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恭腦子翻騰半天,在心裏寬慰自己道:“或許那句‘好自為之’就是提點我,並沒有其它的意思。或許正如吳合琦所說,寧遠恆必是有所顧忌,所以才沒有發作。”
寬慰了自己一頓,陳恭心裏好受多了。然而過去了還不到兩天,陳恭的心再次提到嗓子,放不下去了。
陳恭的家仆來報,陳宅外麵有幾個可疑的人,總在門前徘徊。
陳恭趕忙跑門前,向外張望,果然,在離陳家大門不遠,有兩名男子,看似在交談,但他們的眼睛時不時瞥向他這裏,很像在監視。
陳恭趕忙縮迴門內,將大門關上,甚至把晚上才用的門拴也放上了。家仆看自家老爺如此慌張,有些奇怪,剛想問問,陳恭卻急急地吩咐,“去後門看看,有沒有陌生人。”
家仆不敢多說,趕忙跑去後門。不多時迴來,家仆稟報說:“老爺,有一個貨郎,就在咱們家後門那兒叫賣,算不算陌生人。”
“滾!”陳恭大罵起來。
家仆趕快跑開了,他們莫名其妙,老爺怎麽突然發怒,他們做錯什麽了。
貨郎,貨郎很可能就是寧遠恆的人裝扮的。後門外就是個不大的巷子,賣貨的在那兒擺攤,能賺什麽錢。
陳恭轉身往後宅走,他想找個偏僻的小屋子,好好地靜一靜。
陳恭剛走沒幾步,便聽大門“咣咣”地被人砸響。
陳恭正疑神疑鬼,聽到這不祥的聲音,身體一軟,心中大喊,“來了,來了!”
“陳大人,陳大人!”
門外,一個男人大聲喊陳恭。
陳恭聽出來了,是熟人。這是一個石材商人。濱水縣在修築江堤,這個石材商人是他找來的,當然他們之間有一些不能見光的交易。
“開門!”
陳恭衝著躲在一旁的家仆大喝。
家仆這才跑過來,將門拴拿下,將那個石材商人請了進來。
然而石材商人帶來的消息,又讓陳恭心裏如同灌鉛一樣。原來,昨天有兩個人突然找到這個石材商人,借著談生意,打聽濱水縣衙采購修堤用石材的情況。這個石材商人拿話糊弄過去了。
今天石材商人按約定,將兩車石材送到修建江堤的工地,正看到昨天那兩個人在江堤上轉悠,而且還和工頭、工人套近乎。石材商人心裏有鬼,趕忙跑來陳恭這兒,把情況說明,讓他小心那兩個人。
“一定是,一定是寧遠恆的人。他果然在暗中調查我。前日他來此,明明抓住了我的把柄,卻沒有發作,就是為了穩住我。他要把所有的罪證都搜集齊,然後再名正言順地除掉我。”
“不行,我要趁他還沒掌握完全的證據之前,趕緊脫身。吳合琦,吳大人,別怪我,我也顧不得你什麽計劃了,現在保命要緊。”
轉過天來,一輛破舊的馬車,載著陳恭進了江州城,來到江州府。
很快,江州的不少官員,包括吳合琦、顧劭先後進了江州府。
不多時,除了寧遠恆,一眾官員將陳恭送出江州府,在門外告別。然後陳恭坐著一輛破舊的馬車,離開了。
顧劭返迴江州府內。不少官員圍在吳合琦身邊,不知在說著什麽,吳合琦滿麵怒氣說了幾句話,然後甩袖離開了。
李清寒坐在卦桌後,笑容淺淡地看著江州府的大門前發生的一切。
顧劭再次見到寧遠恆,不解地問:“大人,這位陳知縣是怎麽迴事,他明明剛上任時間不長,而且吳大人不是說這個人可以信任嗎?你看剛才,我們極力挽留他,可他卻像一刻不願多待一樣。”
寧遠恆微微一笑道:“無妨,他既然不想做這個縣令,那就說明他不適合這個位置。”
“那濱水縣怎麽辦?”
“我自有安排。顧劭,你去右驍衛,找陳將軍。厲王答應給我派五百精兵。”
“厲王?給大人派兵?”顧劭頗為驚訝。
“我去要了幾百兵士,用來剿匪。這點麵子厲王還是要給的。”
“大人,那可是厲王自己的兵,我們無法控製。”顧劭以為寧遠恆要這幾百兵,是用來針對厲王的。
“我們不用控製。”寧遠恆笑道,“你去把那五百精兵帶來,然後去唿栗縣剿匪。你記住,隻用他們剿匪,而且剿得越狠,影響越大越好。”
顧劭更加奇怪了,清理那些劫匪,用得著這麽大陣仗嗎?
顧劭相信寧遠恆,把疑問壓在心裏。他是軍人出身,剿幾十個散裝的劫匪,對他來說不是什麽難事。
寧遠恆待顧劭離開,他也離開了江州府。
沒有生意,李清寒搖著扇子正在閉目養神。
“李先生!”
一聲輕喚傳來,李清寒睜開眼,就看見寧遠恆那張英俊的麵容。
還不待李清寒有所反應,寧遠恆深深地揖了一禮。
李清寒立刻站起來,還禮。
“刺史大人,這禮太大了,草民承受不起。”
“我有求於先生,先生受得起。我想聘先生做我的幕僚,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大人但有所差遣,草民定當全力以赴。”
寧遠恆大喜,他知道李清寒這是答應了。
“請先生隨我進府衙,我讓人給先生安排下處。”
李清寒手中的折扇微微一擺,道:“大人,這倒不必,我很喜歡與人排憂解惑。這裏便在府衙邊上,大人有什麽事,讓衙役喚我便可。”
李清寒心道:“我不能放下梅江不管。住在府衙內,我一旦突兀離開,豈不是容易引起你的猜疑。”
在寧遠恆眼中,李清寒是那種閑雲野鶴般的人物。李清寒如此說,他也不覺奇怪。
“那便依先生。”
兩人都坐下後,寧遠恆先開口問道:“正如先生所謀,濱水縣令陳恭果然自己辭官了。可現在濱水縣縣令一職空缺,我現在手上又沒有可用之人。”
“我可以給大人推薦一人。”李清寒笑道。
“是誰?”寧遠恆眼中頓時閃出光芒。
李清寒從桌子下麵拿出紙筆,然後在紙上寫了一個大大的“吳”字。
“吳?”寧遠恆先是怔了一下,然後反應出李清寒指的是誰。“吳長史?”
“沒錯!吳長史想在江州結黨,雖然損失了一個陳恭,但對他的影響不是很大。隻有抽走吳長史這個主心骨,江州的這些官員,才會聽大人的調教。”
寬慰了自己一頓,陳恭心裏好受多了。然而過去了還不到兩天,陳恭的心再次提到嗓子,放不下去了。
陳恭的家仆來報,陳宅外麵有幾個可疑的人,總在門前徘徊。
陳恭趕忙跑門前,向外張望,果然,在離陳家大門不遠,有兩名男子,看似在交談,但他們的眼睛時不時瞥向他這裏,很像在監視。
陳恭趕忙縮迴門內,將大門關上,甚至把晚上才用的門拴也放上了。家仆看自家老爺如此慌張,有些奇怪,剛想問問,陳恭卻急急地吩咐,“去後門看看,有沒有陌生人。”
家仆不敢多說,趕忙跑去後門。不多時迴來,家仆稟報說:“老爺,有一個貨郎,就在咱們家後門那兒叫賣,算不算陌生人。”
“滾!”陳恭大罵起來。
家仆趕快跑開了,他們莫名其妙,老爺怎麽突然發怒,他們做錯什麽了。
貨郎,貨郎很可能就是寧遠恆的人裝扮的。後門外就是個不大的巷子,賣貨的在那兒擺攤,能賺什麽錢。
陳恭轉身往後宅走,他想找個偏僻的小屋子,好好地靜一靜。
陳恭剛走沒幾步,便聽大門“咣咣”地被人砸響。
陳恭正疑神疑鬼,聽到這不祥的聲音,身體一軟,心中大喊,“來了,來了!”
“陳大人,陳大人!”
門外,一個男人大聲喊陳恭。
陳恭聽出來了,是熟人。這是一個石材商人。濱水縣在修築江堤,這個石材商人是他找來的,當然他們之間有一些不能見光的交易。
“開門!”
陳恭衝著躲在一旁的家仆大喝。
家仆這才跑過來,將門拴拿下,將那個石材商人請了進來。
然而石材商人帶來的消息,又讓陳恭心裏如同灌鉛一樣。原來,昨天有兩個人突然找到這個石材商人,借著談生意,打聽濱水縣衙采購修堤用石材的情況。這個石材商人拿話糊弄過去了。
今天石材商人按約定,將兩車石材送到修建江堤的工地,正看到昨天那兩個人在江堤上轉悠,而且還和工頭、工人套近乎。石材商人心裏有鬼,趕忙跑來陳恭這兒,把情況說明,讓他小心那兩個人。
“一定是,一定是寧遠恆的人。他果然在暗中調查我。前日他來此,明明抓住了我的把柄,卻沒有發作,就是為了穩住我。他要把所有的罪證都搜集齊,然後再名正言順地除掉我。”
“不行,我要趁他還沒掌握完全的證據之前,趕緊脫身。吳合琦,吳大人,別怪我,我也顧不得你什麽計劃了,現在保命要緊。”
轉過天來,一輛破舊的馬車,載著陳恭進了江州城,來到江州府。
很快,江州的不少官員,包括吳合琦、顧劭先後進了江州府。
不多時,除了寧遠恆,一眾官員將陳恭送出江州府,在門外告別。然後陳恭坐著一輛破舊的馬車,離開了。
顧劭返迴江州府內。不少官員圍在吳合琦身邊,不知在說著什麽,吳合琦滿麵怒氣說了幾句話,然後甩袖離開了。
李清寒坐在卦桌後,笑容淺淡地看著江州府的大門前發生的一切。
顧劭再次見到寧遠恆,不解地問:“大人,這位陳知縣是怎麽迴事,他明明剛上任時間不長,而且吳大人不是說這個人可以信任嗎?你看剛才,我們極力挽留他,可他卻像一刻不願多待一樣。”
寧遠恆微微一笑道:“無妨,他既然不想做這個縣令,那就說明他不適合這個位置。”
“那濱水縣怎麽辦?”
“我自有安排。顧劭,你去右驍衛,找陳將軍。厲王答應給我派五百精兵。”
“厲王?給大人派兵?”顧劭頗為驚訝。
“我去要了幾百兵士,用來剿匪。這點麵子厲王還是要給的。”
“大人,那可是厲王自己的兵,我們無法控製。”顧劭以為寧遠恆要這幾百兵,是用來針對厲王的。
“我們不用控製。”寧遠恆笑道,“你去把那五百精兵帶來,然後去唿栗縣剿匪。你記住,隻用他們剿匪,而且剿得越狠,影響越大越好。”
顧劭更加奇怪了,清理那些劫匪,用得著這麽大陣仗嗎?
顧劭相信寧遠恆,把疑問壓在心裏。他是軍人出身,剿幾十個散裝的劫匪,對他來說不是什麽難事。
寧遠恆待顧劭離開,他也離開了江州府。
沒有生意,李清寒搖著扇子正在閉目養神。
“李先生!”
一聲輕喚傳來,李清寒睜開眼,就看見寧遠恆那張英俊的麵容。
還不待李清寒有所反應,寧遠恆深深地揖了一禮。
李清寒立刻站起來,還禮。
“刺史大人,這禮太大了,草民承受不起。”
“我有求於先生,先生受得起。我想聘先生做我的幕僚,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大人但有所差遣,草民定當全力以赴。”
寧遠恆大喜,他知道李清寒這是答應了。
“請先生隨我進府衙,我讓人給先生安排下處。”
李清寒手中的折扇微微一擺,道:“大人,這倒不必,我很喜歡與人排憂解惑。這裏便在府衙邊上,大人有什麽事,讓衙役喚我便可。”
李清寒心道:“我不能放下梅江不管。住在府衙內,我一旦突兀離開,豈不是容易引起你的猜疑。”
在寧遠恆眼中,李清寒是那種閑雲野鶴般的人物。李清寒如此說,他也不覺奇怪。
“那便依先生。”
兩人都坐下後,寧遠恆先開口問道:“正如先生所謀,濱水縣令陳恭果然自己辭官了。可現在濱水縣縣令一職空缺,我現在手上又沒有可用之人。”
“我可以給大人推薦一人。”李清寒笑道。
“是誰?”寧遠恆眼中頓時閃出光芒。
李清寒從桌子下麵拿出紙筆,然後在紙上寫了一個大大的“吳”字。
“吳?”寧遠恆先是怔了一下,然後反應出李清寒指的是誰。“吳長史?”
“沒錯!吳長史想在江州結黨,雖然損失了一個陳恭,但對他的影響不是很大。隻有抽走吳長史這個主心骨,江州的這些官員,才會聽大人的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