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見狀,無奈一笑,轉過身來,看著身後這兩名稚嫩少年,輕聲問道:
“你們兩個,是不是認錯人了?”
兩名少年郎聞言,連忙搖頭,其中年紀稍小一點兒的少年郎,眉頭微皺,狐疑道:
“尊駕莫非不是藍田郡公?”
秦明微微一愣,隨即笑道:
“我是藍田郡公沒錯,但...”
然而,不等秦明把話說完,兩名少年郎頓時鬆了一口氣。
“既然如此,那便是了!”
年紀稍大的少年郎,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我們沒有認錯人,你就是我和德獎的姐夫...親姐夫...”
李德謇的話音剛落,三人身前驟然響起一陣清越的劍鳴,猶如龍吟虎嘯,劃破了周遭的寧靜。
秦明三人心中齊齊一凜,目光迅速掃向聲音來源。
隻見那名身穿淡綠色羅裙的少女已經拔劍出鞘。
少女的劍尖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她的目光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兩名少年郎頓時嚇得麵如土色,連忙躲到秦明身後,仿佛他是唯一的避風港。
“你們兩個混賬東西,竟敢倒反天罡,當著我的麵亂認姐夫!”
少女麵若寒霜,咬牙切齒地說道:
“今天,我非好好教訓你們不可!”
就在這一刻,寅虎等人的眼神驟然變得銳利,紛紛挺身而出。
他們手按劍柄,毅然擋在秦明身前,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阻隔了少女前行的步伐。
李德謇見秦明的扈從如此驍勇,頓感膽氣倍增。
他從秦明身後走出,仰著下巴,望著人牆之外束手無策的少女,滿臉挑釁地說道:
“我們和崇義兄弟情同手足,他的姐夫自然也是我們的姐夫。”
李德謇昂首挺胸,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
“我們喚他‘姐夫’乃是天經地義,這跟你有什麽關係?你有什麽資格教訓我們?”
一旁的李德獎,跟著附和道:
“沒錯,跟你有什麽關係?你憑什麽在這兒喊打喊殺的?”
“姐夫,我們可是你最忠誠的小舅子啊!”
言罷,李德獎硬生生擠出兩滴眼淚,拉了拉秦明的衣袖,一臉委屈地說道:
“你可得為我們做主啊!”
李家長女--李若蘭聞聽此言,頓時柳眉倒豎,氣得火冒三丈,胸口更是一陣劇烈地起伏。
她緊咬著銀牙,一字一頓地嗬道:
“李...德...獎...,你死定了!”
李若蘭的怒火仿佛要將空氣點燃,手中的長劍微微顫抖,顯然在極力克製著自己的情緒。
聽到他們之間的對話,秦明大概捋清了現場,隱約間也猜到了三人的身份。
“退下。”
秦明淡淡地開口,聲音雖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寅虎等人聞聲,立刻收劍退後,但仍保持著警惕的姿態,目光緊緊鎖定那名少女,以防她有任何突然的舉動。
秦明瞥了一眼身側的兩個“活寶”,隨即上前一步,拱手行禮,輕聲道:
“在下藍田縣秦明,今日特地前來拜謁衛國夫人,懇請娘子代為通稟一聲。”
李若蘭剛剛被家中那兩位不學無術,遊手好閑的弟弟給氣糊塗了,這才在秦明麵前失態。
此刻,聽到秦明的話,她微微一怔,隨即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
她收起長劍,欠身還禮,語氣中帶著一絲勉強的平和:
“小女子見過秦郡公。”
“家母正在前廳等候,請隨我來。”
言畢,李若蘭轉身朝門口走去。
臨行前,她還不忘迴眸一瞥,目光如冰霜般冷冽,淩厲地掃過李家兄弟那兩張得意洋洋,有恃無恐的醜惡嘴臉。
[你們兩個給老娘等著!]
李德謇和李德獎見狀,忍不住對視一眼,眼中滿是奸計得逞的得意。
隻要能讓這位平日裏對他們頤指氣使,心高氣傲的李家嫡長女吃癟,即便事後免不了一頓責罰,他們甘之如飴。
再說了,他們平時也沒少挨李若蘭的打,今日再多挨一次打,又有何妨?
已經行至門前的秦明,迴過頭見李家兄弟還站在原地,忍不住輕咳一聲,示意兩名少年跟上。
李德謇和李德獎見狀,咧嘴一笑,呲著牙,小跑到秦明身邊,一左一右地簇擁著他,仿佛生怕被落下。
一路上,李家兄弟極盡諂媚之能事,不停地誇讚秦明的英武與智謀,仿佛他是天底下最了不起的人物。
秦明聽得有些哭笑不得,卻也不好當麵拆穿他們,隻能笑著敷衍幾句。
穿過庭院,幾人來到了前廳。
李若蘭已經先行一步,站在門口等候。
前廳布置典雅,古色古香的家具和精致的屏風映襯出一種莊重而寧靜的氛圍。
衛公國夫人--紅拂女,正端坐於前廳主位之上。
她身著一襲緋紅色長裙,發髻高挽,顯得端莊而威嚴,眼神中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度,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秦明步入前廳,目光不由自主地被主位上的紅拂女所吸引。
她端坐於上,眉若遠山,英姿挺拔,儀態萬方,仿佛整個廳堂都因她的存在而顯得更加莊重。
秦明心中暗自讚歎,這便是傳說中那位慧眼識珠,敢愛敢恨的紅拂女嗎?
這樣想著,秦明快步上前,躬身行禮,恭敬道:
“弟子藍田縣秦明,拜見師娘。”
紅拂女鳳眸微挑,上下打量了一下秦明,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滿意且溫和的笑容。
“明哥兒,不必多禮。”
紅拂女的聲音溫婉而有力,帶著一種讓人安心的威嚴。
她輕輕抬手,秦明起身,隨即朝身側的侍女吩咐道:
“小翠,看茶。”
侍女小翠應聲而動,輕盈地端來茶盤,將幾盞香茗依次奉上。
秦明接過茶盞,微微頷首致謝。
在此期間,紅拂女不著痕跡地看了一眼自家女兒。
察覺到母上大人那充滿探究的眼神,李若蘭抿了抿唇,微不可察地搖了搖頭。
紅拂女見狀,放下茶盞,開門見山地問道:
“明哥兒,你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秦明放下茶盞,拱手道:
“師娘,勿須多慮,弟子今日前來,唯願探望師娘安康。”
“按理說,弟子本應在上月自隴右返迴長安後,即刻登門拜謁,以表敬意。”
“然而,近日府中事務紛繁,諸事纏身,未能及時抽身前來,以致耽擱至今。”
“弟子深感歉疚,還望師娘海涵。”
......
“你們兩個,是不是認錯人了?”
兩名少年郎聞言,連忙搖頭,其中年紀稍小一點兒的少年郎,眉頭微皺,狐疑道:
“尊駕莫非不是藍田郡公?”
秦明微微一愣,隨即笑道:
“我是藍田郡公沒錯,但...”
然而,不等秦明把話說完,兩名少年郎頓時鬆了一口氣。
“既然如此,那便是了!”
年紀稍大的少年郎,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我們沒有認錯人,你就是我和德獎的姐夫...親姐夫...”
李德謇的話音剛落,三人身前驟然響起一陣清越的劍鳴,猶如龍吟虎嘯,劃破了周遭的寧靜。
秦明三人心中齊齊一凜,目光迅速掃向聲音來源。
隻見那名身穿淡綠色羅裙的少女已經拔劍出鞘。
少女的劍尖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她的目光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兩名少年郎頓時嚇得麵如土色,連忙躲到秦明身後,仿佛他是唯一的避風港。
“你們兩個混賬東西,竟敢倒反天罡,當著我的麵亂認姐夫!”
少女麵若寒霜,咬牙切齒地說道:
“今天,我非好好教訓你們不可!”
就在這一刻,寅虎等人的眼神驟然變得銳利,紛紛挺身而出。
他們手按劍柄,毅然擋在秦明身前,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阻隔了少女前行的步伐。
李德謇見秦明的扈從如此驍勇,頓感膽氣倍增。
他從秦明身後走出,仰著下巴,望著人牆之外束手無策的少女,滿臉挑釁地說道:
“我們和崇義兄弟情同手足,他的姐夫自然也是我們的姐夫。”
李德謇昂首挺胸,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
“我們喚他‘姐夫’乃是天經地義,這跟你有什麽關係?你有什麽資格教訓我們?”
一旁的李德獎,跟著附和道:
“沒錯,跟你有什麽關係?你憑什麽在這兒喊打喊殺的?”
“姐夫,我們可是你最忠誠的小舅子啊!”
言罷,李德獎硬生生擠出兩滴眼淚,拉了拉秦明的衣袖,一臉委屈地說道:
“你可得為我們做主啊!”
李家長女--李若蘭聞聽此言,頓時柳眉倒豎,氣得火冒三丈,胸口更是一陣劇烈地起伏。
她緊咬著銀牙,一字一頓地嗬道:
“李...德...獎...,你死定了!”
李若蘭的怒火仿佛要將空氣點燃,手中的長劍微微顫抖,顯然在極力克製著自己的情緒。
聽到他們之間的對話,秦明大概捋清了現場,隱約間也猜到了三人的身份。
“退下。”
秦明淡淡地開口,聲音雖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寅虎等人聞聲,立刻收劍退後,但仍保持著警惕的姿態,目光緊緊鎖定那名少女,以防她有任何突然的舉動。
秦明瞥了一眼身側的兩個“活寶”,隨即上前一步,拱手行禮,輕聲道:
“在下藍田縣秦明,今日特地前來拜謁衛國夫人,懇請娘子代為通稟一聲。”
李若蘭剛剛被家中那兩位不學無術,遊手好閑的弟弟給氣糊塗了,這才在秦明麵前失態。
此刻,聽到秦明的話,她微微一怔,隨即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
她收起長劍,欠身還禮,語氣中帶著一絲勉強的平和:
“小女子見過秦郡公。”
“家母正在前廳等候,請隨我來。”
言畢,李若蘭轉身朝門口走去。
臨行前,她還不忘迴眸一瞥,目光如冰霜般冷冽,淩厲地掃過李家兄弟那兩張得意洋洋,有恃無恐的醜惡嘴臉。
[你們兩個給老娘等著!]
李德謇和李德獎見狀,忍不住對視一眼,眼中滿是奸計得逞的得意。
隻要能讓這位平日裏對他們頤指氣使,心高氣傲的李家嫡長女吃癟,即便事後免不了一頓責罰,他們甘之如飴。
再說了,他們平時也沒少挨李若蘭的打,今日再多挨一次打,又有何妨?
已經行至門前的秦明,迴過頭見李家兄弟還站在原地,忍不住輕咳一聲,示意兩名少年跟上。
李德謇和李德獎見狀,咧嘴一笑,呲著牙,小跑到秦明身邊,一左一右地簇擁著他,仿佛生怕被落下。
一路上,李家兄弟極盡諂媚之能事,不停地誇讚秦明的英武與智謀,仿佛他是天底下最了不起的人物。
秦明聽得有些哭笑不得,卻也不好當麵拆穿他們,隻能笑著敷衍幾句。
穿過庭院,幾人來到了前廳。
李若蘭已經先行一步,站在門口等候。
前廳布置典雅,古色古香的家具和精致的屏風映襯出一種莊重而寧靜的氛圍。
衛公國夫人--紅拂女,正端坐於前廳主位之上。
她身著一襲緋紅色長裙,發髻高挽,顯得端莊而威嚴,眼神中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度,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秦明步入前廳,目光不由自主地被主位上的紅拂女所吸引。
她端坐於上,眉若遠山,英姿挺拔,儀態萬方,仿佛整個廳堂都因她的存在而顯得更加莊重。
秦明心中暗自讚歎,這便是傳說中那位慧眼識珠,敢愛敢恨的紅拂女嗎?
這樣想著,秦明快步上前,躬身行禮,恭敬道:
“弟子藍田縣秦明,拜見師娘。”
紅拂女鳳眸微挑,上下打量了一下秦明,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滿意且溫和的笑容。
“明哥兒,不必多禮。”
紅拂女的聲音溫婉而有力,帶著一種讓人安心的威嚴。
她輕輕抬手,秦明起身,隨即朝身側的侍女吩咐道:
“小翠,看茶。”
侍女小翠應聲而動,輕盈地端來茶盤,將幾盞香茗依次奉上。
秦明接過茶盞,微微頷首致謝。
在此期間,紅拂女不著痕跡地看了一眼自家女兒。
察覺到母上大人那充滿探究的眼神,李若蘭抿了抿唇,微不可察地搖了搖頭。
紅拂女見狀,放下茶盞,開門見山地問道:
“明哥兒,你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秦明放下茶盞,拱手道:
“師娘,勿須多慮,弟子今日前來,唯願探望師娘安康。”
“按理說,弟子本應在上月自隴右返迴長安後,即刻登門拜謁,以表敬意。”
“然而,近日府中事務紛繁,諸事纏身,未能及時抽身前來,以致耽擱至今。”
“弟子深感歉疚,還望師娘海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