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秀上前,蹲下身使勁推兩個正睡覺的小男孩,“阿寶,阿樂,醒醒,來客人了。”
“他們是你收養的孩子?”周寒問湯與。
“算不上收養。”湯與看著三個孩子,神色複雜。“離開隨縣後,我又去過很多地方。在襄州芒縣,我遇上了阿寶,從雲州的宿縣和丘南帶來了阿秀和阿樂。他們本是小乞兒,我見他們可憐,便將他們帶在身邊,隻要我有一口吃的,就餓不著他們。”
“你打算怎麽安排這三個孩子?”周寒繼續問。
“早有人想收養他們,隻是他們不肯離開我,而我又怕他們去了會受委屈。現在必須下狠心和他們分開了,我們在一起隻能偷盜和乞討,他們去了收養人家,也許會受些委屈,但總比一天天吃不飽穿不暖,還提心吊膽的強。”
周寒點點頭。
湯與繼續說:“有一天,我手裏有了錢,再迴來看望他們。他們若是過得好,我就不打擾他們。他們若是過得不好,我就將他們帶走。”
一旁的梁景開口道:“倒不必這麽麻煩。”
湯與和周寒一齊望向梁景。隻聽梁景道:“先找個妥帖的人家,暫時照顧這三個孩子一些日子。等我們迴到了江州,安排好,你再過來接他們。江州是我們自己的地盤,想怎麽安排都行,比如找個學堂讓他們讀書。”
湯與一聽,大喜,立刻跪下,一個頭磕在地上,“我代這三個孩子謝爺的大恩。”
阿寶、阿樂兩個男孩此時剛從睡夢中睜開眼,看到他們的雞爪哥哥跪地上給一個人磕頭,十分迷茫。
三個孩子一齊呆愣在那兒,不知道該怎麽辦。
梁景一揮手,“別動不動就磕頭,以後是我的屬下,你的事我就得管。”說完,向趙城一伸手,趙城立刻掏出一張五百兩銀票。
周寒又暗自道一句“有錢就是任性。”估計這位世子爺從王府逃出來,帶的最小麵額銀票就是五百兩的。她卻把四百兩銀票當寶一樣藏著。
梁景指指湯與,示意趙城將銀票給他,趙城將銀票送到湯與手上。梁景道:“你去給三個孩子找個人家暫住。”
湯與高興地應了下來,有了錢,就不怕孩子們會受委屈。
湯與走到三個孩子麵前,將打算和他們說了,告訴他們雞爪哥哥要離開幾天辦些事。他又讓三個孩子給梁景磕頭謝過,便帶他們離開了破敗的土屋。
周寒幾個人又走迴街上,找個地方吃飯,邊吃邊等湯與。
梁景問周寒,“你怎麽去羅縣?”
“走路。”周寒道
“你沒有騎馬來嗎?”梁景又問。
“我不會騎馬。”
“不會騎馬,”梁景像聽到什麽不可思議的事一樣,“你怎麽能不會騎馬呢,我寧哥哥可是最愛馬之人。”
“他愛馬,關我什麽事。”周寒低頭吃著東西。
“若不是看你那一身本事,我現在真會懷疑你是不是寧哥哥的人了。”梁景看著周寒那連說話都不耽誤她吃東西的樣子,說。
周寒能說什麽,寧遠恆確實讓她學騎馬來著,可是她能說是因為自己怕受傷,根本不想學嗎。
等湯與迴來一問,原來湯與是會騎馬的。周寒這個揪心,原來就是她不會騎馬了。
梁景讓趙城去集市給湯與買一匹馬和兩身衣服迴來。而周寒也建議梁景把他那套衣服換下來,這套衣服太過紮眼。雖然梁景天生貴氣遮掩不了,但現在的人多是以衣斷人。
梁景也覺得周寒說得有道理,便讓趙城再給他買一套普通錦衣換上。弄來弄去,時間已至下午,也不趕路了,便決定再在桓縣住一晚,明天一早再走。
幾個人又迴到原來那個小院。梁景不喜歡住客棧,他嫌客棧不安靜,還容易暴露他的行蹤。反正他錢多,他給的錢,房主就算連夜搬走都樂意。
湯與洗了澡,換上新衣,整個人煥然一新,雖然還是很瘦,但看上去卻身姿挺拔,相貌堂堂。
而周寒說什麽也不肯換梁景給她買的新衣,依舊穿自己的。那套衣服就便宜湯與了。
第二天一早,一眾人上路,向羅縣而去。因為周寒不會騎馬,所以湯容、湯與輪流帶著她。
一路之上,梁景倒是很興奮,說說笑笑。
周寒覺得他可能是在王府裏憋得太久了,從來沒有這麽自在過。
路上看到路兩邊的麥田,綠油油一片,田裏偶爾見有農民在或除草或擔水澆地,忙得不亦樂乎。
再遠一些,山巒起伏,鬱鬱蔥蔥。當馬兒跑起來時,兩邊的景色也如同在奔跑一般。
祥和的景致,讓周寒心裏也同樣舒暢,暫時忘卻了靈聖教那心煩的事。
日近黃昏,人困馬乏,幾人便下了馬,牽著馬走路。
周寒發現這段路,兩旁田地中景象,卻不如先前那麽美好。有些地裏麥子長勢還不錯,有些則枯黃萎縮,雜草叢生,好像是長久沒人打理了。好好田地就這麽荒廢著。
幾人走著,便見前方一位老者,身後牽著一頭牛從對麵走來。
周寒對梁景幾人說,“我去問下路。”然後,她跑上前,向老者施一禮道:“老人家,請問這是什麽地方?”
老者看周寒年紀不大,很是彬彬有禮,便生好感,指著南邊道:“那邊是雨屯村,小兄弟要到哪去?”
周寒道:“我要去羅縣。”
老點點頭,道:“這裏雖然還是桓縣界內,但是離羅縣不遠了,最多不到半天路程就到了。”
“多謝老人家。”周寒又施一禮。
老者道:“小兄弟今天是到不了羅縣了,天快黑了,前麵也沒什麽村莊了,要是借宿,還是去雨屯村。再往前走就錯過宿頭了。”
“謝老人家指點,我和同行的夥伴們商量一下。”說完轉身返迴去,和梁景一說,梁景很讚成。
老者見湯容和趙城兩人腰中挎著刀,便有些緊張。
周寒看出來了,便對老者解釋說:“老人家,這兩位是官府的差人,因為我們正好一路去羅縣,便同行了。”
老者聽了這才放心,在路上周寒得知,這老者是雨屯村的人,姓魏。
魏伯領著幾人迴自己家,並邊走邊介紹,“家中隻有我和老婆子兩個人,兒子從軍去了。房子雖然不多,但擠擠還能湊合一夜。”
“他們是你收養的孩子?”周寒問湯與。
“算不上收養。”湯與看著三個孩子,神色複雜。“離開隨縣後,我又去過很多地方。在襄州芒縣,我遇上了阿寶,從雲州的宿縣和丘南帶來了阿秀和阿樂。他們本是小乞兒,我見他們可憐,便將他們帶在身邊,隻要我有一口吃的,就餓不著他們。”
“你打算怎麽安排這三個孩子?”周寒繼續問。
“早有人想收養他們,隻是他們不肯離開我,而我又怕他們去了會受委屈。現在必須下狠心和他們分開了,我們在一起隻能偷盜和乞討,他們去了收養人家,也許會受些委屈,但總比一天天吃不飽穿不暖,還提心吊膽的強。”
周寒點點頭。
湯與繼續說:“有一天,我手裏有了錢,再迴來看望他們。他們若是過得好,我就不打擾他們。他們若是過得不好,我就將他們帶走。”
一旁的梁景開口道:“倒不必這麽麻煩。”
湯與和周寒一齊望向梁景。隻聽梁景道:“先找個妥帖的人家,暫時照顧這三個孩子一些日子。等我們迴到了江州,安排好,你再過來接他們。江州是我們自己的地盤,想怎麽安排都行,比如找個學堂讓他們讀書。”
湯與一聽,大喜,立刻跪下,一個頭磕在地上,“我代這三個孩子謝爺的大恩。”
阿寶、阿樂兩個男孩此時剛從睡夢中睜開眼,看到他們的雞爪哥哥跪地上給一個人磕頭,十分迷茫。
三個孩子一齊呆愣在那兒,不知道該怎麽辦。
梁景一揮手,“別動不動就磕頭,以後是我的屬下,你的事我就得管。”說完,向趙城一伸手,趙城立刻掏出一張五百兩銀票。
周寒又暗自道一句“有錢就是任性。”估計這位世子爺從王府逃出來,帶的最小麵額銀票就是五百兩的。她卻把四百兩銀票當寶一樣藏著。
梁景指指湯與,示意趙城將銀票給他,趙城將銀票送到湯與手上。梁景道:“你去給三個孩子找個人家暫住。”
湯與高興地應了下來,有了錢,就不怕孩子們會受委屈。
湯與走到三個孩子麵前,將打算和他們說了,告訴他們雞爪哥哥要離開幾天辦些事。他又讓三個孩子給梁景磕頭謝過,便帶他們離開了破敗的土屋。
周寒幾個人又走迴街上,找個地方吃飯,邊吃邊等湯與。
梁景問周寒,“你怎麽去羅縣?”
“走路。”周寒道
“你沒有騎馬來嗎?”梁景又問。
“我不會騎馬。”
“不會騎馬,”梁景像聽到什麽不可思議的事一樣,“你怎麽能不會騎馬呢,我寧哥哥可是最愛馬之人。”
“他愛馬,關我什麽事。”周寒低頭吃著東西。
“若不是看你那一身本事,我現在真會懷疑你是不是寧哥哥的人了。”梁景看著周寒那連說話都不耽誤她吃東西的樣子,說。
周寒能說什麽,寧遠恆確實讓她學騎馬來著,可是她能說是因為自己怕受傷,根本不想學嗎。
等湯與迴來一問,原來湯與是會騎馬的。周寒這個揪心,原來就是她不會騎馬了。
梁景讓趙城去集市給湯與買一匹馬和兩身衣服迴來。而周寒也建議梁景把他那套衣服換下來,這套衣服太過紮眼。雖然梁景天生貴氣遮掩不了,但現在的人多是以衣斷人。
梁景也覺得周寒說得有道理,便讓趙城再給他買一套普通錦衣換上。弄來弄去,時間已至下午,也不趕路了,便決定再在桓縣住一晚,明天一早再走。
幾個人又迴到原來那個小院。梁景不喜歡住客棧,他嫌客棧不安靜,還容易暴露他的行蹤。反正他錢多,他給的錢,房主就算連夜搬走都樂意。
湯與洗了澡,換上新衣,整個人煥然一新,雖然還是很瘦,但看上去卻身姿挺拔,相貌堂堂。
而周寒說什麽也不肯換梁景給她買的新衣,依舊穿自己的。那套衣服就便宜湯與了。
第二天一早,一眾人上路,向羅縣而去。因為周寒不會騎馬,所以湯容、湯與輪流帶著她。
一路之上,梁景倒是很興奮,說說笑笑。
周寒覺得他可能是在王府裏憋得太久了,從來沒有這麽自在過。
路上看到路兩邊的麥田,綠油油一片,田裏偶爾見有農民在或除草或擔水澆地,忙得不亦樂乎。
再遠一些,山巒起伏,鬱鬱蔥蔥。當馬兒跑起來時,兩邊的景色也如同在奔跑一般。
祥和的景致,讓周寒心裏也同樣舒暢,暫時忘卻了靈聖教那心煩的事。
日近黃昏,人困馬乏,幾人便下了馬,牽著馬走路。
周寒發現這段路,兩旁田地中景象,卻不如先前那麽美好。有些地裏麥子長勢還不錯,有些則枯黃萎縮,雜草叢生,好像是長久沒人打理了。好好田地就這麽荒廢著。
幾人走著,便見前方一位老者,身後牽著一頭牛從對麵走來。
周寒對梁景幾人說,“我去問下路。”然後,她跑上前,向老者施一禮道:“老人家,請問這是什麽地方?”
老者看周寒年紀不大,很是彬彬有禮,便生好感,指著南邊道:“那邊是雨屯村,小兄弟要到哪去?”
周寒道:“我要去羅縣。”
老點點頭,道:“這裏雖然還是桓縣界內,但是離羅縣不遠了,最多不到半天路程就到了。”
“多謝老人家。”周寒又施一禮。
老者道:“小兄弟今天是到不了羅縣了,天快黑了,前麵也沒什麽村莊了,要是借宿,還是去雨屯村。再往前走就錯過宿頭了。”
“謝老人家指點,我和同行的夥伴們商量一下。”說完轉身返迴去,和梁景一說,梁景很讚成。
老者見湯容和趙城兩人腰中挎著刀,便有些緊張。
周寒看出來了,便對老者解釋說:“老人家,這兩位是官府的差人,因為我們正好一路去羅縣,便同行了。”
老者聽了這才放心,在路上周寒得知,這老者是雨屯村的人,姓魏。
魏伯領著幾人迴自己家,並邊走邊介紹,“家中隻有我和老婆子兩個人,兒子從軍去了。房子雖然不多,但擠擠還能湊合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