妹。”
在另一邊,薛氏以莊重而得體的姿態,將自家子女逐一引薦給宋慕清。
待禮畢,她微微頷首,示意眾人依序退場。
一時間,正廳之內氣氛漸趨疏朗,柳氏族人大多已陸續離去,僅餘寥寥數人靜立其間。
這些人分別是:柳家家主柳文博、主母薛氏、嫡長子柳奕良,以及嫡長女柳如煙。
片刻之後,眾人相繼落座,場麵井然有序。
柳文博與夫人薛氏端坐於首位,神色沉穩,氣度儼然。
左手邊依次坐著秦明與百裏芷;右手邊則是宋慕清與柳如煙並肩而坐。
至於柳奕良,則挺身侍立於柳文博身側,目光炯炯,神態肅穆。
柳文博放下茶盞,指尖微顫,他猶豫片刻,終是顫聲問出了那個在心中積壓已久的問題。
“清兒,你娘親...如今身在何處?她這些年過得還好嗎?”
宋慕清聞言,眸光微動,似有萬千思緒在眼底流轉。
她垂下眼簾,纖長的睫毛輕顫,仿佛將那些深藏心底的情感盡數掩去。
片刻後,她緩緩啟唇,顫聲道:
“多謝舅父掛念,娘親這些年...一直都待在隴右道定西城中...”
不等宋慕清把話說完,柳文博便猛地站起身,驚唿道:
“什麽?幼娘竟然是在定西城?”
“那兩個月前蠻人進犯隴右...”柳文博的聲音戛然而止,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扼住咽喉。
他的臉色驟然蒼白,眼中滿是驚恐與難以置信。
“蠻人進犯....幼娘她可還安好?是否......是否受了什麽傷害?”
宋慕清抬起頭,目光如水般平靜,卻隱隱透著一絲哀傷。她輕輕搖了搖頭,聲音低緩而沉穩:
“舅父勿憂,娘親雖身處險地,但幸得上天庇佑,並未遭遇不測。”
柳文博聞言,長鬆了一口氣,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喃喃自語道:
“那就好,那就好。”
廳內一時陷入短暫的靜默,唯有窗外櫻花飄落的聲音輕柔作響。
一旁的薛氏,見氣氛沉悶,不由地輕咳一聲,岔開話題道:
“如此說來,你與秦郡公也是在定西城相識的了?”
宋慕清聞言,下意識地偷瞄了秦明一眼,她俏臉微微泛紅,螓首微垂,輕嗯了一聲。
秦明端坐於席間,感受到眾人的目光若有若無地掃向自己,神色卻依舊從容。
他輕輕放下茶盞,溫聲道:
“正是如此。當初若非清兒出手相助,無償捐贈了數頭母牛,蘭州的瘟疫恐怕早已蔓延至不可收拾的地步。”
此話一出,柳文博一家紛紛側目,滿臉驚訝地望向宋慕清。
“沒想到,清丫頭竟在那場蘭州瘟疫中,做出了如此義舉。”
柳文博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與欣慰。
“幼娘教養出的女兒,果然不負眾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