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一級戒備
穿越1937,我來討伐關東軍 作者:長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
歲月匆匆流逝,如白駒過隙般轉瞬即逝。時光宛如潺潺流淌的溪水,悄無聲息地奔騰向前,眨眼之間便已邁入了 1950 年的秋季。
在這具有曆史意義的一年裏,中國大陸曆經漫長而艱苦的鬥爭後終於迎來了全麵解放的勝利曙光。曾經飽受戰火摧殘和動蕩折磨的大地逐漸恢複生機與安寧,處處洋溢著新生的喜悅氣息。
隨著和平的降臨,國民經濟猶如脫韁野馬般迅猛發展起來。全國各地紛紛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投入到大生產的滾滾浪潮之中。從繁華都市到偏遠鄉村,每一個角落都能看到人們忙碌而充滿希望的身影。工廠車間內機器轟鳴作響,工人師傅們夜以繼日地辛勤勞作;廣袤田野間麥浪翻滾,農民兄弟姐妹們揮灑汗水精心耕耘。大家齊心協力,鼓足幹勁兒,隻為讓祖國盡快擺脫貧困落後的麵貌,實現繁榮昌盛的偉大夢想。
截止到9月1日,也就是臨近建國一周年之際,國民經濟發展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開局之年,
國家電網裝機總功率達到了1960萬千瓦,同比增長了360%,
鋼鐵產量1350萬噸,同比增長了153%,
國家工業產值上升到了859億!同比增長了137%,
這一年,國家的鐵路通車裏程增加了1340公裏,公路通車裏程增加了5560公裏,
正當中國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幹,努力創造美好生活的時候,朝鮮戰爭突然爆發了!
由於朝鮮戰爭的爆發,美國第七艦隊還進駐了台灣海峽,加上海軍缺乏大型艦艇,導致渡海作戰暫時停了下來!
木蘭軍分區司令部,
尹新軍辦公室裏,
三個人站在了牆上的朝鮮地圖跟前,
方豪露出了一臉的不可思議,
“司令,你這預測也太準了,美國人果然在仁川登陸了,這下子,朝鮮人民軍可是危險了啊!”
尹新軍看著地圖說道,
“他們根本防不住的,雙方實力差距太大了,其實美國人不論在朝鮮哪裏登陸,人民軍都是陷入死局,接下來,就看所謂聯合國軍打到哪了?我看這一迴,他們肯定不會在三八線就停下來,而且直撲中朝邊境!”
“如果是這樣,那他們也太囂張了,這分明是想要把戰火往中國境內引!”
“放心吧,老方,咱們不可能袖手旁觀,如果朝鮮變成了美國人的勢力範圍,陳兵於東北國境線上,到時候再來個突然襲擊,那咱們東北好不容易建設出來的大好局麵,可就功虧一簣了!”
方豪臉上露出了欽佩之色,
“司令,幸虧你讓幾個兵工廠加班加點的生產,如果開戰的話,起碼後勤補給不會有問題!”
東北軍工集團的五大兵工廠,木蘭,長春,沈陽專門負責製造飛機,哈爾濱和大連生產戰車,彈藥等等,這一年來,也一直就沒有停歇過!
丁山說道,
“自從美國人幹涉台灣,他們就沒安好心,這一迴,如果北朝鮮再落入美國人的手裏,我們肯定就沒有好日子過了!”
自從六月,取消了渡海作戰之後,丁山的第1戰鬥群就調迴了木蘭特區,不過唐燕天的第1突擊群在四川作戰結束之後,調往了北京,負責拱衛京畿!
敲門聲響起,
“進來!”
通訊參謀馮清拿著一張電報進來了,
“各位領導,國防部來電,讓我們進入一級戒備狀態!並調第1突擊群歸還建製,進入通化待命!”
方豪接過了電報,瞅了瞅,遞給了尹新軍,
“司令,看來是真的要打了!”
今年,軍事機構大調整,各野戰軍撤銷,但是木蘭軍分區卻歸於國防部直屬管轄!
尹新軍將電報遞給了丁山說道,
“現在我們軍分區就你們這一支部隊,丁山,做好戰鬥準備!”
“是,司令!”
方豪也鄭重的說道,
“今年,那麽多部隊番號都撤銷了,唯獨我們的兩個快速縱隊番號不變,可見上麵對我們的重視啊!真要是入朝的話,我們距離近,肯定是第一批!”
丁山說道,
“放心吧政委,我們始終嚴抓軍事訓練,從沒有放鬆過!”
南海之濱,湛江港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這裏是中國大陸最南端的重要港口之一,戰略地位顯赫。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去年元旦,上級有關機構認真審閱和討論了尹新軍關於在湛江修建軍港和造船廠的報告之後,最終做出了決定,國防部和交通部聯手,在湛江打造造船廠,兩個軍港和一個民用港口!
為了配套這個超級大項目,交通部還在元旦之後,立刻啟動了武漢長江大橋,廣湛鐵路,湛江機場的項目建設工作,這是為了讓東北製造的相關重型設備可以通過鐵路,直接運達到湛江港口!
大基建可以拉動就業,拉動內需,拉動國家經濟的增長!這是木蘭特區已經給出的成功經驗!
港口一期工程在今年的6月1日才剛剛開工,因為在此之前,還需要建設發電廠,水泥廠,石料廠等配套項目,以及鐵路,公路等其它交通設施!
湛江1號軍港建設工地占地廣闊,一眼望去盡是忙碌的身影。工人們頭戴草帽或安全帽,在烈日下揮汗如雨。他們中有本地漁民轉型而來的建築工人,也有從全國各地而來的技術人員。
工地上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推土機、挖掘機,裝載機,來迴穿梭。一輛輛卡車來迴不停的運輸著,將建築材料運送到指定位置。
而在港口的東邊三公裏處,是同樣繁忙的另一個大工地,湛江造船廠,占地麵積1000多畝,
總計來自全國的三十多家施工企業,十幾萬名工人不約而同來到了湛江,建設者們全部來自天南海北,操著不同的方言交流。他們當中有經驗豐富的老技工,也有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大家同吃鐵鍋飯,在帳篷裏打地鋪休息。
為了保障施工進度,地方政府專門成立了後勤保障組。每天清晨,新鮮的豬肉、蔬菜都會準時送到工地食堂。工人們吃飽喝足後,更有幹勁投入工作。
南海的波濤一浪接一浪撲向岸邊。這氣勢恢宏的建設場景,正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奮發圖強的真實寫照。
歲月匆匆流逝,如白駒過隙般轉瞬即逝。時光宛如潺潺流淌的溪水,悄無聲息地奔騰向前,眨眼之間便已邁入了 1950 年的秋季。
在這具有曆史意義的一年裏,中國大陸曆經漫長而艱苦的鬥爭後終於迎來了全麵解放的勝利曙光。曾經飽受戰火摧殘和動蕩折磨的大地逐漸恢複生機與安寧,處處洋溢著新生的喜悅氣息。
隨著和平的降臨,國民經濟猶如脫韁野馬般迅猛發展起來。全國各地紛紛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投入到大生產的滾滾浪潮之中。從繁華都市到偏遠鄉村,每一個角落都能看到人們忙碌而充滿希望的身影。工廠車間內機器轟鳴作響,工人師傅們夜以繼日地辛勤勞作;廣袤田野間麥浪翻滾,農民兄弟姐妹們揮灑汗水精心耕耘。大家齊心協力,鼓足幹勁兒,隻為讓祖國盡快擺脫貧困落後的麵貌,實現繁榮昌盛的偉大夢想。
截止到9月1日,也就是臨近建國一周年之際,國民經濟發展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開局之年,
國家電網裝機總功率達到了1960萬千瓦,同比增長了360%,
鋼鐵產量1350萬噸,同比增長了153%,
國家工業產值上升到了859億!同比增長了137%,
這一年,國家的鐵路通車裏程增加了1340公裏,公路通車裏程增加了5560公裏,
正當中國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幹,努力創造美好生活的時候,朝鮮戰爭突然爆發了!
由於朝鮮戰爭的爆發,美國第七艦隊還進駐了台灣海峽,加上海軍缺乏大型艦艇,導致渡海作戰暫時停了下來!
木蘭軍分區司令部,
尹新軍辦公室裏,
三個人站在了牆上的朝鮮地圖跟前,
方豪露出了一臉的不可思議,
“司令,你這預測也太準了,美國人果然在仁川登陸了,這下子,朝鮮人民軍可是危險了啊!”
尹新軍看著地圖說道,
“他們根本防不住的,雙方實力差距太大了,其實美國人不論在朝鮮哪裏登陸,人民軍都是陷入死局,接下來,就看所謂聯合國軍打到哪了?我看這一迴,他們肯定不會在三八線就停下來,而且直撲中朝邊境!”
“如果是這樣,那他們也太囂張了,這分明是想要把戰火往中國境內引!”
“放心吧,老方,咱們不可能袖手旁觀,如果朝鮮變成了美國人的勢力範圍,陳兵於東北國境線上,到時候再來個突然襲擊,那咱們東北好不容易建設出來的大好局麵,可就功虧一簣了!”
方豪臉上露出了欽佩之色,
“司令,幸虧你讓幾個兵工廠加班加點的生產,如果開戰的話,起碼後勤補給不會有問題!”
東北軍工集團的五大兵工廠,木蘭,長春,沈陽專門負責製造飛機,哈爾濱和大連生產戰車,彈藥等等,這一年來,也一直就沒有停歇過!
丁山說道,
“自從美國人幹涉台灣,他們就沒安好心,這一迴,如果北朝鮮再落入美國人的手裏,我們肯定就沒有好日子過了!”
自從六月,取消了渡海作戰之後,丁山的第1戰鬥群就調迴了木蘭特區,不過唐燕天的第1突擊群在四川作戰結束之後,調往了北京,負責拱衛京畿!
敲門聲響起,
“進來!”
通訊參謀馮清拿著一張電報進來了,
“各位領導,國防部來電,讓我們進入一級戒備狀態!並調第1突擊群歸還建製,進入通化待命!”
方豪接過了電報,瞅了瞅,遞給了尹新軍,
“司令,看來是真的要打了!”
今年,軍事機構大調整,各野戰軍撤銷,但是木蘭軍分區卻歸於國防部直屬管轄!
尹新軍將電報遞給了丁山說道,
“現在我們軍分區就你們這一支部隊,丁山,做好戰鬥準備!”
“是,司令!”
方豪也鄭重的說道,
“今年,那麽多部隊番號都撤銷了,唯獨我們的兩個快速縱隊番號不變,可見上麵對我們的重視啊!真要是入朝的話,我們距離近,肯定是第一批!”
丁山說道,
“放心吧政委,我們始終嚴抓軍事訓練,從沒有放鬆過!”
南海之濱,湛江港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這裏是中國大陸最南端的重要港口之一,戰略地位顯赫。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去年元旦,上級有關機構認真審閱和討論了尹新軍關於在湛江修建軍港和造船廠的報告之後,最終做出了決定,國防部和交通部聯手,在湛江打造造船廠,兩個軍港和一個民用港口!
為了配套這個超級大項目,交通部還在元旦之後,立刻啟動了武漢長江大橋,廣湛鐵路,湛江機場的項目建設工作,這是為了讓東北製造的相關重型設備可以通過鐵路,直接運達到湛江港口!
大基建可以拉動就業,拉動內需,拉動國家經濟的增長!這是木蘭特區已經給出的成功經驗!
港口一期工程在今年的6月1日才剛剛開工,因為在此之前,還需要建設發電廠,水泥廠,石料廠等配套項目,以及鐵路,公路等其它交通設施!
湛江1號軍港建設工地占地廣闊,一眼望去盡是忙碌的身影。工人們頭戴草帽或安全帽,在烈日下揮汗如雨。他們中有本地漁民轉型而來的建築工人,也有從全國各地而來的技術人員。
工地上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推土機、挖掘機,裝載機,來迴穿梭。一輛輛卡車來迴不停的運輸著,將建築材料運送到指定位置。
而在港口的東邊三公裏處,是同樣繁忙的另一個大工地,湛江造船廠,占地麵積1000多畝,
總計來自全國的三十多家施工企業,十幾萬名工人不約而同來到了湛江,建設者們全部來自天南海北,操著不同的方言交流。他們當中有經驗豐富的老技工,也有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大家同吃鐵鍋飯,在帳篷裏打地鋪休息。
為了保障施工進度,地方政府專門成立了後勤保障組。每天清晨,新鮮的豬肉、蔬菜都會準時送到工地食堂。工人們吃飽喝足後,更有幹勁投入工作。
南海的波濤一浪接一浪撲向岸邊。這氣勢恢宏的建設場景,正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奮發圖強的真實寫照。